从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看中国的城市更新政策
- 格式:pdf
- 大小:629.20 KB
- 文档页数:3
党政论坛 2008年7月号
从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看中国的城市更新政策
○谢国权
1、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关于公共政策的概念,西方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一个社会所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拉斯韦尔将公共政策定义为“目标、价值和实践的项目计划”;安德森则把公共政策定义为“一个行为主体或者一组行为主体在关注一个问题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所遵循的一个有目标的行为过程”。我国学者将公共政策概括为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虽然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公共政策所作的定义有所不同,当前仍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的定义,但是都反映了公共政策的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公共政策解决的是超出个人和集团范畴的具有广泛
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城市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人口大规模迁移,城市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众多城市的旧城区必须进行市政、交通与居住条件的更新改造,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各级城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是用一种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为,对城市中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使之能长远的、持续性的改善和提高。
本文试图从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城市更新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总是追求和体现着一定的价值。不同的政治、历史决策环境,领导者的偏好对其都有重要影响。
性和普遍性的社会公共问题,具有公共性内涵。
2、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制定公共政策的关键是平衡公众利益,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公共政策实践曾经长期忽略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制定公共政策时,国家发展的政治指向优先于经济指向,当然这也与决策者选择的空间余地,决策者的偏好有极大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个“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到“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价值观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急需改变中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而导致的经济发展迟滞,城市化水平低的现状,加之人民饱受平均主义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