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旅游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59.51 KB
- 文档页数:9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旅游学基本问题什么是旅游学?——旅游学就是将旅游作为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规律的新兴学科。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的本质与起源;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旅游活动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要素构成);3.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4.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5.旅游的组织机构和旅游政策法规(旅游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影响)。
旅游学的研究框架:1.旅游活动认知模型框架:O-D模型(旅游客源地、途径地区、旅游目的地)——由旅游者、旅游业、地理区域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2.旅游系统的机制解释框架:由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构成。
第二章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的消费属性;2.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者的产生条件——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1.收入水平(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水平,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其成为旅游者出游的可能性就越大);2.闲暇时间(即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包括每日余暇、周末双休、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3.其他条件(身体能力状况、家庭状况、旅游交通条件、旅游点的社会治安情况以及政府对待旅游业发展的态度等)。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1.探新求异;2.增知广识;3.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类型:观光游览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文化知识型旅游者、公务商务型旅游者、医疗保健型旅游者等。
特点:1. 观光游览型旅游者:(1)观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陶冶情操;(2)在旅游地逗留时间较短、花费较少;(3)对旅游景点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
•••••••••••ooooooooooooooo现在位置: > > 正文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时间:2019-05-13 作者:会员上传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
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在具备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前往异地,利用旅游资源与设施,以满足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活动。
2.旅游活动产生的背景因素旅游产生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分工的产生、商品交换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公众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出现)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的稳定、地区差异性的存在、生活方式、观念的变化)其他因素(政治、宗教、地理交通)3.旅游者的特点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异地性、消费性、休闲性、体验性4.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客观条件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概括为以下几类:(1)接触自然的动机(2)追求身心健康的动机(3)猎奇求知的动机(4)维系和扩展社会关系的动机(5)宗教归属的动机(6)完成公务商务工作任务的动机 5.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依托知名景区、中心城市开发、便利交通、名胜古迹、文化习俗、旅游资源集群效应开发6.旅游资源的特点满足心理需要性、区域差异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永续性与稀缺性、时间动态性、文化依附性7.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可开发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形象塑造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8.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1)实施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2)运用科技保护旅游资源(3)协调好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4)加强管理,发挥政府在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作用9.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1)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性基础(2)是维护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3)旅游资源破坏现象严重的现实要求重视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自然衰败、人为破坏)10.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可行性分析、市场定位、开发模式选择、制定开发计划、实施开发方案、实施效果论证和优化方案11.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旅游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业,经济性是其根本性质。
第1章旅游概论1.什么是旅游?旅游和旅行、迁徙的关系?旅游的定义:克尔和普拉普夫在1942年合写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写到:“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管理的总和”。
这就是艾斯特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1995年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
旅游与迁徙、旅行的关系:迁徙不是旅游;所有的旅游都属于旅行。
2.旅游的特征和类型包括哪些?(1)旅游的类型:按旅游者游览的区域划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
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科技文化交流旅游;探亲访友;宗教旅游;生态旅游。
按旅游接待的形式划分:团体旅游;零散旅游。
(2)旅游的本质是: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交活动;旅游是人类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3.旅游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a.旅游业对经济的作用:为国家创汇、创税、回笼货币: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b.旅游业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引起物价上涨;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c.旅游对社会文化的作用:了解外部世界,开阔视野,变革现状;增长知识,怡悦身心, 培养情操;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外交活动;推动科技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完善。
d.旅游对旅游目的国社会文化的消极作用:造成社会失范(社会道德逐渐低下);导致文化被庸俗化。
4.旅游对环境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旅游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才会有更好的效果?(1)旅游对环境的积极作用a.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并提高他们的满意程度,许多风景区、野生动物区和历史古迹作为旅游点,其环境保护问题自然会引起旅游经营者的高度重视。
发展旅游业能够带来大量资金,从而使风景区环境优化、野生动物区受到保护、历史遗迹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b.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旅游的发展既能改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如机场、道路、通讯、用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又可以促进当地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完善,从而使地方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地方人民环境得以改善。
