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9
国际投资效应1、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单纯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跨国移动,只有国际投资,才有可能形成生产要素直接的和大量的跨国移动。
在土地、资本、劳动三种生产要素中,除土地之外,资本和劳动都能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
国际投资,即国际间的资本转移,指的是货币资本和贷款资金从一国流向他国。
任何国家或地区要发展经济,必须积累资本。
积累资本一种方法是国内储蓄,由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种方法就是吸引外资,包括国际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
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储蓄能力受到限制,资本积累紧缺。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外来商品能形成入超现象,国内资本积累才有可能不减少当前消费。
但是,入超国家又必须清偿入超商品的资金。
由于资本积累不足,只有依赖外国贷款。
而能否得到外国贷款,又取决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债务国的利息必须高于债权国的利息。
所以,国际投资的驱动因素是各国之间利率的差异。
至于外商直接投资,则取决于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预期回报率、投资环境和相关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
国际间的劳动要素的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价格,即取决于平均工资水平,比如某种类型的劳动在美国的工资率高于墨西哥,就成为墨西哥人跨越国界的经济动机。
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工资偏低,移民倾向尤甚。
其次,劳动要素转移还取决于劳动者拥有的数量。
在一个劳动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很容易引发向劳动资源稀缺的国家移民的动因。
当然,国际投资也会引起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要素转移,但毕竟属于少量,而且大多是伴随着技术引进,随同设备和资金的技术人员配套转移。
而且,这种转移大多带有临时性质。
一旦投资项目完成,随行技术人员又会回归本土。
国际投资实现生产要素转移的微观载体是跨国企业。
投资的始初动机是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生产和经营。
建立跨国企业伊始是资本运营,购进设备和技术,又实现了物质生产要素的转移,招聘经营人员和企业员工,又实现了劳动要素转移。
可见,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跨国移动的第一推动力,跨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是鉴定生产要素移动的基本尺度。
国际贸易的效应与政策分析国际贸易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探讨国际贸易的效应和政策分析。
一、国际贸易的效应1. 创造就业机会国际贸易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因为不同国家生产力的不同,对于某些产品或服务来说,一个国家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
通过国际贸易,这种成本差异可以变成优势,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创造就业机会。
2. 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生产成本和效率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会形成生产合作的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将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使每个国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3.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贸易也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需要进行贸易谈判和合作,达成共识。
这种互动关系会提高国家之间的信任度,促进政治上和平和稳定。
4. 降低产品价格国际贸易可以降低产品价格。
由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不同,某些产品可能在进口国的价格比国内生产价格更便宜。
这样就可以使消费者购买更便宜的产品,降低整个经济的通货膨胀。
二、国际贸易政策分析1. 双边贸易协议双边贸易协议是两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关于贸易的协议。
它们通常是相互推动和促进贸易关系的协议。
双边贸易协议的优点在于,它们可以更容易地被掌控和执行,在许多情况下,比更广泛的多边贸易协议更有效。
2. 多边贸易协议多边贸易协议是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关于贸易的协议。
多边贸易协议的优点在于,可以促进合作和发展,因为它们涉及到一大堆不同的利益相关方。
3.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指的是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贸易限制和保护措施,以保护国内企业免遭外国竞争者的侵害。
这种政策的缺点是,他们会导致贸易壁垒,并使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4. 自由贸易主义政策自由贸易主义政策鼓励自由的贸易,通过消除贸易壁垒来促进贸易和合作。
自由贸易政策的优点在于可以促进全球化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联系。
国际投资的效应及政策分析国际投资的效应及政策分析国际投资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形式是将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另一国家或地区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可以看成一般投资在国际上的扩展,其既具有一般的投资的特征,又有其国际性的特殊性。
国际投资对一个国家及其相关的国家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际投资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制定正确的政策,实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由于国际投资的开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还有国际价值理论等,这些理论都论证了参与到国际投资的环节中来,有利用本国的经济效益。
参与到国际投资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创造福利。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将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参与到国际贸易这一环境中,并且将利用好WTO等一系列有力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一、具体来说,参与国际投资,主要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环境,两种资源,具有资本形成效应;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具有技术进步效应;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外,还将产生巨大的就业效应和国际贸易效应。
1.资本形成效应资本形成的结果是物质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建筑物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产生。
这些物质资本的规模与结构反映一国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构成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资本问题,利用好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尽快获得经济的长足发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无疑参与国际投资,可以刺激资本需求,实现资本的扩大化,带来资本形成效应。
国家可以利用跨国公司内部、投资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东道国金融市场等渠道的资本,带来资本。
