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华文明起源观后感300字【原创版4篇】篇1 目录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2.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3.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感受4.对中华文明未来的展望篇1正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凝聚了无数先人的智慧和心血,成就了今天繁荣昌盛的华夏民族。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华文明的起源。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 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那时的先民们,在黄河、长江流域建立了最初的部落,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的雏形。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不断吸收、融合各地的文化,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其包容性和开放性。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容纳了多种不同的文化,还将这些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体现在它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如佛教、伊斯兰教等,这些外来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与本土文化交融,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认识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地位,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来自祖先的宝贵遗产,将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面对未来,中华文明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篇2 目录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2.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3.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4.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感悟篇2正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和骄傲。
首先,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们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仅在科技、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
中国文明的起源读书报告《中国文明的起源读书报告》1. “哎呀,你们知道吗?中国文明就像一颗超级古老又超级璀璨的星星,在世界的东方闪耀了好久好久。
”就像我和小伙伴们在夜晚的院子里看星星的时候,我指着天边最亮的那颗星说:“看,中国文明就像那颗星,老早就存在啦。
”我们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他们那时候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却能创造出那么了不起的文明,真的太酷了。
这就好比在一个没有任何工具的荒岛上,有人却能建造出一个小村落一样神奇。
2. “我就纳闷儿了,中国文明到底是咋开始的呢?”我问爷爷。
爷爷笑着说:“孩子啊,那得从远古时期说起喽。
那时候咱们的祖先住在山洞里,像小野兽一样害怕外面的危险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在山上玩捉迷藏,躲进了一个小山洞里,里面黑乎乎的,又冷又害怕,我就想啊,咱们祖先开始的时候得多不容易啊。
可是他们在山洞里学会了用火,就像黑暗里有了一盏明灯。
他们用火取暖、烤食物,这可是走向文明的一大步呢。
这火啊,就像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
3. “中国文明的起源,就像是一场超级精彩的冒险之旅。
”我兴奋地跟同桌说。
你看,从那些简单的石器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发明家。
我和爸爸去河边捡石头的时候,爸爸告诉我,这些石头要是在远古,就是很重要的工具呢。
祖先们用石头做成工具去打猎、采集食物。
就像我们用剪刀剪纸一样,他们用石器改变着周围的世界。
每一块石器都像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虽然粗糙,却充满力量。
这难道不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冒险吗?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新的东西,这才有了我们现在丰富的文明。
4. “你们想过没,为啥中国文明能传承这么久呢?”我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
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小明说:“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很团结呀。
”我觉得他说得对。
就像村子里盖房子的时候,大家都来帮忙,你搬一块砖,我递一根木头。
咱们的祖先也是这样,他们一起狩猎、一起耕种,互相帮助。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看完本书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科学的分析了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首先,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作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氏族在蒙昧时代中产生,伴随的是群婚制。
氏族内部没有统治和奴役,这是它的伟大之处也是它的局限性。
在这个时代,人类还要为食物的匮乏而殚精竭虑。
人口是极其稀少的,甚至说人口的增多是一种负担,两性之间的分工是自然纯粹产生的:男子出外打猎,女子从事家庭起居。
财产是共有的,也因为如此,妇女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在家中的地位比男性要高。
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兴起,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众分离出来,男子能够提供更稳定的食物来源,女子还是局限在家庭内部,慢慢的男性的地位提升,形成了第一次的社会大分工。
野蛮时代伴随的婚姻制度是对偶婚制。
然而,也因为畜牧业的发展,食物出现了剩余,这就出现了交换的可能。
同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同时兴起,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极大需求,这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主人和奴隶。
阶级也就慢慢产生了。
