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PCB设计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2
pcb设计知识点大全1. 什么是PCB设计?PCB设计(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又称印刷电路板设计,是指利用专业电路设计软件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布局需求,通过布线、电路元器件的放置和连接等步骤来设计电子产品中的印刷电路板。
PCB设计是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决定了电路板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
2. PCB设计流程PCB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设计、封装库维护、网络表生成、布局设计、布线设计、设计规则检查、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多个环节。
其中,原理图设计是整个设计流程的基础,通过绘制完整的原理图,明确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连接关系。
封装库维护负责维护元器件的封装库文件,确保使用正确的封装。
网络表生成将原理图转化为电路网表,用于后续的布局和布线设计。
布局设计是根据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尺寸和布局要求,确定元器件的相对位置。
布线设计则是将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进行布线,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设计规则检查和信号完整性分析则是在布线完成后进行的,用于验证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优化信号传输的品质。
3. PCB设计注意事项在进行PCB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元器件布局: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减少信号干扰和电磁辐射。
(2) 信号走线:注意信号线的长度、走向和宽度,避免信号串扰和阻抗失配。
(3) 电源和地线:保持电源和地线的宽度足够,避免电源噪声和接地回流问题。
(4) 高速信号处理:对于高速信号,需要特别注意信号完整性和时序约束。
(5) 散热设计:对于功率较大的元器件,需考虑散热问题,合理设计散热器和散热通路。
(6) EMI设计:合理规划PCB布局,减少电磁干扰问题。
4. 常用的PCB设计软件PCB设计软件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有多种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PCB设计软件:(1) Altium Designer:功能强大,适用于中小规模的电路板设计。
(2) Eagle:易于上手,适用于初学者,拥有大量的元器件库文件。
PCB设计基础知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为印制电路板,是用于连接和支持各种电子元器件的一种基础组件。
PCB的设计是电子产品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电路的性能、布局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1.PCB的类型:PCB的类型主要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单面板只有一面可以进行电路布线,适合简单的电路设计;双面板则可以在两面都进行布线,适合复杂的电路设计;多层板则可以在多个电路层中进行布线,适合高密度的电路设计。
2.PCB的材料:PCB的主要材料包括基板、铜箔和覆盖层。
基板一般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铜箔用于制作导线和焊盘,一般有不同的厚度选择;覆盖层主要用于保护电路,常见的有有机胶覆盖层和漆覆盖层。
3.PCB的设计流程:PCB的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设计、库封装设计、PCB布局、布线、制造文件输出等步骤。
原理图设计是将电路设计成符号图,使用软件进行绘制;库封装设计是将元器件设计成符合标准的封装,也可以使用软件进行绘制;PCB布局是将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规则摆放在基板上,并考虑电磁兼容性和散热等因素;布线是在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线路的连接,保证良好的信号传输和阻抗匹配;制造文件输出是将设计好的PCB文件输出成Gerber文件等格式,用于制造。
4.PCB的布局原则:PCB的布局需要考虑电路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
常见的布局原则包括:将主要的功能单元放在一起,减少连接线的长度;将高频和低频信号分离布局,减少干扰;注意散热和线路的位置关系,保证散热效果;避免并联的线路交叉,减少串扰等。
5.PCB的布线技巧:布线是PCB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用的布线技巧包括:避免信号线和电源线的交叉,减少干扰;避免信号线和地线的平行布线,减少串扰;注意差分线对的长度保持一致,保证信号的相位一致;注意信号线的走向,避免过长和过曲;保证信号线的阻抗匹配,减少反射和损耗。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路原理图设计:这是PCB设计的基础,需要将电子设备中的元件和电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局和连接,以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元件布局: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元件放置在PCB上,并按照电路连接关系进行合理的布局。
布线: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元件布局,使用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形成电路。
布线需要考虑导线的长度、宽度、走向、弯曲半径等因素,以满足电路性能和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焊盘和过孔设计:焊盘是用于连接元件引脚和导线的金属化孔,过孔则是连接不同层之间导线的通道。
