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7.62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搭积木比赛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3. 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搭积木比赛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公式。
3. 活动一: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要求每组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搭出一个稳定的结构,并计算出所搭结构的体积。
4. 活动二:每组派代表分享搭积木的心得和技巧,总结出搭积木的规律。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巩固体积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设计一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3. 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设计一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准备一份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搭积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的教学设计荣获我校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以下为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能够使用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方法,对自己的比赛成绩进行评价和反思。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学生通过参与比赛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 学生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比赛,引起学生对平均数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4.2 探究新知-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搭积木比赛的成绩,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的概念。
- 教师讲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比赛成绩的平均分。
4.3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4 应用拓展-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班级的平均身高、家庭用电量等。
-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搭积木比赛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小组活动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达成情况。
6.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搭积木比赛》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数学与生活”中,有一个名为“搭积木比赛”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搭积木比赛这一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
1.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百分数知识,对百分数的意义和求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场搭积木比赛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搭积木比赛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搭积木比赛中,如何判断一个队伍的表现好坏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3.2 探究与交流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赛数据,发现甲队和乙队的得分分别是92分和88分。
然后提出问题:“甲队比乙队多得多少分?甲队比乙队多得几分之几?”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用除法计算,表示为百分数。
3.3 练习与拓展1. 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例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0%的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求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人数。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搭积木比赛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 搭积木比赛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搭积木比赛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2. 学具:学生自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搭积木比赛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新课: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搭积木比赛中的实际问题。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 搭积木比赛中的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搭积
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巧和原理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 积木的种类和特点介绍
- 搭建简单的积木模型
- 团队合作和分工
- 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积木的种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演示:老师示范搭建一个简单的积木模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搭建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积木进行搭建,并分工合作完成模型。
4. 比赛: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积木模型,并评选出最佳作品。
5. 总结:回顾比赛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资源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
- 积木模型示范
- 比赛评分表
教学评估
- 学生搭建的模型的完成度和准确度
- 小组合作和分工的效果
- 学生对积木搭建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展示能力
注意事项
- 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搭积木时出现危险情况。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模型。
-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
- 确保比赛的公正性,评选标准要明确并公示给学生。
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的内容概要。
通过此教学活动,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1搭积木比赛(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 3.1搭积木比赛。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章的第一个知识点,搭积木比赛。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利用给定的积木,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和结构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巧,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强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积木模型,以及一些搭积木的视频资料,同学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板书,将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展示出来,方便同学们学习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积木,尝试搭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或结构,并拍照记录下来。
答案:同学们搭出的自己喜欢的形状或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搭积木比赛作为一个实践活动,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它更是一种实践的艺术。
通过搭积木,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物体,这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
小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再者,作业设计的拍照记录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环节。
通过拍照记录,学生可以将他们的作品保留下来,这不仅能够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能够让他们学会如何展示自己的成果。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设计思路- 通过简单的搭积木游戏引入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 设计多个阶段的比赛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挑战难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1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积木,并让他们自由搭建一些简单的结构。
- 引导学生讨论搭积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搭积木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分组比赛规则介绍(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
- 解释比赛任务和规则: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搭建指定的结构,完成后由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
3. 第一阶段:基础搭建比赛(20分钟)- 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同数量的积木,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搭建一个简单的结构。
- 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评分标准可包括结构的稳定性、美观度和完成时间。
4. 第二阶段:创意搭建比赛(30分钟)- 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种类的积木,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搭建一个创意的结构。
- 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评分标准可包括创意性、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成时间。
5. 第三阶段:团队合作比赛(40分钟)- 将两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合作搭建一个复杂的结构。
- 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评分标准可包括合作程度、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成时间。
6. 结束(5分钟)- 宣布获奖小组,并给予奖励和鼓励。
- 总结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搭积木的乐趣和意义。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创意能力和搭建技巧。
