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9
高考地理小专题——描述气候特征典型例题一:(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4分)(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3分)典型例题一参考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4分(2)(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3分(3)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3分(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3分)典型例题二: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7分)(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10分)(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典型例题二参考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十种气候类型及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4、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序。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两种形成原因:海陆热力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
-35。
之间的大陆东岸。
6、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
-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
-55。
之间的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
-60。
之间的大陆内部。
10、副极地大陆性气侯形成原因: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
气候特点: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
C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
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7个月的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分布规律:分布在50o N或55o N到65o N的地区。
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五带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温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故地面状况不同,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标准1)海洋和陆地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平原和山地(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3)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
4)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5)暖流与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标准标准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b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
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成因分布规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湿季、干季交替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南北纬10°~20°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10°~北纬25°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大陆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35°~北纬55°的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温差大,降水较少大陆气团控制分布广泛,一般分布于大陆内部寒带极地气候终年严寒少雨极地气团控制极地及其周边地区2.特殊地区气候类型成因(1)四处非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南美洲巴西高原东南部沿岸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
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
它们的形成原因均为:纬度较低;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虽地处赤道附近却并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地势高,气温较低,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较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
(3)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 1 页 共 8 页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形成因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那些长期起作用的因素,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五带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 ●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温季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故地面状况不同,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1)海洋和陆地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平原和山地(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 3)裸地和植被覆盖地第 2 页 共 8 页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4)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5)暖流与寒流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减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 、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b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
气候专题重难点分析关于气候方面中,主要涉及的考点难点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关于任何气候的描述或比较,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
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
而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往往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还有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
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
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分布1、气候形成的主导因子气候形成的因子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由纬度位置影响的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二是大气环流(是气压带、风带控制或交替控制下,还是季风环流等的大气运动的影响降水和气温);三是下垫面(水陆的差异、海拔的差异、植被的差异、洋流、反射率的差异等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四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影响。
对于各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可按主导因素分为:(1)纬度位置: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气候、极地气候。
(2)气压带、风带单一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4)季风: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5)海陆位置: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6)地形:高山、高原气候。
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二)、☆气候特征的描述模式:1.以温定带:先判断最冷月均温,确定属于五个热量带当中的哪一个2.以水定型:再看降水属于四种类型当中的哪一个,最终确定气候类型3.表述气候特征从三个方面:时间,气温,降水。
如: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常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的描述:a.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之间;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b.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岸(或内陆);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冬季受信风带影响,高温少雨;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大。
c.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少雨。
d.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10°-25°大陆东岸(仅亚洲);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雨季,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形成旱季,3-5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雨季还未到来及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形成热季;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
e.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大。
f.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气温高,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气候温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雨热同期。