《旅游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旅游学概论》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十九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的界定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第四节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第二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别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三节旅游资源的特点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旅游业概述第二节旅游业的产品第六章旅游业中的主要经营部门第一节旅行社业第二节饭店与住宿业第三节旅游交通第四节旅游景区(点)第七章政府调控与旅游组织第一节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第二节国家旅游组织第三节我国的旅游组织第四节国际旅游组织第八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第三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状况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第九章旅游的影响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第四节可持续旅游发展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考核知识点: 人类旅行需要的出现和旅行活动的历史发展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随着产品交换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之际,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交换产品,对外出旅行的需要也由此产生。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人类最初的主动旅行外出,不是出于消遣性动机,而是出于现实的商贸目的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在其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辟了旅行的通路”。
★考核知识点: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产业革命对旅游活动发展所产生的推动性影响包括:(1)生活环境的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工作性质的变化;(3)阶级关系的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4)运输条件的变化(蒸汽火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交通条件)。
旅游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旅游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旅游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旅游概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旅游市场、旅游规划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复习,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旅游概论的知识。
一、旅游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旅游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从经济角度来看,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地方参观、观光、休闲或度假的活动。
从文化角度来看,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认知的方式,通过走出自己的家园,了解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成为一种大众活动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后。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旅游的影响因素旅游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因素,包括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就业机会等。
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
自然资源的丰富和独特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条件。
再次是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稳定、社会安全、文化交流等。
一个安全、友好、开放的社会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
旅游市场包括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个方面。
旅游需求是指游客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包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商务旅游等。
旅游供给是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包括酒店、交通、导游、旅游景点等。
旅游市场的运作需要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市场推广等策略手段。
四、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旅游规划包括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两个层面。
宏观规划是指国家或地区对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的培育等。
微观规划是指具体旅游景区或旅游企业对自身发展的规划,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开发、服务提升等。
旅游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2、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预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
3、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综合性产业。
4、旅游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预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综合。
5、旅游者:出资寻求审美或休闲体验的目的而迁往异地并在该地作短暂停留不超过12个月的人。
6、艾斯特(AIEST)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活动。
7、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以及日常生活中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8、闲暇时间: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随意支配、用于开展消遣娱乐以及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活动的自由时间。
9、旅游承载力: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的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活动量。
10、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
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家旅游组织。
11、旅游动机: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
12、市场细分化:是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将其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便利程度、经济作用。
现代旅游活动特点:普及性(大众旅游、奖励旅游、社会旅游)、成长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基本测量指标: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与旅游支出、停留天数。
决定个人旅游的因素:客观(收入水平、闲暇时间、身体能力状况、所处家庭周期及家庭拖累情况)、客观因素(旅游动机《身体、文化、人际、地位和声望》)旅游者划分及特点:消遣旅游者1.人数多,比重大;2出游活动季节性强;3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对价格敏感;因公差旅型旅游者:出游频率高;出游活动五季节性;出行活动的自由度小;价格敏感度高因私事务型旅游者旅游资源特点: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易损性、可创新性、垄断性。
《旅游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旅游学概论作业1一、名词解释1、旅游: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2、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是指不离开居住国在国内其他地方,连续停留24 小时以上1年以下,从事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活动,并不获取报酬的人。
3、原生性旅游资源:原生性旅游资源是指在成因、分布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变特征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因素。
