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2课《在沙漠中心》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 格式:docx
- 大小:104.68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课文《在沙漠中心》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课文《在沙漠中心》教案(优秀6篇)《在沙漠中心》,是圣埃克絮佩里(1900-1944)法国作家的作品。
在沙漠中心教学目的:1.积累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航空事业发展初期,飞行是十分危险的。
飞机性能差,机场设施简陋,天气情报的不完全,从未有人飞行过的路线,数不清的意外,使每一次飞行都像从地狱门口经过。
作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同事们为法国开辟了多条邮政航线,为航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政府的嘉奖。
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虽然那时航空领域还像是一片未开垦的蛮荒之地,但却给了他全新的生活体验,使他充满了生活的激情。
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他的代表作之一《小王子》是人们熟知的,读过的人一定会被作品中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所吸引。
作者钟爱着他的事业,他的生命是飞行的生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毅然参战,要求到前线执行飞行任务,在与敌人的空战中英勇牺牲。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
在此基础上理解散文的结构与中心。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硌(gè):凸起的硬东西跟身体接触,使身体感到难受。
噎(yē):塞住,堵住;哭泣的样子或哭泣的声音。
辐射:(fú shè):指热,光,声,电磁波等物质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状态。
22 在沙漠中心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教学,联系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过程和方法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会生存。
2、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增加语言积累,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沙漠是什么样子的?(展示图片)如果你身处沙漠中心,会是什么感觉?让我们走进《在沙漠中心》,看看作者在沙漠中心是一种什么感觉。
二、作家作品简介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
从1921年服兵役学习飞行;1926年进入法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1929年协同法国著名飞行员梅尔莫兹、吉约梅开辟非洲——拉丁美洲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流亡美国;1943年潜回北非,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至驾驶侦察飞机殉难为止,他的一生是飞行员的生涯。
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
他的代表作有《南线邮航》(1928)、《夜航》(1931)、《人类的大地》(1939)、《战争飞行员》(1942)、《小王子》(1943)、《堡垒》(1944)。
本文选自《人类的大地》,是圣埃克絮佩里除《小王子》《夜航圣埃克絮佩里》以外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
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英译本名为《风、沙和星星》,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是他以飞机为书房以身体力行为座右铭的心灵自传。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1、注音:泅(qiú)沮(jǔ)虞(yú)斫(zhuó)规(guī)栅(zhà)聊(liáo)作践(zuò)(jiàn) 御(yù)2、释词:泅:游泳。
22 《在沙漠中心》【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3.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见过沙漠吗?谈谈你对沙漠的看法?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和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情节背景:圣埃克絮佩里和机务员曾盲目撞在利比亚沙漠地。
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
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碛上东奔西走。
三、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要根据要求,抓住内容要点,抓住关键字词句段,默读课文,不重读不回读。
2.速读要求:①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回读。
(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能力)②调整阅读速度。
(根据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而定)③抓住内容要点、关键词句来阅读。
④标出段前序号。
3.作品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4. 在沙漠中心,“我”遭遇了哪些痛苦与煎熬?如何解决这些痛苦?5.面对这些痛苦,作者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先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四、讨论研讨1.圣埃克絮佩里在荒凉的沙漠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痛苦、绝望、平静、乐观2.(1)请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痛苦的句子,并体会一下。
第1段第3行: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斗得像筛糠似的。
第2段第7行: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屠刀就在我的头上。
第5段:冻死的想法让我难受······我不喜欢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
第9段:我的喉咙发紧,这不是个好兆头。
(2)请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绝望的句子,并体会一下。
第4段第2行: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第22课在沙漠中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目标: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重点难点】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二、相关资料简介。
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三、整体感知1.积累词语:乙醚(mí)虫豸(zhì)硌(gè)犁铧(lí)(huá)脐带(qí)真谛(dì)噎(yè)筛糠(shāi)(kāng)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芸芸众生)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筛糠)2.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课文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盲目地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
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一、教育方针:(一)常识与才干1.了解作家著作,以更好地了解课文的思维内在。
2.理清课文叙说的次序及头绪,全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思改变进程,品尝要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异质量。
4.学习用心思描绘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进程与办法:品读要点语句,协作探求,掌握著作经过细腻的心思描绘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写法。
(三)情感、情绪与价值观:1、领会生命的含义,培育勇于面临波折和失利的刚强意志与质量;2、知道探险的实在含义,学会生计,活跃、达观地上临人生。
二、教育要点:1、整理作者的心思改变进程,知道作者的优异品格。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领会生命的含义,正确对待波折和失利。
