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操作手法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1
肝脏超声检查手法方法和纵切面、横切面、肋缘下斜切面、右肋间切面等切面检查难点技巧及遗漏部位注意事项超声检查方法探头选择:选用3.5MHz探头,根据病人情况选用2.0-5.0MHz探头。
患者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可以根据扫查不同部位,选择侧卧位,了解肝脏形态和病变情况。
4个常规切面的检查技巧➤纵切面观察内容:患者采取仰卧位,先在剑突下沿正中线纵切,显示肝脏左外叶和腹主动脉纵切面图像。
向左、右移行,扫到肝左叶和肝右叶最外侧。
连续显示肝左叶至肝右叶的纵断面。
技巧:从剑突下和右侧胸壁扫查有利于对肝左叶和肝右叶表面和边缘以及大小大致的评价。
在最大吸气时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整个肝左叶。
肝右叶在受到肋骨和肺内气体的影响时,肝实质部分显示不清楚。
横切面观察内容:探头从上腹部到剑突下,连续横向切面扫查,显示第一肝门结构,包括门脉右支、左支、主干、胆总管;肝左叶“工”字结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横切面等结构。
“工”字结构由门脉左支横部、左内叶支、矢状部、左外叶上、下段支组成,而且左外叶上段支在远场,左外叶下段支在近场。
技巧:观察肝左叶时很少受肺和肋骨的影响。
如果肋骨和气体干扰比较大,我们可以采取深吸气的方法使肝脏下移减少干扰。
肋缘下斜切面观察内容:右侧肋下切面沿右侧肋弓到剑突的肋下缘斜切面,显示肝实质、门静脉、胆管分支,清晰显示第二肝门区3支肝静脉声像,如图3。
技巧:肝右叶少受肋骨影响,可以广泛观察至横膈下,而且图像可清楚地显示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
从肝边缘到横膈面可用大角度扇形扫查,右叶横膈处可以叫患者深吸的时候扫查到横膈。
右肋间切面观察内容:采用右侧肋间切面,沿右侧第5-11肋间进行扇形扫查,显示肝右叶实质图像。
显示第一肝门区的门静脉主干、胆总管、门静脉右支以和下腔静脉图像。
这个切面进行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右叶肝实质和血管,不容易受肝萎缩和消化道内气体的影响。
技巧:我们可以在腋前线至腋中线附近观察肝右前叶,在腋中线附近观察肝右静脉,在腋后线附近观察肝右后叶。
阑尾超声手法技巧
一.手法技巧
1.检查时,初学者可遵循升结肠-回盲瓣-盲肠-阑尾的次序进行扫查。
要找到阑尾,先找到回盲部;要找到回盲部,先找到升结肠。
2.用探头在右侧腹部自上而下作横切扫查,首先见到有大量含气内容物的升结肠,沿着升结肠向下探查,可见左侧一小肠管与升结肠相连,此处是回盲瓣,再向下移动探头,其下方为盲肠,探头再稍向下偏,大肠管消失,有”盲端”感,此为盲肠末端;在其下方寻找第二根相连的小管腔,延伸后是盲端,即为阑尾。
3.超声探查阑尾时要在右下腹连续加压扫查,探头不要离开腹壁,连续扫查,注意后方的腰大肌,只要腰大肌能出现就说明图像显示的是整个腹腔了,然后再去找有没有肿大的管状结构,要有张力感的那种,纵横扫查,发炎的阑尾有一下几个特点:具有盲端的管状结构;有张力感,加压不变形;动态观察其内无内容物蠕动,横径大于0.6cm。
再加上此处的明显压痛诊断就比较肯定了。
4.如果穿孔需要注意阑尾周围有无液性暗区,或腹盆腔内有无包裹性积液。
5.很多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阑尾周边的网膜回声增厚增强,此点也是找寻阑尾的标志。
(升结肠)
(升结肠向下探查)
(左侧一小肠管)
(盲肠末端)
(阑尾根部)
(阑尾长轴)
(阑尾短轴)
(彩色血流)。
心脏超声检查手法与技巧
心脏超声检查的手法与技巧包括:
1.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或者是平卧位,放松全身肌肉,充分暴露胸部。
检查者站在患者的右侧,充分显示心脏的大轮廓。
2. 将超声探头轻轻按压在受检者的前胸壁,以减少探头与胸壁之间的
空气振动,从而影响超声的传导。
3. 开始于心尖五肋间隙开始扫查,然后一直沿着心室长轴扫查,一直
到心底。
4. 转动探头,使声束方向与心腔长轴一致,观察心腔大小时,探头不
宜上下移动,以免产生伪像。
5. 观察心脏的运动状态以及心脏的结构。
此外,还有其他的检查技巧,如快速充盈期观察房室结构时,要快速
而短暂地挤压探头,以使心房快速充盈,观察心室时则不要挤压探头。
这些手法与技巧有助于更清晰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运动状态。
请注意,这些描述可能因不同的医院和超声设备而略有差异。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最好向超声医师咨询具体的操作方法。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心脏超声是一门既专业又有趣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用影像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今天,我们聊聊心脏超声的常规切面和手法操作。
一、常规切面1.1 冲击波切面首先,得提到冲击波切面。
这是我们进行心脏超声时最常用的切面之一。
医生通过这个切面,可以清楚看到心房、心室、瓣膜的动态。
想象一下,心脏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在忙碌地运转。
通过冲击波切面,我们能捕捉到心脏每一次的收缩和舒张。
1.2 短轴切面再来说说短轴切面。
这个切面就像把心脏横切了一刀,清楚地显示出左心室的形态和大小。
它帮我们评估心室的收缩功能。
短轴切面里的左心室,宛如一个勇猛的战士,努力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
通过这个切面,我们能判断心脏是否有扩张、肥厚等问题。
二、手法操作2.1 探头放置接下来,聊聊手法操作。
这可是个技术活。
首先是探头的放置。
探头要稳稳当当地放在胸壁上,角度得掌握好。
有时候,轻轻移动探头,就能找到最佳切面。