男子在财产方面的极大控制权进一步提高了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女子因为在家庭中的早期优势,后面反而无法脱身慢慢成为了男子的财产。
也由此,对偶婚制慢慢的逐步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
可以说剩余财产的急速膨胀是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人,作为第三次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也同期产生。
作为一个连接者慢慢的在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货币,这个神奇的社会资源分配中介也应运而生。
但是商业文明辉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周期性的商业危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7篇读书是一种启迪智慧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才能写出有意义的读后感,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不妨在读完一本术后尝试一下写读后感,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篇1上世纪,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炼而深刻的总结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八年艰苦抗战,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巨大成就。
随着中国崛起当中国统治世界等言论不断涌现世界舞台时,我们亦感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将来临。
能否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经受住世界体系对我们的考验,是当代中华儿女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孙子兵法说: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史为鉴,学习崛起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末落教训。
面向未来、自力更生、开创中华进步的崭新篇章。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篇2在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在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剧烈且影响深远的变化的今天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更加通畅的走下去。
那么,在这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21世纪,想要成为大国,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我们又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到什么经验和教训呢?如何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世界性大国呢?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新时代,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占据了比军事力量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更加重要的地位,随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这个国家便能够至少能够得到生存下去的保障。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在世界历史中被反复证明过的一条真理。
有了发达的科技,国家就有了生存的根基,就不会被别人卡住脖子,从而被轻而易举的被消灭。
科技是立国之本,科技的创新与创造能够带领着其他方面的进步。
「田野读书」第175期《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孔力飞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陈兼、陈之宏翻译。
现代化,是现代国家矢志不渝的追求,然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却截然不同,每个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和结果都不尽相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现代化历程。
这本《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就是来自美国学者的视角来阐述中国现代国家意识觉醒与建构的过程。
在何种意义上,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是一种“中国的过程”?孔力飞认为,毫无疑问,现代国家在中国产生是革命与变革的结果,并受到了外部世界种种力量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关键,便在于借助外部势力用以获得物质及社会主导地位的各种手段,来抵御外部势力的统治。
要完成这一宏大事业,似乎便需要动员人民的力量,要重写政治竞争的规则,并加强国家对于社会及经济的控制。
然而,从本质上来看,中国现代国家的特性却是由其内部的历史演变所决定的。
在承袭了18世纪(甚至更早时期)诸种条件的背景下,19世纪的中国政治活动家们其实已经在讨论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或政治控制之类的问题了。
孔力飞想要论证的是,这些政治家们涉及中国内部的一种持续存在的“根本性议程”或“建制议程”(constitional agenda)——正是这一议程,将中国帝制晚期的历史与现代的历史联接到了一起。
在这里,所谓的“根本性”问题,指的是当时人们关于公共生活带来合法性秩序的种种考虑;所谓的“议程”,指的是人们在行动中把握这些考虑的意愿。
19世纪初期的“根本性议程”,虽然是以适合于那个时代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但其底蕴结构却将它以后各个时代的相关议程联系起来。
孔力飞认为,在清末,有关如何建立现代国家,存在着三个紧迫问题,分别是:1.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2.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国家的财政需求如何同地方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在作者看来,这一在现代中国带有根本性质的议程并非仅仅产生于外来危机,更起始于困扰中国帝制晚期的具有多重侧面的国内危机。
建国史五百字心得体会建国史五百字心得体会建国史是指一个国家从无到有、从独立到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个人的思考,总结建国史五百字的心得体会。
首先,建国史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建立必须经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革和斗争。
通过研究建国史,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变革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所起到的作用。