资本形成效应,可以带来一系列效应,我们要积极参与,制定好国际经济安全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国际金融以及信息技术机制,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坚持有所侧重,保证质量,引进消化再吸收,这样才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的原则和效应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各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原则和效应,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的原则1. 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原则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它强调各国应该通过取消或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限制措施,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2. 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各国在对待其他国家时应给予相同的待遇。
根据这一原则,一个国家对某个国家给予了特殊优惠待遇,就必须对其他所有成员国也给予同样的待遇。
最惠国待遇原则有助于消除歧视,促进公平竞争,增加贸易机会。
3. 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各国在对待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时应给予相同的待遇。
根据这一原则,一个国家对本国企业给予了某种优惠待遇,就必须对外国企业也给予同样的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有助于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促进跨国投资和技术转移。
4. 公平贸易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是指各国应该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不采取不正当手段干扰市场竞争。
公平贸易原则包括禁止倾销、补贴和知识产权侵权等行为。
公平贸易原则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效应1. 经济增长效应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产业,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推动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2. 资源配置效应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国通过贸易可以获取到其他国家的资源和产品,从而满足本国需求。
同时,国际贸易也可以促进各国在生产上的专业化和分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消费者福利效应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国际贸易毕业论毕业论—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韩国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但在20世纪50年代,韩国还只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家业国。
韩国经济的起飞,主要得益于出口导向经济战略,对外贸易出口对韩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韩国对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是为扩大韩国产品出口和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服务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当时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比较严重,韩国的对外投资重心,是打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
就是说,通过对外投资,使韩国的产品绕开贸易壁垒,从而扩大出口。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也因为此时韩国国内工人工资的上涨,使产品竞争力下降。
因此,利用它国廉价劳动力资源逐步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动因之一,韩国对外投资中,这类投资占总投资的40至50左右[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
此外,中国不在地理上与韩国邻近,语言沟通存在着诸多便利。
为此,中国成为了韩国理想的“海外加工基地”。
换言之,利用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是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基本动机。
一、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及中韩贸易情况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后,双方政府签订了贸易协议,及民间投资保护协议以及成立经济、贸易与技术合作联委会的协议,中韩两国在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韩资在中国外资中的地位也晋级前八强。
中国和韩国建交10周年来,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双边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建交初期的63.7亿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411.5亿美元,相互投资也有较大增长,这证明两国的经济具有互补的优势,经贸合作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
虽然目前韩中两国之间的经济依赖主要在商品交易、投资等实物领域,但五年后,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综合性经贸依赖方面,中国也将成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一)韩国对中国投资的现状直到1988年11月,韩国进雄株式会社以韩国法人资格在中国厦门创办了进雄中国株式会社独资企业,才拉开了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序幕。
国际投资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开放和市场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行为变得普遍。
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变不仅会影响到直接的双边贸易,还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渠道对全球贸易产生广泛的波及效应。
1.提升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速度随着国际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者在海外的资本投入大大加速了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流通。
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创新和技术升级,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扩大和提高。
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速度因此得以大幅提升。
2.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对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吸引外资,各国纷纷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优化投资环境和法律法规,打造产业园区等。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同时也为贸易自由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加剧了贸易依存度和贸易关系复杂化国际投资的跨境性质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
在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配置。
这导致国际贸易关系越来越依存于各国之间的投资关系,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情况。
4.引发了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倾向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倾向。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一些国家可能出于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考虑,采取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措施,例如提高关税、实施非关税壁垒、限制外资进入等。
这些举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发展。
5.促进了贸易与投资的互动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变也带动了贸易与投资的互动加深。
