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复习题及答案(精)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D、政治现象3、()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D、诚实守信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5、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整体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先公后私二、多项选择题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A、全盘吸收,为我所用B、综合创新,古为今用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D、学习了解,洋为中用2、道德具有()A 、阶级性 B、继承性 C 、稳定性 D、自律性 E、广泛性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E、团结友善4、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判断题:(请在前面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1、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是没有道德修养的。
()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
()3、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多,所以道德素质高。
()4、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5、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第七章树立法治理念尊重法律权威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包括()。
A.树立法律信仰 B.宣传法律知识C.维护社会秩序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A.调整社会关系类型相同B.调整方法相同C.保障权利途径相同D.调整机制相同3.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应当坚持( )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4.国家的根本法是:()。
A.行政法 B.刑法 C.宪法 D.民商法5.以下哪个不属于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6.讲法理,不要求:( )A.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B.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C. 提供结论D.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7.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A. 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D. 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8. 下列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包括()。
A.树立法律信仰 B.宣传法律知识C.维护社会秩序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9.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A.调整社会关系类型相同B.调整方法相同C.保障权利途径相同D.调整机制相同10.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应当坚持( )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11.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 )A.法的国家强制性B.法德普遍性C.法的国家意志性D.法的不可违抗性1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A.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 B.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13.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法律的()A.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B.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C.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D.对外建设方面的作用1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B.检察机关C.监察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5.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弘扬法治精神共建法治中国链接中考考点:1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3违法行为的类别: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4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5依法维权(1)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依法维权。
(2)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4)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5)可以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6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8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10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11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12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标准、宗教标准、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标准等其他社会标准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标准D. 它是社会标准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认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标准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标准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7.法律所表达的是( A )的意志8.法律由( B )决定的.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标准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15.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A )。
16.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 B 〕17.( B )是国家的审判机关.18.( A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19.要求人们依法不得作出一定行为,属于( D )20.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 B )21.( A )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22.( B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A.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23.( C )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表达的是()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最高统治者D.国家2.爱护法律权威的关键是()。
A.党的领导B.完善法制C.加强宣传D.依法行政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的说法有()。
A.完善市场经济秩序B.建立法治政府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提高各党派执政的水平4.()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全然保证。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B.党的领导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5.狭义的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B.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所有的公民和法人1.下列关于法律实施保证力量的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独力量。
B.法律意识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道德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纪律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在一个国家里,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宪法B.行政法C.刑法D.程序法5.在法律运行中,()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A.刑事执法B.民事执法C.行政执法D.政策调控6.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法学上称为()A.法律执行B.法律制裁C.法律适用D.法律监督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国务院C.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我国最早规定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法律是()A.国家安全法B.刑法C.国防法D.宪法10.在对法律问题的摸索与处理上,应当坚持()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二、多选题1.法的差不多特点表现为()。
A.法是行为规范体系B.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D.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表达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是()。
中小学生“弘扬法治精神,建设平安校园”法律知识答题竞赛试题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司法独立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3、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4、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5、治安管理处罚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手段。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的日期是1998年9月1日()8、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指的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9、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10、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也就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纪念日。
A.12月1日B.12月4日C.12月8日D.12月20日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B.监察部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3、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构成犯罪的,()。
A.开除职务B.进行经济处罚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依法进行拘留处罚4、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
A.实施生态保护B.划分保护区域C.实施区域保护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下列属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是()A.不满14周岁的人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D.已满16周岁的人6、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7、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教学要点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内涵及特征;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机制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的任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法、法律的概念,如何理解法的本质;2、法制与法治的区别;3、法律的运行三、教学方法本节主要采取课堂讲授。
针对法理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与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与介绍,并结合目前法学界就此内容的研究现状予以简单的讲解。
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过程与内容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法律不是从来就存在的,它是伴随着私有制、国家以及阶级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一)关于“法”的古体字“灋”与“法律”二字的语义的介绍“灋”为一个会意字。
有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三点水的偏旁,意为平,无凹凸,引申为“公平”;第二部分:廌,“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是古代的人们用来判断、明辨是非曲直的一种工具。
第三部分:去,驱逐,放逐之义。
这是一种解释,一种传说。
从文字记载的层面上,据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1][①]记载:“法”具有“公平、正义、正直”之义。
“律”字具有“整齐、统一、一致”之义。
《说文解字》记载“律”字之含义为:律,均布也。
均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的调节音律工具。
(二)法的含义法是表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和国家强制力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三)法律的含义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有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教材P133页)2、狭义上的法律(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2][②]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由此可见,广义上的法律与法的含义相同。
