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西湖悠久历史

1-1西湖悠久历史

1-1西湖悠久历史
1-1西湖悠久历史

西湖悠久历史

浚治之功——西湖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

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自然形成的泄湖,若没有历代的人工疏浚治理,西湖恐早已湮没不存。持续千年的浚治使西湖与杭州城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倚湖而兴,终成东南名城。先贤们更是以卓越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在疏浚中融入了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景观设计活动,以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诠释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谱写了一首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光辉史诗。

1.秦代至隋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7世纪)

先秦至西汉时期(2600年前),泻湖形成,水域周围有群山的溪流注入,逐渐淡化。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设钱唐县,位置在今西湖附近,杭州从此开始了作为城市的历史。(秦始皇揽船石照片、《史记》关于秦始皇巡游钱唐的记载)东汉时期(25~220年),地方官华信筑海防大塘,使江湖彻底分离。湖中有孤山、丁家山和夕照山三个天然岛屿。(配图:东汉前西湖岸线图、《水经注》引《钱唐记》)《水经注》引《钱唐记》载:钱塘江“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

随着杭州一带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南朝陈贞明元年(587),置钱唐郡。

2.唐代(公元7——9世纪)

德宗时期(779-805年),杭州刺史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之水供杭州城居民灌溉和饮用,使杭城与西湖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人湖互动关系。自此,杭州城居民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持续开展对西湖的清淤维护和人工治理。

李泌(722--789),字长源,辽东辽阳人。出任杭州刺史期间,因地下水卤咸难饮,开六井,引西湖水入城,便民汲用,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今市内井亭桥西尚存相国井遗址。

唐长庆二年(822),杭州刺史白居易主持疏浚西湖,并以挖出的湖泥兴筑长堤,拦蓄湖水,这不但有利于农田灌溉,而且美化了西湖景观,在西湖景观设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们为纪念白居易,将孤山与断桥之间的白沙堤称为白公堤。白居易创作了大量与西湖有关的诗词,经其妙笔点化,西湖声名鹊起,成为倍受文人士夫青睐的风景名胜湖泊。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所作平易可读,老妪自解,著作极丰。结集传世有《白氏长庆集》。

唐贞观年间(7世纪),钱塘县迁治濒西湖,由此,西湖三面环山、东岸临城的历史空间环境初具雏形。唐中后期(9~10世纪),西湖景观已初具规模,灵隐天竺、孤山、凤

凰山一带的寺庙和园林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胜迹。

3.唐末五代(公元10世纪)

吴越钱氏政权(907-978)建都杭州。第一位国王钱镠(852-932)在位期间,保境安民,发展生产。他认为“无水即无民”,设“撩湖兵”千人,专事浚湖,为疏浚西湖最早的专职人员。

钱镠(852-932),字具美,浙江临安人,五代吴越国第一位国王。

经过吴越国五代君主的勤勉治理,都城杭州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西湖人文景观也随之发展。钱镠曾三次扩筑杭州城,使其西城墙与西湖东岸紧密契合,城湖关系为后来朝代所承继。

吴越国历代国王笃信佛教,在西湖周边大兴佛寺,建宝塔,开石窟,西湖由此成为10世纪中国佛教发展的重地,被誉为“东南佛国”。

4.北宋(公元10世纪——12世纪)

北宋时期,杭州历任官员均着力组织开浚西湖,西湖景观此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元祐五年(1090),苏轼任杭州太守,对西湖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疏浚,并利用浚挖的葑泥在湖上修筑了一条长堤,堤上建六桥,遍植桃柳,后世为纪念其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填词开创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在全湖最深处立石塔三座,禁止其范围内种植菱藕,以防止湖底淤浅。三座石塔后来演化为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景观。

苏轼作为大文豪,在杭期间创作了大量有关西湖的诗文,与白居易的作品遥相辉映,为西湖景观文化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广泛传播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

5.南宋(公元12世纪——13世纪)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西湖景观随着都城的繁荣而臻于鼎盛,大量宅园、佛寺临湖而建,与西湖山水构成了大型而丰富的山水园林景观。(南宋西湖图、南宋御花园分布图)南宋时期,西湖多次得到疏浚,是杭州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最重要水源,成为百万生灵命脉之所系。淳祐七年(1247),临安知府赵与开浚西湖,将疏浚所得淤泥筑成长堤,作为去灵隐、天竺通路,人称赵公堤。

南宋承袭吴越国杭州城,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修筑。临安城西墙临湖,设丰豫门(今涌金门)、钱塘门和清波门三门,至此,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正式形成。

钱塘门遗址:钱塘门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自宋至清历代沿用。现存地下遗址,见证了南宋西湖景观成形之际的城湖分界,也是12—20世纪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景观格局的直接物证。

6.元代(公元13世纪——14世纪)

元代,蒙古统治者认为南宋朝廷过于沉浸在西湖山水的美好享受中,导致了国家的败亡,因此视西湖为祸国尤物,对之“废而不治”。西湖因缺少疏浚和景观建设,淤塞严重。“六桥以西,水流如线”。