4、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是指根据旅游资源地条件,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资金、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等步骤,使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二、判断正误1、旅游景点、旅游客体、旅游媒介构成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V)2、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层面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
(X)3、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的集合体,它也反映人类文化需求。
(V)4、人们可以利用余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
因此,余暇时间构成了旅游者是否能实现旅游活动的又一重要可观条件。
(丿)5、2005年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量多的地区是广东。
(V)6、旅游劳务活动是旅游服务使用旅游设施和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一种配套活动,是由旅游业衍生而出的,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提供的服务。
(V)7、旅游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这是指旅游者总是集中在节假日外出旅游。
(X )8、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因地制宜。
从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按照可观的经济规律办事,目的是促进旅游业发展。
(V)9.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不需要有政府干预和监督。
(X)10、旅游资源的构成、特色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是旅游资源整体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来源。
(V )三、单项选择1、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是(C)A、黄山国家森林公园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C、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2、旅游业是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D)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原版)(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旅游概论复习资料旅游业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the range of bussinesses and organisations involved in delivering the tourism product. 指由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构成、提供旅游产品的行业。
旅游tourism 从需求的角度:the activities of persons travelling to and stayingin places oustside their usual environment for not more than one consecutiveyear for leisure,business and other purposes’.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居环境、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从供给的角度: the tourist industry consists of all those firms ,organisations and facilities which are intended to serve the specific needs and wants of tourists’.旅游业是为了满足旅游者需要和愿望的所有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设施构成的行业。
休闲leisure:the time available to an individual when work ,sleep and other basic needs have been met .一个人工作、睡觉和其他需求后所拥有的时间消遣recreation:pursuit engaged upon during leisure time.在休闲时间寻求参与性的活动。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选择题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和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为什么?答:不属于。
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他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金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游活动需要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旅行外出远远不是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的商贸目的,出于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与接触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在其有关研究报告中曾经指出的那样,“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3 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⑴ 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⑵商贸旅行在旅游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⑶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4、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⑴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⑵工作性质的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
⑶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⑷运输条件的变化,蒸汽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5、铁路运输的出现为何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答:(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广6、分析二战后来也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⑴世界人口的增加意义: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⑵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意义: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
⑶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意义:不仅意味着旅行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
⑷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意义: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出游人数大为增加,也使得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
旅游概论复习提纲一、旅游概念与发展历程1.旅游的定义及特征-旅游的定义-旅游的次级性与细分形式-旅游的时空特征2.旅游发展的历程-古代旅游-中世纪的旅游-现代旅游的兴起与发展3.旅游的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二、旅游全球组织与国际旅游规模1.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UNWT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酒店与餐饮协会(IHRA)2.国际旅游规模与趋势-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规模及趋势-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影响因素三、旅游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1.旅游学科的定义与特征-旅游学科的定义-旅游学科的交叉性与综合性2.旅游学科的基本内容-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律与管理四、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2.旅游市场的基本特征与划分-旅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五、旅游目的地选择与开发1.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依据与原则-旅游目的地评估的指标与方法2.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策略与模式-旅游目的地开发策略-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与实践六、旅游规划与旅游政策1.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旅游规划的定义-旅游规划的内容与要素2.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旅游政策的定义与目标-旅游政策的制定过程与实施方法七、旅行社与旅游策划1.旅行社的概念与分类-旅行社的定义与功能-旅行社的分类与运营模式2.旅游策划的基本环节与方法-旅游策划的基本环节-旅游策划的方法与实施八、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旅游环境的概念与评估-旅游环境的定义与特点-旅游环境评估的指标与方法2.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可持续旅游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旅游的管理策略与实践以上提纲是旅游概论的复习大纲,包括旅游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旅游全球组织与国际旅游规模、旅游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旅游目的地选择与开发、旅游规划与旅游政策、旅行社与旅游策划以及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旅游概论第一章旅游概述[考点]1.了解旅游的产生,旅游的内容。
