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1节地形地势特征(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1)

  • 格式:doc
  • 大小:11.05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地势特征(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东西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3.了解山区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模式:学练演展评——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互助讨论、对比分析、假设推理等方法。

●教具准备:地理助学、地形剖面模型,及有关挂图。

请同学们根据亚洲地形图介绍一下亚洲的地势特征。衔接过渡: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那中国的地势地形又具有

展示演练约5分钟

互助探究约8 分

互助

一、地势西高东低

A组:地势组

1—3组研究我国地势。

【互助探究】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1)展示中国地形图和36°N

附近地形剖面图:

2、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

(1)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分布图,

【归纳小结】

我国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教师展示口诀突破重点:

【互助探究】

三、引导学生探究释疑:

(1)我国地势特征对于气候

带来哪些影响。

【读图分析】

1、读图2-1-1分层设色地形图和

中国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

完成23页读图题。

地势1组代表发言:

通过两组观察得出: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的特点

【即时训练】:抢答——比眼力:联

想生活中楼道阶梯的形状:

2、判断下列图中哪个能正确反映我

国的地势特点()。

【读图分析】

3、观察图2-1-2中国地形图结合课

本文字,分析讨论每个阶梯上主要的

地形和海拔,完成下列表格:

地势2组代表发言:

大致

范围

平均

海拔

主要

地形类

第一阶

第二阶

第三阶

【口诀记忆】

我国西高东部低,地势大致呈阶梯。

一级海拔超四千,青藏高原是屋脊。

一至两千是二级,宽广高原和盆地。

丘陵平原为三级,海拔低于五百米。

据图分析能

将抽象的地

理事物具体

化形象化便

于学生理

解。

了解地形剖

面图的原理

及功能。培

养学生读图

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联

想理解阶梯

状的意思,

并及时练习

活跃气氛。

通过图表对

比学生一目

了然。

利用口诀提

高学生记忆

效率和学习

兴趣。

探究

【拓展延伸】

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我

国的气候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呢?

(2)为什么我国大江大河向

东流?

(3)我国地势对于河流上水

能开发的带来哪些影响?

【阶段小结】:

阅读材料:东海大陆架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第三

级阶梯以东的地形区是什么,

然后引入课本上的阅读材料

——东海大陆架。

2、播放东海大陆架视频,【互助探究】

1、观察中国降水分布由东多西少。

这与我国地势有密切联系。

2、地势3组代表解释:学生联系七

年级所学亚洲季风气候知识可知我

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

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每年夏季来自

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丰沛的降水。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夏季风深入

内陆,带来降水。

3、地势1组代表解释:学生结合七

年级所学地形雨知识,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降水少的特点,认识假如

我国东高西低将不利于来自海洋的

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4、地势2组代表解释:结合古诗“大

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百

川东到海”解释导致许多大河自西向

东流入大海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

低。

5、观察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位

置有何共同点?为什么这里水能资

源丰富?

6、地势3组代表戊解释:我国许多

大型水电站分布在高一级阶梯与低

一级阶梯分解线上,因为治理落差

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自由辩论】:

从利和弊两方面分析地势特征对东

西部交通的影响。

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

1、通过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明确东

海大陆架的地质、地貌和资源特征

培养学生利

用我国地势

特征解释一

些地理现

象。实现学

以致用的目

的。

学生通过观

察,直观理

解地势特征

对河流流向

及水能开发

的影响。

通过辩论

从不同角度

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

辩证思维能

培养学生海

洋国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