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高压交联电缆硫化工艺计算软件说明书

中高压交联电缆硫化工艺计算软件说明书

中高压交联电缆硫化工艺计算软件说明书
中高压交联电缆硫化工艺计算软件说明书

中高压交联电缆硫化工艺计算程序中高压交联电缆

硫化工艺计算程序

用户指南

激活能量

交联反应的关系式: dx/dt=k(1-x)

K是一个温度函数: k=ko exp(-Ea/RT)

这个参数表示: Ea/R [Ea/R]=K

计算模式[扩展模式](输入)

计算模式详细说明,如何设定优化的参数。在正常模式下,将计算出生产线的速度和正常生产时的温度设定值。在简要模式下,将计算给定温度的生产线速度,如果是那样的话仅计算速度,也就是可以保证充分地交联度。在模拟模式下,是将速度和温度给定进行模拟运算。在半配方模式下计算时只给出正常生产阶段的结果,而在全配方模式下则可以提供各个阶段的生产工艺参数。

硫化计算菜单

点击不同的子菜单项目,可以进行硫化工艺参数的计算(停止)

清除-按钮

可以从现有生产线中将选定的部件进行移除。

冷态直径D(冷)

在室温下,交联线芯的冷态直径。

导体直径[mm](输入)

导体直径也指在绕包半导电尼龙带之前的直径,半导电尼龙带必须包括在导体屏蔽层内[****]。因为扇形分裂导体的直径,包带是必须被使用并计算在内的。

导体有效截面[mm2](输入)

导体的有效载面是指电力(热量)传输的有效载面。在许多案例中导体绞合后的有效截面是导体相应直径的(80~90)%[****]。

导体初始温度[℃](输入)

导体初始温度的定义是在没有过十字机头前的温度。当在不使用导体预热器时,可以输入室温代替。铜导体的预热温度可以加到xxx℃,铝导体的预热温度可以加到xxx℃,但是预热的温度值由于制造方自行选定。

导体材料[AL/CU](输入)

导体材料可以选择铝(AL)或铜(CU)。铜导体需要相对高50%的加热能量,也就是说铜导体的生产线速度相对铝要慢。

导体屏蔽层挤出量[kg/hr](输出)

导体屏蔽层挤出量是生产阶段线速时的一个大约出胶量[****]。与材料、设备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

导体屏蔽层挤出速度[rpm](输出)

导体屏蔽层的挤出速度是一个大约的转动速度。计算值基于挤塑机的出胶曲线,详见挤塑机的出胶量介面[****]。

导体屏蔽层挤出温度[℃](输入)

导体屏蔽层挤出温度定义为融体在通过十字机头时的温度。值可以被任意输入也可通过出胶量曲线自动计算,详见挤塑机的出胶量介面[****]。代表性的融体温度在120~145℃间。

导体屏蔽层材料[-](输入)

导体屏蔽层材料可以从被给定的列表中进行选取。每一种材料有一个材料参数文件,可以通过修改材料参数的介面窗口中查看[****]。如果要选用的材料没有在列表中找到,可以选用默认的导体屏蔽材料DEF_SCN。

导体屏蔽层厚度[mm](输入)

导体屏蔽层厚度是一个冷态的平均值。冷态与热态挤出值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收缩率进行计

算[****]。可能半导电尼龙带被包括在这层厚度内。详见导体屏蔽层挤出出胶量[****]。管路内部直径[mm]

悬链线部件的管路直径[mm]。管路的数值在选区中后,可以在悬链线结构窗口中被更改[****],在主窗口[****]或管路定义窗口中[****]。

管路长度[m]

悬链线管路的长度在选中前,在悬链线结构窗口或主窗口中修改[****]。

管路温度[℃]

悬链线管壁温度值可以在主窗口或管路定义窗口中修改[****]。同样温度斜率也能在管路定义窗口是修改。

悬链线管路

悬链线的每一个管路部件可以被看到,它们的值可以直接或在管路定义窗口中被修改[****]。悬链线的结构可以通过悬链线结构窗口建立[****]。

删除配方

删除任意一个指定的配方。就像在Windows程序中删除一个普通文件一样。

删除-按扭

在可见的材料名称栏内删除一个材料[****],就按这个按扭。最好不要删除硫化程序自身所提供的材料。

结束阶段冷却时间[min] (输出)

在经过冷却硫化阶段后就进入结束冷却阶段。冷却是为了降低经过硫化电缆的温度,降低融点,这个阶段同样需要加压。这些参数在全配方模式计算中都给出了(详见硫化计算模式[****])。

结束硫化时间[min] (输出)

为了保证停车时在硫化管内的线芯交联度合格,必须使用线芯有一个硫化的时间。这些参数在全配方模式计算下给出(详见硫化计算模式[****])。

结束阶段加热管温度[℃] (输出)

为了保证结束阶段硫化管内的线芯交联度合格,必须保证有一定的管道加热温度。这些参数在全配方模式计算下给出(详见硫化计算模式[****])。

下封闭

下封闭是指悬链线的尾部(例如下封闭的位置)

估计导体所受压力[N/mm2] (输出)

在冷却管内绝缘冷却收缩。因而导体有轴向压力,这将影响电缆剪切后中心向轴向收缩。这个可以通过在线松驰装加以控制,这个参数是一个压力的估计值。

退出程序

关闭硫化工艺计算程序。

退出-按扭

同意关闭这个窗口点击退出按扭。

输出配方

输出配方参数到(PSU)系统。参数用于电缆的生产。如果数据线没有连结,输出功能将不能被实现。

伸长尺寸窗口

伸长尺寸窗口显示每一层的热伸长尺寸能过X光测试系统(在十字机头后0.5m处)。

挤塑机出胶量最大值

出胶量相应于最大的运行转速(rpm)。

挤塑机出胶量最小值

出胶量相应于最小的运行转速(rpm)。

挤塑机出胶量窗口

挤塑机出胶量窗口定义挤塑机的型号,出胶量和融体温度。参数用于计算生产线大约的转速、融体渡和出胶量限制。

.