凤山水城门:杭城现存唯一的古城门。为元末张士诚于至元十九年(1359)重筑杭城时所筑。当时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门为其一。现存城门历经明清两代维修。

元代,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安抚司。游牧民族对杭州的统治,为西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灵隐飞来峰一带开凿了一批藏传佛教式样的石刻造像,堪称我国南方石刻造像艺术的瑰宝,为这一时期西湖景观发展最重要的事件。

杨琏真伽:元代掌管江南佛教事务的“总统”,主持雕凿了飞来峰藏传佛像。

7.明代(公元14世纪——17世纪)

明代文化发展具有强烈的“唐宋文化复兴”倾向,西湖再次受到文人画家们的关注,对西湖景观的设计营造和文化内涵阐释活动逐渐兴起。

明正德三年(1508),杭州郡守杨孟瑛主持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疏浚,修整苏堤和白堤。他仿苏东坡做法以湖泥在西湖西面堆筑长堤,人称“杨公堤”。堤上也设六桥,称里六桥。

杨孟瑛,字温甫,四川酆都(今四川丰都)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任杭州知府。

明万历四年(1576),湖心亭“喜清阁”修建,开启了西湖湖中岛屿景观营造的先河。

明万历十七年(1587),司礼监孙隆整修十锦塘(白堤),在宋代涵碧桥遗址架木桥,改名锦带桥。清康熙年间(17世纪)改为单孔石拱桥,沿用至今。

8.清代(公元17世纪——20世纪)

清代,在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巡幸、题咏西湖的影响下,西湖及周围寺庙得到全面疏浚与修葺,景观达到全盛,影响力空前深远,不仅影响了中国皇家造园艺术的发展,也对东亚地区的造园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清雍正年间(1723~1735),杭州巡抚李卫等再次大规模疏浚西湖,对保护西湖秀丽风光起了重要作用。李卫在疏浚西湖的同时,还注重名胜景点的建设,增修“西湖十八景”,并编撰《西湖志》。

李卫(1686-1738),字又玠,江苏铜山人。雍正三年(1725),任浙江巡抚,雍正五年任浙江总督。

168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始建孤山行宫。1699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时御题西湖十景四字景名,刻碑建亭,确定了西湖十景的最佳观景点,使西湖十景正式获得了皇家钦定。

清乾隆年间(1736~1795),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其间西湖得到多次疏浚,并由乾

隆的品题赋诗形成了“二十四景”。西湖景观达到全盛时期。

清嘉庆十四年(1809),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将淤泥在小瀛洲北面堆筑成岛,后人称为“阮公墩”。“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最终形成。

阮元(1764-1849),字伯元,江苏仪征人。精通诗文、金石考据。清嘉庆五年(1800)出任浙江巡抚,勤政修文,政绩卓著。

清同治三年(1864),蒋益礼创立西湖浚湖局,为疏浚西湖的专门机构。

9.民国时期(1911——1949年)

清末民初,西湖经历了近代化过程,北山街建造了大批富有特色的别墅和园林建筑,西湖周边还建造了众多富有特色的园林,大部分完好保存至今。

1922年,西湖与城市之间的城墙被拆除;修建环湖马路,使城湖联系更为紧密。1938年成立浚湖队,专事负责西湖捞草、清秽工作。

10.建国以来对西湖的治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湖风景名胜满目疮痍,一片萧条景象。大面积山林遭严重破坏,65000多亩土地,80%以上是童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西湖淤塞,平均水深仅0.55米,蓄水量仅400余万立方米。

荒山还绿

为迅速绿化荒山,广大城乡居民加入了义务植树造林的队伍。1950—1957年,累计植树造林1956.2万株。经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林相改造等措施,西湖山区出现了林木参天、色彩斑斓的景观。

浚湖壮举

为使西湖彻底摆脱沼泽化困境,1952-1958年,实施了有史以来清除淤泥量最多的一次疏浚,721万立方米的淤泥被清除,湖水从0.55米加深到1.8米,蓄水量由疏浚前的413万立方米增加至1027万立方米。

名胜古迹的修复

1949年后,西湖周边景点及古迹经整修、复建,大多得以重光。西湖十景、苏白二堤、湖中三岛、孤山、玉皇山、灵隐、虎跑、净慈寺、六和塔、保俶塔、岳庙、刘庄等景点和历史遗迹不仅恢复旧貌,还增添了更多的内涵。

环湖动迁和绿化

西湖环湖沿岸区域总面积256.1公顷,在20世纪80年代,约有80多公顷被占用,建筑零乱破旧,严重影响景观。1983年起,实施环湖动迁、绿化工程,显著改善了西湖环湖景观面貌。

11.西湖综合保护工程

进入21世纪,一项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宏大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工程贯彻了以下原则:

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对景区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坚持不新建、扩建同风景名胜无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逐步拆除有碍景观的建筑物、构筑物;降低景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维护和修复西湖原有生物种群、结构;重视水生态保护,通过疏浚引水工程和长桥溪生态公园建设,西湖水做到一月一换,水透明度不断提高。