就像在寻找宝藏,得有耐心。
2.2 调整参数探头放好后,还要调整一些参数。
比如,增益、频率、深度。
这些参数就像调音台上的旋钮,调得好,画面清晰;调得不好,效果差。
这时候,医生得用点小技巧。
轻轻转动旋钮,观察屏幕上的变化,就能找到最佳效果。
2.3 图像获取最后,图像获取是关键。
这个步骤需要医生的专注。
图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稍微抖动就会影响结果。
要想获得清晰的图像,医生得像狙击手一样,心无旁骛。
每一次按下按钮,都是对心脏细致观察的结果。
三、注意事项3.1 患者配合说到这里,患者的配合也很重要。
医生需要与患者沟通,让他们保持放松。
心脏超声的过程并不会太久,但如果患者紧张,心率加快,就可能影响影像质量。
沟通好,才能事半功倍。
3.2 影像解读拿到图像后,解读同样是一门艺术。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比如,瓣膜的开合、心室的运动,甚至是微小的结构变化。
这可不是看图说话那么简单,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四、总结心脏超声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工作。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且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能够帮助医生清晰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而要获得准确、全面的心脏超声图像,就需要掌握正确的常规切面和手法操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
一、心脏超声检查前的准备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有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平卧位。
医生会在患者的胸前涂抹耦合剂,以减少探头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干扰,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二、常用的探头类型心脏超声检查通常会使用多种类型的探头,其中最常用的是相控阵探头。
这种探头能够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从而形成清晰的图像。
三、心脏超声的常规切面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这一切面是心脏超声检查的基础切面之一。
操作时,将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探头标志朝向患者的右肩。
在这个切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瓣、二尖瓣等结构。
能够测量左心室的大小、室壁厚度、主动脉瓣的开放情况等重要参数。
2、胸骨旁短轴切面包括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和心尖水平短轴切面。
操作时,在获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顺时针旋转 90 度。
这些短轴切面可以观察到心室壁的运动情况、心肌的厚度以及心腔的形态等。
3、心尖四腔心切面将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探头标志朝向患者的左侧。
这个切面能够同时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以及二尖瓣和三尖瓣。
对于评估心房、心室的大小和功能,以及房室瓣的情况非常重要。
4、心尖五腔心切面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稍向前倾斜,即可获得心尖五腔心切面。
除了能看到四个心腔外,还能显示主动脉根部。
5、剑突下四腔心切面患者仰卧位,探头置于剑突下,探头标志指向患者的左肩。
此切面对于肥胖、肺气肿等患者,或者存在胸部畸形的患者,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切面。
四、手法操作要点1、握持探头医生应采用正确的握持方式,以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通常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握住探头,施加适当的压力。
胃肠超声标准切面及手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胃肠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可以清晰地观察胃肠道的结构和病变,对胃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胃肠超声检查时,标准的切面及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胃肠超声的标准切面及手法,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胃肠超声的常用切面1. 横切面横切面是胃肠超声检查中最常用的切面之一,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胃肠道的各个层次的结构。
在观察胃肠横切面时,需要注意将超声探头垂直于腹壁,调整深度和增益使图像清晰。
1. 进食后超声检查进食后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胃肠超声手法,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蠕动和充盈情况,对胃肠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食后超声检查时,需要让患者进食一定量的食物或饮料,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超声检查。