焊盘和过孔设计需要根据元件引脚和连接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焊接质量和电路性能。
层设计:多层PCB可以提供更多的布线空间和电气连接,但也增加了设计的复杂度。
层设计需要考虑元件布局、布线需求、信号完整性等因素,合理规划不同层的用途和布线要求。
电磁兼容性设计:PCB设计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包括减小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等方面。
电磁兼容性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元件布局、布线、接地设计等措施来实现。
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是保证PCB在各种工作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的关键。
可靠性设计需要考虑元件的耐温、抗震、抗腐蚀等因素,同时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PCB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制造成本等因素,以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PCB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路基板,其作用是提供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和支持。
在进行PCB设计之前,有一些基础知识是需要我们了解的。
一、PCB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设计需求,包括电路功能、性能指标、电气特性等。
2.原理图设计:根据需求设计电路的原理图。
3.元器件选型:根据原理图选择适合的元器件。
4.布局设计:将元器件按照一定规则布置在PCB板面上,确保电路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5.布线设计:根据原理图和布局设计将电路进行连线。
6.制作工程图:将布线设计的信息转化为工程图纸,方便制造厂家制作板子。
7.制造生产:将制作好的工程图纸发送给制造厂家制作PCB板。
8.原型制作:将制作好的PCB板安装元器件并进行调试。
9.测试验证:对已制作的PCB板进行功能性、可靠性等测试验证。
10.量产生产:确定原型的性能满足要求后,进行量产生产。
二、PCB设计工具常见的PCB设计软件有:Altium Designer、Protel、PADS、Eagle 等。
通过这些软件,我们可以绘制原理图、进行布局设计,进行电路连线等。
三、电路设计规范1.引脚布局:将引脚相互之间的连接线尽量缩短,减小传输过程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效应。
2.层次布局:将不同功能的电路分配到不同的PCB板层上,以达到电磁屏蔽和减少串扰的目的。
3.接地规范:为了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需要合理布置接地线路。
4.走线规范:走线尽量直线、平行、堆叠,减少曲线和突变,以减小电磁辐射和串扰。
5.间距规范:根据电气要求和安全要求确定元器件之间的间距,避免发生放电,以及确保可靠的焊接。
四、PCB制造工艺1.物料准备:准备好需要的PCB板材、铜箔、助焊剂、黏膜等。
2.图形生成:通过PCB设计软件将设计好的工程图转化为生产所需的图形文件。
3.胶膜制作:将图形文件制成胶膜,用于制作版图。
PCB基础知识培训一、什么是PCB?PCB是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印刷电路板。
它是一种用于支持和连接电子元器件的基质。
PCB通常由导电路径和绝缘层组成,可以简化电路设计、提高可靠性,并实现最佳性能。
二、PCB的结构1. PCB的主要构成部分PCB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基材(Substrate):通常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等材料制成。
- 导电层(Conductive Layer):通过印刷方式在基材表面形成导电路径,用于连接组件。
- 钻孔(Vias):用于在不同层之间实现电连接。
- 阻焊层和喷锡层(Soldermask and Silkscreen):用于防止焊接时出现短路,并在PCB表面标记元器件的位置和极性。
2. PCB的类型PCB根据层数可以分为单层PCB、双层PCB和多层PCB,根据板材材料可以分为FR-4(玻璃纤维)、金属基板、柔性PCB等。
三、PCB的制造工艺1. 印制工艺PCB的印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基材预处理:清洗基材表面,去除污垢。
2. 涂布光敏剂:在基材表面形成感光层。
3. 曝光:通过光刻方式将电路图案转移到感光层。
4. 除涂剂:去除未曝光的部分光敏剂。
5. 蚀刻:用化学溶液去除导电层之外的无效导电层。
6. 阻焊和喷锡:涂布阻焊和喷锡层,形成焊接和标记层。
2. 焊接工艺PCB的焊接工艺包括表面组装技术和插件焊接技术。
常见的表面组装技术有贴片式元件焊接和波峰焊接,插件焊接技术则适用于大型元件的焊接。
四、PCB设计原则1. 电路原理图设计在PCB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将电路连接关系和元件位置规划好。
2. PCB布线原则•信号分布:将高速信号、低速信号和电源信号分开布线。
•阻抗控制:对于高速数字信号或高频模拟信号,要注意阻抗匹配。
•减少串扰:尽量避免信号线与干扰源的交叉。
3. 元件布局原则•元件分布:根据信号链路的逻辑关系和电源分布,合理摆放元件位置。
pcb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一、什么是PCB?PCB即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连接和支持电子组件的导电板。
二、PCB的优势1. 紧凑性:PCB可以将电子元件布局在小空间内,提高电路的紧凑性,节省空间。
2. 可靠性:通过专业设计和制造,PCB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路连接,减少故障率。
3. 重复使用性:PCB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实现大规模制造,使得电子产品的复制和扩展更加方便。
4. 高频性能:PCB可以在高频率下保持良好的电路性能,适用于各种通信和射频应用。