传承历史、突出文化。注重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并深入挖掘、展示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景区文化底蕴,促进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以民为本、还湖于民。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实行工程方案提前公示制度,充分体现民主决策;通过大量增加游客公共服务设施和环湖公园的免费开放,使更多的人享受到西湖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公共资源最大化和最优化。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活动目标:德育目标:激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观察、分析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活动准备:制定方案,物质准备,场地、人员的联系。活动过程: 1、征集环保寄语。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环保寄语,并想一想,我们怎样和植物交朋友。 2、参观中英文环保语录牌及植物标识牌。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活动课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 3、举办环保科学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通过校内电视为全体师生进行讲座。 4、征文比赛。在三年级组内开展征文活动,征文以环境保护为题,形式、体裁不限,文章不超过500字,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5、绘画比赛。在三年级组内开展绘画比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 6、废旧物品小制作。参加小制作的同学,根据自己制作内容搜集和选择一些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各班在选拔的基础上,选送两件参加年级内小制作展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7、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先进行初评,然后每班选派****参加半决赛,最后评选出前四个班级参加决赛。评选出优胜队、优秀队各一个,环保小博士、环保智慧星各一名。 8、到各工厂颁发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环保知识竞赛、小制作评选等奖项的奖状及证书,并召开大家讲环保主题班队会。活动总结:这次系列化、持久性的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综合实践活动,历时近3个月,我们主要有以下收获: 1、通过听讲座,同学们了解了世界环境日的时间与意义,知道了今年环境日的主题,认识到环境污染事件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极大危害。 2、在征集环保寄语活动中,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们写道:争做校园花草的美容师、不要踩我,我也怕疼、花儿很美,爱它的人心灵更美、让绿色和我们一起成长,充分表现出孩子们的爱心和创意。 3、在瘦西湖公园游园活动中,学生们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家园美,班队会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易拉罐等废物利用做成小手工艺品的过程,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品尝到了创造的喜悦。 5、征文、绘画、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及成功感。

“从我做起爱我学校”保护校园环境倡议书

“从我做起爱我学校”保护校园环境倡议 “从我做起爱我学校”保护校园环境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知道,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没一条小径都留下了我们求知的脚步,我们在这学习,在这生活。只有保护好优美的环境,我们才能学习进步,只有守护好鸟语花香的校园,我们才会懂得珍惜。可如今,在我们文明和谐的校园里,也有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课余时间有的同学踏上了石凳坐在了凳子靠背上,有的同学在教室的课桌上,校园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有的同学随手往教学楼下扔垃圾,有的同学把食品包装等垃圾随手扔在校园里中,每当风一吹起,这些垃圾就在校园里群魔乱舞,有的同学下课就跑到卫生间或者监控死角去抽烟,烟头随处可见,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我们的文明校园极不相称,校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我们相信没有哪一个老师,同学希望在一个垃圾遍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所以,我们面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如下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在校园内吃口香糖,糖果等零食,更不乱扔,乱吐残渣剩物,做到垃圾入筒,并提醒和制止乱扔垃圾的行为。2提倡弯腰精神,随时拾起地面上的零星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确保地面干净。3爱护教室公物,不在黑板,桌椅上乱投乱画,不随意粘贴其他物品,保持黑板,课桌椅干净整洁,不乱踢打, 涂抹门窗,不损坏电脑,视频展台。4爱护校舍墙壁,不乱涂乱抹,不踢踩墙壁,不在墙壁上打球,留

下任何印迹,不破坏墙壁文化建设,爱护校园里的水龙头,不乱拧乱拽,爱护校园内的体育设施及清洁卫生设施,不损坏、不攀爬5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任意践踏草坪,不随意进出绿化带,不攀折花木。6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节约意识,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断,节约粮食,节约用水,杜绝浪费7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玩手机,不抽烟;不谈恋爱。营造良好校风。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爱护校园'不仅仅是写在黑板上的标语, 也不仅仅是挂在嘴边上的一句口号,让它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付诸的行动,让我们用文明为这美丽的校园锦上添花。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语文活动课设计 争做环保小卫士 2014.5.26 一、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3.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对当地环境状况作广泛的调查。 2.收集、整理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3.准备以环保为主题的小品、故事、广告词等活动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上场: 甲:2014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39年前的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旨在提醒全世界保护环境、注意环境状况以及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的破坏。 乙:39年来,人类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人口在不断增涨,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所制造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品也在不断的增多。直接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现在的生活环境变得原来越差。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

