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5.22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整地、种薯品种选择及处理、适期播种、机械施肥、适时中耕、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86-02 马铃薯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是一项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一体的综合机械化种植方式。具有节水、节种、节肥、省工和播深均匀等优点。该技术主要包括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农艺要求、机械深松耕技术、耙耱整地技术、深施化肥技术、播种技术、中耕技术、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机械收获技术等,且适用于马铃薯良种繁育及专用型马铃薯、商品型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由于安定区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机械化耕作面积也随之增加,通过对近年来生产中机械化耕作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将机械整地、机械施肥、农艺要求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进行了整理完善,使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生产更加科学高效。

1 机械整地

选择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地势平坦、具有一定规模面积的梯田地、旱川地、水川地等,并且坡度小于8°的地块。根据当地的种植作物结构,以豆类、小麦、胡麻、玉米等轮作为宜。轮作周期3~5年,轮作方式以豆类―麦类―马铃薯等为宜。

1.1 深松耕要求

前茬收后及时翻耕晒垡,秋后浅耕。深耕20 cm,深松35 cm以上,平均3年深松1次。翻垡良好,覆盖严密,土壤疏松细碎,地表平整。地头、地边处理整齐,不得有重耕和漏耕,且耕深、耕宽均匀一致,冬季可适度镇压。用拖拉机配套的旱田铧式犁、i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isq240型全方位深松机,铲式深松机等作业机具、农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松耕,以便立土晒垡,积温熟化,打破犁底层,接纳雨水,秋后浅耕耙耱保墒,冬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分,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以10~15 cm为宜,使土块细碎,耕层绵软,地表平整,上松下暄[1]。

拖拉机配套铧式犁作业,耕深一致,沟底平整,耕深变异系数不得超过15%,耕宽一致,合垄严密。50 m直线度误差不大于10 cm,重耕率不大于2%,漏耕率不大于1%。碎土良好,翻垡彻底。小于5 cm的土块在80%以上,立垡小于5%,回垄率小于5%。植被覆盖率大于90%。耕后地表平整,无明显的沟垄。深松作业,松土深度允许偏差为±10%。碎土要求小于 3 cm 的土块在40%以上,大于15 cm的土块在10%以下。土壤膨松度应大于10%。暗沟断面尺寸:高为5~6 cm,宽15~16 cm。地表平整度高差不超过10 cm。

1.2 播前整地要求

马铃薯在播种前用拖拉机配套的耙并配铁耱或旋耕机进行整地。达到土壤松软、细碎,碎土均匀一致,一般不应有直径大于 3 cm的土块,地表平整,上松下暄,深浅一致,耙深16~20 cm,不漏耙、不重耙、无沟无垄。漏耙面积不得大于1%,耙后地表平整度极限偏差不大于3 cm,耙深变异系数不得大于15%,碎土率不小于80%,直径大于5 cm的土块不超过5块/m2。应在适耙期间进行耙地作业,土壤绝对含水率一般以12%~15%为宜。用于化肥深施的耙地,应覆盖严密。

1.3 地下病虫害防治及消毒处理

在地下虫害严重的地块,可结合耙耱整地,用50%辛硫磷,加适量水,拌入适量细干土(沙)制成毒土(沙),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60~75 kg/hm2,均匀撒在地表,通过耕耱整地,翻入土中,实施对病虫害的预防及消毒处理。

2 种薯品种选择及处理

选择3代以内的脱毒种薯,并根据市场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准予生产

加工(薯条、薯片、菜用型淀粉及加工)及市场需要的专用、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适宜安定区西南部主推陇薯6号、青薯9号,搭配种植冀张薯8号;东南部主推陇薯3号、庄薯3号,搭配种植青薯9号、冀张薯8号;北部主推新大坪,搭配种植庄薯3号。在此基础上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应适度扩大陇薯10号、陇薯7号、青薯168等种植规模,依托安定区脱毒种薯生产优势,普及脱毒种薯应用[2]。推广整薯播种,薯块重量50 g左右为宜。切种后进行药剂拌种,但要剔除顶端密集芽眼,切薯种块要求40~50 g。每个切块应保持1~2芽眼,切薯时切具用75%酒精或40%甲醛、高锰酸钾消毒。

3 适期播种

当10 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7~8 ℃时即可进行播种[3]。播种应均匀一致,且不损伤种薯、不漏播、不重播。播种深度符合要求,一般为20 cm(地表以下8~10 cm),深浅一致,覆盖均匀严实。垄宽、垄高一致,要求垄宽40~45 cm、垄高20~25 cm,播行直、行距一致,株距均匀。邻接行距偏差不大于5 cm,各播幅内和行距偏差不大于1 cm,播种深度合格率≥75%,种薯破碎率≤2.0%,空穴率≤3%,株距合格率≥80%,行距合格率≥90%,起垄高度、宽度误差为2~3 cm,合格率不小于80%。播种后遇雨,应及时破出板结,以利出苗。出苗不齐的应及时补栽。出苗时如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进行放苗。

4 机械施肥

采用侧位施肥、种肥分层施肥,施肥深度6~10 cm,种薯与肥的隔离土层>3 cm。测土配方定量施肥,各种肥料比例为:每生产1 000 kg薯块需纯n 5 kg、p2o5 2 kg和k2o 11 kg,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的比例约为2.5∶1.0∶5.0。目标产量旱地一般按22.5 t/hm2、水地按30.0 t/hm2施肥,具体施肥量应按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土壤和农家肥含量计算,种肥不能用硝态氮和碳酸氢铵,硝态氮可作定量追肥用。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化肥深松机具,种肥施用方法采用种肥分层马铃薯播种机,种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或将肥料撒于地表,然后用圆盘耙进行耙施。要求肥料断条率 5 适时中耕

中耕培土,垄高度要达到20~25 cm,使垄帮、垄沟、垄顶有一定厚度的松土层,封垄前起垄高度达到30 cm,垄围长105~110 cm。中耕后不得有大土块,土块细碎,土壤疏松,垄形饱满,沟垄整齐。深浅要一致,其偏差不大于1 m,地表起伏不超过4 cm。行间杂草应除净,草根必须切断,行间伤苗率0.5%左右,地头3%以下。中耕后不得损伤作物主根,翻起的土不得埋压作物。在种植后20 d左右进行膜上覆土,要求覆土厚度1~2 cm为宜。中耕作业常用的机具为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中耕施肥机,中耕作业以2次为宜,出苗后目测出苗率达到50%,株高5~10 cm时进行第1次中耕,株高20~25 cm时进行第2次中耕[4]。

6 病虫害防治

7 及时收获

当80%的茎叶枯黄萎蔫时,用打秧机割去马铃薯地上部分茎叶,以便机械挖掘。割秧后,6~10 d便可收获。机械收获,关键是调整好犁铲入土深度和抖动筛速度,挖出的薯块应较集中铺放于作业带上,便于人工捡拾,提高工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