-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评分记录,用于评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回答问题,评估他们对搭积木概念的理解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正、反比例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用积木搭建出符合要求的模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正、反比例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反比例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积木模型,用于实际操作。
2.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3.准备计时器,用于比赛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正、反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正、反比例的性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正、反比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积木模型,要求学生根据正、反比例的性质,搭建出符合要求的模型。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搭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正、反比例的性质,强调重点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积木搭建比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搭建出符合正、反比例要求的模型。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正、反比例的性质及运用。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一、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获奖篇目。
本节课通过搭积木比赛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搭积木这类活动充满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这些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够理解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意义。
2. 能够发现和总结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面对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 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意义。
2. 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3.2 教学难点1. 发现和总结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2.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4.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搭积木比赛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4.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4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 播放搭积木比赛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意义。
5.2 自主探究1. 让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搭积木比赛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将分数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将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2.难点:将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的搭积木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分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积木道具,用于实践活动。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积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些积木平均分给你的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让学生尝试用分数来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些具体的分数运算问题,如:2/3乘以3/4等于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用积木进行实际的搭积木比赛。
在比赛中,要求学生用分数来描述和计算各种问题,如:这个搭积木需要用几分之几的积木?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经验和心得,总结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搭积木,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到分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获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例》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搭积木比赛这一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比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1.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重点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2 难点内容1.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比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2 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3 合作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3.4 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5 总结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际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就是《搭积木比赛》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比例尺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评分等。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分数的意义及基本运算。
2.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构成和基本运算。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搭积木比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分数来解决实际的搭积木比赛问题。
5.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反思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的活跃度以及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搭积木道具。
2. 教学PPT。
3. 相关案例资料。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搭积木比赛》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获奖教学设计篇简介本文档旨在分享一份获奖教学设计,该设计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搭积木比赛》课程。
设计以简单的策略为主,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做出决策,不寻求用户协助。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搭积木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教学内容1. 介绍搭积木比赛的目的和规则2. 引导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有一位队长3. 每个小组根据要求搭建指定的积木模型4. 鼓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搭建,并保证模型的稳固性和准确性5.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最佳搭建团队和最佳模型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搭积木比赛的目的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 分组:学生自主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队长负责组织和管理。
3. 搭建:根据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搭建指定的积木模型。
4. 比赛: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搭建作品,并进行评选。
5. 总结:回顾比赛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教学评价1. 根据比赛规则,评选出最佳搭建团队和最佳模型,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2. 考察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供有效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改进空间。
教学资源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2. 积木模型和搭建要求3. 计时器和评选表格教学效果通过搭积木比赛这一趣味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比赛评选,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此外,比赛的结果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更深入地掌握课程内容。
结语《搭积木比赛》获奖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简单策略和独立决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该设计符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上是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谢谢阅读。
《搭积木比赛》(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有趣的图形》中的第三节《搭积木比赛》。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探索搭积木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搭积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积木、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积木,引导学生发现积木的形状和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材内容:通过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讲解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例题讲解:以一道简单的搭积木题目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找出解题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比一比谁搭得快、搭得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6. 成果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搭积木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搭积木比赛1. 观察积木形状和大小2. 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方法3. 探索搭积木的规律4. 创新实践,展示成果七、作业设计1. 请用积木搭出一个正方体,并画出平面图。
答案:略2. 请用积木搭出一个长方体,并画出平面图。
答案:略3. 请用积木搭出一个圆柱体,并画出平面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搭积木比赛》(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搭积木比赛,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2.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 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积木。
