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生产管理智能信息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166.77 KB
- 文档页数:4
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火力发电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在使用这些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制度方面的建设,用更加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方式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近年来,虽然相关火力发电厂都在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但因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同时也会运用到较多的系统,所以依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就会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收益,还会影响到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企业就需要对信息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风险,从而保障企业运营的稳定性。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信息安全管理;风险防范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在这个全民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的背景环境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和使用迎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当下互联网技术越发普及,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面临着越发复杂的难题。
基于此,本篇文章从增强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研究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探索提高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信息安全,从而保障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更完善。
1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风险和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效地预防并消除安全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科技水平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以及新类型企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下电网建设进程加快、用电负荷增长以及不及时合闸(断路器)现象频发等等原因都给电网带来了一定程度上损害与危险;同时,电力生产系统中各类事故的频繁发生,也进一步对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工作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切实提升我国供电质量,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风险应急体系,才能有效应对各类事故,减少安全损失。
2安全体系优化策略2.1创新安全培训模式传统的安全培训模式主要以宣讲为主,形式单一枯燥,整体实用性相对较弱,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所以需要对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优化,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教育效果。
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热电厂是指由燃煤、燃气或其他燃料依靠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厂。
热电联产是指在燃烧热能发电的将余热用于供热,实现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施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探讨其在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一、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热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通信技术对热电厂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实现热电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其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监测、设备状态监控、生产调度管理、能耗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热电厂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调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供热供电质量,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化编制与调整,提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热电厂的生产能力。
2.节能减排。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情况,调整生产参数以降低能耗。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热电厂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控与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放超标的情况,减少环境污染。
3.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预警,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热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智能化,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提高热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
4.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热电厂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生产参数等信息,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帮助管理人员优化生产流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提高热电厂的管理水平。
工厂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生产工业发展迅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正成为现代工厂管理的核心。
本文将探讨工厂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的意义及应用。
一、信息化建设在工厂管理中的意义信息化建设是指将工厂内各项业务和管理过程数字化、网络化,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收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
信息化建设在工厂管理中的意义如下。