2掌握旅游的定义及其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特点及类型。
4.掌握旅游组织。
[复习指导]一、旅游的产生(理解)(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迁徙与旅行有共同的外部特征一一空间转动,不同的是迁徙是一种“自然行为”,而旅行却是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种“自由行为”。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有和分离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所谓“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旅游的定义和内容(掌握)(一)旅游的定义(熟练掌握)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中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二)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熟练掌握)①游览是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静结合的活动,可在常住地进行,也可在异地进行,②旅行是指空间上的行进过程,目的广泛,包括功利目的的旅程,也包括异地游览、参观等活动。
③旅游是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为本质的社会活动。
在④旅行是旅游的前提或手段,游览才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⑤由此可见,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三)旅游的内容(了解)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觉,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
三、旅游的本质属性(熟练掌握)(一)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性。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3)社会的发展的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考试题型: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背景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一)旅游需求方面的因素(二)旅游供给方面的因素二、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章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一、旅游的定义二、旅游活动的概念第二节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一、按地理范围划分二、按组织形式三、按旅游目的划分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二、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普及性二、持续性三、地域集中性四、季节性三、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四、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评价原则(二)评价标准(三)评价内容(四)评价方法五、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六、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特色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市场导向性原则4、保护性原则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辨证关系二、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一)自然因素(二)人为因素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认识旅游业一、旅游业的界定二、旅游业的构成1、“三大支柱”说2、“五大部门”说3、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三、旅游业的性质四、旅游业的基本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3、政治性较强的行业4、脆弱性的产业第二节旅行社一、旅行社的定义二、旅行社的分类(一)外国的旅行社分类(二)我国的旅行社分类三、旅行社的业务开展(一)组织和接待团体旅游(二)接待和安排散客旅游五、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1、集团化趋势2、专业化趋势3、品牌化趋势4、网络化趋势第三节住宿业与饭店一、饭店的类型划分二、饭店的等级划分三、饭店业中的集团化经营(一)饭店连锁集团1、连锁集团的优势2、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二)饭店合作集团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4、预定系统合作组织第四节旅游交通一、旅游交通的作用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行价格2、旅行距离3、旅行目的4、个人的偏好和经验第五节旅游景点一、旅游景点的定义1、旅游景点的概念2、旅游景点的特点(1)职能的专用性(2)场所的长久性(3)游客的可控性二、旅游景点的类别1、按照设立性质分类2、按照吸引因素分类三、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四、影响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第六节旅游产品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二、旅游产品的特点1、形式上的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4、时间上的不可存储性5、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一节国家旅游组织一、旅游业中的政府干预(一)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动机1、政治动机2、经济动机3、社会动机(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1、需求管理手段2、供给管理手段第二节我国的旅游组织一、旅游行政组织1、国家级旅游行政机构——国家旅游局二、旅游行业组织1、中国旅游协会第三节国际旅游组织1、世界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一节认识旅游市场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二、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三、旅游市场细分1、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2、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概况一、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分布格局二、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三、国际旅游客流规律与趋势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一、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1、地理位置远,交通成本高2、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一、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1.旅游业发展简史2.古代旅行阶段;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古代旅行活跃地区。
3.古代旅行的特点:a.旅行活动的兴起和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b.古代社会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c.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局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属阶层人士;d.伴随着旅行的发展和人数的增加,为旅行服务的交通、旅店、饭馆、商贩也不断增加,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前身。
4.西方古代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5.近代旅游阶段托马斯·库克近代旅游业的先驱者,也是第一个组织团队旅游的人。
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者——陈光甫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与同仁商议,在该行创办一个旅行部,1927年6月,旅行部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独立出来,成立中国旅行社。
1954年4月15日,为了适应民间外交发展形势的需要,中国国际旅行社(简称国旅)建立。
这是新中国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第一家全国性的旅行社。
6.近代旅游的特点a.真正参加旅游的人还局限于少部分人,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交通工具的进步产生了新的旅行方式。
c.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发展。