全体同学大声说出: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主持人合:《争做环保小卫士》语文活动课现在开始。 (二)学生宣讲讲环保小知识《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 到目前为止,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如果地球环境被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可去。同时,科学家还进行了没有地球人类是否能够生存的实验,结果不言而喻。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破坏了它我们将别无去处。我要保护我们的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 (三)学生表演小品:《地球告状》。 (四)新编童话《“四害”的自白》。 有请四害上场: 1.噪音扮演者: 2.废渣扮演者: 3.废气扮演者: 4.废水扮演者: 主持人乙:数字有着奇妙的作用。有的数字给人欣喜,有的却叫人倍感愤慨,请同学听下面这组数字: (五)请听惊人的数字:《地球上每天发生的事情》: ──消耗3400多万吨标准的能源; ──500多万人因环境污染而致病; ──5.5万公顷森林被毁坏; ──700万吨肥沃地表土流失; ──1.4万公顷土地变成沙漠; ──产生50多万吨二氧化硫;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 全体师生 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保护环境,爱我校园》。 当我们从繁忙的学习中抽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我们会发现我们曾经美丽的大自然母亲已经变了模样群山光秃秃的,河流臭气熏天,小溪没了孱孱声,到处飘舞着各色的塑料袋等等,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如果不及时保护环境,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美丽的地球家园将会连同人类自身一同消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等,这些都是令人类头疼不已的事情。所以我要大声呼吁:我们要保护环境,净化校园! 亲爱的同学们,谁不希望在这样一个清洁、卫生、美丽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习呢?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值周的学生们早早地到学校捡拾操场垃圾,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的校园仍然有人乱丢果皮纸屑、食品袋、饮料瓶等废弃物;仍然有人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课桌上乱刻乱画看到这些现象你的感受会怎样呢?在这样的校园环境里学习能使你身心健康吗?我们为这些个别不文明的学生感到气愤。 同学们,保护环境,绿化校园,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不乱倒剩饭,不乱涂乱画,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环保行为。我们每天早自习背10分钟《弟子规》已经成为习惯,但是你是否在践行《弟子规》?

当你见到老师时,你是否行鞠躬礼了?在楼梯上,你是否让老师先走?你是否在楼梯上靠右侧通行,并且不说话?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老师在班会上讲了多少回,你记住了吗?你做到了吗?当你见到废纸、食品袋等废弃物时,你弯一弯腰就可以做件好事了。当你要丢垃圾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你这么随意的一丢,会使校园变得肮脏,会给捡操场的同学增加多少负担。 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在美的校园环境里读书、学习,那是多么高兴的事呀!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当好校园环保小卫士,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学生。见到客人敬礼问好,见到老师敬礼问好,给客人和领导让路。随手捡拾垃圾。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爱校如家的好学生!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爱我校园》。 21世纪,也是人类面临挑战的时期。特别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方面。人类过度砍伐森林,盲目开发耕种,大肆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任意挖掘自然资源,使地下矿藏日趋耗尽;废水、废物、废气源源不断排放,使自然环境严重恶化。 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遭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25年达到1亿人。惨痛的生态教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重视。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法规。我国同时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的教育,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上下开展的轰轰烈烈。

小学“爱我家园-保护环境”活动方案

关于开展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活动的方案 我校在接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后,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开展此次活动。学校马上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门会议,布置了相关内容,根据我校实际我们把活动主题定为“保护环境爱我家园”。力争使本次活动成为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活动的有效抓手;成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机载体;成为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情感的有力措施。为了将这次活动开展得深入人心,为了将这次活动长期、有效、有序地进行下去,我校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全面负责) 副组长:(具体抓工作落实情况)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形式 通过晨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师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人人环保,环保人人”的理念。 1、召开“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会(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2、办一期“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板报(责任人:各教研

组)。 3、办一期“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手抄报(责任人:各班主任负责指导)。 4、开展“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征文活动(责任人:四、 五、六年级学生,藏、汉语文老师负责指导)。 5、适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扫学校周边环境卫生及责任区(校门口至机场路三岔口)环境卫生(责任人:高年级学生,领导带头,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指挥执行)。 6、政教处负责组织学生会,在校内外建立“小主人监督岗”,随时监察学生在校内外的不文明行为,及时汇报给班主任,由班主任给与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 7、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各位家长爱护环境的理念和责任意识,形成全民环保的良好局面。 三、活动要求 首先,各班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学校制定的相关活动,并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其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班级,班主任要严格管理学生去、回的路途安全,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允许任何人擅自离开班集体。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及时、顺利地完任务。 总之,我校首先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圆满完成好,同时还要结合学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会活 动方案(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班会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环境的好坏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2.使学生懂得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把环境意识落实到行动上,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班会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课件。 学生准备: 1. 查阅一些与保护环境有关的资料,并思考作为一名学生应怎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2. 选一名班会主持人。 班会过程 1.视频导入 《地球之歌》是杰克逊第一次用MV的方式拍摄的公益歌曲。呼吁人类停止战争和破坏来保护地球和环境,慈善巨星唯一能做的就剩下用捐款和歌声来帮助人们。点出主题: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2.祖国的环境 主持人:我们祖国的环境真是太美了,请同学们观赏。 (多媒体展示图片) 主持人:同学们,哪些风景最美丽?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我们的祖国江河秀丽,山川巍峨。同学们,你们到过我们家乡哪些景点感觉怎么样这些美好的环境,只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们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而保护环境正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令人担忧的环境 主持人:现在,令人担忧的是,这么美的环境在一天天遭受着破坏。请同学们观看画面 (播放各种触目惊心的破坏环境的画面) 主持人:同学们,看了这一个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大学生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倡议书