2. 学具:积木、计算器、纸张、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并分类。
2. 新课:讲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教学视频加深理解。
3. 活动:将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要求每组用有限的积木搭建一个稳定的结构,并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4. 讨论与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搭建过程和计算结果,讨论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2.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 �搭积木比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并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2.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立体图形,并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搭积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引入在引入环节,我将通过PPT展示各种立体图形,包括圆柱、圆锥、立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
我会提出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北师大版《搭积木比赛》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北师大版《搭积木比赛》教材,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积木的种类和形状2. 积木的组合和搭建方法3. 积木的数量和运算4. 积木比赛策略和规则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和形状的积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积木的特点和用途。
2. 搭建实践: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给出一项搭建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搭建出指定的形状或模型,并记录使用的积木数量。
3.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讨论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4. 数量和运算:引导学生发现搭建过程中使用的积木数量和数学运算的关系,通过实例练习加减乘除等运算。
5. 比赛策略和规则:介绍积木比赛的策略和规则,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搭建出更多的形状或模型,并提供一些简单的策略指导。
6. 比赛实践:组织积木比赛,每个小组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搭建,评选出最佳搭建作品和最高积木数量的小组。
四、评估方式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搭建作品和积木数量记录2.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和建议3.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是一名教师,我设计了一堂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课程《搭积木比赛》。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教材的第六章《几何图形》中的第4节《搭积木比赛》作为教学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搭积木的模型,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搭积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你们观察过搭积木的形状吗?”2. 讲解:我利用教具和学具,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这些特征。
3. 练习:我出示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这些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应用:我给学生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形,并标注出它们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画出你最喜欢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并标注出它们的特征。
答案:略2. 题目: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并解释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堂课,觉得学生们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搭积木比赛》这堂课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析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仅对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他们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
搭积木教案(最新3篇)《搭积木》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材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学生观察至少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相应地,需要学生有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置了“搭积木比赛”的情境,利用三项比赛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更深一层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说明: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赛为途径,以课件为辅助,以探究为策略,精心设计了三个比赛,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搭一搭等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不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两面看到的图形,判断立体图形需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用6个小正方体,搭出从一面看形状相同的不同立体图形。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积木教学过程:一、以语言来“激”,让学生想学1、同学们,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是多么快乐,我们要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个世界的美丽。
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用我们准备的积木搭建心中的美丽!2、出示课题,师生齐读。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教材分
析:
本节课的观察物体是有关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在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
在观察的基础上,这节课仍注重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想一想,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其次是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唯一一个物体,只有三个方向才能确定一个物体。
同时,突出关注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即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与三维图形之间转换的素材,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
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激发学生的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考水平。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平面图。
2、能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立方体、相关课件、实物展台。
每个
学生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画在练习本上。
同学们,刚才我们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有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这五个小正方体每个都一次排列,没有遮挡,我们很容易观察,如果我把这些小正方体改变一下放法,看看同学们还能不能准确观察。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做的小正方体,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观察的仔细,搭的准确。
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
二、探究新知
1、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场比赛:画一画(课件出示画一画)
(1)、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
请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小组合作,分别画出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
谁画得好,完成的快)
(3)、小组汇报结果,师指导观察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画得这样得心应手,应该是源于:仔细、有序观察。
看来有序观察真的很重要。
2、同学们都非常的棒,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的第一关比赛画一画,下面我们要进入第二关比赛,搭一搭。
(课件出示题目)
(1)、搭一搭。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匚口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I |。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2) 、小组合作用自己的小正方体搭出符合题目的立体图形。
师指名同学到讲台上用正方体演示。
(3) 汇报交流。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5个小正方体,最 多可以有8个小正方体。
(4) 如果就用5个还有其他搭法吗?(生很快就能发现共有 8 种搭法。
)
(5) 通过刚才的搭一搭,你都有哪些发现?(给出两个方向看 到的面,可以确定需要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
(6) 接着出示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让学生看三个方向的平面 图搭立体图形。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出示答案,生参照对照自己 搭的结果。
)
小结:给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只有一种搭法。
3、同学们真的太棒了,即观察的很仔细,有会动手操作,下面 我们来进行最后一关,看谁搭的多。
(1)、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2)、生动手操作,发现可以有5中不同搭法。
小结:给一个面,并限定了正方体的数量,搭法是有限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分别画出从上面、正 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生练习,师指名学生上黑板完成练习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到的形状是—I II I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了几个小正
方体?
生练习,师指名学生上黑板完成练习。
3、课本练一练第三题,生练习,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今天的比赛,下面一起来回想一下,这节 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请同学们动手搭一搭,看谁搭的方法多。
,从上面看 。
搭一搭,你用
搭积木比赛
画一画:仔细、有序观察
搭一搭:2个面多种搭法(确定数量范围)3个面一种
看谁搭的多:无法确定形状、数量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搭积木比赛
上蔡县邵店镇苑寨小学一一王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