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传统的商品贸易上,还在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领域。
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总结: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对国际贸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学完国际投资(主要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若干理论后,请大家就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或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理论上分析:(一)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具有替代效应经查阅,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最初由蒙代尔提出。
他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考察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的情况认为:在存在关税的情况下投资与贸易具有替代性贸易障碍产生投资投资障碍导致贸易。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具有创造效应这是一种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分析和解释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称为“小岛清模式”。
小岛清模式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及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
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
小岛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将贸易区分为顺贸易导向型(或贸易创造型)和逆贸易导向型(或贸易替代型),与前人的直接投资理论有较大的不同,对英、美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该理论解释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这一时期以资源导向型、劳动力成本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占主导。
也说明了在亚洲出现的以日本—“四小”—东盟—中国—越南等为顺序的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所谓的“雁行模式”。
二.实证经验——对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的分析:(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A.区域分布:可以看出中国海外投资分步集中化及地缘优势和人员优势是相邻国家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重围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
B.行业分布:中国对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投资额度上仍占大数。
Made by 南木小猴HSN。
国际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对东道国的影响:1,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就短期而言,资本流入使东道国外汇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发大量产品出口,代替产品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的以改善。
从长期来看,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使投资收益的回流,这必然对东道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
2、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影响复杂,这主要体现投资产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来源。
产品销往母国或其他国家,则国际投资产生了促进贸易发展的效应,如果在东道国销售,则很可能是贸易替代。
如果原材料来自于国内则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来自国外则国际投资会对东道国产生消极影响。
3、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会增加东道国的就业机会,改善其就业环境。
4、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
对投资国经济的影响:1、对投资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末期产生消极影响,但积极影响会大于消极影响。
2、对投资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水平分工,使国外产品获得在劳动力,运输成本方面的优势,那么会对投资国产生替代作用,垂直分工,会对投资国产品生产产生积极效应。
综上,对外投资对投资国产生的贸易促进效应要大于贸易替代效应。
3、对投资国就业影响,表明看,对外投资会使投资国的就业人数减少或失去就业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外投资带动了技术转让和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
表明,对投资国就业产生的影响积极大于消极。
4、对投资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不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也优化了投资国产业结构。
使投资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增加。
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增加。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国际投资改变了国际经济关系格局, 加深了各国在生产领域里的相互联系, 带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和结合, 使一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成为世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已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媒介和实现手段。
2.无论是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还是母公司驻扎的投资国,其对外贸易都会从中受到促进.对母国而言,由于国外子公司倾向于从母国进口所需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及相关技术和服务,从而可带动母国的出口。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引言国际投资是一国与他国之间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和对外间接投资(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简称FPI)。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投资对各国经济发展、贸易效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包括贸易促进效应和贸易扭曲效应。
贸易促进效应扩大贸易规模国际投资可以促使企业跨越国界,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扩大其销售规模。
例如,一家公司在美国投资建厂生产电子产品,可以出口至其他国家,从而扩大贸易规模。
投资增加了生产能力和供给,可以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国际投资还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外国直接投资通常伴随着技术转让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可以提高本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
例如,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
提升就业水平国际投资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通常需要在本国设立工厂或办事处,从而直接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投资的扩张还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增加可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促进贸易活动的增长。