挤塑机转速最大值

所选挤塑机的最大转速。

挤塑机转速最小值

所选挤塑机的最小转速。

挤塑机的选择列表

列出可供选择的列表。点击下拉菜单选择你想要的挤塑机型号。

限制生产线速的因素[-] (输出)

限制生产线速度的因素有:加热功率(如交联度),冷却功率(如导体的出线温度),挤塑机出胶量,牵引的最高线速等。

气体冷却装置

气体的冷却基于氮气的循环。气体的流动方向通常是向中心移动,气体循环可以同时冷却电缆的表面和部分冷却管。气体冷却区不仅可以冷却冷却区域同时也可以降低预冷段的温度。循环的气体可以带走部分加热的气体。

气体松驰装置

气体松驰装置可以被应用于VCV线和CCV线。硫化管的温度最高可以设定450℃,但通常采用稍低的温度生产。

图形显示/交联度

运行时的交联度。计算前应选择一个合适的过氧化物分解量,通常是指绝缘层的过氧化物分解量。通过图形可以观察从导体至绝缘屏蔽间内部的线芯交联模拟曲线。

图形显示/外径

运行时的实际外径,表现为线径的膨胀和收缩。主要是绝缘层的变化。直径值在计算结束后可以得到,但不要在没有重新计算的情况下修改配方的参数。

图形显示/表面温度

生产运行时的绝缘屏蔽表面温度。

图形显示/导体温度

运行过程中导体的温度。铜的热导性为2000次比铝的热导性1000次要好,聚合物的热导性最差。因此代表性的导体温度可以假定是一个恒量。

图形显示/长度

显示当前经过管路的距离。

图形显示窗口

图形显示窗口显示当前管路中的导体温度,绝缘温度,表面温度和中心的交联度纵座标表面温度值0~300℃和交联度0~100%。用蓝色虚线区分管路的组成。鼠标指针可以通过移动、点击来锁定和释放。

加热区

加热区的运用直流电流加热。温度由于加热管辐射至电缆的表面在热量在管内自然对流。通常CCV线有6-12节加热管,VCV线有3-6节加热管。

帮助

点击帮助将显示硫化程序的帮助文件。

热态直径D(热)

通过X光测量设备显示。

热态厚度Th(热)

通过X光测量设备显示每一层的厚度。

电感加热器

自然段即无加热装置也无冷却装置。它的温度通过第1个小时的运行基本保持稳定。通常存在轴向倾斜。通过管路定义窗口可以设定[****]。

绝缘屏蔽层挤出速度[rpm] (输出)

绝缘屏蔽层挤出速度是一个大约的速度。计算值是基于挤塑机的出胶量曲线。

插入-按扭

是为了插入一个部件在现在线结构中,当你想增加一个新的部件,点击插入按扭。

绝缘层挤出出胶量[kg/hr] (输出)

绝缘层挤出出胶量是相应于生产的线速度的。是指的绝缘材料的挤出重量。

绝缘层挤出转速[rpm] (输出)

绝缘层挤出转速是一个大约的速度,计算值基于挤塑机的出胶量曲线。

绝缘层挤出温度[℃] (输入)

绝缘层挤出温度定义为融体出十字机头时的温度。数值即可直接输入也可以由挤塑机曲线自动输入。通常融体温度在120~145℃之间。

绝缘层材料[-] (输入)

绝缘层材料可以在给出的材料列表中进行选择。每一种材料均有一个参数文件,参数文件可以村材料参数窗口中修改。如果要使用的材料没有在列表中找到,可以使用默认的材料参数文件DEF_INS 。

绝缘层厚度[mm] (输入)

绝缘层厚度是一个平均冷态的值,冷态与热态的不同可以通过收缩率进行计算。

绝缘屏蔽层挤出出胶量[kg/hr] (输出)

绝缘屏蔽层挤出出胶量相应于生产速度。是指的绝缘屏蔽材料的挤出重量。

绝缘屏蔽层挤出温度[°C] (输入)

绝缘屏蔽层挤出温度定义为融体出十字机头时的温度,。数值即可直接输入也可以由挤塑机曲线自动输入。通常融体温度在120~145℃之间。

绝缘屏蔽层材料[-] (输入)

绝缘屏蔽层材料可以在给出的材料列表中进行选择。每一种材料均有一个参数文件,参数文件可以村材料参数窗口中修改。如果要使用的材料没有在列表中找到,可以使用默认的材料参数文件DEF_INS 。

绝缘屏蔽层厚度[mm] (输入)

绝缘屏蔽层厚度是一个平均冷态的值,冷态与热态的不同可以通过收缩率进行计算。

最后三个目录

最后三个目录显示的是你最近访问的三个配方文件,点击可以直接载入。

悬链线结构窗口

悬而未决链线结构窗口是用于配置一条悬链线的结构。每一个部件都有型号、长度、温度、温度倾斜和轴向气流速度。

主窗口

主窗口包括了电缆的结构和悬链线的结构,以及计算模式。其它窗口通过下拉菜单激活。材料参数窗口

材料名文本框

材料名称也就是材料文件名,名称的长度不能超过8个字节。

通过点击这个按扭,可以卷动可以用的材料,材料名称在材料名文本框内可见。

最大电缆表面温度[℃] (输入)

最大电缆表面温度是指半导电材料所能抵抗的最高温度。材料的热降解依靠温度和时间。通常来可剥离的材料温度在300℃,可剥离材料的温度在275℃。

最大的导体出线温度[℃] (输入)

最大的导体出线温度是指当导体出下封闭时的导体最高温度。如果出现温度过高,绝缘内就可能出现气泡,因为这时的绝缘太软不能抵抗正常气压下的扩张。

最高加热区温度[℃] (输入)

最高加热区温度是指最高允许温度,这是硫化管所能承受的。在多数情况下是450℃,这个参数可以在加热文件中加以限制。

最高线速[m/min] (输入)

最高线速是指在最高档位下的最快速度。

融点上限

融点的最高上限[℃]

融点下限

融点的最高下限[℃]