三、教育难点:品尝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思维感情四、教育课时:2五、教育进程:(一)、新课导入:1.探险,是充溢风险的活动,当那些英勇的探险者们身陷窘境、面临逝世的要挟时,他们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感触?他们是否也有常人相同的惊骇?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入神?让咱们走近《在沙漠中心》,走进探险家的心灵国际,去感触他们的情怀。
(二)教育新课1、著作简介:本文选自《人类的大地》,是圣埃克絮佩里除《小王子》《夜航圣埃克絮佩里》以外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
1935年的一次飞翔中,飞翔坠毁在利比亚沙漠。
在各种求救求生办法均告失利后,接近逝世的他却感到了一种心里的安静……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翔员》《小王子》等。
2、作者简介:圣埃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位置的作家,他是优异的飞翔员,是法国航空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法国最早的飞翔员之一,是撒哈拉航线的飞翔员,他的终身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
在1935年的一次飞翔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
他把自己的飞翔体会,对日子的酷爱,对人类、对国际的考虑写入著作,为人类展示了一个共同的精力国际。
在沙漠中心【规划思维】《在沙漠的中心》触及的“航空探险”和经过人物心理活动体现文章宗旨的艺术方法,对日子在今日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生疏。
因而,认知20世纪初的航空工作,了解圣埃克絮佩里,是走进文本、取得情感领会的钥匙,是教育中不行短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了解、感悟、领会圣埃克絮佩里心灵表白所提醒的生命“真理”,则是激起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要害,也是教育过程中要掌握好的关键,有必要打破的难点。
所以我化困难为简略选用从课题下手,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步,全体感知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为了削减难度,可在标题加前后词语或采纳填空的方法:——(谁)——(在什么地方)——(怎样样?)第二步,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看课文的标题,让学生自己规划问题。
经过归纳得出下列问题:1、谁在沙漠中心?2、为什么在沙漠中心?3、在怎样的沙漠中心?4、在沙漠中心做了些什么?5、在沙漠中心想了些什么?【教育方针】1.培育在默读中提取要害信息,归纳主要内容,了解人物心理活动的才干。
2.品尝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思维感情。
3.使学生能重视主人公活跃、达观的人生情绪和为人类飞翔工作所负的责任感。
【教育时数】一课时【教育流程】一、图片导入(先出示一幅沙漠图片,并出示课题“在沙漠中心”)师:在沙漠中心,你的脑际中会浮现出一些什么现象?(学生答复)师:是啊,在沙漠中心,咱们的脑际或许会浮现出漫漫的黄沙、美丽的绿地、孑立的驼队,还有那奇幻的空中楼阁……但今日,让咱们跟从一位坠机于利比亚沙漠的法国飞翔员,一起置身于苍茫的沙漠中心,感触那非比寻常的沙漠之行。
二、默读课文,全体感知默读课文,请用一句话归纳文章的内容。
提示:可在标题加前后词语教师点评清晰:(归纳应该包括人物+工作)三、研读文章1.为什么作者会在沙漠中心?介绍有关的布景常识,弥补介绍作者布景常识关键:20世纪初的飞翔(飞机制造技能不完善,信息技能不发达,天气预报不精确。
七年级语文下册《在沙漠中心》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
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准备:课文文本《在沙漠中心》相关背景资料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学期的学习充满期待。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沙漠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课文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课文中的积极心态面对困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和体会。
二、深入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如勇敢面对困境、保持乐观心态等。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论如何在困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在沙漠中心》教案在沙漠中心导语:本节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22课《在沙漠中心》的内容。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使他们对沙漠这个自然环境有初步的认知。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通过阅读《在沙漠中心》,学生能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习文本中的词语:学习文中的一些生词,如“沙漠”、“奇迹”、“风暴”等。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描绘沙漠环境和人物心理,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文本中的词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和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理解沙漠的特点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黑板、笔、图片、PPT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描绘沙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读课文(20分钟)1.师生共同读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速度适当调整。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是什么?- 主人公为什么要去沙漠中心?-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Step 4:词语解析(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通过图片展示或解释的方式进行词义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Step 5:个人思考(10分钟)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记录下来:- 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样面对困境?- 你在沙漠中心遇到了什么奇遇?Step 6:个别陈述(10分钟)教师选择几位学生,让他们依次陈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引导其他学生提问和分享意见。
《在沙漠中心》教案教学目标:1、字词积累。
2、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3、理清人物内心变化过程。
4、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体会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内容。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体会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难点:理清“我”心理变化过程,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物的人生追求,引导学生去追求有信念、有理想、有奋斗的人生。
教学方法: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自读、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2008年5月12日14:28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与震中地区远隔千里的我们,也有震感。
灾难虽没有降临在我们头上,但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如果真的强震发生了,被埋在废墟里的我们,濒临死亡,我们会想什么?害怕、恐惧,痛苦,更多会是遗憾,遗憾我们的生活还没有真正开始,许多想做的事还没有做,有许多理想没有实现,丰富的人生还没有来得及体验等等。
太多的遗憾会让我们不甘心生命就此结束。
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他驾驶的飞机坠毁于利比来沙漠濒临死亡时却有着完全不同于我们的体验和思考。
今天,我们学习《在沙漠中心》这篇文章,了解他的不同。
二、解题。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后媒体展示对作者的简介。