同时,建国史也是国家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今后的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建国史的研究有助于思考国家建设问题。
通过研究建国史,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在建立初期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它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的。
这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国家建设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建国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加快国家建设的步伐。
再次,建国史的研究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建立往往伴随着分裂和战争,它们的背后隐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矛盾。
通过研究建国史,我们可以了解这些矛盾的产生原因,进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
只有在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国家的持久发展和繁荣,保障人民的利益。
最后,建国史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是一个国家的瑰宝和灵魂。
通过研究建国史,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自己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建国史五百字的心得体会是建国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对国家建设、统一和稳定以及文化自信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究建国史,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建国史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中国的现代化》读书心得能遇到一本好书实属不易,将对这本书的感情写出来,未尝不美。
为您提供以下文章“《中国的现代化》读书心得”作为参考,希望这篇心得体会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中国的现代化》读书心得对于世界来讲,或者准确地说,对于西方世界来讲,中国就是一个异类。
因为他们总能发现,似乎套用的大历史的规律,无法很好的匹配中国的大历史。
现代化,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就像那首诗说的: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顾城的诗道出了一种境界,就是我们对现代化这个词的若即若离之感。
曾几何时,我们被课本里面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召唤所激动着,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永无止境。
现代化包含过去,无法分割。
现代化的模式多种多样,我们无法说得清。
现代化,是我们终将面对的大路。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比较近代史的中国,与已经走向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进程来找出使得现代化得以进行下去的共同条件。
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坎坷的路程。
现代化,是一场人类大历史的深刻革命,它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类的一些习性特点。
工业化,总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出现而出现。
在我看来,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
现代无论如何怎样装扮下的现代化,如果不是技术发展先进下的现代化,那也是水中月,镜中花作者的贡献之一,就是在两个时期阶段的比较中,通过完整详细地考证和探究,为我们介绍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方面的史图。
语言把握准确,对中国历史细节的把握细腻,令人记忆深刻。
1840到1949以后,两个时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他们分别在诉说中国大历史的波澜壮阔的进程。
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我们在书中依稀可见人物的神态和音容笑貌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奋斗。
对于中国的独特性,想必在社会科学里面是屡见不鲜的。
任何一种看似美好的理论,在中国应用起来的时候,总是那么步履维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墓石《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
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
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
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全国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
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化。
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
诚如他讲道,"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得起源》读后感书目:《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得起源》家庭篇读书时间:2020/3/25----2020/4/2读书原因:了解性别平权的发展,深化理解唯物史观读书次数:第一次知识总结:一、分期方法摩尔根分期方法:根据生产资料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1、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食物的辅助工具。
2、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3、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二、家庭和私有制1、血缘家庭:排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性关系的家庭形式。
2、普那路亚家庭:排除了姊妹和性关系的家庭形式(群婚——氏族)蒙昧时代3、偶婚制(对偶家庭):指一男一女在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原始社会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4、对偶婚向专偶婚的过渡:随着财富的增加,丈夫地位在上升,母系被废除,包含非自由人和父权的家长制建立。
5、父系专偶婚:一夫一妻制婚姻,以男性为主导。
(以淫游制和通奸制作为补充的是第一个源于私有制的家庭形式)心得体会:从读这本书开始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了解到历史唯物主义,两相对照,会有更多的心得体会。