7.现代旅游阶段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8.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一,相对持续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前提条件;第二,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二战后促使旅游活动规模迅速增长的具体因素包括:a.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b.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c.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d.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e.城市化进程的加快;f.教育事业的发展。
10.现代旅游业的基本特征a.发展的持续性b.游客的大众性c.地区的广泛性d.竞争的激烈性e.资源的丰富性11.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概念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消遣、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国际旅游)。
第一章旅游学基本问题什么是旅游学?——旅游学就是将旅游作为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规律的新兴学科。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的本质与起源;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旅游活动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要素构成);3.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4.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5.旅游的组织机构和旅游政策法规(旅游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影响)。
旅游学的研究框架:1.旅游活动认知模型框架:O-D模型(旅游客源地、途径地区、旅游目的地)——由旅游者、旅游业、地理区域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2.旅游系统的机制解释框架:由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构成。
第二章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的消费属性;2.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者的产生条件——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1.收入水平(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水平,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其成为旅游者出游的可能性就越大);2.闲暇时间(即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包括每日余暇、周末双休、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3.其他条件(身体能力状况、家庭状况、旅游交通条件、旅游点的社会治安情况以及政府对待旅游业发展的态度等)。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1.探新求异;2.增知广识;3.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类型:观光游览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文化知识型旅游者、公务商务型旅游者、医疗保健型旅游者等。
特点:1. 观光游览型旅游者:(1)观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陶冶情操;(2)在旅游地逗留时间较短、花费较少;(3)对旅游景点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考点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賽索,本握旅游者的概念及形成条件,3.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丰题公园的概念,4.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5.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性质特点,6.能运用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复习指导]一旅游者(--)旅游者的概念(重点掌握)1. 旅游者:就尽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2. 旅游者概念的产生(了解)(二)旅游者的条件(熟悉)1.社会条件;①社会高裕和社会闲眼②旅游权利2.个人条件①有“钱”②有“闲”③旅游动机①身体条件其中,有“钱”是指有足够用于支付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收人”,有“闲”基指闲吸时间,就是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支配的时间,(三)旅游者的类型(了解)1.按旅游区城划分国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2.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旅游者度假旅游者事务旅游者其中,国际旅游者又可分为人境旅游者和出境旅游者1在事务旅游者中又有商务旅游者、会议旅游者宗教旅游者和购物旅游者之别。
二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概念(重点掌握)1.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家。
2. 该定义具有的4个方面的含义吸引性可进人性价值性变化性(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熟悉)①地文景观②水城风光③生物景观④天象与气候景观⑤遗址遗迹⑥建筑与设施⑦旅游商品⑧人文活动其中,上述前四种景观统称为自然旅游资源,后四种则统称为人文旅游管源1自然旅游资源的功能是向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自然美,人文旅游资似的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中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市美情趣(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掌握)吸引性变化性- 垄断性季节性(四)主题公园1.主题公园概念(掌握),是传统的城镇公园和游乐网的有机结合,非集休用、游乐、餐仗购物乃至住宿于体的多功能的旅游服务体系成游乐场所2.主题公园的发展历史,特点(了解)。
《旅游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一、考核说明一、考核依据和重点根据《〈旅游概论〉教学大纲》的精神和要求,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辨别、分析、说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题型及构成1、考核题型:(1)名词解释(20%):共5题,每题4分。
(2)填空题(20%):共10题,每空1分。
(3)判断题(10%):共10题,每题1分。
(4)简答题(35%):共5题,每题7分。
(5)案例题(15%):共1题,每题15分。
2、难度结构:试题的难度分易、较易、较难、难四等。
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3:3:2:2。
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同,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能有不同难易度的试题。
三、考试时间与方式:本课程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水平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
二、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国际旅游: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3、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4、旅游活动:是作为旅游者的人的活动,是人们出于为追求或实现个人在某些方面得到发展的需要而亲自前往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5、大众旅游:有着双重的含义。
它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
6、社会旅游:对于家庭经济收入低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7、旅游季节性: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时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8、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
9、国际旅游组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是指其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国利益工作服务的全面性旅游组织。
广义还包括那些其工作部分地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以及专门设计旅游事务某些方面的国际性旅游同业组织。
10、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11、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12、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13、旅游者(罗马会议定义):联合国于1963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旅游会议界定了旅游者的定义。
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称为"游客"。