大学生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倡议书 大学生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在洁净优雅的多媒体教室里学习,在整洁的沥青道路上漫步,在干净的绿茵场上奔跑时,是否心情倍感舒畅?但是,近来在我们学校中就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手随处抛扔垃圾,有的同学在墙上乱涂乱画,往校园的路上、地上、墙上乱吐口香糖,有的学生在校园随处张贴海报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校园环境,而且也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品德形象。 每个人都希望在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而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为此院团委向我院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仪: 1、请不要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将各种废物送进纸蒌或垃圾筒,并主动捡拾丢在地上的垃圾。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 2、请不要随地吐痰或扔冷饮,免得我们周围的空气里充满细菌。 3、为了花草树木的健康成长,请不要随意践踏攀折它们。 4、请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设施,不损坏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和课桌椅,不乱涂乱画、乱印,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 5、大学生要养成文明习惯,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做文明人。 今年是我院办学110周年纪念,过去一年学院各部门按照党委、行政的统一部署,履行职责,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省平安高校”等奖项,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荣誉来之不易,大家都应爱护,亦如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美丽的校园,为创造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共同努力! zz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二〇年月日 房地产e 网 感谢您的阅读!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解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解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是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该作品是一首描述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经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全诗如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毕竟:到底。 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那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晓:太阳刚刚升起。 4、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5、映日:太阳映照。 6、同:相同。 7、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8、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9、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10、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一样。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详细解析: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创作背景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能够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齐畅谈强国主张、抗金提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之后,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这是一首描述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经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

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摘要: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独特的古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西湖素来是杭州城市的标志,其申遗成功将会对杭州的古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西湖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阐述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保护﹑发扬和利用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西湖申遗杭州古都文化保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歌颂西湖那时也许未必会想到现今的西湖会成为世界的湖泊。如今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处湖泊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更突显出了它在杭州这座城市中的灵魂地位。而杭州的古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着,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扬和利用好这种精髓文化,毫无疑问,西湖的保护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传承有着长久的意义。 一﹑西湖的地位和作用 西湖是仅次于天下第一湖–大明湖的著名城市湖泊,位于杭州市的西方,有着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也因此闻名中外,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北宋的文豪苏轼不仅称颂过西湖秀丽旖旎的风景,也曾感叹过西湖在杭州这座古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以人的眉目来比喻西湖,足以说明西湖自古时开始就已然在杭州城中占据着灵魂的地位。 纵观杭州的建城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杭州是因湖而兴,以湖为魂的。事实上,早在4700多年前,就早已有了人类在杭州这块地带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但这些却并没有使当时的杭州兴旺繁盛起来,而据史书记载,在秦朝时,当时的西湖还远没有现在的规模,那时的西湖还只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因此在秦朝之前,西湖还不称其为西湖,也至多只有一个海湾的规模,虽不能肯定的说西湖是形成杭州城的唯一原因,但也可以说是,在西湖没有形成之前,尽管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活,也并不能将当时的杭州发展成一个足够强大的古城。而历史上杭州的兴盛,是始于隋唐的。隋朝统治时间虽短,却对杭州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废钱唐郡,设置杭州,这是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二是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州治迁至凤凰山麓的沿江重要渡口柳浦〔今杭州江干一带〕;三是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极大的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受运河之利,杭州商业日趋繁荣,在南宋时达到城市发展的顶峰。由于北宋时期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不断疏浚和美化西湖,使百姓可以直接饮用西湖的水,而西湖的风光也愈加秀丽,自此之后,杭州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兴盛。人口也越来越多。我们不难发现,西湖在杭州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是杭州的灵魂和根须,占着中心地位,也同时对于杭州城市的兴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它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间接上促进了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强大的辐射影响力,非寻常的湖泊可以比拟。 二﹑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在历史上曾先后有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定都于此。所谓古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遗存最为富集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古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各民族灿烂文化的直接见证和世世代代的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争做环保小卫士 2014.5.26 一、活动目的 1.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爱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3.通过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加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的主动性。 二、活动预备 1.学生对当地环境状况作广泛的调查。 2.收集、整理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3.预备以环保为主题的小品、故事、广告词等活动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上场: 甲:2014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39年前的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旨在提醒全世界爱护环境、注意环境状况以及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的破坏。 乙:39年来,人类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人口在持续增涨,科技也在持续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所制造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品也在持续的增多。直截了当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庞大的负面阻碍,同时现在的生活环境变得原先越差。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 全体同学大声讲出: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主持人合:《争做环保小卫士》语文活动课现在开始。 (二)学生宣讲讲环保小知识《地球──我们唯独的家园》。 到目前为止,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发觉: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如果地球环境被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可去。同时,科学家还进行了没有地球人类是否能够生存的实验,结果不言而喻。地球是我们唯独的家园,破坏了它我们将不无去处。我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 (三)学生表演小品:《地球告状》。 (四)新编童话《“四害”的自白》。 有请四害上场: 主持人乙:数字有着奇异的作用。有的数字给人欣喜,有的却叫人倍感愤慨,请同学听下面这组数字: (五)请听惊人的数字:《地球上每天发生的情况》: ──消耗3400多万吨标准的能源; ──500多万人因环境污染而致病; ──5.5万公顷森林被毁坏; ──700万吨肥沃地表土流失; ──1.4万公顷土地变成沙漠; ──产生50多万吨二氧化硫; ──产生1400多万吨二氧化碳; ──几十万吨垃圾、毒物和石油倾入大海; ──20多个物种永久消逝; ──可运算的生态环境缺失约20亿美元。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稿400字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稿400字 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在美的校园环境里读书、学习,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稿400字,仅供参考。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国旗下演讲稿400字【篇一】全体师生 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保护环境,爱我校园》。 当我们从繁忙的学习中抽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我们会发现我们曾经美丽的大自然母亲已经变了模样——群山光秃秃的,河流臭气熏天,小溪没了孱孱声,到处”飘舞”着各色的塑料袋等等,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如果不及时保护环境,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美丽的地球家园将会连同人类自身一同消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等,这些都是令人类头疼不已的事情。所以我要大声呼吁:我们要保护环境,净化校园! 亲爱的同学们,谁不希望在这样一个清洁、卫生、美丽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习呢?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值周的学生们早早地到学校捡