贸易扭曲效应负面竞争效应国际投资虽然有助于扩大贸易,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进入其他国家市场,降低了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对本国企业构成竞争压力。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进入可能导致本国企业的倒闭和失业问题。
资源外流国际投资往往带来资源的流出,例如投资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等。
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可以在其他国家获取更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本国的资源短缺和生产能力下降。
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国际投资可能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跨国公司通常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使得它们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效应分析引言: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一直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FDI不仅能够引进外资和技术,还能够促进就业和提升产业结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效应。
一、外资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国际直接投资的最大优势就是引入外资和新技术,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当外资企业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时,他们通常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种技术转移不仅能够提升当地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够培养技术人才,进一步推动本地产业的发展。
二、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国际直接投资也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外资企业会在本地雇佣工人,提高就业率和生活水平。
此外,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本地的劳动者能够接触到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技能和素质。
三、促进贸易增长和市场拓展国际直接投资一般伴随着贸易的增长,能够促进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市场拓展。
外资企业在进入目标国家后,通常会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刺激双边贸易的发展。
此外,外资企业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渠道和网络,将当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提升国家的出口额和国际竞争力。
四、稳定货币和经济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带来稳定的外汇流入,从而有助于维持汇率的稳定。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等不稳定时期,FDI可以提供稳定的外汇储备和资金来源,从而降低国家的金融风险。
此外,外资进入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五、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投资和合作,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形成更稳定和成熟的经济合作模式。
此外,FDI也能够促进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结论:国际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和积极的效应。
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动效应近年来,全球经济正迅速发展,其中投资和国际贸易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效应,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首先,投资对国际贸易的互动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投资的增加会促使企业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开拓,进而扩大对外贸易。
例如,某国企业通过投资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可以利用本国优势资源和技术,在海外市场开展贸易活动。
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促进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增加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
随着贸易的发展,市场扩大,各国对外投资的意愿也随之增强。
通过投资,外国企业可以更好地进入本国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
因此,投资和国际贸易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其次,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效应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互动有效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对外投资,企业可以获取更多优质的资源,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加了企业的销售渠道。
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进而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其次,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互动推动了技术的跨国传播。
当企业进行国际投资时,不仅会把本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输出到国外,也会吸收和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企业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这种技术的跨国传播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转型。
然而,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效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的扩大可能导致贸易逆差的增加。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和全球市场的竞争,某些国家的进口总额可能超过出口总额,导致贸易逆差的出现。
这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际贸易的原则和效应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重要方式,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效应,它们对于规范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贸易的原则1. 互惠原则互惠原则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各国在进行贸易时应相互尊重对方的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互惠原则要求贸易双方在进行交易时,应遵循平等互利、公平竞争的原则,避免出现单方面谋取私利的情况,确保贸易双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2. 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重要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各成员国应将对一国的优惠待遇扩大到所有其他成员国,确保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享有平等的待遇。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实施有助于消除歧视,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3. 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各国在进行贸易时不得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歧视性对待,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贸易伙伴。