5.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的点对点布线,PCB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三、PCB设计流程1. 确定电路需求: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和电路特性,明确电路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2. 原理图设计:使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出电路的原理图。
确保电路间的连接正确无误。
3. PCB布局设计:将电路元件按照一定规则布局在PCB板上,以确保信号的传输和电路的稳定性。
4. 连接布线:根据原理图和布局设计,进行电路的连线布线。
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贴片元件布置:将贴片元件精确地贴在PCB板上,保证元件与PCB的良好接触。
6. 生成Gerber文件:将PCB设计转化为Gerber文件,用于后续的PCB制造。
7. PCB制造:根据Gerber文件,进行PCB板的制造,包括镀金、刻蚀、焊接等工艺步骤。
8. 完成PCB组装:将元件和PCB板进行焊接和组装,形成最终的印刷电路板。
四、PCB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 短路问题:如果PCB上出现短路,可以通过重新布线或者更换元件位置来解决。
2. 热点问题:在高功率电路中,可能出现热点问题。
可以通过增加散热器、优化布局等方法进行解决。
3. 电磁干扰问题:电子产品中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可以通过优化接地设计、增加滤波电路等方式减少电磁干扰。
4. 焊接问题:焊接不良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或者短路等问题。
PCB板基本知识PCB制板基础知识⼀、PCB概念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名称为印制电路板,⼜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部件,是电⼦元器件的⽀撑体,是电⼦元器件电⽓连接的提供者。
由于它是采⽤电⼦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PCB在各种电⼦设备中有如下功能:1. 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撑。
2. 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和电⽓连接(信号传输)或电绝缘。
提供所要求的电⽓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3. 为⾃动装配提供阻焊图形,为元器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字符和图形。
三、PCB技术发展概要从1903年⾄今,若以PCB组装技术的应⽤和发展⾓度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1 通孔插装技术(THT)阶段PCB1.⾦属化孔的作⽤:(1).电⽓互连---信号传输(2).⽀撑元器件---引脚尺⼨限制通孔尺⼨的缩⼩a.引脚的刚性b.⾃动化插装的要求2.提⾼密度的途径(1)减⼩器件孔的尺⼨,但受到元件引脚的刚性及插装精度的限制,孔径≥0.8mm(2)缩⼩线宽/间距:0.3mm—0.2mm—0.15mm—0.1mm(3)增加层数:单⾯—双⾯—4层—6层—8层—10层—12层—64层2 表⾯安装技术(SMT)阶段PCB1.导通孔的作⽤:仅起到电⽓互连的作⽤,孔径可以尽可能的⼩,堵上孔也可以。
2.提⾼密度的主要途径①.过孔尺⼨急剧减⼩:0.8mm—0.5mm—0.4mm—0.3mm—0.25mm②.过孔的结构发⽣本质变化:a.埋盲孔结构优点:提⾼布线密度1/3以上、减⼩PCB尺⼨或减少层数、提⾼可靠性、改善了特性阻抗控制,减⼩了串扰、噪声或失真(因线短,孔⼩)b.盘内孔(hole in pad)消除了中继孔及连线③薄型化:双⾯板:1.6mm—1.0mm—0.8mm—0.5mm④PCB平整度:a.概念:PCB板基板翘曲度和PCB板⾯上连接盘表⾯的共⾯性。
PCB板基础知识1、铜膜导线是指PCB上各个元器件上起电气导通作用的连线,它是PCB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对于印制电路板的铜膜导线来说,导线宽度和导线间距是衡量铜膜导线的重要指标,这两个方面的尺寸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元器件之间能否实现电路的正确连接关系。
印制电路板走线的原则:◆走线长度:尽量走短线,特别对小信号电路来讲,线越短电阻越小,干扰越小。
◆走线形状:同一层上的信号线改变方向时应该走135°的斜线或弧形,避免90°的拐角。
◆走线宽度和走线间距:在PCB设计中,网络性质相同的印制板线条的宽度要求尽量一致,这样有利于阻抗匹配。
走线宽度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10mil)电源线一般为1.2~2.5mm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焊盘、线、过孔的间距要求PAD and VIA:≥0.3mm(12mil)PAD and PAD:≥0.3mm(12mil)PAD and TRACK[走线]:≥0.3mm(12mil)TRACK and TRACK:≥0.3mm(12mil)密度较高时:PAD and VIA:≥0.254mm(10mil)PAD and PAD:≥0.254mm(10mil)PAD and TRACK:≥0.254mm(10mil)TRACK and TRACK:≥0.254mm(10mil)2、焊盘和过孔引脚的钻孔直径=引脚直径+(10~30mil)引脚的焊盘直径=钻孔直径+18milPCB布局原则1、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
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2.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时所须的夹持边设置印制板的禁止布线区、禁止布局区域。
根据某些元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线区。
3.综合考虑PCB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加工流程。
pcb的一些知识
PCB,即印制电路板,也称为印刷电路板或印刷线路板,是电子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PCB的一些基础知识:
1. 组成和制作:PCB主要由绝缘的基板、导电线路和电子元器件组成。