拾操场垃圾,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的校园仍然有人乱丢果皮纸屑、食品袋、饮料瓶等废弃物;仍然有人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课桌上乱刻乱画……看到这些现象你的感受会怎样呢?在这样的校园环境里学习能使你身心健康吗?我们为这些个别不文明的学生感到气愤。 同学们,保护环境,绿化校园,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不乱倒剩饭,不乱涂乱画,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环保行为。我们每天早自习背10分钟《弟子规》已经成为习惯,但是你是否在践行《弟子规》?当你见到老师时,你是否行鞠躬礼了?在楼梯上,你是否让老师先走?你是否在楼梯上靠右侧通行,并且不说话?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老师在班会上讲了多少回,你记住了吗?你做到了吗?当你见到废纸、食品袋等废弃物时,你弯一弯腰就可以做件好事了。当你要丢垃圾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你这么随意的一丢,会使校园变得肮脏,会给捡操场的同学增加多少负担。 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在美的校园环境里读书、学习,那是多么高兴的事呀!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当好校园环保“小卫士”,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学生。见到客人敬礼问好,见到老师敬礼问好,给客人和领导让路。随手捡拾垃圾。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爱校如

中国文化遗产(西湖)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23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审议表决后,杭州西湖通过审议表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在杭州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中,“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是:“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的影响”。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包括5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富的10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杭州加大了对“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的保护和宣传。目的是为了展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风貌。 新闻: 据来自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消息,该市承诺: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要坚持做到“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 西湖 各位游客,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杭州西湖。西湖是经过历代劳动人民20多次的整治,才奠定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的声誉。西湖山不高而逶迤清秀,水不广而风格多姿,湖中的孤山及三座人工岛更是锦上添花,使西湖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把楼外有楼,湖中有湖,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西湖风光交织的绚丽多彩,如诗似画。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那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的美丽动人不仅在于其外表的山水之胜,林壑之美,还在于它保存着的众多文物古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尊手持宝剑,英姿飒爽的汉白玉塑像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她为了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这里就是她的遗骨安葬处。1907年07月14日,她准备武装起义时不幸被捕,第二天凌晨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秋瑾不仅是一位寻求真理的革命先驱,而且还是一位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便是她的临终绝笔。命运多舛,眼前这座秋瑾墓和塑像是1981年第十次迁葬重建的。基座正面石碑上“巾帼英雄”四个大字,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基座后有《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详细的记录了这位女中豪杰毕血报中华的一生。由此我们感悟到西湖的文明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策划方案】《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活动目标: 德育目标:激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观察、分析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 活动准备: 制定方案,物质准备,场地、人员的联系。 活动过程: 1、征集环保寄语。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环保寄语,并想一想,我们怎样和植物交朋友。 2、参观中英文环保语录牌及植物标识牌。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活动课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 3、举办环保科学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通过校内电视为全体师生进行讲座。 4、征文比赛。在三年级组内开展征文活动,征文以环境保护为题,形式、体裁不限,文章不超过500字,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5、绘画比赛。在三年级组内开展绘画比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 6、废旧物品小制作。参加小制作的同学,根据自己制作内容搜集和选择一些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各班在选拔的基础上,选送两件参加年级内小制作展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7、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先进行初评,然后每班选派xxxx参加半决赛,最后评选出前四个班级参加决赛。评选出优胜队、优秀队各一个,环保小博士、环保智慧星各一名。 8、到各工厂颁发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环保知识竞赛、小制作评选等奖项的奖状及证书,并召开“大家讲环保”主题班队会。 活动总结: 这次系列化、持久性的“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综合实践活动,历时近3个月,我们主要有以下收获: 1、通过听讲座,同学们了解了世界环境日的时间与意义,知道了今年环境日的主题,认识到环境污染事件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极大危害。 2、在征集环保寄语活动中,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们写道:“争做校园花草的美容师”、“不要踩我,我也怕疼”、“花儿很美,爱它的人心灵更美”、“让绿色和我们一起成长”,充分表现出孩子们的爱心和创意。 3、在瘦西湖公园游园活动中,学生们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家园美,班队会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保护环境 爱我校园

