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2-2015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475.00 KB
- 文档页数:97
国际经济学重点归纳及解析(二)一、名词解释1.倾销2.幼稚产业3.外汇4.提供曲线5.贸易条件二、简答1.试分析J曲线效应及其应对措施。
2.试用图形说明小国关税的情形。
3.试推导吸收法的公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4.试用图形解释三元悖论的含义。
5.试说明国际收支表中经常账户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三个构成条件: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3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的低价销售行为,才能够依据反倾销法采取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
2.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3.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4.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
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
5.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
二、简答1. 试分析J 曲线效应及其应对措施。
要点提示:J 曲线效应的含义: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J 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被称为J 曲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