基板提供了一个平稳的工作平面,而导电线路则负责传输信号和电流。
PCB的制作通常采用电子印刷术,即在基板上涂覆一层薄薄的铜,然后通过设计和图案将铜蚀刻掉,只留下所需的导电线路。
2. 功能:PCB在各种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为电子元器件提供了支撑和连接,使得它们可以稳定地工作。
此外,PCB还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分配、转换等功能,确保电子设备正常、高效地运行。
3. 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PCB有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导电线路的层数,可以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此外,还有柔性电路板、刚挠结合板等特殊类型的PCB。
4. 设计:PCB的设计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电路的布局、元器件的排列、导线的宽度和间距等。
为了确保PCB 的性能和可靠性,设计师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则和规范。
5. 制造流程:PCB的制造流程包括裁板、钻孔、内层线路制作、压合、外层线路制作、检测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6. 应用:PCB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等。
可以说,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几乎所有的电路板都是采用PCB 技术制作的。
总之,PCB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性能对整个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
设计电路板需要哪些知识点设计电路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电路板是电子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电路原理、布线规则、器件选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设计电路板需要掌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电路原理和电路分析在设计电路板前,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这包括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等。
了解这些定律和定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等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从而为电路板设计提供指导。
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电路板既涉及到模拟电路,也涉及到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是指以连续变化的信号表示的电路,而数字电路则是以离散的信号表示的电路。
在设计电路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电路类型,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三、元器件选型和封装设计电路板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封装。
元器件的选型包括了电阻、电容、电感、集成电路等多种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电路要求和性能指标进行选择。
同时,不同元器件可能有不同的封装形式,例如贴片、插件、球栅等,需要了解其封装形式以便于在设计中正确使用。
四、PCB布局和布线规则在设计电路板时,需要进行 PCB 布局和布线规则的设计。
PCB 布局是指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进行合理的摆放,以便于信号传输和电路整体性能。
布线规则则是指将元器件互连,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 PCB 布局和布线规则设计时,需要了解电磁兼容性、信号完整性等相关知识。
五、EDA软件的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在电路板设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掌握 EDA 软件的使用,能够辅助进行原理图设计、PCB 布局和布线规则设计等工作。
常见的 EDA 软件包括 Altium Designer、Cadence、PADS 等,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并熟练掌握其中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六、电路仿真和验证在完成电路板设计后,需要进行电路仿真和验证,以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电路仿真可以通过使用 SPICE 类软件进行,通过模拟电路终端的电压、电流波形等参数,来验证电路的性能。
pcb电路板的基础知识PCB电路板的基础知识PCB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电子元器件的载体,也是电路连接的桥梁。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PCB电路板已经成为了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
本文将从PCB电路板的基础知识入手,为大家介绍PCB电路板的相关知识。
一、PCB电路板的定义PCB电路板是一种印刷电路板,它是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载体,可以将电子元器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PCB电路板通常由一块绝缘材料作为基板,上面涂有一层导电材料,形成电路图案。