“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班队活动课 二、活动对象:四(1)班 三、活动准备: (1)在教室内召开本次主题班会,黑板上写好主题 (2)同学们亲手绘制“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主题海报,一块画了一幅刊头画,写着本次主题班会的口号,留作倡议签名之用。 四、活动过程: 1.开场: 男: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班“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主题班会,祝愿在这个夏天的下午,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女:我俩是同学们推选出来的主持人,今天的主题班会就由我俩主持,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组优美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我们课前共同收集的,看到这么秀丽的风光,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女:说得真好,这些国家的环保工作都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我们很多同学在课前都查找了许多这些国家的环保资料。 男:好,马上进入我们今天的《环保大家谈》。 女: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环保小故事.我们有请杨明等同学为我们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 2.朗诵《给未来一片绿色》 男:听了这么多的介绍,同学们一定有了很多收获。 女:下面请欣赏配乐诗朗诵《给未来一片绿色》 3.表演SHOW 女:你知道吗?我们班同学在课前都精心制作了环保购物袋。 男:真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睹为快,接下来请欣赏表演SHOW。 4.小品《最后一滴水》

男主持:欣赏完了精彩的表演秀,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未来的地球是个怎样的世界,或许也能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 5.《环保童谣》 男:同学们,让我一起动起来。 女:唱出我们心中的《环保童谣》。 6.大合唱《明天会更好》 男:拍手是约定,现在就做起。说得真好呀!相信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我国的环保工作一定能越来越好,我们的明天也会更美好! 女: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每个人的心, 面对突然降临的天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我们的领导,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没有旁观,没有沉默,而是以各自的方式与相同的爱开始了抗灾。 男:没有迈不过的槛,人定胜天,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一起努力下,四川的人民一定能克服困难,你们的将来一定会更好。 女:下面请欣赏大合唱《明天会更好》 7.倡议 女:最后,我们还有一个想法。“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不仅仅是我们班的口号,也应该内化成我们每个人的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节能、环保、爱我校园”。请支持并响应我们这个倡议的同学和老师在这块特别准备的黑板上签上你们的姓名,我们将把这块黑板放在校门口,以呼吁全校师生“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会(音乐响起,大家纷纷签名) 8.辅导员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班会课,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对于“保护环境”这一话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要我们弯一弯腰,伸一伸手,随手捡起一片垃圾,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关上电灯,我们就在为环保献力,为我们的校园创造美丽。希望大家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家园,重建一片绿色的天地。谢谢!

赞美西湖的古诗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3、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5、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7、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8、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9、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提高执行力 10、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11、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2、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4、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5、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 16、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17、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1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9、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20、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2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2、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23、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2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5、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更多赞美西湖的古诗 1、《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5、《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王水法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 王水法 一、西湖申遗过程照片 中国已连续9年申报“世遗”成功 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在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自1986年中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西湖成功申遗后,中国共有41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9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二、西湖申遗成功因素 西湖申遗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妥善处理了以下四个问题。 1正确认识西湖的“三性” 1.1西湖的真实性 首先,一般来说西方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易于保存的砖木结构,是静止的。而西湖虽然千百年来基本结构不变,但是依存互动,不仅包含了唐、宋、元、明、清的真实景观,同时还收纳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积淀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西湖的完整性 西湖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其基本格局的完整:三面六山一面,二堤,三岛,西湖十景 1000年前一个样。 1.3西湖保护管理的有效性 杭州市近年来不仅出台了多项保护管理措施,如《杭州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等,同时又通过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的提高市民素质,利用刚性柔性两种措施,双拳并举做好西湖保护管理工作。 2充分利用西湖的价值来征服世界 2.1西湖申遗概况 《公约》共有187个缔约国,选举产生21个成员理事国。申遗成功须要半数以上的成员理事国赞成通过,即11个赞成票。整个申遗小组共37人,其中王国平同志任组长,王水法任秘书长。申遗过程新闻节选: 巴黎时间17:40,开始审议西湖文化遗产,大屏幕上播放着西湖图片,白苏二堤,湖中三岛,跃然台上。现场审议只用了15分钟,ICOMOS专家苏珊?丹尼尔读完评估报告,16个国家代表依次发言。不过每一个人都说了这样一句话:“西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遗产,我们祝贺中国、祝贺杭州、祝贺西湖。” 大会执行主席幽默地说:“你们把我要说的话都说了。”在全场的大笑声中,一锤定音。 2.2西湖的四美 2.2.1文化美 一山: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二堤:以苏东坡,白居易两位相隔二百多年的大文豪命名。