它分两类,一类是在到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在旅游统计中称"旅游者"。
另一类则是不在目的地停留过夜,而是当日返回或当日离去的游客,称为"短程游览者"。
14、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15、闲暇时间:就是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及其他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消遣娱乐或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
16、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17、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耗损过大或或遭受毁坏的情况,可通过适当途径进行人工再造的旅游资源。
18、旅游景点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量都会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又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
这一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又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或演进过程。
19、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场地区)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20、旅游基础设施:是指在与旅游有关的各种设施中,凡属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
21、旅游市场: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22、旅游市场细分化: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23、边境旅游:指我国公民在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集体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境,到邻国指定的边境区域进行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
24、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25、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指人们要以长远的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以及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
(二)、判断题(√) 1、国际旅游既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也包括本国居民的出国旅游。
(×)2、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无论是港澳台地区的居民前来大陆地区旅游,还是大陆地区居民赴港澳台地区访问,都属于国际旅游。
(×)3、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活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便是,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通常都是由远及近地渐进发展。
(√)4、从逗留时间方面看,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地区的逗留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国的逗留时间通常比前者长。
(×)5、现代旅游活动往往相对不集中于某些地区或国家,甚至相对于不集中于某些区域乃至某些景点。
(×)6、真正对当地出游季节性的形成以及对其季节性的程度具有重大影响的,乃是商务为代表的差旅型的外出旅游。
(√)7、在其出国旅游者的社会阶级构成中,来自社会上层的旅游者数量如果占绝对统治比例,则该国国民出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小或者根本不会有季节性表现。
(×)8、从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就可以知道,人类就已经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9、旅游活动的最初产生是出于消遣目的。
(×)10、历史表明,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初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1、欧洲封建社会相当长时期中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它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
(×)12、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没有直接的关系。
(√ )13、对产业革命时期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铁路运输。
(×)14、1841年7月5日,英国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单纯的消遣性旅游。
(√)15、内燃机的出现预示了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的过渡,喷气推进技术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则标志了现代旅游的过渡的产生。
(√)16、1964年,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
(×)17、1978~8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业的性质明确定义为经济性产业。
(×)18、我国旅游统计中还规定,即海外游客中包括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
(×)19、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所以说凡可随意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者都会外出旅游。
(√)20、消遣型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
差旅行旅游者的出行没有季节性。
(×)21、旅游资源表现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某种事物,但该事物吸引力的真正发挥,同以它为核心所形成的环境无关。
(×)22、四川的九寨沟和黄龙寺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旅游资源类。
(√)23、目的地居民对外来访问者的友善和好客态度也可构成当地的一项旅游资源。
(√)24、任何一项旅游资源都有吸引力定向的特点,只能吸引某些市场部分,而不可能对全部旅游市场都具有同样大的吸引力。
(×)25、旅游资源独特性程度越大,可替代的程度也就越高。
(√)26、旅游资源的人为性破坏并不完全是由外来旅游者造成的。
还有一类人为性破坏往往是由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当地人,甚至是由当地的旅游企业造成的。
(×)27、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标准很多。
同一个旅游企业所采用的市场划分标准随着时间和市场条件的变化,也不需要有所变化。
(√)28、欧洲是当今世界上接待国际旅游的中心地区,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29、中东国家的海外客源市场属于我国大陆旅游业的远程市场。
(√)30、我国地处东亚,距欧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较远及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尚存在问题。
是影响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的处境和不利因素的两个方面。
三、简答题:1、旅游的本质是什么?在旅游含义的不同表述中,人们已取得哪些共识?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在旅游含义的不同表述中,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定义是将旅游作为旅游者的活动来进行解释,对旅游的定义实际上是对旅游活动的定义。
在这类定义中,人们有这样一种共识,即旅游活动所指的是作为旅游者的人的活动,而不是指旅游业的活动。
第二类定义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旅游活动,即旅游者往返于常住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或空间转移)活动和在目的地停留期间的访问活动,另一部分则是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2、试分析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之间的差别。
(1)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的消费水平通常较高。
(2)从逗留时间方面看,国内旅游者逗留时间短,国际旅游逗留时间长。
(3)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比较便利,国际旅游的各种手续繁琐。
(4)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而国际旅游的消费直接造成国家之间财富转移。
3、试总结现代旅游的特点并指出认识这些特点的意义。
(1)普及性或广泛性;(2)综合性;(3)地理集中性;(4)季节性4、为什么说旅游正在成为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1)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的节奏都已明显加快。
(2)现代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兴趣势必也向自己生活本土以外的地方扩展了。
(3)旅游作为一种观察,体验和认识异乡事物的最直接的手段,为满足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供了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