融体温度最大值

融体温度相应于最高的运行转速。

融体温度最小值

融体温度相应于最小的运行转速。

熔融-按扭

悬链线内绝缘下垂是与绝缘的温度和交联度相关的。XLPE(LDPE)在低于120℃时是不会出现下垂的。同样交联开始后也不会出现下垂现象。点击熔融-按扭显示的是温度=120℃和交联度在50%时的轮廓线。水平轴是残余的距离L,而纵轴是现在范围。底部是导体表面,顶部是中心表面。再次点击移除这些轮廓线。

信息文本栏

这个文本框是显示输入框的简短信息。当指向输入框时就会显示信息。

最小过氧化物分解量[%] (输入)

最小过氧化物分解量是反应交联反应必需的过氧化物分解水平。过氧化物分解依靠温度和时间以及加速反应的温度。分解动力在每一种材料参数中提供了。通常4个半半衰期(大约95%)就足够了。注意热凝固不是唯一的参数。

载入-按扭/ 挤塑机出胶量窗口

硫化计算时通过这个按扭选择相配的挤塑机。

自然段(接合)

自然段是一个不加热也不冷却的部件。它的温度是运行时第1个小时内通过加热管传热获得并保持一定的水平。

新建配方

新建配方可以清除主窗口中的悬链线结构,电缆参数和挤塑机等,以便重新配置结构。

向后-按扭/挤塑机出胶量窗口

通过点击这个按扭可以更换挤塑机。

向后-按扭/材料参数窗口

通过点击穿这个按扭可以卷动查看材料的热导参数、比热和密度。经选择的参数分别列出不同温度下对应的参数,参数的名称可以在文本框内显示出来。

用于填写备注文本,备注打印时显示在配方的最下方。

备注

备注窗口用于记录简短的信息,存储在配方文件中。

好-按扭

通过点击这个按扭离开本窗口。

打开配方

打开任何一个现有的配方文件,与在Windows应用程序中打开文件一样。

出胶量与融体温度曲线

显示在螺杆运行时的融体温度和出胶量的关系曲线。曲线是基于平均的挤出量,计算的结果可能不是非常的精确。

参数列表输入框

在此输入要填写的参数值。

参数列表窗口

参数列表窗口包括输入与计算的参数值,这些参数经常有较少的变化。列表包括过程限制,起车和停车参数和一些预热的参数。

参数类型文本框

文本框指出参数曲线(如热导性、比热和密度)

参数值列表

列表内容是现有参数曲线的参数值。参数(比热、密度和导热性)表示为分段的线性曲线。过氧化物热分解dH

过氧化物分解需要损耗热。这个参数的关系是热/质量单位dH, [dH]=kJ/kg

中点控制器

中点控制器包括传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分别安装在一节管路的法兰两端,通常的长度是150mm距离相隔6m,没有温度加热系统。

预热器#1 净功率[kW] (输出)

预热器#1 净功率计算的是导体可以接收的发热能量。计算是基于导体的初始温度,以及假定的室内温度。注意反馈的功率一般偏高,因为变压器的功率大约是95%,线圈功率只有30%,这取决于它的尺寸与线圈,以及导体的规格与材料。

预热器#2 净功率[kW] (输出)

预热器#2是指在过十字机头后的预热。预热器#2的净功率是依据导体所接收的热量计算的。计算是基于预热器#2的温度增加值。注意反馈的功率一般偏高许多,因为变压器的功率大约是95%,线圈功率只有10-20%,这取决于线圈的尺寸圈,以及导体的规格与材料。打印配方

在打印机上打印当前的配方。必须有默认的打印机。如果你想更换打印机,首先应更改你的默认打印机。

生产线速度[m/min] (输出)

在正常、简单模式下生产线速度可以被计算出来,在模拟模式下需要你输入一个生产速度(生产速度必须适当),那样才能保证足够的交联度。同时不能超过挤塑机的最大出胶量与转速和导体的出线温度也不能过高。

轮廓-按钮

点击轮廓-按钮将显示绝缘层是心的温度(红)和交联度(蓝)。(例如水平轴是导体表面至绝缘屏蔽表面这个范围)当鼠标移动时曲线将适时不断地更新变化。轮廓图形只能在经过计算后才能显示,在重新计算后不能修改配方。

最大反应速度常数ko

交联反应的关系式: dx/dt=k(1-x)

K是一个温度函数: k=ko exp(-Ea/RT)

这个参数是:ln(ko) [ko]=1/s

配方名称

配方是一个文件包含输入的数据和硫化程序计算的结果。配方包括两个文件:配方文件的扩展名为.REC和图形文件的扩展名.CRV。配方可以被存储在任何一个目录里,配方名称不可超过8个字节。

配方库菜单

移除-按钮

在现有结构中移除一个部件时点击移除按钮。

计算结果窗口

计算结果窗口显示时间、到机头的管路长度、管路温度、线芯各层温度、交联度和每一个部件的冷却/加热功率。

结果列表/ 导体温度Tc [°C]

在部件尾部的导体温度。铜的导热系数是2000次比铝1000次要好,铜、铝的导热性都优于聚合物。因此导体的温度可视为常数。

结果列表/ 交联度Xd [%]

部件尾部的交联度(依据过氧化物的分解率)。计算前应选择一个合适的过氧化物分解量,通常是指绝缘层的过氧化物分解量。通过列表可以观察从导体至绝缘屏蔽间内部的线芯交联模拟曲线。

结果列表/ 加热功率P [kW]

在管路中加热是对绝缘层中心的(冷却是从绝缘中心)。加号表示加热,值是一个功率值。结果列表/ 绝缘温度Ti [°C]

在管路尾部绝缘中心点的温度。文件LH_TECH.TXT指出了这个需要的值,中心点被设定为(默认值)。导体表面=0.0,中心点=0.5,线芯表面=1.0。

结果列表/ 线的长度[m]

部件距离机头的长度。

结果列表/ 部件型号

悬链线的部件。详见悬链线结构窗口。

结果列表/ 表面温度Ts [°C]

管路尾部的线芯表面温度(绝缘屏蔽表面)

结果列表时间t [min]

在生产速度下从机头到管路尾部的时间。

保存配方

使用当前的配方名称保存配方,如果你想改变配方名称,使用配方另存为…。

配方另存为...