2. 消化道充盈法消化道充盈法是通过口服超声造影剂或灌肠造影剂使胃肠道充盈,以清晰显示胃肠道结构和病变的一种胃肠超声手法。
在消化道充盈法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造影剂和剂量,然后进行超声检查。
3. 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结合了内镜和超声技术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道的内部结构和病变。
在进行内镜超声时,需要将超声探头通过内镜导入到胃肠道内部,然后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4. 实时超声引导实时超声引导是一种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胃肠道结构和病变的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或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实时超声引导中,需要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特定的位置,然后实时观察超声图像进行引导操作。
第二篇示例:胃肠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利用超声波穿透组织,通过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内脏器官的影像。
胃肠超声可帮助医生对胃肠道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胃肠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掌握标准的切面及手法,以确保得到清晰准确的影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胃肠超声标准切面及手法。
超声波检查的原理和操作技巧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声波的特性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病变。
它具有无创、非放射性、实时性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超声波检查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检查方法。
一、超声波检查的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人类听觉范围的机械波,它通过声波的反射和传播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
超声波检查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声波的反射: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声波遇到不同密度或不同介质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探头将超声波发送入体内,接收并记录反射回来的声波,再进行图像重建。
2. 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在超声波检查中,可以根据声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对不同组织进行区分,从而呈现出详细的图像。
3. 吸收和散射: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组织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会使得部分声波被吸收或散射,从而导致图像的质量下降。
因此,在超声波检查中,需要根据不同组织的特点和调整仪器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二、超声波检查的操作技巧超声波检查是一项操作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超声波检查操作技巧:1. 患者准备:超声波检查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减少肠道气体和其他物质对图像的干扰。
患者应提前4-6小时禁食,并饮用适量的水,使膀胱充盈。
2. 检查仪器:选择适合的探头和设备,根据不同部位的需求进行调节。
探头的角度和位置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调节超声波的频率、深度和增益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3. 操作手法:在进行超声波检查时,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手法,准确地将探头放置在患者身体的对应部位。
探头的移动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以免影响图像的质量。
同时,要注意调节探头的角度和方向,以便观察目标结构的不同层面。
4. 解读和记录:医生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观察和解读患者的超声波影像,并及时记录所见。
超声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彩超基本操作手法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肝脏超声标准切面手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肝脏超声标准切面手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肝脏超声啊,就好比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神秘小世界,咱得用合适的手法才能好好窥探一番呢!想象一下,要是手法不对,那不就像在黑夜里摸瞎,啥也看不清呀!咱先说说这仰卧位吧,病人往那儿一躺,就像躺在舒适的小床上。