恩格斯写本书时,想来已经和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上初具规模或者已经形成体系。
所以在书的论述过程中从对于其他学者理论的引用到对于一些文献问题的修正都有理有据,在历史的维度上,将生产力关系的进步与两性关系的改变对于家庭形式的变化娓娓道来,作为一本思哲类书籍,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读,甚至恩格斯的一些反问和设问也极有趣味,发人深省。
当然,这些都属于行外话,仅代表个人观感。
言归正传。
生产关系的逐渐改变使得男女权力发生变换,血缘传承的需要衍生家庭组织,当把这种改变论证的透明与容易理解,又让人感到荒诞和无所适从。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每章的读后感《中国大历史黄仁宇》是一部详细介绍中国历史发展的巨著。
每一章节都呈现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和重要事件,讲述了中国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发展脉络。
通过阅读黄仁宇的著作,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连续性。
以下是对每章的读后感:第一章:远古的中国这一章节详细描述了远古时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黄仁宇通过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的研究,揭示了远古中国的氏族制度、礼仪制度以及部落间的冲突。
这一章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历史起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章:战国时代与秦汉这一章节涵盖了战国时代和秦汉王朝的历史。
我对战国七雄之间的鏖战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深感震撼。
黄仁宇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做了深入的解读,将国家建设、政治斗争和文化变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转折点和权谋斗争的知识。
第三章:两晋南北朝与隋唐这一章节涵盖了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王朝的历史。
黄仁宇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风云和文化繁荣。
我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以及中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黄仁宇对于隋唐盛世的兴衰变化也进行了深入的揭示,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更加感兴趣。
第四章:宋元明清这一章节讲述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历史演变。
黄仁宇对于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科技发展和文化变革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我对于宋代的经济繁荣、元代的统治方式、明代的文化熏陶以及清代的闭关锁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章节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通过阅读《中国大历史黄仁宇》,我不仅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还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思考的启发。
黄仁宇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和独到的历史观点使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究历史的热情。
中国崛起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的普通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崛起,这是我从小到大亲身经历的。
每当我看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出的强大实力,我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国家崛起是一个民族团结、奋发向上的过程,它让我们从过去的文明辉煌中积淀出新的力量,走向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中国崛起的核心思想是“和平崛起”,这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战略思想。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战略思想,它从底层打造国家实力,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积极发展,因此,一个国家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力,才能使国家逐渐崛起,并使其成为世界的重要成员。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重点是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而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让中国在不同领域展露出越来越强的实力。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大型企业进行深入改革。
中国政府的引导、财政支持和设立了一系列权益保护制度,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优势。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向了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下的优势。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思辨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相信,要明辨是非,才能走得更远。
这种思辨并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不断学习,对所处环境进行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机会。
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把握住中国崛起所创造的机遇,而不是盲目跟风,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同样需要精准、简要的表达思想。
因此,我们在遣词造句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
在文章结构上,我们更应该注重清晰,让文章的结构条例分明,让读者眼前一亮。
最后,我们应该用真实感人的语言表达对中国崛起的感受。
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强大,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历史担当和民族责任,这是我们必须铭记的璀璨历程。