使用新的名称保存配方。

保存-按钮

修改材料参数值时用于保存当前名称或新名称文件。如果使用新名称,那么这个名称将出现在名称提示文本框内。在点击这个按钮前需在注意新的名称长度不可超过8个字节。

卷动-按钮

卷动按钮可以垂直卷动。

管路定义窗口

在这个窗口中管路的结构可以被修改。管路的直径、温度及温度倾斜度以及气流的速度甚至型号都可以被改变。通过双击管路图形即可以需要的管路段载入到主窗口的悬链线结构配置中。

管路的气流速度[m/s]

悬链线管路的气流速度,这个参数只可以部件定义窗口中修改。参数用于气体冷却的管路配置中。

部件的温度梯度[℃/m]

悬链线管壁的梯度值只有在部件定义窗口中修改。减号表示减少的温度。

部件的型号/ 部件定义窗口

通过点击管路的图标来更换型号。

部件型号帮助文本

当你在管路结构窗口中点中部件时,部件的名自然数就会显示出来。

选择挤塑机的型号

文本显示当前挤塑机的型号。挤塑机型号可以从挤塑机选择列表中改变选择。

收缩率值Sh(%)

通过X测量设备可以得到室温下每一层的值。

开始硫化计算

激活硫化计算程序,在开始计算前请输入参数和选择计算的模式。硫化计算可以被中止通过停止硫化计算菜单。

开始阶段加热管温度[℃] (输出)

开始阶段的加热管温度可以通过正常生产的速度被计算出来。要计算这个参数请使用全配方计算模式。

开始生产速度[m/min] (输出)

开始生产速度的计算可以保证斜坡升速时的线芯产品质量。这个参数的获得请使用全配方计算模式。

开始生产速度最小值[%] (输入)

开始生产速度最小值是一个输入的参数,它是正常生产速度的百分数。这个参数是保证起车升速时的线芯品质的。这个参数的获得请使用全配方计算模式。

停止硫化计算

用于停止硫化计算程序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停止。在硫化计算期间可以使用其它的任何功能。系统配置

只用于配置,不经常使用。

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用于显示当用硫化计算的版本。

温度值数列

数列包括现有参数曲线的温度值。参数(比热,密度和导热系数)被表示为分段的线性曲线。管道压力[bar] (输入)

管道的压力指明了硫化管道内的压力,通常保持在10bar。

使用T(n)曲线-复选框

如果这个复选框被选中,硫化计算运用融体的温度曲线来更新挤出温度。

其它

版本文本框

显示硫化程序建立时的时间和版本号。

水冷却区

水冷却区是基于循环水系统的。流向是与线芯移动的方向相反的。对流速度快以致线芯进入冷却管的第1米就可以降到水的温度。当水离开管道的时间,水已变得温热。这可以引入一个温度倾斜的参数,详见部件定义窗口。

水松驰区域

可能水松驰区域位于水冷却管的中间,管路的温度依靠管路的电压,但通常限制在170℃(在10bar压力下178℃的温度水就会蒸发。

功能表菜单

电力电缆主要电气参数计算及计算实例

电力电缆主要电气参数计算及计算实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设计电压 及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额定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系统最高电压的要求。其定义如下: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及附件设计和电性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0/U表示。 U0——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导体和绝缘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 U——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 压有效值,单位为kV。 雷电冲击电压 UP——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雷电冲击电压的峰值,既基本绝缘水平BIL,单位为kV。 操作冲击电压 US——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单位为kV。 系统最高电压 Um——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时候和电网上任何点最高相间电压的有效值。它不包括由于故障条件和大负荷的突然切断而造成的电压暂时的变化,单位为kV。 定额电压参数见下表(点击放大)

33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950kV;50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1175kV。 2.导体电阻 导体直流电阻 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 式中: R'——单位长度电缆导体在θ℃温度下的直流电阻; A——导体截面积,如导体右n根相同直径d的导线扭合而成,A=nπd2/4; ρ20——导体在温度为20℃时的电阻率,对于标准软铜ρ20=Ω˙mm2/m:对于标准硬铝:ρ20=Ω˙mm2/m; 1 α——导体电阻的温度系数(1/℃);对于标准软铜:=℃-1;对于标准硬铝:=℃-1; k1——单根导线加工过程引起金属电阻率的增加所引入的系数。一般为(线径越小,系数越大);具体可见《电线电缆手册》表3-2-2; k2——用多根导线绞合而成的线芯,使单根导线长度增加所引入的系数。对于实心线芯,=1;对于固定敷设电缆紧压多根导线绞合线芯结构,=(200mm2以下)~(240mm2以上) k3——紧压线芯因紧压过程使导线发硬、电阻率增加所引入的系数(约);

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计算

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计算同轴电 缆的一个回路是同轴对,它是对 地不对称的.在金属圆管(称为外 导体)内配置另一圆形导体(称为 内导体),用绝缘介质使两者相互 绝缘并保持轴心重合,这样所构 成的线对称同轴对。同轴电缆可 用于开通多路栽波通信或传输电 视节 目,也可用同轴电缆传输高数码的数据信息(如 UL2919屏幕线) 1.一次传输参数: 同轴电缆的一次传输参数主要随电流的频率及电缆结构尺寸D/d变化而变化. (1).有效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与

内外导体直径比没直接的关系? (2).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内外导体直径比增大而增大. (3).电容与频率无关,随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 (4).电导与频率基本上成正比,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1.有效电阻: 同轴电缆的有效电阻包括内导体的有效电阻及外导体的有效电阻,当内外导体都是铜导体时,总的有效电阻为: d d D 1.2有效电感: 同轴回路的电感由内?外导体的内电感和内外导体之间的外电感组成,当内外导体都是铜时回路的电感为: 2? 132 1 1 *

L=①恤(孑)十卡主〒+万沪L(T宮萤醛 1.3同轴电缆电容: 同于同轴电缆无外部电场,所以同轴对的工作电容就等于同轴对内外导体间的部分电容,电容计算可按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来计算:

Dw外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理想外导体Dw=O 非理想外导体Dw编织外导体中的单线直径) K1-内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 D1-同轴线外导体内径(mm) 1.4绝缘电导: 同轴对的绝缘导体G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绝缘介质极化作用引起的交流电导G?,另一个部分是由于绝缘不完善而引起的直流电导G0: G=GO+G? f 一r" 4 ”aji I n m ii .i.? a 2.二次传输参数: 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衰减常数a ,及相移常数. 2.1.同轴电缆特性阻抗:

10KV电缆制作工艺及步骤

冷缩电缆制作工艺要求及步骤 一、1.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2.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光线充足; 3.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手、施工用的材料和工具等应保 持清洁、干燥; 4.各种形式的中间接头和终端头每制作一个要求一次连续 做成。不得有空闲。 二、制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制作电缆头前,把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准备齐全,材料应符合要求,工具需擦洗干净,保持清洁并按图纸核对电缆型号及规格; (2)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测量绝缘电阻; (4)核对相序,作好记号。 2.确定剥切尺寸 电缆终端头的安装位置确定后,按图纸尺寸要求把电缆外护层和钢铠,内护层剥离; 3.制作工序: (1)量好尺寸先剥离外护层(交联聚乙烯层); (2)用钢锯在钢铠与外护层(端部方向)3-5c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铠厚度的三分之二,不得锯透,用螺丝刀在 锯痕尖角处将钢铠挑起,用钳子钳住,用力撕断钢铠,然 后将钢铠剥除; (3)用刀在内护层与钢铠(端部方向)1cm处将内护层剥除。在以下工序中不得将电缆头放在地面,应将其搁置在空间,以免被污染。 (4)用砂纸(皮)打磨钢铠及铜屏蔽,用1.5平方的裸铜线将接地线缠绕3~4匝箍紧后,焊接接地线后进行清洁并缠绕上填充绝缘胶(适量);或用铜 辫子。 (5)套入绝缘三指(或单指套)套后进行冷收缩; (6)用刀在铜屏蔽与三指套(端部方向)2~4cm处将铜屏蔽剥除; (7)用玻璃(刀)在外半导电层与铜屏蔽(端部方向)2cm处将外半导电层剥除,并进行打磨PVC绝缘层,要求圆滑,不得有刀痕和波浪形; (8)用清洁纸(液)将电缆外半导电以上(外)PVC绝缘层清洁干净,不得有黑色半导电颗粒; (9)将应力胶粘在铜屏蔽与外半导电层中间,然后套入应力管,进行冷收缩;(10)将主(长型)绝缘管套入电缆头三指或单指套端部进行冷收缩(户外型还应套入防雨裙进行冷收缩); (11)按尺寸将电缆铜(铝)接头用压接器压牢; (12)将密封管在主绝缘管与铜(铝)接头处进行冷收缩。 2008年9月

化工工艺模拟与计算..

《化工工艺模拟与计算》气体分馏装置工艺模拟与优化研究 化工1271班第1组 指导老师:钟立梅 完成日期2015. 7 . 1

目录 第一章崔涛 1201710124对先脱乙烷流程工艺的研究 (4)

摘要 通过计算和Aspen模拟,对气体分馏装置工艺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简捷计算、严格计算等方法确定回流比、塔板数等,通过分馏序列调整进行流程比较,确定最优操作条件,完成热力学和水力学分析以及设备选型等问题的研究,以最终获得达到分离要求的工艺流程。 ABSTRAC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Aspen simulation,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gas fractionation unit process. By simple calculation, such as strict calcul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reflux ratio, plate number, etc.,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sequence process, determine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rmodynamics and hydraulics analysis and study the problems of the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 to ultimate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paration process.

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计算

同轴电缆的一个回路是同轴对,它是对地不对称的.在金属圆管(称为外导体)配置另一圆形导体(称为导体),用绝缘介质使两者相互绝缘并保持轴心重合,这样所构成的线对称同轴对。同轴电缆可用于开通多路栽波通信或传输电视节目,也可用同轴电缆传输高数码的数据信息(如UL2919屏幕线) 1.一次传输参数: 同轴电缆的一次传输参数主要随电流的频率及电缆结构尺寸D/d变化而变化. (1).有效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与外导体直径比没直接的关系. (2).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外导体直径比增大而增大. (3).电容与频率无关,随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 (4).电导与频率基本上成正比,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1.有效电阻: 同轴电缆的有效电阻包括导体的有效电阻及外导体的有效电阻,当外导体都是铜导体时,总的有效电阻为: 1.2有效电感: 同轴回路的电感由.外导体的电感和外导体之间的外电感组成,当外导体都是铜时,回路的电感为: 1.3同轴电缆电容﹕ 同于同轴电缆无外部电场,所以同轴对的工作电容就等于同轴对外导体间的部分电容,电容计算可按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来计算:

Dw-外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理想外导体Dw=0,非理想外导体Dw=编织外导体中的单线直径) K1-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 D1-同轴线外导体径(mm) 1.4绝缘电导: 同轴对的绝缘导体G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绝缘介质极化作用引起的交流电导G~,另一个部分是由于绝缘不完善而引起的直流电导G0: G=G0+G~ 2.二次传输参数: 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衰减常数α,及相移常数. 2.1.同轴电缆特性阻抗﹕ 2.1.1.对于斜包,铝箔纵包可近似看作是理想外导体,计算如下:

高压电缆头制作施工方案

高压电缆头制作施工方 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迪那2油气处理厂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 施 工 方 案 编制:郝明荣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 巴州分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6月20日 1、编制依据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9)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2、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电缆终端制作的质量,保证施工工期,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特此制定此措施。 3、工程概况及特点 本工程共分为土建和电缆头制作两部分,其中土建部分为迪那油气处理厂空氮站1#变压器室内电缆沟施工,电缆头制作部分为迪那油气处理厂空氮站 1#、2#变压器室,循环水1#、2#压器室。以上工作地点均位于防火等级为三级的油气处理厂内,对防火防爆要求较高,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方培训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中应听从属地主管指挥,遵守劳动纪律。 4、主要工作量 土建部分:在空氮站1#变压器室内开挖长6米,宽0.6米,高0.4米的电缆沟,电缆沟采用砖砌结构表面磨水泥砂浆处理,电缆沟上覆盖钢板和绝缘胶皮,电缆沟沟内敷设ZRA-YJV-3*50mm2/10kv高压电缆10米。 电缆头制作部分:空氮站1#变压器室3个,2#变压器室1个。循环水1#变压器室3个、2#压器室3个共计10个电缆头。 5、施工准备 1施工人员配备及职责 1.1施工班长:吴国彬 职责:负责本班的全面工作。根据工地的安排,组织编制本班工作计划,并 组织领导全班人员共同完成;负责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对相关各方 的协调工作;对本班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负责;做好施工记录,健全 本班组台帐。 1.2施工技术负责人:张军 职责:负责本班的全面技术工作。根据工地的施工安排,保证施工质量、施 工工艺;编制施工预算;填写自检记录、提交竣工移交资料、竣工图。1.3专责安全员:郝明荣 职责:负责本班的全面安全工作。进行安全交底,并告知本班全体成员工作 中存在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监督班组成员的安全行为。 1.4施工人员:柳小杰张庆利朱凤林 职责:要依据技术交底三签单施工,对施工后质量负责,并做好施工记录。 2

电缆电压降的计算

电流通过导体(或用电器)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阻力, 但在电压的作用下,电流能够克服这种阻力顺利通过导体(或用电器), 但遗憾的是,流过导体(或用电器)后,电压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它下降了。而且电阻越大,电压下降的程度越大。 所以这种流过导体(或用电器)上(或两端)产生的电压大小的差别,就叫“电压降。 解决电压降的方法:增大导体的截面积。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50kw300米采用vv电缆??? 25铜芯去线阻为R=0.0172(300/25)=0.2、其压降为U=0.2*100=20 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400-40=360V,铝线R=0.0283(300/35)=0.25 其压降为U=0.25*100=25,末端为350V ,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 建议使用35铜芯或者50铝线25铜芯其压降为U=0.0172(300/35)=0.147(≈15V)15*2=30末端为370V 铝线U=0.0283(300/50)=0.1717*2=34末端为366V 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 50KW负荷额定电流I=P/1.732UcosΦ=50/1.732/0.38/0.8=50/0.53=94A 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25=0.2欧、电压损失U=IR=94X0.2=18V 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35=0.15欧 电压损失U=IR=94X1.15=14V 选择导线的原则: 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 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 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 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本文由scutbiao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工工艺设计》讲座化工工艺设计》 1. 概述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 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环保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 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工艺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图纸表格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工艺设计的范围. 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副产品规格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公用工程(包括水, 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 定额及消耗量. 定额及消耗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装置定员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2.1.2 图纸 PF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PFD:是 PI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 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 ,主要控制回路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联锁 ,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为平面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最终体现在终版 PFD 中(通常由自控专业完成) . 完成) 2.1.3 表格物料平衡表工艺设备数据表工艺设备表取样点汇总表装置界区条件表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 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1 工艺路线的选择 原料来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其它,如操作条件, 其它,如操作条件,安全,消防,投资,工艺先进性,可行性,合理性. 消防,

高压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

高压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5高压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 适用范围 变电工程的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图见图5-1。 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5.3.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测量电缆实际长度,并留有一定余度的情况下进行提料,同时考虑电缆的长度是否超过生产厂家单根最长生产长度;高压电缆提料时,要求对电缆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等要说明详细,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终端和电缆中间接头的选用同样要求提供型号、适用的电缆规格等详细的参数,目前对于35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终端一般有热缩型、预制型和冷缩型三种;选用的电缆终端和电缆接头应包括线鼻子(对接管)、接地材料、绝缘材料、填充用料等各类附件;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具有合格证、说明书等资料,同时检查外观良好、附件齐全,且符合设计和提料的要求;电缆的端部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 (2)技术准备:核对施工图,确认电缆沟支架、电缆管等敷设通道符合电缆敷设的要求,熟悉电缆终端的安装说明书。

(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电缆头制作专业工种人员和安装人员、。 (4)机具准备:压接钳,电缆外护套、绝缘层剥切工具,半导体层剥切工具,电烙铁,加热设备,电缆敷设用放线滑车、卷扬机、吊车等。5.3.2高压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敷设通道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电缆支架的间距、电缆管的管径、电缆管的弯曲半径、电缆管长度、接地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电缆较短时可以直接采用人工敷设;当电缆长度较长需采用机械敷设时,应将电缆放在滑车上拖拽,牵引端应采用专用的拉线网套或牵引头,牵引强度不得大于规范要求,必要时应在牵引端设置防捻器。 (3)电缆敷设时,电缆盘处、滑车之间等各个部位应尽可能减少电缆碰地的机会,以免损伤电缆外护套。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等永久性机械损伤。 (4)电缆在拐弯处的最小弯曲半径应规范要求。对于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最小弯曲半径单芯为直径的20倍、多芯为直径的15倍。 (5)当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时,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所外区域不得小于1m,且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软土或沙层中不能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 (7)电缆终端和接头处应留有一定的备用长度;电缆接头处应相互错开,电缆敷设整齐不宜交叉,单芯的三相电缆宜放置成“品”字型。

电压降计算方法80181

电缆电压降 对于动力装置,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配置的电力电缆,当传输距离较远时,例如900m,就应考虑电缆电压的“压降”问题,否则电缆采购、安装以后,方才发觉因未考虑压降,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而因此造成工程损失。 一.电力线路为何会产生“电压降”? 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正因为此,所以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10%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驱动产生后果的。 二.在哪些场合需要考虑电压降? 一般来说,线路长度不很长的场合,由于电压降非常有限,往往可以忽略“压降”的问题,例如线路只有几十米。但是,在一些较长的电力线路上如果忽略了电缆压降,电缆敷设后在启动设备可能会因电压太低,根本启动不了设备;或设备虽能启动,但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时间长了损坏设备。 较长电力线路需要考虑压降的问题。所谓“长线路”一般是指电缆线路大于500米。 对电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也要考虑压降。 三.如何计算电力线路的压降? 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 1.计算线路电流I 公式:I= P/1.732×U×cosθ 其中: P—功率,用“千瓦”U—电压,单位kV cosθ—功率因素,用0.8~0.85 2 .计算线路电阻R 公式:R=ρ×L/S 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

