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目标导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I 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1)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3)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日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M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课咏—课时四、讲授新课导入:图片导入法(旗袍)思考:浏览课本,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答: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1、第一个阶段一一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2、第二个阶段一一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3、第三个阶段一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教育的教学设计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为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方面变化的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课件和课外收集资料,归纳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特别是我们**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查找收集资料,借助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特别**家乡的变化,掌握调查和收集史料的办法。
(2)通过整理和归纳**的乡土历史知识,在对比分析中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融入**县的乡土历史,使学生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感受家乡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史实,体会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养成关注家乡、关注民生的习惯,进一步树立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意识。
(2)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现实化,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获得思想品德的提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教材从“动荡变化中的社会生活”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关于“动荡变化中的社会生活”,教材以鸦片战争为界限,介绍了战争前后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关于“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教材分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阶段,介绍社会生活的变化,阶段分明,线索清晰。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有待培养和强化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历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高效的学习效率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一、教材简析(一)教材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
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现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是党和政府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结果。
突破策略:先在分类探究的基础上,然后通过知识结构探究,以不同时段归类总结。
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原因,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如有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外来影响等。
因此是教学的难点.突破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服饰、住房、习俗、当今产品丰富等原因,通过设问、讨论、探究、归纳等得出。
二、教学目标定位(一)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4)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近代物质生活的演变及其原因2.近代生活习俗的演变及其原因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1.现代物质生活的演变及其原因2.现代生活习俗的演变及其原因重点:近现代物质生活习俗的演变及其原因难点:如何理解近现代中国出现的新生活新风尚【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可以适当地采用幻灯和录像等多媒体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和影视资料来讲解,也可以采取课前收集和采访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活动,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讲述过程中要多配合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本引言中辛亥革命以后街头剪辫子的情景和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给光绪皇帝的上书的内容。
提问:从图片判断反映了什么历史时代的事情?说明了什么问题?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
【讲述内容】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近代物质生活的演变及其原因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鸦片战争的结果?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商业贸易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了破坏。
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也传入我国,并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
最早的变化来自租界,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复杂怀念,城市近代化设施也发生重大变化。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进一步传入我国,我国社会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从我国的东南沿海开始,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上海。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通过本节卡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教学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结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的工业文明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传统的社会。
它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又有什么变化呢?请我们的同学们展示给我们看。
推进新课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4~65页问题情境: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自主学习: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建筑、习俗风尚1.服饰方面:(1)鸦片战争后,“洋布”,“佯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胜生活。
(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欢饮。
(3)到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衣,有人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
2.饮食方面:中国传统饮食非常丰富,各地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惯,如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居室建筑方面:随着中国通商口岸越来越多,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居民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案【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指导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课前同通过上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习法和观察习法了解近代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2)通过思辨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
最终建构知识体系,会习;(3)引导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生在自主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重点难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的基本史实难点:结合上期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的因素【法指导】1.通过上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习法和观察习法了解近代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2.认识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3.运用归纳法,从衣食住社会风俗方面归纳近现代中国人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并形成阶段性特征的认识。
如概括近现代中国百姓婚俗的变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A)引言简介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程,选择了衣食住行、交通、传媒等比较典型方面的内容,从三个阶段分析了变化的状况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
使师生充分了解和感受在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文明,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才会发生根本改观。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比较学习的方法全面审视世界环境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探讨人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因素,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在全面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基础上,间接获取认识社会、实践社会的经验。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A)【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了解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师生、生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世界。
人教版必修2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通过讲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素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1.古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商周时期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阐述了铁器的出现和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还介绍了商周时期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使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2.风俗习惯的渐次演变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婚姻制度、丧葬制度和服饰习俗等,让学生领略到了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3.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商朝和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以及不同朝代的政治变化和历史风云。
三、课程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在讲解古代社会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采取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2.课堂互动:在课程的各个环节,采取提问、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课堂实例:通过讲述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事迹,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和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四、教学考核方法1.笔试:采取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历史思想的理解。
2.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口试:采取讲解、演讲和对话等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课程安排合理,教学方法丰富多样,但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进:1.学习资源不足:学生的历史素材和学习资源相对较少,需要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料和相关学习链接,便于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知识。
2.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古代礼仪习惯较为复杂,一些学生对古代汉字的理解和发音有些困难,需要在口语表达方面进行辅导。
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览众山小
三维目标
1.通过对19世纪中期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等知识的学习,理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表现及原因。
2.通过对1987年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等知识的学习,理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以及给我们提供的启示;培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观。
学法指导
可以充分运用教材图片及多媒体视频等更为形象、生动地掌握知识。
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己从网络、书籍及影视资料中搜集中国近代生活变化的资料,再结合教材理清本课的线索,总结所要掌握的知识,引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