中华文明起源的心得体会范文9篇中华文明起源的心得体会1我正式接触佛教是从听陈大惠老师的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开始的,陈老师的第一讲便是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他让我从新认识到了道德,认识了人生规律,陈老师讲到道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道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个叫道,比如说早上太阳在东边升起,晚上一定落下;苹果一定要秋天结果。
这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这个就叫道。
什么是德呢?按照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就叫德。
现在有人说传统文化是糟粕,要打倒它,这是一种误会。
还有人说这个太高深了,我跟各位讲,一点不高深。
秋天结苹果,您觉得这个苹果高深吗,一点不高深。
苹果树结果、老母鸡生蛋,这有什么高深的。
自然大道,这个道,最朴实,最生活。
您手摸到、眼看到、耳听到的一切都是道,都是传统文化。
它一点都不神奇,一点都不奥妙,非常通俗易懂,问题是现在没有人讲。
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作所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他就叫有德。
这个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不要破坏自然规律。
今天我们的人变得很浮躁,变得很功利,我们已经失去了人的纯朴的本质。
这是个快节奏的社会,这是个强者的社会,因为什么都需要竞争,社会需要强者。
然而很多人活的不快乐,不论是有钱的,没钱的,有名的,无名的,都活的痛苦。
后来我初读了了凡四训,看到了了凡先生的人生改造过程,了凡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光是知命认命,听凭命运的安排,那是消极而被动的。
后来云谷禅师对了凡说人的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而在后期了凡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则是积极而有益的。
他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照此实践,也既是自利利他之道。
了凡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改变了原本被算定的命运,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怨天忧人不满上天的不公平,却不知道有些东西是命中没有的是求也求不来的,有些东西是命中有的迟早会得到的。
了凡先生没有去怨天忧人,通过努力得到名利财富,那是迟早的事,如果我们没有德行是不能获得相匹配的东西的,因为那是德不配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读后感系别: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姓名:张嘉豪学号:2011025126《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篇文章是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解释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他的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那么恩格斯为什么要写作这篇文章呢?这是由于十九世纪70-8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和理论斗争的需要。
十九世纪70-80年代,国家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是由于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除了加强他们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和劳动人民之外,还在理论上尽量美化资产阶级的国家,企图使工人阶级放弃争夺国家政权、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革命道路。
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还曾经宣传过国家起源的“契约论”,承认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当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后,就把国家说成是永恒存在而不可侵犯的了。
恩格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要彻底打破这种迷信,决定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二、国家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相辅相成我们知道,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阶级压迫的机关,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会管理机构的客观要求,是控制社会冲突,使社会有序发展的客观力量,但是国家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社会性。
任何脱离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去认识国家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但这又不等于说国家就有“两个本质”。
只能说在这对矛盾体里,阶级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社会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3法李东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暑假在家时期期间的闲暇时光,我翻阅了早已被老师提及多次的伟大思想家恩格斯的这本巨着,全书无一字不闪烁着理性睿智的光辉,在伟人的引领下,我仿佛以处在一个冷静的位置,亲身体验了人类的各个阶段。
恩格斯用九章的内容共讲述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三大部分。
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研究,?不仅着重讲了原始社会,?还对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表了深刻的见解,?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指出了无限美好的光辉前景。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恩格斯关于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
恩格斯在他的书中把国家的形成归纳为三种主要形式:雅典国家是在氏族内部发展起来的,“?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了。
罗马的国家是在外来的平民人数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们被剥夺了公民权,还要被迫服兵役、受军事训练,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一股新兴势力。
这股新兴平民势力对贵族反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罗马国家。
德意志国家是在征服外国领土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