咱超声探头就像个小侦探,轻轻地在肚皮上溜达。
这时候可不能毛毛躁躁的,得温柔点,不然病人该不舒服啦!咱要慢慢地移动探头,寻找那些关键的部位,就像在草丛里找宝贝一样。
然后呢,还有侧卧位,这就像是给肝脏换个角度看看。
就好比你看一个东西,正面看完了,再侧着瞅瞅,说不定有新发现呢!在侧卧位的时候,咱得更加细心,把探头贴得稳稳的,别让它乱跑。
说到这探头啊,它可真是咱的好伙伴!我们得和它配合默契才行。
就像跳舞一样,咱得带着它跳出优美的舞步,才能看清肝脏的每一个细节。
要是乱挥乱舞,那可不行!还有啊,在操作过程中,咱得时刻保持警惕。
肝脏可不是个简单的家伙,它有好多弯弯绕绕的地方。
我们得像个聪明的猎人,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有时候可能稍微偏一点,或者角度不对,就会错过重要的信息,那可就糟糕啦!咱这做肝脏超声标准切面手法,真的就像是一场细腻的表演。
我们是演员,探头就是我们的道具,病人就是我们的观众。
我们得演得精彩,让观众满意,让肝脏的秘密无所遁形!你说,要是咱手法不对,那能看到清晰的图像吗?肯定不能呀!所以啊,咱可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移动,都要恰到好处。
总之啊,肝脏超声标准切面手法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咱得把它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为病人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哟!。
1、仰卧位腹部探察检查前一般不需要准备,个别病人为排除干扰,可清洁胃肠道。
探头
置于正中线在剑突与脐中点上下横切,线阵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双肾的短轴切面,位于脊柱的两旁,对瘦小病人扇扫有时可以观察到双肾。
于腹直肌外侧缘纵切或向外后方略倾斜探头,可观察到肾脏的长轴切面,有时可见肾门,而肾门常因胃肠道气体干扰而不清。
借以肝脏作透声窗可以观察右肾。
借以胃作透声窗可以观察左肾。
2、侧卧位探查主要是按肋间斜切。
右肾可以借肝脏作透声窗来观察,左肾可以通过脾脏
作透声窗来观察
3、俯卧位探查于背部胸11水平以下,脊柱的两旁与脊柱平行或略有夹角,避开脊柱横
突,纵断可以观察肾脏的长轴切面图像。
从肺下界向下横切可以观察到肾脏的短轴切面。
为更好地有利于检查,俯卧位时常腹部垫以枕头。
4、坐位背部探查基本方法同3。
一般来说如果病人情况允许,最好采取坐位,这是由于
肾脏下移,容易查到肾脏上极及观察肾脏的全貌。
肾脏长10-12cm 宽5-6cm 厚3-4cm
1)肾脂肪层:回声是强反射。
一般人脂肪层的厚度约0.5cm-1cm。
2)肾实质部分呈有细小光点,均匀分布的低回声反射,其中皮质比肾髓质回声略强。
髓质回声略强。
髓质内可见到肾锥体,其表面为向内突出的三角形暗区,低于肾实质的回声。
3)肾集合系统:肾中央部集合系统的强回声,在长轴断面时大体可分为上、中、下组,其表现为致密的光团或光带,其中央部分又可分有细条状液性暗区,宽约3-5cm,一般不大于10cm。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部产生的声波来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检测出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是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基本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
1.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心脏超声的常规切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位置和方向:(1)心脏四腔切面:将探头放置在心脏的左下胸部,探头指向左肩胛骨尖部。
该切面可显示心脏的四个腔室,即左右心室和左右房室。
(2)心脏短轴切面:将探头放置在心脏的左下胸部,探头指向左侧腋中线。
该切面可显示心脏的四个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3)心脏两腔切面:将探头放置在心脏的左下胸部,探头指向右肩胛骨尖部。
该切面可显示心脏的两个腔室,即左心房和右心室。
(4)颈动脉切面:将探头放置在颈部的左侧,探头指向下方。
该切面可显示心脏的颈动脉,以观察血液流速和心脏负荷的情况。
2.心脏超声手法操作(1)定位: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前,需要先确定心脏的位置。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扪诊找到心尖搏动点,再将探头放置在该位置上。
(2)导向:将超声探头直接放置于心尖搏动点上,并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方向,使其与需要查看的切面完全重合。
(3)调节:调节超声机的参数,包括增益、深度、灵敏度等,以优化图像的质量。
同时还需调节超声探头的角度和方向,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图像信息。
(4)保存:在检查过程中,对于重要的图像或结果,可以通过超声机的图像保存功能进行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5)结束:检查结束后,将超声探头从患者体表上取下,并清理探头,以确保下一次使用时的清洁。