在电路图案上,通过钻孔等方式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在上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二、PCB电路板的种类PCB电路板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照层数分类PCB电路板可以按照层数的不同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单层板、双层板和多层板。
单层板只有一层导电层,适用于简单的电路;双层板有两层导电层,适用于中等复杂度的电路;多层板有三层或以上的导电层,适用于高复杂度的电路。
2.按照材料分类PCB电路板可以按照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一般分为FR-4板、铝基板、陶瓷板等。
FR-4板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是最常用的PCB板材;铝基板是一种以铝为基材的PCB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适用于高功率电路;陶瓷板是一种以陶瓷为基材的PCB板,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高要求的电路。
3.按照制造工艺分类PCB电路板可以按照制造工艺的不同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单面板是最简单的PCB板,只有一层导电层,制造工艺简单;双面板有两层导电层,制造工艺稍微复杂一些;多层板有三层或以上的导电层,制造工艺最为复杂。
三、PCB电路板的制造流程PCB电路板的制造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电路图首先需要设计电路图,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元器件的位置。
2.制作印刷膜将电路图转化为印刷膜,印刷膜上标注了电路图案和元器件的位置。
PCB设计基础知识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
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
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
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
规范的PCB长得就像这样。
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Board(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
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
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 or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
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
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
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Si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cket)。
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
下面看到的是ZIF(ZeroInsertionForce,零拨插力式)插座,它可以让零件(这里指的是CPU)可以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
插座旁的固定杆,可以在您插进零件后将其固定。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connector)。
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 CB布线的一部份。
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
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
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mask)的颜色。
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
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screen)。
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
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d)。
单面板(Single-Sided Boards)我们刚刚提到过,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
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 ngle-sided)。
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
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
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
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
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为布线可以互相交错(可以绕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为了增加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
多层板使用数片双面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黏牢(压合)。
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
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技术上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
大型的超级计算机大多使用相当多层的主机板,不过因为这类计算机已经可以用许多普通计算机的集群代替,超多层板已经渐渐不被使用了。
因为PCB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您仔细观察主机板,也许可以看出来。