日尔曼人入侵罗马之后为了统治罗马,便将他们的管理机构迅速转化为国家机关,使军事首长演变成国家首脑,于是德意志国家形成了。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必然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国家的产生就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书报告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是美国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孔飞力的著作,本书从政治参与、经济增长、国家构建以及社会冲突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历史。
本书开篇即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中国人是如何在19 世纪和20 世纪初期经历了如此巨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而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的?作者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入研究,认为中国的现代国家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方面,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在近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政治动荡,传统的政治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因此,中国开始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革命,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改革和革命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也在近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开始崩溃,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现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文化方面,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也在近代面临着巨
大的挑战。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中
国开始了文化的现代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化观念得到了更新,为现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础。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
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探析了人类历史的起源,专业性较强,文字稍显枯燥,尝试很多次都读不下来,今天耐着性子读下来,在阅读中始终从唯物史观视角进行理解,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人类发展至今,文字可考的不过五千年。
关于史前史的著作越来越多,但能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分析史前史,恩格斯这本小册子当属经典。
唯物主义总是能自觉地从当时的生产力、生活资料、生产工具等方面来判断、审视人类生存史上每一寸艰难的前进。
因此,唯物主义者,如作者恩格斯,在文中随处可以发现其对于史前发展的客观评价与崇敬之情。
是的,从最初的语言(蒙昧时代低级阶段主要成就),到以鱼类为食物及火的使用(蒙昧时代中极阶段标志)、再到弓箭的发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的标志,从制陶术的开始(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标志)、到动物的驯养和植物的种植(野蛮时代中级阶段的开始,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东西两个大陆发展进程开始分化)、再到铁矿石的冶炼、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仅限于东半球),恩格斯在此根据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中描绘了这幅人类经过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达到文明时代的开端的发展图景。
而其中蕴含着的最重要的讯息是:它们(以上所有划时代的进步)都是直接从生产中得来的。
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神造,也不仅仅是传说,它们都是先人经历漫长的生存探索和难以想象的艰辛实践才创造出来的。
对,我想强调的是,这是创造,一如我们今天任何一项惊天动地的发明和变革。
甚至,它们对于彼时的史前人类的意义超过了今天多数伟大创新对于我们当代人的意义。
历史没有捷径,生存从来不易,人类从始至终都在做一个命题: To be or not to be.尊重历史,尊重每一位曾经为了生存而奋斗不息的先人,尊重每一次历史的重大突破、人类的小小进步。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500字中國現代國家的形成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中國的」過程?本書認為,早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內部就面臨著諸多根本性問題上的深刻危機。
而如今這個「現代國家」,是兩個世紀以來對於這些內部挑戰不斷回應的結果。
作者探討的正是在其形成過程中,中國本土提供的知識資源,即「現代性」的中國經驗。
在本書中,作者分別從政治參與、政治競爭與政治控制三個角度入手,探索「現代國家」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性議程」:在政治參與的拓展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問題上,作者重新審視魏源基於經書典章的傳統所提出的思考;在探討公共利益是否能同政治競爭相協調的問題上,回顧晚清改革家馮桂芬的非正統建議在當時官僚中所引起的反應;面對調和國家財政需求同地方社會需要的問題,對比了清政府與共產黨政府通過政治控制所做的不同努力和試驗。
作者認為,中國「現代性」的構建,包括這個現代國家的實現若成為可能,所根據的將不是西方的路徑,而是中國自己的條件與經驗。
而中國的「現代國家」經驗,不僅與中國有關,也具有普世意義。
「一位在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國歷史專家所寫的關於東方古老國家的偉大著作。
」——魏斐德,《紐約書評》雜誌「本書對於專制統治的原動力做了細緻、強有力卻依然十分準確而又得體的探討。
」——「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評語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十年磨一剑的孔飞力,对于中国现代国家思考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中国,他的研究认为,“现代性”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也有着各种替代性选择,不同的国家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走向现代的。
这是一种对西方经验的否定。
