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警官学院法学院法学学科建设发展5年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警官学院法学院法学学科建设发展5年规划》

2016年12月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院工作的龙头,反映和体现学院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定位规划是全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院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为促进法学学科发展定位和建设,推动法学学科快速发展,结合法学院实际,特制定《法学院法学学科建设发展5年规划》。

一、法学院基本情况

(一)部门简介如下:

法学院前身是云南省政法干校(1978年开始招生)法律教研室,历经云南省人民警察学校、云南省公安专科学校、云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云南警官学院的发展历程,有着三十年的法学教育历史,尤其刑事法律和行政法教学有较强的教学经验积淀。2004年4月,云南警官学院法律系成立,经过7年的发展,2011年,在法律系基础上正式成立法学院。法学院现有教师31人(含院领导2人),职称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1人,未定职4人;学历结构: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9人,学士9人,无学位1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0人,36至45岁16人,46岁以上15人,平均年龄46岁;性别结构:男性,10人,女性21人。法学院下设基础法学、行政法律、刑事法律和民商法律共四个教研室。基础法学教研室有9人,行政法律教研室有7人;刑事法律教研室有7人;民商法律教研室有8人。承担着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宪法》、《法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经济法》、《中国法制史》、《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及全院其他系开设的公安法制基础、法学概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学院各种办学模式,如在职民警培训、职业继续教育等的法律教学工作。

法学院设院长一名、副院长二名,系秘书一名,并按照课程归属,分设四个教研组。机构组成如下:

法律系机构设置一览表

(二)法学学科和法学专业情况

法学是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教育部颁布的12个学科门类中,法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10个二级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按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9年起,法学类本科只设一个单一的法学专业,按照一个专业(可分不同专业方向)招生。目前,法学院只招收法学一个本科专业,现积极申报本科犯罪学专业和法学专业

硕士学位点。

云南警官学院是以法学学科为主的政法类院校,法学学科是云南警官学院重要的基础学科,我院的法学学科有着长期的公安教学形成的深厚底蕴,刑事法律和行政法教学有较强的教学经验积淀,同时,我院法学相邻学科和法学子学科体系庞大,为法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成为我院法学学科发展的突出优势。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法学院经过几年发展,多次修改培养方案。已建立了一个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规律的法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除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定,开设了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之外,又增设了与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法、检公务员考试相关的一些课程。

目前,我院法学学科建设思路基本清晰,学科发展的目标基本明确,学科队伍建设已显成效,师资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学术梯队和相对稳定的专业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办学层次比过去有所提升,规模也有所扩大,专业设置基本上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要求,个别课程建设比较成熟,形成了一定的亮点。《警察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已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民法》,《经济法》,《刑法》已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我院法学学科建设中,目前,师资队伍初步形成了五个学术团队,其中警察法教学团队、刑事诉讼法教学团队获云南省级教学团队。五个教学团队分别是: 以马敏艾教授为核心的警察法学团队、以向群教授为核心的刑事诉讼法团队、以王萍教授为核心的行政法团队、以白伟教授为核心的刑法团队、以孙学华教授为核心的民法团队。

(四)科研情况

近年来,法学院结合本院特点制定了科研指南,调动各种资源,积极为教师科研提供平台,鼓励教师尽量克服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的工学矛盾,做到科研、教学两不误。

1、根据公安实战和法学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我院教师主持、参与了《高危人群管理与防艾资源整合研究》、《艾滋病综合干预支持系统构建》、《云南禁吸戒毒模式研究》、《反跨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国际合作机制研究——以大湄公河次区域云南边境一线为例》、《大湄公河次区域警务执法合作机制研究》等国家级、省、部、校级课题共计6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文章近180篇,其中有40余项课题和论文获奖。

2、结合公安警务实战撰写系列教材

根据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精神和学院的发展思路,我院编写并出版了用于在职民警培训的《公安法律法规训练教程》、《警察法》、《公安执法中的民法典型案例分析》、《公安实用民事法律教程》、《法学概轮》《无罪命案判决研究》、《高危人群管理与防艾资源整合》、《预备警官实习指南》等书,弥补了我省公安机关民警培训资料匮乏的状况。同时还出版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两本,一本教材被评为云南省精品教材。2003年至今全院教师共主编、参编的教材、著作近有100余本。(详见附件1)

3、发挥学科优势,为司法实践服务

(1)为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检察院、云南省公安厅联合制订规范性法律文件提供理论支撑我院曾与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反复论证并共同起草了《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云南省公安厅关于办理偷逃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违法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文件是全国打击偷逃车辆通行费的首个规范性法律文件。

(2)结合热点问题,深入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首先法学院曾与云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共同组成课题组,对云南省命案高发县、市、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撰写的《云南省命案高发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调研报告得到了省政法委的重视,成为我省预防、打击此类犯罪的决策依据之一。其次,在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和各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大力支持下,法学院对近几年来全省数百起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但最终人民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案例进行整理、汇总分析,梳理出26起无罪判决的典型命案,并撰写了《无罪“命案”判决研究》一书。该书较好地解决了刑侦民警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和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此外,法学院在省公安厅法制处支持下,曾对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执法质量进行调研,并撰写《和谐社会构建中云南基层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调研报告,该报告中对基层公安机关执法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培养人才情况

法学院积极倡导“厚德崇法,严谨求实”的系风,树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书育人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