1. 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2. 降低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生产物料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减少物料和设备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 加强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对工厂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4. 提供决策依据:信息化系统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生产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决策依据,帮助其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
二、智能化生产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智能化生产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
智能化生产在工厂管理中的应用如下。
1. 智能物料管理:利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料的自动识别、跟踪和管理,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2. 智能设备管理: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3. 智能质量控制:利用先进的测量与控制技术,实现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调整和控制,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智能生产调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优化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 智能供应链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和智能设备,实现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协调,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反应速度。
三、工厂管理中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生产的挑战与对策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虽然带来了众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厂内的大量数据面临着被黑客攻击和泄露的风险。
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解析摘要:为确保企业生产能够安全进行,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新能源企业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开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希望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文章将通过对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分析,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以及实现方式展开深度探讨,旨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推动新能源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安全生产问题;保障层;数据层;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为确保在出现各种生产安全问题时,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快速对问题进行处理和控制,保证相应损失能够被控制在最小,新能源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力度。
会按照安全监管机构工作具体要求,展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等技术,在考虑系统易调用性以及高拓展性的基础上,完成相关设计以及实现工作,确保能够将系统应用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一、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分析(一)人员方面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员需求量呈现出明显增加趋势,其他行业人员开始转投入到新能源行业之中,虽然人员数量得到了有效补足,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经验等方面却稍显不足,可能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或者违规操作等方面行为,会因为人员方面问题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因为考虑到成本方面问题,部分企业并没有设置充足的人员储备,存在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岗位要求而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会因为疲劳或者其他方面因素影响而导致操作失误,增加安全风险。
(二)设备方面新能源行业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状态,各项设备设计可能存在前期稍显不足的问题,不仅整体设置存在不当状况,而且还存在维护难度过高以及花费成本较大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可能会因为安装标准不完善或者缺乏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设备的整体安装并没有达到预期状态,在后期进行设备操作以及维护等工作开展时,也存在不规范问题,会对整体运行工作开展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安全问题发生可能性。
发电厂智能化缺陷管理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日益开放,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如何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成为了发电厂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为此,发电厂需要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和缺陷预警,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
本论文旨在研究发电厂智能化缺陷管理系统。
首先,分析了发电厂缺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突出了手工管理的缺陷,包括工作量大、数据管理困难、难以做出数据分析和处理等问题。
然后,介绍了发电厂智能化缺陷管理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缺陷识别、缺陷信息管理、缺陷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模块。
系统的缺陷识别模块主要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测,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异常等缺陷,提供实时的缺陷识别和预警。
缺陷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识别出的缺陷进行信息管理,包括缺陷类别、缺陷位置、缺陷程度等基本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管理,方便后续查询和统计。