以上就是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的基本内容,通过以上操作可以获取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对于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肝脏超声标准切面手法肝脏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确的超声检查手法和标准切面对于获取清晰的肝脏影像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肝脏超声标准切面的手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超声检查技术。
一、仰卧位标准切面。
1. 肝脏的仰卧位标准切面包括肝右叶纵切面和肝左叶纵切面。
2. 肝右叶纵切面,将探头置于右肋缘中线处,向腋中线方向滑行,即可见右肝叶图像。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肝脏图像。
3. 肝左叶纵切面,将探头置于左肋缘中线处,向腋中线方向滑行,即可见左肝叶图像。
同样,需要注意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肝脏图像。
二、侧卧位标准切面。
1. 肝脏的侧卧位标准切面包括肝右叶横切面和肝左叶横切面。
2. 肝右叶横切面,将探头置于右胁下水平线处,向腋中线方向滑行,即可见右肝叶图像。
在此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肝脏图像。
3. 肝左叶横切面,将探头置于左胁下水平线处,向腋中线方向滑行,即可见左肝叶图像。
同样,需要注意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肝脏图像。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时,应该让患者保持深吸气和屏气状态,以便于观察肝脏的位置和形态变化。
2. 在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时,应该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不适。
3. 在观察肝脏图像时,应该全面观察,注意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等特征,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肝脏超声标准切面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确的超声检查手法和标准切面对于获取清晰的肝脏影像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手法1. 心脏超声检查前准备1.1 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2 让患者躺平,露出胸部。
1.3 在胸前和胸侧贴好心电图导联,记录心电图。
2. 超声切面取向2.1 心脏超声分为经胸心脏超声和经食管心脏超声。
2.2 在经胸心脏超声中,常采用5个经胸切面:胸骨旁短轴、胸骨旁四腔心室长轴、胸骨旁心房切面、下胸部隐窝短轴位和剑突下短轴位。
2.3 在经食管心脏超声中,常采用二个切面:食管心房切面和食管短轴切面。
3.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手法3.1 胸骨旁短轴切面3.1.1 超声探头位置:左侧胸骨旁第2~3肋间,使超声探头与心室短轴平行。
3.1.2 获得的图像:未修剪的左心室腔、心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环。
3.2 胸骨旁四腔心室长轴切面3.2.1 超声探头位置:左侧胸骨旁第3~4肋间,使超声探头与心室长轴平行。
3.2.2 获得的图像:未修剪的左心室和左房、三尖瓣和二尖瓣、主动脉瓣环和升主动脉。
3.3 胸骨旁心房切面3.3.1 超声探头位置:左侧胸骨旁第3~4肋间,使超声探头与胸骨旁心房平行。
3.3.2 获得的图像:未修剪的左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舒张期二尖瓣环。
3.4 下胸部隐窝短轴位3.4.1 超声探头位置:患者偏左侧卧位,探头位于胸骨旁第6肋间,矢状面沿着左耳垂到右缘约45度,切向肚脐。
3.4.2 获得的图像:未修剪的左房和左心室的心腔、左室后壁、主动脉弓。
3.5 剑突下短轴位3.5.1 超声探头位置:正中线剑突下方,使超声探头与心室短轴平行。
3.5.2 获得的图像:未修剪的右心室,心中隔、三尖瓣和右心室出口道。
3.6 食管心房切面3.6.1 超声探头位置:患者口腔贴绷带,经口咽手术口将超声探头置于咽堆后上方的食管处。
3.6.2 获得的图像:未修剪的左右心房、房间隔、左、右心室。
3.7 食管短轴切面3.7.1 超声探头位置:患者口腔贴绷带,经口咽手术口将超声探头置于胸骨旁第5~6肋间,使超声探头与房室隔垂直。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与手法操作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正常情况下,心脏超声通常采用多种切面和手法操作,以全面评估心脏的各项指标。
首先,常用的切面包括横切面、纵切面和心底四腔切面。
横切面是将探头放置在胸骨左缘的位置,能够观察到心脏的整体形态和大小。
纵切面是将探头放置于胸骨右缘的位置,能够观察到心脏的各个房室间隔和室间隔。
心底四腔切面是将探头放置在胸骨左侧第三或第四肋间的位置,能够观察到心脏的四个腔室及其功能。
在操作时,应先将患者平躺,带有超声导向剂的超声探头应涂抹适量的凡士林或超声胶,以减少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隙隔,提高超声图像的质量。
首先要进行定位,即确定探头的位置。
根据不同的切面和手法,探头的位置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横切面观察时,探头应放置在胸骨左缘的第三或第四肋间的位置,稍微斜向上倾,以便观察到心脏的整体形态和大小。
在纵切面观察时,探头应放置在胸骨右缘的第三或第四肋间的位置,稍微斜向左倾,以便观察到心脏的房室间隔和室间隔。
观察心底四腔切面时,探头应放置在胸骨左侧的第三或第四肋间的位置,稍微斜向上倾,以便观察到心脏的四个腔室。