保护环境 爱我家园 主题班会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五(3)中队主题队会 围的环境正在逐渐被人为地破坏。 2、让学生在故事中清楚认识环境危机带给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 3、在表演中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 二、活动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图片 三、参加人员:五三中队全体队员、中队辅导员 四、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报告人数。 (二)、出旗,少先队员行队礼。(出旗、敬礼、礼毕。)(三)、唱队歌。 五、活动过程: (一)小品表演: 内容简介:生活在大城市的一对姐弟俩在周日出去玩,途中经过马路闻到汽车的尾气味儿感到恶心,他们发现以前清澈的小河已成污水,街上烤羊肉串的不停地扇着火烧碳冒出的黑烟…看到这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姐弟俩与班里同学商量组建环保小队,制止了两起破坏环境的行为…… 总结:由小品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所以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也是关于环保。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一:“环保小故事” 由学生上台讲环保小故事,备选故事如下:

1.《小雪豹的故事》 小雪豹和他的妈妈幸福地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深山里。一天,偷猎者杀了他的妈妈,又将小雪豹拿到市场上卖。一位叫斯蒂文的外国游客买下了他,将他送到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为了记住救他的恩人,人们为它取名叫斯蒂文。在养殖中心,小斯蒂文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可他没有伙伴,他整天孤独地望着远方,夜里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一天,人们发现小雪豹双目失明了,后来耳朵也聋了。养殖中心再好也不是小雪豹的家呀!小雪豹真正的家是那美丽的青藏高原的深山里。 2.小实验 生物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小白鼠放在一个隔音实验箱中,释放噪音,逐渐加大到165分贝,开始小白鼠烦躁不安,惊恐万状,进而疯狂跳窜,互相撕咬,最后死去,小白鼠被强噪声杀死了。 60年代,美国空军的F104喷气机在某城市上空试飞,每日八次,共飞了6个月,在强烈的轰鸣声中,地面上一个农场的1万只鸡死了6 000只。 3.《明天怎样植树》 21世纪,我国造林将以机械为主,挖土,植苗,培土,浇水都由植树机进行,速度又快,质量又好。 大约到2005年,露天育苗要被大型自动化温室取代,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二氧化碳量都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就是工厂化育苗,能育出优质苗木,使造林率有保证。将来还要运用基因工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着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毕竟: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3、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4、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5、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诗意: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_倪琪

86 专题 西湖世界文化景观 2011年6月24日,世界读懂了西湖。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申报的成功使这一汪碧水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回顾10多年申遗历程,西湖文化景观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西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西湖的历史、文化、美学等价值得以充分论证。对西湖文化景观而言,这是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也是从物质表象到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文以地生辉,地以文益秀”[1],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互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铸就了西湖文化景观的精神内核,是西湖文化景观价值的根本所在。 1 西湖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 表象是外物的呈现方式,是主体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物质表象,即人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对外界物质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会因人的主观认知变化、与物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差异。在一定的时空变化中,物质表象呈动态或静态,可通过人所感知的景观丰富度、多样性及变化程度得以体现。 “西湖是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2],西湖文化景观的空间境域内景点多如繁星,物象不计其数,本文对西湖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进行提炼,逐类分析。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 The Material Manifestation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West Lake as a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摘 要:杭州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审美实体之一,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的成功申遗证明了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原真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在研究西湖文化景观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景观是以物质表象传达文化精神、因文化精神彰显景观深度、依题词点景实现意境升华,并通过分析其中的内在关系来解读西湖的普世价值,为后申遗时代的西湖文化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关 键 词:风景园林;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物质表象;精神内涵;后申遗时代文章编号:1000-6664(2012)08-0086-03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2-16; 修回日期:2012-05-21 Abstract: The West Lake is one of the aesthetic entities which can best embod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in history. The success of the West Lake's world heritage application at the 35th World Heritage Conference has proved its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specificity and uniqueness as a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Based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essential features of material manifestation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the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conveyed the cultural spirit through material manifestation, highlighted the landscape significance by cultural spirit, and achieved the sublim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by scenery inscription, and also analysed their intrinsic relationship to explain the universal values of the West Lak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the post-heritage-application tim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West Lake;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material manifestation; spiritual connotation; the post-heritage-application times 倪 琪 / NI Qi 许 萍 / XU Ping 1.1 自然山水特征 《扬州画舫录》中曾言:“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杭州以湖山胜。[3]”西湖山水之妙,在于北、西、南三面青峰,中有一泓碧水,呈山环水抱之势,山水组合十分得体。 西湖的水沉静优雅,全湖被孤山、白堤及苏堤划分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小南湖5个水面,大小不同,景观各异。西湖的山迤逦绵连,多层次的低山丘陵呈现出小体量、多层次、低视角的特点[4],天际线柔和委婉,空间格调典雅清丽。1.2 城湖空间关系 西湖自12世纪起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内聚景观格局,并传衍至今,这种独具特色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特征,使城与湖空间相互渗透。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间,山水相依、城景相连,体现出自然景观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存。1.3 “两堤三岛”格局 《浙江风物志》在概括西湖特点时首先提到 “两堤三岛”[5],可见其重要性。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以及西湖水域构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长堤似锦带,分隔湖面,湖中三岛增加了空间层次变化。历代文化史迹错落分布其中,串联成西湖文化景观的赏游路线,于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