(四)法律的本质特征事物的特征根源于其本质,是其内在本质的外化及表现特征,是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不同之处。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由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决定难易程度:易答案:A2.法律主要是( )意志的表现。
A.全民的B.统治阶级的C.政党的D.整个社会的难易程度:易答案:B3. 法之所以具有普遍约束力,直接原因是因为法是( )。
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C.上层建筑现象之一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难易程度:易答案:B4.根据约定俗成原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法律”是指()A.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B.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C.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D.法律整体即广义上的法律难易程度:中答案:A5.法存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难易程度:易答案:B6.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A.行政法B.宪法C.社会保障法D.民法难易程度:中答案:B7.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的( )而划分的。
A.历史顺序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难易程度:中答案:D8.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所决定的。
A.意志B.思想C.物质生活条件D.上层建筑难易程度:中答案:C9.法律的国家强制力表现为( )。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B.国家对不合法行为的保护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D.国家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难易程度:中答案:A1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的司法机关。
A.司法部B.人民检察院C.监察部D.安全局难易程度:中答案:B1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的执法机关。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难易程度:难答案:C12.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因素。
其中,()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D、以上都不正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核心。
A、宪法B、刑法C、行政法D、民法3、作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是国家()A、授权法B、程序法C、根本法D、特别法4、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5、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A、宗教规范B、道德规范C、法律规范D、政党行为规范6、下列不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是()。
A、物权法B、合同法C、公司法D、产品质量法7、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B、是一种社会制度C、是一种社会意识D、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法8、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为民事基本法律。
A、物权法B、合同法C、民法通则D、担保法9、()是国家安全观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B、国防安全C、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10、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国家主席11、()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立法公正 D、执法公正12、()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立法公正 D、执法公正13、依法办事的含义是指()A、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B、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C、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和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D、以上都不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过程包括()。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复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刑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实体法是规定保证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或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5、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6、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7、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8、“法治”与“法制”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却有重大区别。
(9、按照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 与按照道德思维、经济思维或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一定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10、一般说来, 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三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以( 为核心,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宪法B 行政法C 民法商法D 刑法2、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A 宪法B 行政法C 民法商法D 刑法3、 (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行政法4、 ( 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行政法 B 民商法 C 宪法 D 经济法5、 (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 法律制定B 法律遵守C 法律执行D 法律适用6、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作为义务要求人们依法做出一定的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作为义务的是( 。
A 依法纳税B 不得挪用公共财产C 不得非法持有专用间谍器材D 不得侵占公私财物7、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不作为义务要求人们依法不得做出一定的行为。
考研政治(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命题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不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B.法律体现的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法律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D.统治阶级意志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理解。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因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首先,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其次,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选项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说明法律不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在阶级社会中,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各阶级,都有着维护自己共同利益的愿望和要求,即都有着自己的阶级意志,但并不是每个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律。
法律只能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选项A正确。
选项B,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指集中反映整个统治阶级利益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是统治阶级中少数成员的任何一种愿望和要求。
选项B不正确。
选项C,法律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法律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根本的、共同的、整体的愿望和利益要求。
选项C不正确。
选项D,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但是统治阶级意志本身不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是A。
知识模块: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 )。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C)A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B有约束力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D规定制裁措施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政党D整个社会4.法存在于( B )。
A整个人类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D)。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6.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
A 法律体系B法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7.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B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8 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 行政法B 刑法C 宪法D 民商法9.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A)。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10.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档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B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C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D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11.《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 B )的范畴。
A民法商法 B 行政法C经济法 D 社会法12.调整民事和商务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是(A)。
A民商法B公司法C商标法D保险法13.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C )。
A民商法B经济法C立法法D行政法14.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B)。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法院D检察院15.( A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国务院B地方政府C法院D检察院1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风俗和礼仪2、在我国的司法机关中包括有( )A.审判机关B.人民政府C.监察部D.人民代表大会3、在我国,狭义的执法机关中包括有( )A.检察机关B.人民法院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经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可以允许局部地区由于( )而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A.国际的原因B.国内的原因C.历史的原因D.现今的原因5、( )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公有制B.社会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公有制D.私有制6、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A.全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B.集体群众组织内的劳动者C.全体群众组织内的劳动者D.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7、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行政处罚A.不予B.应当C.可以D.根据情况而定8、()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A.国内法B.普通法C.自治条例D.经济法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A.刑法B.根本法C.民法D.规章10、法官有可能创制法律的法系是( )A. 英美法系B.大陆法系C.中华法系D.印度法系二、名词解释1、宪法2、法律思维方式三、简答题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五、案例分析题1、公交车上的法律与道德公交车上上来一位老人,好心的司机再三劝说乘客给老人让个座,满车的年轻人却没有一个起身的。
于是这位司机终于耐不住怒火,赌气熄火罢运,并扬言,“今天要是没人让座,这车我就不开了。
”这件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让我们为众多乘客的道德感感到忧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为公交司机那种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氛围、倡导大家遵守文明道德准则的执著所感动。
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河南大学目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4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7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9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1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3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15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7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1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C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