我们刚刚提到的导孔(via),如果应用在双面板上,那么一定都是打穿整个板子。
不过在多层板当中,如果您只想连接其中一些线路,那么导孔可能会浪费一些其它层的线路空间。
埋孔(Buriedvias)和盲孔(Blindvias)技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它们只穿透其中几层。
盲孔是将几层内部PCB与表面PCB连接,不须穿透整个板子。
埋孔则只连接内部的PCB,所以光是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在多层板PCB中,整层都直接连接上地线与电源。
所以我们将各层分类为信号层(Signal),电源层(Power)或是地线层(Ground)。
如果PCB上的零件需要不同的电源供应,通常这类PCB会有两层以上的电源与电线层。
零件封装技术插入式封装技术(Through Hole Technology)将零件安置在板子的一面,并将接脚焊在另一面上,这种技术称为「插入式(Through HoleTechnology,THT)」封装。
这种零件会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并且要为每只接脚钻一个洞。
所以它们的接脚其实占掉两面的空间,而且焊点也比较大。
但另一方面,THT零件和SMT(SurfaceMountedTechnology,表面黏着式)零件比起来,与PCB连接的构造比较好,关于这点我们稍后再谈。
像是排线的插座,和类似的界面都需要能耐压力,所以通常它们都是THT封装。
表面黏贴式封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使用表面黏贴式封装(Surface MountedTechnology,SMT)的零件,接脚是焊在与零件同一面。
这种技术不用为每个接脚的焊接,而都在PCB上钻洞。
表面黏贴式的零件,甚至还能在两面都焊上。
SMT也比THT的零件要小。
和使用THT零件的PCB比起来,使用S MT技术的PCB板上零件要密集很多。
SMT封装零件也比THT的要便宜。
所以现今的P CB上大部分都是SMT,自然不足为奇。
因为焊点和零件的接脚非常的小,要用人工焊接实在非常难。
不过如果考虑到目前的组装都是全自动的话,这个问题只会出现在修复零件的时候吧。
设计流程在PCB的设计中,其实在正式布线前,还要经过很漫长的步骤,以下就是主要设计的流程:系统规格首先要先规划出该电子设备的各项系统规格。
包含了系统功能,成本限制,大小,运作情形等等。
系统功能区块图接下来必须要制作出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方块间的关系也必须要标示出来。
将系统分割几个PCB将系统分割数个PCB的话,不仅在尺寸上可以缩小,也可以让系统具有升级与交换零件的能力。
系统功能方块图就提供了我们分割的依据。
像是计算机就可以分成主机板、显示卡、声卡、软盘驱动器和电源等等。
决定使用封装方法,和各PCB的大小当各PCB使用的技术和电路数量都决定好了,接下来就是决定板子的大小了。
如果设计的过大,那么封装技术就要改变,或是重新作分割的动作。
在选择技术时,也要将线路图的品质与速度都考量进去。
绘出所有PCB的电路概图概图中要表示出各零件间的相互连接细节。
所有系统中的PCB都必须要描出来,现今大多采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的方式。
下面就是使用CircuitMakerTM设计的范例。
PCB的电路概图初步设计的仿真运作为了确保设计出来的电路图可以正常运作,这必须先用计算机软件来仿真一次。
这类软件可以读取设计图,并且用许多方式显示电路运作的情况。
这比起实际做出一块样本PCB,然后用手动测量要来的有效率多了。
将零件放上PCB零件放置的方式,是根据它们之间如何相连来决定的。
它们必须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与路径相连接。
所谓有效率的布线,就是牵线越短并且通过层数越少(这也同时减少导孔的数目)越好,不过在真正布线时,我们会再提到这个问题。
下面是总线在PCB上布线的样子。
为了让各零件都能够拥有完美的配线,放置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测试布线可能性,与高速下的正确运作现今的部份计算机软件,可以检查各零件摆设的位置是否可以正确连接,或是检查在高速运作下,这样是否可以正确运作。
这项步骤称为安排零件,不过我们不会太深入研究这些。
如果电路设计有问题,在实地导出线路前,还可以重新安排零件的位置。
导出PCB上线路在概图中的连接,现在将会实地作成布线的样子。
这项步骤通常都是全自动的,不过一般来说还是需要手动更改某些部份。
下面是2层板的导线模板。
红色和蓝色的线条,分别代表PCB的零件层与焊接层。
白色的文字与四方形代表的是网版印刷面的各项标示。
红色的点和圆圈代表钻洞与导孔。
最右方我们可以看到PCB上的焊接面有金手指。
这个PCB的最终构图通常称为工作底片(Artwork)。
每一次的设计,都必须要符合一套规定,像是线路间的最小保留空隙,最小线路宽度,和其它类似的实际限制等。
这些规定依照电路的速度,传送信号的强弱,电路对耗电与噪声的敏感度,以及材质品质与制造设备等因素而有不同。
如果电流强度上升,那导线的粗细也必须要增加。
为了减少PCB的成本,在减少层数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这些规定是否仍旧符合。
如果需要超过2层的构造的话,那么通常会使用到电源层以及地线层,来避免信号层上的传送信号受到影响,并且可以当作信号层的防护罩。
导线后电路测试为了确定线路在导线后能够正常运作,它必须要通过最后检测。
这项检测也可以检查是否有不正确的连接,并且所有联机都照着概图走。
建立制作档案因为目前有许多设计PCB的CAD工具,制造厂商必须有符合规范的档案,才能制造板子。
规范规格有好几种,不过最常用的是Gerberfiles规格。
一组Gerberfiles包括各信号、电源以及地线层的平面图,阻焊层与网板印刷面的平面图,以及钻孔与取放等指定档案。
电磁兼容问题没有照EMC(电磁兼容)规格设计的电子设备,很可能会散发出电磁能量,并且干扰附近的电器。
EMC对电磁干扰(EMI),电磁场(EMF)和射频干扰(R FI)等都规定了最大的限制。
这项规定可以确保该电器与附近其它电器的正常运作。
EM C对一项设备,散射或传导到另一设备的能量有严格的限制,并且设计时要减少对外来E MF、EMI、RFI等的磁化率。
换言之,这项规定的目的就是要防止电磁能量进入或由装置散发出。
这其实是一项很难解决的问题,一般大多会使用电源和地线层,或是将PCB 放进金属盒子当中以解决这些问题。
电源和地线层可以防止信号层受干扰,金属盒的效用也差不多。
对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过于深入了。
电路的最大速度得看如何照EMC规定做了。
内部的EMI,像是导体间的电流耗损,会随着频率上升而增强。
如果两者之间的的电流差距过大,那么一定要拉长两者间的距离。
这也告诉我们如何避免高压,以及让电路的电流消耗降到最低。
布线的延迟率也很重要,所以长度自然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