g.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暖湿润,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降水比较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角度二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举例:根据下列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1)气温最高月是1月,则该地在南半球;(2)最冷月均温13.1℃>0℃,则该地在亚热带;(3)年降水量789mm ,介于300~1000mm 之间;降水的季节分配属冬雨型。
所以该地气候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应属于地中海气候。
二)已知某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原理:因为气候因素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各气候类型都处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及海陆位置,所以这种方法就是从地理位置入手,把所判断的位置特点与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对号入座。
判断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脑海中形成下图所示的气候分布模式的空间概念:2.判断步骤:“地理坐标定位法”,也分三步:第一步: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气候带。
第二步:从经度位置,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是大陆东岸、西岸还是内部。
第三步: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上面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最后确定所属气候类型。
判断方法可示意为: 3.举例:判断下图中陆地气候类型的名称。
判断:(1)从纬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北温带;(2)从经度位置确定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3)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该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已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判断气候类型因为每一种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各不相同,所以这种方法就是把已知的成因与各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对号入座。
判断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熟记每一种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
可以分类总结归纳成上表:对学生进行这三种判断方法的训练,可以达到三个目的:通过第一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通过第二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通过第三种判断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重点掌握气候成因。
由此可见,气候类型判断方法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地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达到了双基教育的良好统一。
气候特征差异性的描述及成因分析首先,纬度是导致气候特征差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纬度越高,温度越低,日照时间越短,因此极地地区往往寒冷而干燥。
而赤道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高,季风影响较大,水汽充足,导致热带地区呈现出高温多雨的特征。
其次,海洋化影响也对气候特征差异性起到重要的影响。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能量并存储起来,水的比热容较大又能够调节气候。
海洋的存在对陆地的气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近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气候较为温和湿润;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较为干旱和极端。
第三,地形对气候特征差异性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山脉、高原等地形的存在会影响大气的运动,形成稳定的地形气候,例如高山地区气温低,气压低,湿度高,降水丰富。
而山脉对气流的阻塞也会导致背风面的地区相对干燥。
此外,海陆分布也是导致气候特征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水比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因此沿海地区的气候受到海洋的湿润影响,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干燥。
海陆风系统也会引起气候的差异,海洋风更加湿润,陆地风则较为干燥。
最后,大气环流是导致气候特征差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的大气环流主要包括赤道扰动环流和副高带流两个系统。
赤道扰动环流包括热带季风和区域性风系统,这些系统的形成和变化使得气候特征出现季节性的差异。
而副高带流则是指南、北半球的西风带和副高带,它们的位置和强度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不同。
总之,气候特征差异性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纬度、海洋化影响、地形、海陆分布以及大气环流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深入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和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高考地理:气候主观题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汇编一、气候特征描述1.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等。
2.气候特征描述基本思路例:对比东京和武汉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何不同点?①东京气温年较差小,海洋性强;②东京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降水量大于武汉。
二、气候成因1.描述基本思路: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海陆、洋流等)。
2.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高度、地势):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气温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
(如:谷地盆地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 海陆位置:距海远,大陆性强;距海近,海洋性强。
夏季(陆高海底)、冬季(陆低海高);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1.不同纬度(大范围)------太阳辐射差异;2.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下垫面性质差异(、海洋、洋流的影响);3.人为(植被破坏、城市热岛)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3.影响降水的因素响弱,气温不太低。
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影响因素分析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类型及判读气候类型及判读一、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带型气候类型分布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夏)赤道低气压带、(冬)信风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之间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10-次年5月)、雨(6-9月)两季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南北纬海陆热力性质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性湿润)气候25°~35°大陆东岸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寒带苔原气候环北冰洋大陆沿岸极地气团控制长冬无夏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内陆终年严寒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全球气候实际分布图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三、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气候是指一定地理区域上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和风速等。
气候特征的描述与成因分析是研究气候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对于温度的描述,主要包括年平均温度、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年平均温度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的温暖或寒冷程度,季节变化则是指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幅度,而地域差异则是不同地区间温度的差异,常常由纬度、海陆分布和海洋暖流等因素所决定。
其次,降水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
年降水量描述了一个地区一年内降雨的总量,而降水分布则反映了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局部的降水分布差异,如在沿海地区降水通常较多,在内陆地区通常较少。
以上是对气候特征的描述,下面将对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温度的成因主要有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暖流和地形等因素。
纬度是影响温度的重要因素,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一般会逐渐降低。
此外,海陆分布也会影响温度,海洋通常比陆地温度变化缓慢,因此沿海地区的温度较为稳定;地形也会影响温度,如山脉可以形成阻挡冷空气流进的屏障,造成山脉背风面温度较高。
其次,降水的成因主要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地形和水汽输送等因素。
全球大气环流是决定降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赤道附近的季风气候就是由于热带海洋季风系统的形成。
地形也会影响降水,如山脉和高原地区通常降水量较大,因为空气上升时会产生降水。
此外,水汽输送也是决定降水分布的重要因素,如洋流和风场会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分布。