缺陷数据统计和分析模块则通过软件系统对缺陷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分析出缺陷的时间、频次、类型等相关数据,可以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后,以某发电厂为案例,对智能化缺陷管理系统进行了试点应用。
通过对试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预警设备缺陷,提高了缺陷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也为生产过程中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护费用。
综上所述,发电厂智能化缺陷管理系统的应用,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费用,同时也可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智慧电厂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电力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智慧电厂建设应运而生。
本项目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电厂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升级。
二、项目目标1.提高电厂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2.实现电厂管理智能化,提升管理水平。
3.提升电厂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4.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方案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网络设施:构建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为电厂信息化提供基础支撑。
(2)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处理和分析。
(3)云计算平台:搭建云计算平台,为电厂提供弹性、高效的计算资源。
2.生产管理系统(1)生产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电厂生产过程,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生产调度系统:实现生产任务的智能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3)设备维护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预防性维护。
3.管理决策系统(1)经营分析系统:对电厂经营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员工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3)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核算和管理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4.服务系统(1)客户服务系统:搭建客户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咨询、故障报修等服务。
(2)市场营销系统:分析市场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3)售后服务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进度,组建项目团队。
2.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电厂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需求方案。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方案,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
4.系统开发:按照设计文档,进行系统开发和集成。
5.系统部署:在电厂进行系统部署,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6.培训与推广:组织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素养,推动系统应用。
7.项目验收: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力行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发电过程,提高效益和服务质量,电厂管理部门引入了电厂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厂重要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提高了电厂管理水平和效率。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发电计划、生产运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四个主要模块。
发电计划模块主要是制定电厂的发电计划,对不同负荷水平进行调整,建立合理的发电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实施和跟踪。
生产运行模块主要是对电厂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包括机组的工作状态、运行效率和节能措施等,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电厂的生产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模块主要是对电厂发电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监控,确保电厂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保证发电质量和电力安全。
安全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电厂生产安全进行监控和管理,制定各类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有效预防和控制电厂生产中的事故和安全风险。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主要采用传感器、控制器、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实现对电厂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采集,最终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系统集成度高,实现了对电厂各个生产环节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通过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管理部门可以实时了解电厂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效果。
第二,系统集数据分析和智能管理于一体,能够对生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
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可以对电厂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预测,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生产优化参考。
