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69.53 KB
- 文档页数:17
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目录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位于深圳中部发展轴上皇岗路及清平快速之间,规划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坂银通道主线全长约10.74公里。沿线涉及福田、罗湖及龙岗三区。工程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
本标段为第三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4+000~K6+400,总长2.4公里。主要工程为**,隧区地面标高在123.194~410.12之间,最大埋深286.93m。洞口采用削竹式洞门,钻爆法开挖,采用复合式衬砌,本合同段隧道位于R=1000m的平曲线及R=9000m的竖曲线上,纵坡2.5%。隧道左线2380米,右线2420米。
人行横通道9处;车行横通道5处;应急停车带左右洞各2处,配电室2处。
表1-1隧道围岩类型统计表
1.2水文气象条件
1.2.1水文气象
深圳市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季之分。具有雨热同季,干凉同期的特点。但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也较多。
1.2.2地表水
地表水系以鸡公山为分水岭,经由残丘、斜坡向冲沟汇集至临近水库中。
1.2.3地下水
区内雨量充沛,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在沟谷、冲沟及水库岸边浅滩区地下水位埋藏浅,丘陵地区埋藏较深。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0.00~13.20m,标高20.95~207.49m。
本工程沿线场地主要含水层有三类,第一类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含卵石粗砂层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中粗砂、圆砾层,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强,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第二类为强风化及中等风化岩中赋存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弱,属弱含水、弱透水性地层,亦具微承压性;第三类是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的构造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受构造裂隙影响,具有沿构造破碎带集中分布的特征,具承压性,并可受地表水体渗透补给,水量相对较丰富。其余地层的含水性、透水性较弱,属相对隔水层。
2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及**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铁路工程地质手册
(6)已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3排水方案
3.1涌水量计算
**隧道区内以丘陵地貌及低台地地貌为主,地表水系相对不发育,山间小型冲沟旱季一般无径流,雨季时受周边丘陵,坡体面流和径流的迅速补给而水量大增,具有流速快,水量大,携砂量较高等特点。隧洞所穿过的沟谷一般无常年流水,说明地下水补给量不大,主要接受降水补给。现采用水均衡方程,计算隧道涌水量。其控制因素为:大气降水量,隧址集水面积,降水渗入系数及大气降水渗入地下达到隧道涌水处所需的渗流时间。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表2-4-12隧道涌水量降水入渗法计算公式:
隧道涌水量:Q=1000FαA/T;
式中:Q——隧道涌水量(m3/d);
F——隧道集水面积(km2);
α——大气降水渗入系数;
A——年最大日降水量;
T——渗流时间(d)。
隧道集水面积(F):以地表分水岭为界,在1∶1000地形图中量测;
大气降水渗入系数α取经验值0.01;
年最大日降水量(A)取深圳地区日平均最大降水量282mm;
渗透时间T取经验值T=1.5d;
根据设计资料计算预测,隧道北出口LK5+250~LK6+350;RK5+300~RK6+4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752m3/d(31.33m3/h);
隧道北出口LK4+000~LK5+250;RK4+040~RK5+3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1253m3/d(52.21m3/h)。
3.2**隧道排水的特点
(1)隧道左线LK6+380~LK6+150段230m为顺坡,坡度1%,
LK6+150~LK4+000段2150m为反坡,坡度2.5%;隧道右线RK6+460~RK6+295段165m顺坡,坡度1.4%,RK6+295~RK4+040段2255m反坡,坡度2.4%。
(2)顺坡施工时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上坡,洞内水可顺坡流出,排水较为方便。
(3)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3.3总体方案
(1)洞内顺坡排水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需要,并经常清理排水设施,防止淤塞,确保水路畅通。水沟位置应远离边墙,宜距边墙基脚不小于1.5m。在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等特殊或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中,排水不宜直接接触围岩,宜根据需要对排水沟进行铺砌或用管槽代替,排水沟中不得有积水。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应在下台阶开挖前架槽(管)将水引排至下台阶排水沟内,横向分幅开挖时应挖横向排水沟将水引至未开挖一侧,严禁漫流浸泡下台阶基坑。
(2)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仓容量按5min涌水量设计,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
(3)工作水泵按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同时为防止突水,设置利用高压风管作为1套应急排水系统。
3.4排水系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