2、现代人才素质的灵魂是:AA、德B、智C、体D、美3、( C )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A、德B、智C、体D、美4、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必然趋势是:AA、多极化B、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的形成D、一超独霸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智体美是缺一不可、统一存在的。
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6、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 D )居于核心地位。
A、艰苦奋斗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D、改革创新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8、下列名言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民族的有:A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先天下之忧而忧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民无信不立9、( B )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A、德B、智C、体D、美10、( A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B、社会主义荣辱观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D、爱国主义1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B、迎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历史使命C、粉碎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中国图谋的历史使命D、促进自身心理健康12、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A、知识渊博B、品质高尚C、德才兼备D、知行统一13、独立生活意识是指:C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B、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C、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D、天马行空独来独往14、( C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主要表现的是( )的意志。
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B2、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所决定的。
A.意志 B.思想 C.物质生活条件 D.上层建筑C3、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检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B5、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宪法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D6、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B7、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A8、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统治阶级的意志 B.经济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C9、法存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B10、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
A、故意杀人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C、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D、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C11下列选项中,行使我国国家立法权的是 (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B12.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是 ( )A.规范 B.原则C.概念 D.技术A13.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是 ( )A.法律解释 B.规范性文件的清理C.法律汇编 D.法律编纂B14.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这体现了法的( )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C.评价作用 D.制裁作用C1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正确表述是 ( )A.不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影响B.不受一定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影响C.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C16.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权利义务相统一 B.重证据C.讲程序 D.情重于法C17.法是以( )为基础的。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专题〇五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本题考查了增强宪法意识。
依法治国首先就必须依宪治国,树立法律的权威首先就必须树立宪法的权威,普及法律知识首先就应当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首先就要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开展系列弘扬宪法精神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可以组织校园法治话剧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在校园广播站设置法治教育主题板块,宣传法治文化;开展“与法同行”主题班会,增强宪法意识。
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错误,“宪法全文背诵”不切实际。
故选:D。
2.【分析】本题考查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本质是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故②④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故①说法错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故③说法错误。
故选:D。
3.【分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
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依据题干,国家安全是大事,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④排除,与题干无关。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题干中,公安机关的做法体现了政府要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合法权益,表明了新兴技术的使用要遵循合法性及合规性,①③正确;材料并未直接体现“良法之治”,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直接体现“建立起基本、稳定的生活预期”,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科技教育国情。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航天、电子、生物工程等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复习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一般含义是什么?答: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社会主义法律有哪些内在规定性?答: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看,它是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3、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哪些法律部门构成?答: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与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答: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6、如何培养法律思维?答: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7、法律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答:讲法律。
讲证据。
讲程序。
讲法理。
二、论述题:(一)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发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以下任务: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立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思修题库第七章(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刑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3、实体法是规定保证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或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4、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
5、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
6、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7、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
8、“法治”与“法制”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却有重大区别。
(
9、按照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 与按照道德思维、经济思维或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
一定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
10、一般说来, 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三个方面。
(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以( 为核心,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宪法
B 行政法
C 民法商法
D 刑法
2、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A 宪法
B 行政法
C 民法商法
D 刑法
3、 (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行政法
4、 ( 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行政法 B 民商法 C 宪法 D 经济法
5、 (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 法律制定
B 法律遵守
C 法律执行
D 法律适用
6、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作为义务要求人们依法做出一定的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作为义务的是( 。
A 依法纳税
B 不得挪用公共财产
C 不得非法持有专用间谍器材
D 不得侵占公私财物
7、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不作为义务要求人们依法不得做出一定的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不作为义务的是( 。
A 依法纳税的义务
B 不得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C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 依法参加民兵组织
8、以下各项中,属于公民权利的是( 。
A 遵守宪法和法律
B 保卫祖国
C 人身自由
D 维护国家统一
三、多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法律有以下(类型。
A 奴隶制法律
B 封建制法律
C 资本主义法律
D 社会主义法律
2、以下各项中,揭示法律一般含义的是( 。
A 法律是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意志
3、以下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规范构成的是(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学理解释
4、社会法是调整(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劳动关系
B 社会保障
C 社会福利
D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5、刑法是规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经济关系
B 犯罪
C 刑事责任
D 刑罚
6、法律运行的过程主要包括(等环节。
A 法律制定
B 法律遵守
C 法律执行
D 法律适用
7、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等环节。
A 立法 B 守法 C 执法 D 司法
8、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几个环节。
A 法律案的提出
B 法律案的审议
C 法律案的表决
D 法律的公布
9、以下各项中,属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的有( 。
A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B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D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10、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就要树立(等基本观念。
A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B 自由平等观念
C 公平正义观念
D 权利义务观念
11、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包括( 。
A 讲法律
B 讲证据
C 讲程序
D 讲法理
12、大学生可以通过(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法律思维习惯。
A 学习法律知识
B 掌握法律方法
C 参与法律实践
D 进行自我反思
本章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对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B
4、 D
5、 A
6、 A
7、 B
8、 C
三、多项选择题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4、 A B C D
5、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