观察时,应注意调节超声机的增益、深度和波束角度,以获得清晰的超声图像。
在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保持手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探头移动时应平稳而缓慢,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疼痛。
同时,还应注意探头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接触,保持平稳而均匀的压力,以确保获取到清晰的超声图像。
总之,心脏超声常规切面与手法操作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检查方法。
通过了解不同切面的位置和技术要点,能够更好地开展心脏超声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对心脏超声的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胆囊测量1.胆囊长径。
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
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
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
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smm。
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第三节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目前关于正常胰腺的超声测值尚无统一的标准,多数作者以测量胰腺的厚度(前后径)为标准。
具体方法:一.胰头的测量1.选择切面。
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3.正常参考值(成人):≤2.5二.胰体的测量!.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三.胰尾的测量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第四节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肾脏长度(上下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脏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的最长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上下极顶端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10.6土0.6:女性:10.4土0.6。
二.肾脏宽度(左右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冠状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近肾门与肾脏最宽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5.6土0.5;女性:5.4土0.4。
三.肾脏厚度(前后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矢状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最厚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4.2土0.4:女性:4.0土0.5。
正常肾的大小有较大出入。
一般男性肾脏大于女性,左肾大于右肾。
在实际超声诊断中,并不因为肾的大小略有出入而影响其诊断结果,只有当肾脏过分巨大或缩小时才有诊断意义。
而对肾实质的厚度,尤其是肾皮质的厚度减薄意义较大。
第五节膀胱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膀胱径线和容量测量1.测量切面与部位:膀胱的最大纵断面:测量膀胱长径(上下径d1)膀胱的最大横断面:测量膀胱厚径(前后径d2)测量膀胱宽径(左右径d3)2.按容积公式计算膀胱容量:V(ml)=0.5 dl•d2•d33.正常值:350~500ml注;有多种膀胱容量计算公式,各有其特长。
第六节前列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正常前列腺的超声测值,可因检查途径及超声仪的类型和检查位置、探测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此介绍经腹部检查的测量方法。
一.测量切面与部位1.腹部横断面(前列腺的斜冠状断面)宽径测量(左右径):左侧边界至右侧边界的最大径。
厚径测量(前后径):前缘边界至后缘边界的最大径。
2.腹部纵断面:(前列腺的矢状断面)长径测量(上下径):上缘边界至下缘边界的最大径。
二.前列腺测量正常值为简化的平均值: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
三.前列腺体积计算(V):三径乘积的半数值。
即V=l/2(L•D•W)第七节妇科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子宫需测量三条径线,子宫体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子宫纵径(上下径)测量;(1)测量切面:子宫矢状切面。
需清晰显示子宫底至宫颈内口、肌层与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对称切面。
(2)测量位置:宫体: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之间距离.宫颈: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之间的距离。