非歧视原则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各国应当及时、充分地向其他成员国通报有关贸易政策、法规和措施,确保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透明度原则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贸易的效率和公平性,促进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效应1. 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互补性发展。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2. 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和交换。
通过国际贸易,企业可以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品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复习点总结1.新中国成立前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2.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通过没收对外贸易中官僚资本、建立过硬对外贸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等三个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对外贸易。
3.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支柱力量。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过新宪法。
*对外开放政策--P54.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1)容易引起贸易摩擦(2)加大了人民币值的压力(3)增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4)出口产品竞争力单一、利润薄(5)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5.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答:(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支援国内市场(3)提高科学技术水平(4)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5)增加外汇储备(6)扩大社会就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8)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6.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原因:答:(1)低成本优势;极度富裕的劳动要素禀赋(2)鼓励出口措施(3)限制进口的政策(4)西方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5)汇率低估(6)外贸环境改善(加入WTO)7.“六五”计划——(1981-1985)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特产品;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1986-1990)内容:提出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1)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一)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生产要素移动技术进步效应论文摘要]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历史车轮。
尽管国际贸易的起源先于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却是国际贸易更大的加速推动力量。
现在世界已步入金融时代,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业已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认真解读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和国际投资推进传统贸易方式改变等三个层面,对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做了分析研究。
一、引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其中有两个重要支点: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
逢此之际,有必要对已经走过的历程作一阶段性的总结,以求踏上更加光明的旅途。
对于国际经济往来而言,无疑是先有国际贸易,尔后引发国际投资。
国际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往返运输需要增加交易成本、中介费用和时差间隔,由此引发资本输出动机,即把资本直接投入到商品需求国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资本输出又引发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由此出现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是国际贸易引发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作为一个后来者却起来了主宰国际贸易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金融世纪,资本运营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神经中枢。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
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终究要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经济发展已无边界。
经济全球化也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
现在不过是“在更高层次回到1941年以前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发达水平的结果:人类发展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低成本生产和低成本交易已经成为可能。
”1]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作过描述。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强调了生产社会化必然要求国际分工、合作、交流的思想。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的确定,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一致化,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孤立性和对立性日益消失下去。
”3]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日益活跃,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愈益跨越国家、民族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综合地流动和配置,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已使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规模出现空前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
二、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单纯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跨国移动,只有国际投资,才有可能形成生产要素直接的和大量的跨国移动。
在土地、资本、劳动三种生产要素中,除土地之外,资本和劳动都能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
国际投资,即国际间的资本转移,指的是货币资本和贷款资金从一国流向他国。
任何国家或地区要发展经济,必须积累资本。
积累资本一种方法是国内储蓄,由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种方法就是吸引外资,包括国际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
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储蓄能力受到限制,资本积累紧缺。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外来商品能形成入超现象,国内资本积累才有可能不减少当前消费。
但是,入超国家又必须清偿入超商品的资金。
由于资本积累不足,只有依赖外国贷款。
而能否得到外国贷款,又取决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债务国的利息必须高于债权国的利息。
所以,国际投资的驱动因素是各国之间利率的差异。
至于外商直接投资,则取决于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预期回报率、投资环境和相关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