最后,气候准则的成因主要有地理位置、风向和大气环流等因素。
地理位置是影响风向和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准则主要是由于季风、西风带、副热带高压等环流系统的存在和作用。
风向主要受到地形和地表特征的影响,如山脉可以改变风向,而海陆分布可以形成海陆风系。
总结起来,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是研究气候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温度、降水和风向等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而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水汽输送等因素则是决定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一、学习目标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10分)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三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 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 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 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气温:高温(炎热):≥15℃降水多雨,湿润 温暖(温和):0~15℃少雨,半湿润 凉爽(用于夏季):10~20℃干燥,半干旱 寒0℃干旱 3总结式 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 热量带(或年均寒带:终年严寒 气温特征气温及最冷月均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 温的大小);气温变温型季温和) 的日较差、年较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 差及季节变化寒冷)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总量,降少雨型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季降水特征水的季节或年季变化大变化,短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水热组合雨热同期(不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差)1.先判断气候类型(若不清楚气候类型2.判断气温状况: a.终年高温(终年寒冷或冬冷夏热或冬温夏热) b.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气温日较差大(或小)3.判断降水状况: 总体答题描述a.全年降水丰富(或全年降水稀少或全年降水较多或较少) b.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或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 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注意: a.有时描述气候时,可将气温和降水一起描述,如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高 2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
其后,再描述气温日变化,年变化:降水总量是否丰富,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及季节特征。
b.有时还应注意描述该特征的成因,如印度半岛夏季因受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
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2)地形:a、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3)洋流(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四、能力提升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10o0o10o降水量/mm20o 050 05 500 15010020 0 200尼Q日5005010o500500PN尔2 0甲2050 2000 000 002200 202乙河200500100014710月份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降水量/mm1501000o5050图例国界海洋、湖泊古马里帝国控制范围等高线200 暖流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河流离岸寒流区14710月份城市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沙漠夏季盛行风100°105°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图例国界省界河流省会图836、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7、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描述M城气候特征。
8、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
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9、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10、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1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及该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地形对该区域冬春季气候的影响。
12、东宁县地形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也是黑龙江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
分析东宁被称为“塞上小江南的原因13、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1200 毫米左右,大致以贵阳为界,以西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以东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
试分析贵阳以东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很小,昼夜温差大。
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气温特点和成因的判读,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基多位于赤道地区,应终年高温,但该地海拔在3000m左右,根据气温递减规律可知该地应比海平面气温低18℃左右,故气温应当是“终年温和”,年温差较小。
但该地受山地地形影响,昼夜温差大。
2、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3、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1分)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4、主要差异:甲地降水量明显大于乙地.原因:甲地受来自西南气流和沿海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坡,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解析】从两地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甲由于受到海洋气流和沿海暖流的影响,加上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所以降水丰沛;而乙地受到寒流影响,降水较少.5、主要气候特征: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东部高原地形,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省为我国云南省,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穿过,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该省热量丰富。
从海陆位置上看,地处西南地区,属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从地形上看,该省西部为横断山区,东部为云贵高原,其西部地区由于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四季如春,温差较小。
6、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7、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8、【答案】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3分)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3分)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
(4分)试题分析: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该地植被覆盖度较低,谷底和谷坡升温速度快,热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使气温升高;从材料中可知,死谷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向外扩散,造成夏季炎热。
9、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10、(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8分)(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6分)(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8分)【解题思路】(1)由攀枝花周边地形图可知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北部为山地,冬季能够阻挡北方冷空气,使得当地气温偏高;由于地处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所以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
(2)由于地处谷地,受冷空气影响小,盛行下沉气流,可推出1月份攀枝花多睛朗天气,风力较小,气温较高,变化小,较稳定。
(3)攀枝花是典型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工业及城市交通排放的废气较多;又由于地处谷地,地形封闭,盛行下沉气流易形成逆温,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该市虽然冬季气温较高,但空气污染可能较为严重,不适宜打造“避寒之都”。
11、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为低山丘陵。
(2分)对气候的影响:受西部、北部山脉影响,该地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春季气温回升快。
(2分)12、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纬度较低;西北部有长白山阻挡冬季风,受冷空气影响较小;距离海洋较近,气候较温和;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气候湿润13、贵州省地势自中部向北、东倾斜。
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2分)易形成准静止锋,(2分)贵阳以东受此准静止锋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