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当然要考虑来自西方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找到中国传统自身的根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孔飞力对魏源的研究说明,由于中国文人历来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与抱负,而在官场内外的文人们虽有着政治全力上的差异,却存在文化与社会身份上的事实平等,因此这种政治参与的扩大是可以做到的。
读《中国现代国家的其源》有感3000字读《中国现代国家的其源》有感3000字无名小子前些年看了孔飞力写作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西方史学与中国史学的比较来看,差别还是蛮大的,西方史学存在很多流派,以分析见长;中国古典史学分为编年体和纪传体两类,以精炼见长。
在今天来看,史学不再拘于西方与本土之争,西方史学对我们的影响慢慢成为一种潮流,而编年体和纪传体史学于今天已慢慢的不能胜任载道的重任,大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
孔飞力作为西方的汉学家,研究中国的社会史和政治史,并以此作为终身的目标。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来看西方人的研究成果,对于他们的结论是存在疑问的,甚至怀疑他们能否胜任这个工作。
更何况以我们的传统教育看来,帝国主义之人到底能安什么好心思呢?所以在我开始读《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时候,心中是抱有这种疑问的。
当我慢慢的阅读,能感觉到作者治学的那种精神,并没有夹带政治上的私货,也就打消了以前的疑虑。
这本书仅100多页,内容不多,接下来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读此书的感想:一、现代国家在中国的产生何为现代国家?经历了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形成”现代”国家的功能,由于他们首先发展起来,并长时期主导世界格局,从文化上来看,他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认为现代国家的起源只能根植于西方文化,其他文化不能孕育出现代国家的种子。
这点来看,孔飞力是持否定态度的。
孔飞力在序言中提到”难道只有经历了工业化的西欧和北美才会形成可以被称之为‘现代’的国家功能、政治结构和社会体系吗?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上唯我独尊的判断。
”既然现代国家并不是西方所界定的唯一标准,那么其他文化中如何孕育现代国家的故事就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紧接着他抛出了”现代国家如何在中国文化中产生”这个问题,他主要是着眼于和珅之死后的中国作为研究起点,认为现代国家在中国产生是革命与变革的结果,并受到了外部世界种种力量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帝国晚期具有多重侧面的国内危机。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墓石《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
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
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
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全国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
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化。
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
诚如他讲道,”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
对于普世性的问题或哲理,它必然孕育一个个具体个案或个案的某一层面,并以其自身内在的方式、而非外部强加的方式呈现。
然而,问题是”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并与现代并不相悖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具体历史途径,或者经过何种人的努力或作为,而导致了向着现代性以及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的渐次转变?”针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这一历程,上述所说的”现代种种知识资源”应属孔飞力在政治层面强调”根本性问题”或”建制议程”,也可归纳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三种问题。
具体地讲,”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第二,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第三,国家的财政需求如何同地方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孔飞力说:”这三种问题并非仅仅来自于帝制晚期的外来危机,更起始于困扰中国帝制晚期的具有多种侧面的国内危机”,但据笔者的理解,这三种问题实质上自古有之,从未中断,在整个帝制时期,这三大问题可还原成”帝王专制与官僚分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大问题;在现代性政治,它亦可视为”中央领导核心与中央各部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大问题。
只是,在内忧外患的帝制晚期,所有由来已久而又尾大不掉的各种矛盾已然表明这种日渐没落的制度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三种问题,预示着”一种制度——一种无法同自身政治使命与任务相契合的制度——的死亡”.在表面上针对时局危机、实则处理”根本性问题”上,孔飞力以其”知识精英”的视角锁定在魏源、冯桂芬和维新变化前后的一系列人物上。
从认识中国现代国家的角度来看,魏源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编纂《海国图志》、嫁接中西知识桥梁式人物,而且在于他所具有的”全球性视野”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涉及了同”现代性国家”具有密切关联的”根本性问题”.如魏源提出要使得更多局外功名者进入政治系统内部,并提倡”广开言路”,虽然在表面未曾涉及现代性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但”广开言路”却是任何形式的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
”从魏源到冯桂芬、再到戊戌变法时期的陈鼎及其他人,几代中国知识精英关于‘政治参与’的思考受到了他们所赖以为思想之本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制约”,但他们提出了”以‘广开言路’为出发点探索政治参与及政治竞争之道,并使之与政治控制形成协调等触及现代国家‘建制议程’的‘根本性问题’”.尤其在涉及冯桂芬批判者认为”公共利益在他们所处时代条件下是靠不住”的理论前提下,”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官僚机构的控制,并以此来保证,更高层次的客观性能够超越狭隘的私人利益而出现。