第三,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厂生产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具备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降低了电厂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厂生产管理系统的价值,同时降低系统的使用成本和风险,管理部门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火电厂SIS系统简介2004年7月目录1TPRI-SIS简介 (5)1.1概念 (5)1.2定位 (5)1.3组成 (6)1.3.1网络设备 (6)1.3.2控制网络接口设备(接口机) (6)1.3.3实时/历史信息数据库服务器 (6)1.3.4过程管理功能站 (7)1.3.5值长监视站 (7)1.4功能 (8)1.5特点 (10)2总体方案 (11)2.1设计原则 (11)2.2设计说明 (12)2.3系统配置 (13)2.4 2.4技术参数 (20)3网络系统 (21)3.1设计原则 (21)3.2设计方案 (22)3.3设备选型 (22)3.3.1主交换机 (22)3.3.2防火墙 (23)3.4主要设备简介 (24)3.4.1C ISCO 4500系列交换机 (24)3.4.2C ISCO PIX515系列硬件防火墙 (24)4主机系统 (25)4.1设计原则 (25)4.2设计方案 (26)4.3设备选型 (26)4.3.1实时数据库服务器集群 (26)4.3.2计算分析站服务器 (30)4.3.3寿命管理服务器 (31)4.3.4工程师工作站服务器 (32)4.3.5值长工作站 (33)4.3.6接口机 (36)4.3.7打印机 (37)4.4主要设备简介 (38)4.4.1DELL P OWER E DGE 2650服务器 (38)4.4.2DELL自动磁带装载机 (38)4.4.3DELL O PTI P LEX TM GX270台式机 (38)4.4.4HP5500彩色打印机/HP5100黑白打印机 (38)5第五章机柜及电源设计 (39)5.1机柜设计 (39)5.2电源设计 (40)6系统软件 (41)6.1实时/历史数据库 (41)6.2网络管理软件 (43)6.3防病毒软件 (44)6.4系统备份和灾难恢复软件 (46)7应用功能 (49)7.1全厂生产过程监控 (49)7.1.1生产流程监视 (49)7.1.2生产数据存储 (51)7.1.3生产数据查询 (51)7.2负荷分配和调度 (51)7.2.1机组负荷经济分配功能 (52)7.2.2辅助单元功能 (53)7.2.3实现方法 (54)7.3实时处理全厂经济信息和发电成本核算 (55)7.4厂级性能计算和能量审计 (55)7.4.1机组性能计算 (56)7.4.2厂级性能计算 (58)7.4.3厂级能量审计 (59)7.5机组经济指标分析、性能试验及优化运行指导 (59)7.5.1机组性能试验 (59)7.5.2机组经济性指标分析 (61)7.5.3机组运行参数优化及调整操作指导 (63)7.5.4经济指标分析及优化运行指导实现方法 (65)7.6主机和主要辅机故障诊断 (66)7.6.1锅炉运行 (68)7.6.2汽机运行 (68)7.6.3主要辅机诊断 (68)7.7设备寿命计算和状态分析 (68)7.7.1设备寿命计算和状态分析的主要部件 (69)7.7.2主要功能 (69)7.8设备状态(泄漏、磨损等)检测和计算分析功能 (71)7.9生产过程数据、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 (71)7.9.1生产过程数据、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和报表制作 (71)7.9.2设备和状态信息查询和统计 (73)7.10系统管理和维护 (74)7.10.1数据库维护和管理 (74)7.10.2模型维护 (75)7.10.3GPS系统时标同步 (75)1 TPRI-SIS简介1.1 概念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 in Plant Level,简称SIS)是集过程实时监测、优化控制及生产过程管理为一体的电厂自动化信息系统。
智能工厂生产管理系统操作指南第一章:系统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1.2.1 信息管理 (4)1.2.2 业务办理 (4)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2.4 信息共享与协同 (4)1.2.5 安全保障 (4)1.2.6 系统维护与升级 (4)1.2.7 用户友好的界面 (4)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4)2.1 系统安装 (4)2.1.1 准备工作 (4)2.1.2 安装步骤 (5)2.2 系统配置 (5)2.2.1 硬件配置 (5)2.2.2 软件配置 (6)2.2.3 网络配置 (6)第三章:用户管理 (6)3.1 用户注册 (6)3.2 用户登录 (7)3.3 用户权限设置 (7)第四章:生产计划管理 (8)4.1 计划编制 (8)4.1.1 概述 (8)4.1.2 编制内容 (8)4.1.3 编制方法 (8)4.2 计划调整 (8)4.2.1 概述 (9)4.2.2 调整内容 (9)4.2.3 调整方法 (9)4.3 计划跟踪 (9)4.3.1 概述 (9)4.3.2 跟踪内容 (9)4.3.3 跟踪方法 (9)第五章:物料管理 (10)5.1 物料入库 (10)5.2 物料出库 (10)5.3 物料查询 (11)第六章:生产调度管理 (11)6.1 生产任务分配 (11)6.3 生产异常处理 (12)第七章:质量控制管理 (12)7.1 质量检验 (12)7.1.1 检验目的与要求 (12)7.1.2 检验方法与手段 (12)7.1.3 检验流程与职责 (12)7.2 质量问题处理 (13)7.2.1 问题分类与识别 (13)7.2.2 问题处理流程 (13)7.2.3 问题处理措施 (13)7.3 质量数据统计 (13)7.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3)7.3.2 数据分析方法 (13)7.3.3 数据应用 (13)第八章:设备管理 (13)8.1 设备维护 (13)8.1.1 概述 (13)8.1.2 维护策略 (14)8.1.3 维护管理 (14)8.2 设备维修 (14)8.2.1 概述 (14)8.2.2 维修策略 (14)8.2.3 维修管理 (14)8.3 设备功能监测 (14)8.3.1 概述 (14)8.3.2 监测方法 (15)8.3.3 监测管理 (15)第九章:库存管理 (15)9.1 库存查询 (15)9.1.1 查询方式 (15)9.1.2 查询结果 (15)9.2 库存预警 (15)9.2.1 预警条件 (16)9.2.2 预警方式 (16)9.3 库存优化 (16)9.3.1 库存分类 (16)9.3.2 优化策略 (16)9.3.3 库存调整 (16)第十章:生产报表管理 (17)10.1 报表 (17)10.2 报表查询 (17)10.3 报表分析 (17)第十一章:系统安全与维护 (18)11.1.1 数据备份的类型 (18)11.1.2 数据备份的方法 (18)11.1.3 数据备份的注意事项 (18)11.2 系统升级 (18)11.2.1 系统升级的类型 (18)11.2.2 系统升级的方法 (19)11.2.3 系统升级的注意事项 (19)11.3 系统故障处理 (19)11.3.1 软件故障 (19)11.3.2 硬件故障 (19)11.3.3 网络故障 (19)第十二章:常见问题与解答 (19)12.1 系统操作问题 (19)12.1.1 如何登录系统? (19)12.1.2 忘记密码怎么办? (20)12.1.3 如何修改个人信息? (20)12.1.4 如何查看操作日志? (20)12.2 系统功能问题 (20)12.2.1 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 (20)12.2.2 如何进行数据查询? (20)12.2.3 如何进行数据录入? (20)12.2.4 如何导出报表? (20)12.2.5 如何设置权限? (20)12.3 系统维护问题 (20)12.3.1 系统出现故障怎么办? (20)12.3.2 如何进行系统升级? (21)12.3.3 如何保障系统安全? (21)12.3.4 如何备份和恢复数据? (21)第一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本系统是一款集成了多种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共享,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电厂SIS系统简介当前MIS系统和生产控制系统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直接将各控制系统与MIS系统耦合是不恰当的,这就需要在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同时需要搭建能够对电厂性能进行实时监控的高级应用软件,以此提高发电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通过将各机组控制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和公用系统等联成一体的通讯网络,组成厂级管控一体化的实时监控信息系统(SIS),同时在SIS的基础上建立以降低发电综合运营成本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可有效地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以提高发电企业整体效益为目的,为管理层应用提供可靠的实时运行数据,为电力市场运作下的发电企业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报价信息,从管理角度帮助企业控制成本,使企业领导层的经营决策依据充分更具科学性。