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 S—电缆的标称截面 3.计算线路压降 公式:ΔU=I×R 举例说明: 某电力线路长度为600m,电机功率90kW,工作电压380v,电缆是70mm2铜芯电缆,试求电压降。 解:先求线路电流I I=P/1.732×U×cosθ=90÷(1.732×0.380×0.85)=161(A) 再求线路电阻R R=ρ×L/S=0.01740×600÷70=0.149(Ω) 现在可以求线路压降了: ΔU=I×R =161×0.149=23.99(V) 由于ΔU=23.99V,已经超出电压380V的5%(23.99÷380=6.3%),因此无法满足电压的要求。 解决方案:增大电缆截面或缩短线路长度。读者可以自行计算验正。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 I=P/1.732*U*COS?=30/1.732*0.38*0.8=56.98A R=ρL/S=0.018*800/70=0.206欧 △U=IR=56.98*0.206=11.72<19V (5%U=0.05*380=19) 符合要求。 电压降的估算 1.用途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课程代 码:071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管理工程技术、项目研究开发与项目设计等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生经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化工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能结合所学的其它课程知识,掌握工程管理、化工工程设计及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 2、掌握化工厂整套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3、掌握化工工艺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原则及方法; 4、了解化工工艺人员与其它非工艺专业协同合作的内容,并配合完成非工艺设计任务。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反应工程学”、“化工工艺学”及“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基础上设置的。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上述课程的深入理解及综合利

用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化工设计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经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程序、设计方法步骤及化工厂总平面和整套设计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一般) 理解: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 (二)化工厂整套设计包含的内容(次重点) 理解:化工厂整套设计包含的内容。 (三)化工工艺设计(重点) 理解:化工工艺设计人员在各个设计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四)整套设计中的全局问题(一般) 识记:除工艺设计内容外,并与其它非专业人员协同合作,全面考虑和解决非工艺工程设计。 第二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可行性研究内容方法。重点理解产品需求预测和拟建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市场调查(一般) 识记:进行市场调查的必要性;市场调查的内容。

10kV电缆冷缩终端头的制作工艺

随着农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城网改造的启动,10kV电缆以其施工维护方便、供电可靠性高,在农网箱变、城网配电线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10kV电缆头制作工艺直接影响着10kV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1 制作时对环境的要求 10kV电缆冷缩终端头的制作必须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场地应清洁无飞扬的灰尘或纸屑。 2 制作时对电缆的要求 所制作的10kV电缆外观应整洁无破损,并做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对暂缓制作的电缆头应用密封胶密封。 3 制作步骤 (1)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臵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铜屏蔽皱褶部位用PVC带缠绕,以防划伤冷缩管。 (2)固定钢铠地线。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打光钢铠上的油漆、铁锈,用大恒力弹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为了牢固,地线要留10~20mm的头,恒力弹簧将其绕一圈后,把露的头反折回来,再用恒力弹簧缠绕。固定铜屏蔽地线也如此。 (3)缠填充胶。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 (4)固定铜屏蔽地线。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固定在三相铜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开,不要短接。

(5)缠自粘带。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簧外缠一层黑色自粘带,目的是容易抽出冷缩指套内的塑料条。 (6)固定冷缩指套。先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一点(从里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逆时针先将大口端塑料条抽出,再抽指端塑料条。 (7)固定冷缩管。在指套指头往上100mm之内缠绕PVC带,将冷缩管套至指套根部,逆时针抽出塑料条,抽时用手扶着冷缩管末端,定位后松开,不要一直攥着未收缩的冷缩管,根据冷缩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切除或加长冷缩管或切除多余的线心。 (8)剥铜屏蔽、外半导层。距冷缩管15mm剥去铜屏蔽,记住相色线。距铜屏蔽15m m,剥去外半导层,按接线端子的深度切除各相绝缘。将外半导电层及绝缘体末端用刀具倒角,按原相色缠绕相角条,将端子插上并压接。按照冷缩终端的长度绕安装限位线。 (9)绕半导电带。在铜屏蔽上绕半导电带(和冷缩管缠平),用砂纸打磨绝缘层表面,并用清洁纸清洁。清洁时,从线心端头起,撸到外半导层,切不可来回擦,并将硅脂涂在线心表面(多涂)。 (10)固定冷缩终端。慢慢拉动终端内的支撑条,直到和终端端口对齐。将终端穿进电缆线心并和安装限位线对齐,轻轻拉动支撑条,使冷缩管收缩(如开始收缩时发现终端和限位线错位,可用手把它纠正过来)。 (11)固定密封管。用填充胶将端子压接部位的间隙和压痕缠平,从最上一个伞裙至整个填充胶外缠绕一层密封胶,终端上的密封胶外要缠一层PVC带,否则支撑条将和其粘连,一是支撑条不易拽出,二是密封管套在此部位收缩。如密封管与端子间有间隙,可把密封管翻卷过来,在端子上缠一些密封胶后再把密封管翻卷过来。

电缆电压降计算方法

一、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① 单相千瓦,4.5安。②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③ 3.说明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

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 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就是电流,安。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化工工艺设计基本要素(适合初学者) 1. 概述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①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②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 工艺设计的任务、设计围、工艺设计人员职责。 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化工设计方法)。 工艺设计基本程序(工艺设计技能)。 工艺设计的成品文件(容及深度)。 工艺设计的质量保证程序。 ③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如: HG20667-1986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SH3024-9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 HG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SH3047-93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 GBJ16-87(2001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160-92(1999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 GB50058-92 爆炸和危险性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 ④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即为立项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即可展开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按国审批要求分为: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基础设计、详细设计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容和深度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图纸、表格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1)工艺设计的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产品及 副产品规格。 2)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3)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4)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 5)装置定员