三、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四、审读题目和导语,进行联想,提出问题。
(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归类,媒体展示)1、沙漠中心是什么样子的?2、在沙漠中心发生了什么事情?3、“我”有怎样的感受?4、“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五、自学。
1、齐读生字词,正字音。
2、自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体验、思考、感情的句子,并作批注。
3、完成学习目标。
六、交流。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在沙漠中心》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2)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
(3)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技巧。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写作练习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在沙漠中心》。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沙漠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沙漠的了解和印象。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3. 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学生跟读和模仿,确保正确理解和掌握。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学生准备下节课的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课文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词汇掌握: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默写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
4.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关注其表达清晰、逻辑连贯、语言准确等方面。
七、课后续论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沙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挑战。
第22课《在沙漠中心》
学习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并运用合作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乙醚()虫豸()硌()犁铧()()
脐带()真谛()噎()筛糠()()
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
(1)指死亡的期限。
()
(2)虫子。
泛指虫类小动物。
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本文节选自,作者是(国家)作家(人名),其代表作有、、等。
4.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问题,问题,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5.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
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参考答案:
1.mí zhì gè lí huá qí dì yè shāi kāng
2.(1)大限(2)虫豸(3)芸芸众生(4)筛糠
3.《人类的大地》法圣埃克絮佩里《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
4.痛苦—绝望—平静—乐观寒冷疲倦缺水坚强勇敢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课内阅读】
(一)
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
天气已经很冷了。
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
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
我颤抖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
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
因为懒得在大热天带着我的橡胶雨衣,我把它扔在路上了。
可如今风越刮越猛。
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
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遮蔽。
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我躺下,又站起来。
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
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1.概括这选文的主要内容。
2.作者说“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选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一个相近的中国成语概括,请你写出这个成语。
4.文章哪些词句充分表达了“我”的痛苦处境?
5.文章在写“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之前作了多处铺垫。
请细读选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主要描写了“我”在夜晚的沙漠中因缺水、寒冷和疲劳而所遭受的痛苦。
2.因为“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并且对自身的处境感到痛苦。
3.无处可逃
4.“哆嗦得受不了了”“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感到自己要冻死了”
“再也没有力气了”“屠刀就在我头上!”
5.(1)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都得挨寒风的鞭打。
分析:用“大理石”般光滑和“平原上的骑兵”直冲过来,形象地突出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
(二)
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行。
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
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
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
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抱怨。
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
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他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
我不能不认为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
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
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
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
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
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
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6.作者为什么说“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
7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8.谈谈你对“我”把“露水当做希望”的理解。
9.选文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10.假如有一天,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参考答案:
6.因为“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
”人们只是通过飞机这个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寻找真理。
7.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8.表明了当时处境的艰难,就如“救命的稻草”之于溺水的人;同时也说明了“我”的顽强和乐观精神。
9.平静、坦然、乐观的心情。
10.积极适应恶劣的环境,并保持平静和乐观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