SIS部分XXX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n System,简称SIS)是为火电厂全厂实时生产过程综合优化服务的厂级监控管理信息系统,SIS将成为电厂MIS(属于厂级管理现代化范畴)和各种分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桥梁,它既是厂内单元机组DCS 和公用辅助车间级自动化系统的上一级系统,又向MIS提供生产实时数据以支持MIS的需要,它集过程实时监测、性能优化及生产过程管理为一体,从而在整个电厂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真正做到管控一体化,全面提升发电厂的整体效益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该系统的重要特点的是,在实现厂级生产网络互连和生产过程数数据集中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开发出多种高级应用软件,如厂级综合性能计算和生产成本实时分析软件、设备故障诊断和寿命评估软件、机组和厂级优化软件、以及厂级负荷优化分配软件等。
该系统的实施,一方面实现了全厂生产过程控制网络的互连,实现各类设备和过程信息的实时集中管理,有利于电厂运行总值长和厂长、总工及各类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看全厂生产过程和运行工况,及时调度和处理有关事故或设备缺陷,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数据挖掘和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开发的高级应用软件,智能化生成电力生产过程的专家知识,进行实时成本分析,指导电厂机组的优化运行,对设备进行检修诊断及相应关键设备寿命进行监测管理,这对于减少电厂机组的事故率、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巨大的。
管理信息系统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产生的垃圾量也越来越大。
处理垃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垃圾焚烧发电厂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而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管理需求出发,探讨管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应用。
垃圾焚烧发电是指通过高温燃烧垃圾,产生高温的热能,再利用这种热能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最终产生电能。
在垃圾焚烧发电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运输、燃烧、发电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的系统。
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播,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垃圾分类和管理。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如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等。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技术手段,记录每一批垃圾的来源、种类和数量,帮助管理者做好垃圾分类和管理,确保垃圾焚烧发电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优化生产过程。
垃圾焚烧发电需要燃烧炉、锅炉、发电机等设备,这些设备需要进行耗材管理、维护保养和运行监控。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监测设备,实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能耗情况和故障预警,为管理者提供设备管理和维护决策支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节能减排和环保监控。
通过监测设备和数据传感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和噪音控制等环境指标,以帮助管理者做好环境监测和排放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为管理者提供节能减排的优化方案和环保决策支持,帮助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垃圾分类和管理、优化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和环保监控、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需求。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北京华电天仁电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SIS的基本概念 (1)1.1 SIS的产生背景 (1)1.2 SIS定义 (2)1.3 SIS能为发电企业带来什么 (3)1.4 SIS应用概况 (6)2 SIS在火电厂自动化信息化系统中的位置 (7)3 SIS主要功能 (10)3.1 生产过程信息采集、处理和监视 (11)3.2 经济指标、性能计算分析和操作指导 (13)3.2.1 机组级性能计算和分析 (13)3.2.2 厂级性能计算和分析 (13)3.2.3 机组经济性指标分析 (13)3.2.4 运行优化曲线和设备操作指导 (14)3.3 运行调度 (14)3.3.1 机组级运行调度 (14)3.3.2 厂级运行调度 (14)3.3.3 系统监控方式 (15)3.4 优化运行控制 (15)3.5 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16)3.5.1 设备状态监测 (16)3.5.2 机组运行故障诊断 (16)3.5.3 机组寿命管理 (16)3.5.4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数据管理 (16)3.5.5 金属状态检测监督 (16)3.6 机组在线性能试验 (17)3.7 其它功能 (17)3.7.1 发电厂远程技术服务网络的连接 (17)3.7.2 机组仿真系统的连接 (17)3.8 应用功能集成原则 (17)1 SIS的基本概念1.1 SIS的产生背景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把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作为推进企业升级、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正处于新的跨跃式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①电力体制改革使电力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电力企业必须面对市场化的竞争。
②对电力生产供应的质量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在电力供应相对短缺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非计划停运,保证电能供应质量,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智能工厂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热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工厂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为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生产过程和资源分配。
本文将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应用、设计要求以及可能的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和意义。