对人们而言,在没有替代性解决办法的情况下,由正常的官僚机构实行威权式领导似乎便是完全合理的”.而这不正是二十世纪的多数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办法吗?在了解完中央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基础上,”作为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实际演进的结果,国家在同地方势力争夺税收与财政收入的控制权的对峙中,不断‘挤走’夹在国家与纳税农民之间的种种中介力量”,同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央集权国家的威权力量不断得到强化。
孔飞力认为,”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以及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推进,标志着近世以来国家为有效地控制地方财政资源所做努力的压倒性胜利”,因此,他用”耒阳暴动”与”农业集体化”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从根本上表明中介势力试图分权,而国家又趋于强化的特质。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与政治控制这一具有普世性的”根本问题”论证了现代国家的内质在中国的形成,也说明着近世中国是如何走向威权体制的,以至今日,这种威权体制的作用还若隐若现。
但中国为何走上这一威权体制?是因专制中央集权的”旧制度”产生了近世”威权体制”的新制度吗?还是恰如译者陈兼、陈之宏提及的那种类似”救亡压倒启蒙”的救亡说?其实,这始终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解释清楚的,可是,”如何在保持‘中国’存在的前提下,使之既成为一个统一、强大和有效率的国家,又成为一个在宪政建制及公民参与的基本问题上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合法性国家”,尽管这句话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中心论”与美国汉学观,但无疑不是这本《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最核心的探寻和最真挚的提示!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中国威权主义的内核——评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林辰按:孔飞力教授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运用西方现代政治科学的研究概念、方法和中国研究的内部取向来探索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特殊性和延续性,试图从近代政治精英的知识建构和政治实践的互动中理出一条线索作为当今中国道路发展的主要指引或参照。
然而在触及其所谓”狭隘的基础和僵化的中央集权”这些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时,其所运用的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二元分析概念的确又使人有未尽之感。
下面这篇文章对中国威权主义的分析更加整合和细化了这一路径,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作为后学的一种尝试性补充,对于深入体验和探索中国现代国家的”根本性议程”问题有所裨益。
望阅读时仅限学术探讨,请勿上纲上线。
作者:林辰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我想提议的是,我们正接触到中国威权主义的内核,而这是一种并不一定会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便会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信仰体系。
”这是孔飞力教授在叙述清末高官对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痛斥时,针对后人常常以”浅尝辄止的快感”评判历史而严肃提醒的关于一种突破激进或保守为主题陈旧偏见的以存在着中国独特政治议程演变特色的假设。
尽管孔飞力在本书中归纳出中国向现代国家过渡的三项焦灼,却没有回答出他所强调的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威权主义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层延续至今的政治风格的底色确为浓烈的国家崇拜情感和坚定的精英政治观所构成。
国家崇拜并非浅薄化的爱国主义,而是在价值次序上与自由主义呈现较大差异的国家本位。
换言之,在纵向统制严密的政治环境下,国民的个人利益在某个集体的神圣光环下既不值得一提,也会在悖逆国家意志的时候遭受道德攻讦。
而在这个国家的形象塑造中,历代文人对国家正当性的分辨并不是对某个规则从一而终,而是随着所处朝代的实力变迁不断的从功利主义的视角修正,这种情势变迁的历史观恰恰是以首要服务于本朝正统观的树立而书写。
一直以来,正统观多侧重于对以德治治理国家的肯定,而对广袤疆域的占据不以为意。
但在异族与汉族分享中原土地,甚至取代汉人成为当时的合法政权后,传统的合法性论述无法支撑现实的变异。
于是,无论是处于弱势的失败覆灭者,还是政治新贵都向”暴秦”展示出超乎以往的宽容度,而去索取以武力征服的结果主义的霸统反证和以实力主义为强势语境的对合法性承认的强迫接受。
而如此对正统观构成元素的平衡颠倒从欧阳修的修史观中可窥见一斑——”及大并小,以强兼弱,遂和天下于一,则大且强者谓之正统,犹有说焉。
”除此之外,在对本朝称颂的内容选择上,迫于异族统治在汉人主导的文化氛围中先天不足,伴随着异族政权从平稳过渡到盛世初现,以往的军事自信则逐渐被”良治”所呈现的绚丽盛世所取代。
而它所代表的则是历朝历代均娴熟运用的对合法性的粉饰方法,即混淆国家与政权的概念,将仅仅应作为政治发展中的过渡形式的可通过特定方式替代的政权等同于唯一至上的民族国家。
在第一步拉平后,就会考虑如何持续它的有效控制以缓解永不消退的合法性焦虑,而一般选择则是将政权意义优先于民族国家的生存。
尽管两者并非完全针锋相对,但在众多利益抉择时刻,由于对国家利益的合法代表地位,这样的交易权衡拥有众多空间。
对外上政权”私利”会优于地理意义上的主权,而对内政事务的管理中,政权维系的敏感度将大大胜过国民权利被收窄的紧张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一政权从被道义围困到逐渐立足,能够自我阐述一定的思想资源的时间段中,准军事化的实力主义语言和逻辑会在历史教科书中刻意渗透,以期望培养出第一批习惯此种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信众。
无疑,这样的读起来令人血脉喷张的历史叙述在使读者沉浸于平日剑拔弩张的宏大叙事之时,相应的潜移默化出一种因本来作为可贵的稀有美德——对个体命运感同身受的匮乏而衍生的”冷酷的社会观”.而因地域自豪的传统天朝上国情感中,孔飞力亦注意到了国人对大一统近乎变态的痴迷。
他提到”尽管很多人谈到过中国的分裂或中国被列强所瓜分,然而,由中央政府统治的单一中国国家的现实和概念,却经历了军阀混战、外国侵略和内战生存了下来。
”这一点确是卓识,从北伐到划江而治的拒绝,这些政治人物的担忧和忌惮除了自我生存的必要条件,亦囊括了对大一统习惯而比照的舆论认知压力和自我期许。
但我想说的是,这番平日看起来丝毫无可妥协空间的原则得以敬畏,多半是非常危急时刻的罕有和估计不足,从历史例外和既有政治格局来看,国人对大一统半成品的接受度高于对新核心价值触犯的容忍度,分离主义在既存政权的合法性不断被质疑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话语空间。
譬如,东南互保中,张之洞曾提出若北京不保,则可推举李鸿章作为中国”大总统”来主持大局。
这样在过去不可想象的”谋逆”计划因为生死存亡的危机而被消减了其作为政治罪一触即发的政治纯洁。
如果这还不能佐证时人对大一统价值的退让的话,之后幕僚刘学询对孙中山的一封信则足以说明道貌岸然的大一统是多么脆弱,信中写到”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而在如今的香港和台湾与大陆虽谈不上对峙,但也算冰冻的政治格局中看,不单单是国家表述不同带来的历史记忆切割,三方对于国家存在意义的意识形态差异正逐渐侵蚀着大陆所声嘶力竭的关于华人共同体的泛中国解释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