国际间的劳动要素的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价格,即取决于平均工资水平,比如某种类型的劳动在美国的工资率高于墨西哥,就成为墨西哥人跨越国界的经济动机。
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工资偏低,移民倾向尤甚。
其次,劳动要素转移还取决于劳动者拥有的数量。
在一个劳动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很容易引发向劳动资源稀缺的国家移民的动因。
当然,国际投资也会引起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要素转移,但毕竟属于少量,而且大多是伴随着技术引进,随同设备和资金的技术人员配套转移。
而且,这种转移大多带有临时性质。
一旦投资项目完成,随行技术人员又会回归本土。
国际投资实现生产要素转移的微观载体是跨国企业。
投资的始初动机是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生产和经营。
建立跨国企业伊始是资本运营,购进设备和技术,又实现了物质生产要素的转移,招聘经营人员和企业员工,又实现了劳动要素转移。
可见,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跨国移动的第一推动力,跨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是鉴定生产要素移动的基本尺度。
生产要素跨国移动有两大效应:(一)促进世界生产效率并提高实际收入水平如果资本在美国的边际生产率低,在资本稀少的中国边际生产率高,若美国的资本流向中国,全世界的产值就会获得提高,最终超于均衡。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就是这个原因。
实际上,直接投资并不只是一种资本移动。
有时,投资方“完全是在东道国借取创办企业的金融资本,只是加上它的商标牌号、经营准则,以及较少属于有形资产的一些其他资产而已。
这个子公司一旦成为获利的企业,它就通过内部利润再投资和新借入资金来发展了,同时还把一部分利润上缴给那个很难看出其进行了投资的母公司”。
4]这种情况虽然鲜见,但仍会使双方感受其益,最重要的是促进了世界生产效率。
劳动要素的跨国移动也是如此。
例如某种类型的服务业美国每天能赚15美元,而在意大利每天只能赚3美元;于是某一劳动者移居美国,每天升值到15美元,若移居意大利每天下降到3美元。
这样移动的结果,致使意大利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自然趋向提高,而美国而相对下降。
不过只要有差别,双方就会产生移民的经济动机,从而使实际收入水平提升。
(二)使生产要素稀少性相对差异减轻由于资本和劳动被吸引到相对稀少的地区,随着跨国移动,相对稀少性在国际间就会减弱。
印度相对过剩的劳动者迁往美国,就会降低美国劳动稀少程度,同时降低印度劳动的丰富程度。
资本从相反的方向移动,将减轻资本在美国相对丰富的程度,同时降低资本在印度相对稀少的程度。
萨缪尔森写道:“物品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部分影响,就好像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一样,衣服从欧洲流向美国、食品从美国流向欧洲趋于使每一国家的特别充足的生产要素不像过去那样充足,并使每一国家的特别稀少的生产要素不像过去那样稀少。
”5]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移动,会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衡。
三、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国际投资直接推进的是中间产品的贸易,间接推动的是最终产品的贸易。
一般说的国际贸易,指的是最终产品的贸易,即商品贸易。
国际投资实现的生产要素移动虽然减轻了商品的稀少性,从而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机会,可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新生产场所的开辟和建立,又创造了新的贸易园地。
假设有一个资本贫乏的国家,从外国进引长期贷款,用以发展本国产业。
某些制造品(例如纺织品、塑料之类)原先输入本国市场,现在国内也可以像外国一样廉价生产,故而不需要再输入此类商品。
不过由于本国发展生产的结果提高了收入,消费数量与结构已经变化,因而创造了新的需求。
所以从现象上看,进口商品减少了,但国内市场却因生产要素的移动而扩大了。
因此,一方面贸易关系是国际借贷的产物,即生产要素移动创造了新的商品需求;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又能借助推广市场及刺激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因而能创造投资机会,不仅吸引了本国的投资者,也吸引了国外的投资者。
新的投资者的出现,又扩大了市场的商品需求。
这就是国际投资引发的贸易创造。
投资和贸易的不同之处在于:贸易是一种递增效应,投资则是一种乘数效应。
按一般惯例估算,投资效应是贸易效应的5倍。
尽管投资有风险,但风险越大,欲念越大,经营者依然会选择投资。
只有投资,才能使国际贸易实现立体扩散。
我们不防借助一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1978~2007年,共签订投资协议项目464801个,合同金额9428.7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997.60亿美元。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项目数从1980年的470个上升到2007年的4万多个,增长了近90倍,年均增长率为25.05%;合同外投资从1983年的17.32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千多亿美元,增长了近70倍,年均增长率为23.35%;实际使用外商投资从1983年的6.3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535.05亿美元,增长了84.13倍,年均增长率为24.81%。
中国已连续1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首位。
6]外商在华投资对双边贸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可以从我国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来印证这个问题。
(一)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983年的436.1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万多亿美元,增长了19.52倍,年均增长率为16.02%。
其中,出口贸易从1983年的222.2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千多亿美元,增长了19.72倍,年均增长率为15.95%。
我国出口总额在世界所占的比重同期也上升了5.86%,进口总额上升5.32%。
出口总额排名由第17位上升到第3位。
(二)外商在华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0.42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5千多亿美元,增长了11244.17倍,年均增长率为50.01%,其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55.48%。
其中,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同期增长30042.63倍,年均增长率为56.56%,其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54.82%;进口总额增长了68213倍,年均增长率为62.24%,其占我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上升56.18%。
可见,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积极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7]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观念认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有互相抵消作用。
国际投资引发的生产要素移动减轻了生产要素的稀少性。
生产要素跨国移动数量越大,国际贸易的动机与赚取的利润也就越少。
极言之,生产要素的相对稀少性的悬殊情况可能因国际投资完全消除,那么,引起国际贸易的原因也不复存在。
但在实际上,不论是国际投资或是国际贸易,都不可能消除各国之间要素和商品的相对稀少性状态,所以两种功能得以并存,并会逐步扩大。
其实恰恰相反,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更多地表现为互补作用。
国际投资能够创造和扩大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也可以创造国际直接投资。
这种关系分为四种情况:(1)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如设备、技术和软件可跟随资本;(2)本投资国的出口贸易对本国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如通过贸易出口可以引发直接投资就地销售跨国企业的产品;(3)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东道国的进口贸易,东道国引进了外资,相应地就会进口生产要素及技术软件;(4)东道国的进口贸易会促进投资国的直接投资,既然有了进口贸易,就会致使投资国实行直接投资,以创造更简便、更有利的贸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