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工厂内各种设备、机器、传感器等连接到互联网,并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状态、物料流转等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它的意义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管理。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可以应用于生产计划管理、设备运行监测、物料流转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通过智能化的生产计划管理,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进度、优化物料的需求和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
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料的全程追踪和管理,可以提高物料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产品不合格情况,降低不良品率。
在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时,需要考虑一些要求和挑战。
首先,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保护企业的生产数据和信息不被恶意攻击。
其次,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工厂,并能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另外,系统应具备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和管理。
同时,由于工厂环境复杂,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通信稳定性。
然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包括物联网设备的选择、网络架构的设计、数据集成和分析等方面。
其次是成本和投资回报的平衡,企业需要权衡投资与收益,并确保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电厂上的应用作者:冯国军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21期目前火电厂的控制均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网和其它系统,这些系统都将与实时数据库系统进行通讯,实时数据库系统配置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器和上位机等,储存全厂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和历史资料,并对生产过程的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为全厂生产过程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现将MIS详细介绍如下:一、MIS主要系统配置1.中心服务器系统:由2台小型机服务器(双机双控容错)集群和磁盘阵列组成。
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存储电厂MIS系统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该机需要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采用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存储。
2台小型机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具有功能强大、可用性强、联网性能好等特点。
其它6台服务器采用微机服务器,作为专业服务器,分别用于防病毒服务器、MIS应用服务器、OA服务器等服务器。
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网络由1000M光纤主干网和1000M/100M/10M二级网络组成,对外通过中国电信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联接。
2.核心交换机(2台):核心交换机连接整个系统的所有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中心。
它的安全、稳定将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实现千兆链路备份。
3.硬件防火墙(2套):一台用于在局域网与外部网络的连接时保证局域网的安全;另一台保证财务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隔离的要求。
二、MIS系统主要功能1.系统运行集成化,软件的运作跨越多个部门;2.业务流程合理化,各级业务部门根据完全优化后的流程重新构建;3.绩效监控动态化,绩效系统能即时反馈以便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管理改善持续化,电厂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评价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
MIS作为应用软件,必须按这个标准去实施所能实现的功能,下文将详细阐述六大系统。
三、六大系统1.资产管理系统:即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企业管理好有形资产,使之物尽其用,能安全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效益、降低维修成本。
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MIS)解决方案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涵盖企业设备、物资、生产技术、运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是电厂管理者对电厂运行状况进行有效、实时监控的有效工具。
1、MIS系统解决方案及拓扑MIS系统一般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有:办公自动化(OA)、生产实时信息监测、综合信息查询、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缺陷管理、维修工程管理、燃料管理、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安全监察、技术监督、动态指标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统计报表等。
其中,数据库是MIS的核心,既要存储企业的业务数据,也要存储描述数据的数据、描述对数据如何加工、以及加工和数据的关联关系的数据。
通过MIS的使用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计划性、科学性,增强企业决策与管理层对企业运行状况的控制能力,优化企业和资源配置与调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选型依据及标准信息系统工程(MIS)应完成企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接口、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厂其它业务系统、电厂信息综合查询和成本分析等功能及各功能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并与集团MIS联网的系统做好接口,满足电厂对于生产行政的管理要求,提高电厂管理水平。
具有采集所有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建立长期存储实时历史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厂级生产过程监视和管理、机组性能计算和分析等基本功能,以及其它可选功能,并向MIS提供过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自动产生各类报表以满足电厂对于生产过程的要求,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从上述应用的需求可以得出硬件平台选型的原则:先进性:所采用的技术及设备必须符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既有先进技术又发展成熟,并且是各个领域公认的领先产品,选用产品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求。
实用性:硬件设备的建设将以满足企业应用系统的需求,同时考虑今后信息量的增加为基点,从主机的处理能力、存储的空间等多方面做到系统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