(3)正常值:宫体5.0土1.0cm。
宫颈2.5-3.0cm。
2.子宫体横径(左右径)测量:(1)测量切面:子宫冠状切面。
需横切子宫,于宫体中部、图像呈椭圆形最大切面时(不能在呈三角形图像处)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子宫体的最大左右径。
(3)正常值:4.3土0.73cm3、子宫作前后径测量(也是测量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外缘之间的距离):(1)测量切面:与子宫纵径测量平面相同。
(2)测量位置:与子宫纵经相垂直,测量最大前后距离。
(3)正常值:4.3士0.9Cm二.卵巢也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横径及前后径的测量。
当卵巢不易辨认时,可让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的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的卵巢,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卵巢的最大径线。
3.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用体积公式:长×宽×厚/2,正常应小于6ml。
成年妇的卵巢大小约4cm×3cm×1cm。
4.观察并判断有无卵泡发育及是否成熟和排卵。
第八节产科超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妊娠囊(GS)胎囊一般在5~6周可见。
1.测量切面:在膀胶适度充盈下,取子宫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纵径及前后径,在子宫横切面测量最大横径。
2.测量位置:各条径线均应测量其内径二.双顶径(BPD)测量1.测量切面:于胎头横切面图,使两侧颅骨板厚度回声一致时,需清晰显示居中的脑中线、丘脑及第三脑室切面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并垂直于脑中线,测量近侧颅骨板外缘至远侧颅骨板外缘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即胎头最大横径。
3.正常值:此径线适用于中期妊娠至足月妊娠,即12周至足月。
双顶径在孕31周前平均每周增加3mm,孕31~36周平均增长1.5mm,孕36周后平均每周增长lmm。
三.胎儿脊柱1.观察切面:沿胎头从颈椎开始纵行观察颈椎、胸椎、腰椎及骶椎。
2.观察内容:纵切面时,胎儿脊柱为两条平行排列整齐念珠状较亮光点至尾椎合拢。
侧动探头可见三条光带,中间为椎体回声。
中期妊娠时可显示脊柱全貌及生理孤度,晚期妊娠时需分段进行观察。
横切面可见由两个椎弓一个椎体的骨化中心形成的呈倒三角形的三个强光点。
四.胎心1.观察切面:目前多采用四心腔,左室长和大动脉短轴平面。
五.羊水量的测量羊水量能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状态,早中期,胎儿漂浮在羊水中,孕晚期羊水在胎儿的四周。
1.测量切面:探头垂直于腹壁平行移动,测量羊水量大深度。
2.测量位置:一般测量时,多采用垂直测量羊水的最大深度;羊水量较少时应以脐为中心将孕妇腹部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象限,测量每个区域羊水最大深度(测量区域内不能包含胎体及四肢),取其平均值。
3.正常值:无必要精确计算羊水的量,检查时只是以多、中、少来估计。
≥8cm为羊水过多,3~8cm为正常量,≤3cm为羊水过少。
六.胎盘1.观察切面:将探头垂直于腹壁移动,妊娠早期时,可探及一附着于某一侧子宫内壁的半月形弥漫细小光点,直至妊娠足月时,回声逐渐增强,并于其间可探及散在或密集的线状、片状、环状强回声或无回声区。
2.观察内容及正常范围:(1)胎盘厚度:正常厚度为2~4cm,一般不超过5cm。
(2)胎盘位置:胎盘可位于子宫壁的任何一侧。
(3)胎盘成熟度:超声检查以绒毛膜、胎盘实质及基底层回声变化来判断胎盘的成熟度,胎盘成熟度常被分为四级。
表8-1-7胎盘成熟度分级标准度级别绒毛膜板胎盘实质基底层0 平直光滑线状回声均匀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Ⅰ稍有波浪样线状回声散在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Ⅱ明显波浪状,切迹伸入胎盘实质,未达基底层散在不均匀点状强回声线状强回声Ⅲ显著切迹伸入胎盘实质,达基底层环状强回声,散在无回声区大而融合的强回声第九节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甲状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一)甲状腺的厚度(前后径)及宽度(左右径)测量1.标准测量切面:在甲状腺的一系列横断面中选择甲状腺实质最厚和最宽处为标准切面,要求探头压力要尽可能轻。
2.测量位置:分别选在甲状腺最厚和最宽处的包膜高回声线边缘上。
3.正常成人参考值(cm):左右两叶厚度各为1.5~2.0cm,宽度2.0~2.5cm,峡部厚度小于0.5cm。
(二)甲状腺的长径(上下径)测量1.标准测量切面:在甲状腺的一系列纵断面中选择甲状腺实质最长处为标准切面,要求探头压力要尽可能轻。
2.测量位置:分别选在甲状腺最长处的包膜高回声线边缘上。
3.正常成人参考值(cm): 左右两叶长度各为4.0~6.0cm,峡部长度1.5~2.0cm。
第十节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由于血管走行有长有短,同一根血管随着近心和远心,管径有粗有细,血流速度有快有慢,因此,超声测量时均要描述哪段血管、哪点测量。
现列举几条常见的外周血管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一.颈动脉1.颈总动脉:正常颈总动脉血流频谱曲线形态呈三峰形,为层流频谱,收缩期有两个峰,第一峰大于第二峰,双峰间有切迹,舒张早期增速形成第三峰,三个峰均为正向频谱,舒张期全程有持续低速正向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