高压电缆冷缩型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高压电缆冷缩型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及其注意事项在电力系统中,电缆以其施工维护方便、供电可靠性高等特点得以广泛应用。冷缩电缆头由于现场施工简单方便,其冷缩管具有弹性,只要抽出内芯尼龙支撑条,即可紧紧贴服在电缆上,不需要使用加热工具,克服了热缩材料在电缆运行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热缩材料与电缆本体之间的间隙,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冷缩电缆头制作的基本工艺原理 利用冷缩管的收缩性,使冷缩管与电缆完全紧贴,同时用半导体自粘带密封端口,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防潮效果。 二、冷缩电缆头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1、剥外护套 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可将恒力弹簧暂时绕在外护套切断处,以方便剥去外护套)。 2、锯钢铠 暂用恒力弹簧顺钢铠将钢铠扎住,然后顺钢铠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要锯断第二层钢铠,防止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铠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铠,脱出钢铠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铠包紧方向,不能让电缆上的钢铠松脱。 3、剥内护套:关键点:防止划伤铜屏蔽 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和划伤冷缩管。 4、安装钢铠接地线 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除去钢铠上的油漆、铁锈,用大恒力弹

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为固定牢固,地线应预留10~20mm,恒力弹簧缠绕一圈后,把预留部分反折,再用恒力弹簧缠绕。 5、缠填充胶 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 6、固定铜屏蔽接地线 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固定在三相铜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开,不要短接。 7、安装冷缩3芯分支:(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8、套装冷缩护套管:(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可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簧外缠一层黑色自粘带,使冷缩指套内的塑料条易于抽出。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一点(从里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逆时针将端塑料条抽出。清洁屏蔽层后,在指套端头往上100mm 之内缠绕PVC带,将冷缩管套至指套根部,逆时针抽出塑料条,抽时用手扶着冷缩管末端,定位后松开,不要一直攥着未收缩的冷缩管,根据冷缩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切除或加长冷缩管或切除多余的线芯。 9、剥铜屏蔽层 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PVC带包一下,防止铜屏蔽层松开),或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10、剥外半导电层 在离铜带断口10-20mm处(以说明书规定尺寸为准)为外半导电层断口,

铜芯线的压降算法

铜芯线的压降算法 铜芯线的压降与其电阻有关。 其电阻计算公式: 20℃时:17.5÷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75℃时:21.7÷截面积(平方毫米)=每千米电阻值(Ω) 其压降计算公式(按欧姆定律):V=R×A 线损是与其使用的压降、电流有关。 其线损计算公式: P=V×A P-线损功率(瓦特) V-压降值(伏特) A-线电流(安培) 铜芯线电源线电流计算法 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铜芯线与铝芯线的电流对比法 2.5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4平方毫米铝芯线 4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6平方毫米铝芯线 6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10平方毫米铝芯线 <10平方毫米以下乘以五> 即: 2.5平方毫米铜芯线=<4平方毫米铝芯线×5> 20安培=4400千瓦; 4平方毫米铜芯线=<6平方毫米铝芯线×5> 30安培=6600千瓦;

6平方毫米铜芯线=<10平方毫米铝芯线×5> 50安培=11000千瓦 土方法是铜芯线1个平方1KW,铝芯2个平方1KW.单位是平方毫米. 就是横截面积(平方毫米) 电缆载流量根据铜芯/铝芯不同,铜芯你用2.5(平方毫米)就可以了 其标准:0.75/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 还有非我国标准如:2.0 铝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9A,铜芯1平方最大载流量13.5A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如何计算电缆压降 问题1:电缆降压怎么算 50kw 300米采用vv电缆??? 25铜芯去线阻为 R=0.0172(300/25)=0.2 其压降为U=0.2*100=20 也就是说单线压降为20V 2相为40V 变压器低压端电压为400V 400-40=360V 铝线R=0.0283(300/35)=0.25 其压降为U=0.25*100=25 末端为350V 长时间运行对电机有影响建议使用 35铜芯或者50铝线 25铜芯其压降为 U=0.0172(300/35)=0.147(≈15V)15*2=30 末端为370V 铝线 U=0.0283(300/50)=0.17 17*2=34 末端为366V 可以正常使用(变压器电压段电压为400V) 50KW负荷额定电流I=P/1.732UcosΦ=50/1.732/0.38/0.8=50/0.53=94A 按安全载流量可以采用2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25=0.2欧 电压损失U=IR=94X0.2=18V 如果用35平方毫米的铜电缆,算电压损失: R=ρ(L/S)=0.017X300/35=0.15欧 电压损失U=IR=94X1.15=14V 选择导线的原则: 1)近距离按发热条件限制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 2)远距离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要保证 负荷点的工作电压在合格范围; 3)大负荷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为了保证导线长时间连续运行所允许的电流密度称安全载流量。 一般规定是:铜线选5~8A/mm2;铝线选3~5A/mm2。 安全载流量还要根据导线的芯线使用环境的极限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 等综合因素决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短、截面积小、散热好、气温低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强些, 安全载流选上限; 距离长、截面积大、散热不好、气温高、自然环境差等,导线的导电能力弱 些,安全载流选下限; 如导电能力,裸导线强于绝缘线,架空线强于电缆,埋于地下的电缆强于敷 设在地面的电缆等等。 问题2:55变压器,低压柜在距离变压器230米处。问变压器到低压柜需多粗电 缆 55KVA变压器额定输出电流(端电压400V):I=P/1.732/U=55/1.732/0.4≈80(A) 距离:L=230米,230米处允许电压为380V时,线与线电压降为20V,单根导线电压降:U=10V,铜芯电线阻率:ρ=0.0172 求单根线阻:R=U/I=10/80=0.125(Ω) 求单根导线截面:S=ρ×L/R=0.0172×230/0.125≈32(平方) 取35 平方铜芯电线。 55KVA的变压器,最大工作电流约80A,输出电压400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