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0.32 KB
- 文档页数:15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信息系统的变更和发布管理,变更
和发布管理作业操作流程和控制要点,确保变更需求的受理符合业务的优先需要,并使变更和发布过程规范化,控制变更对银行业务和已投产系统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
达到降低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风险的目的。
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
第四条 定义
(一) 软件产品:泛指信息技术开发的生产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项目。
(二) 生产业务系统:指公司从事金融服务的应用网络系统。
(三) 管理信息系统:指公司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具体指OA 办公系统、信贷管理、报表系统等用来进行内部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四) 业务部门:指公司总部相关业务部门。
第五条 遵循原则。
酒店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模版1. 引言为了确保酒店重要信息系统的正常投产和变更,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制定本办法。
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酒店所有重要信息系统的投产和变更。
3. 定义- 酒店重要信息系统:指对酒店整体运营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
- 投产:指酒店重要信息系统从开发、测试环境转移到生产环境并正式投入使用的过程。
- 变更:指对酒店重要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修复、扩展或优化的行为。
4. 投产管理流程4.1 需求确认阶段1. 需求确认:与业务部门共同确认酒店信息系统的需求,并编制需求文档。
2. 设计评审: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系统开发: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
4.2 测试阶段1. 单元测试:开发人员对系统进行单元测试,确保各个模块的功能正常。
2. 集成测试:将各个模块集成起来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各部分协调运行。
3.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涵盖各种场景和异常情况。
4.3 系统准备阶段1. 系统准备: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数据准备。
2. 用户培训:对用户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系统的操作和功能。
3. 数据迁移:将测试环境中的数据迁移到生产环境中。
4.4 系统投产阶段1. 投产计划:制定详细的投产计划,包括投产时间、人员和资源安排等。
2. 投产验证:在生产环境中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验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3. 投产上线:按照投产计划进行系统的上线,并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排除故障。
5. 变更管理流程5.1 变更申请阶段1. 变更需求:用户提出系统的变更需求,并编制变更申请文档。
2. 变更评审:对变更申请文档进行评审,评估变更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5.2 变更执行阶段1. 变更计划: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包括变更时间、变更内容和风险评估等。
2. 变更测试: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变更的测试,确保变更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零售企业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模版零售企业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模板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零售企业重要信息系统的投产及变更管理流程,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管理模板,方便项目团队使用。
2.定义重要信息系统:指对零售企业核心运营和业务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系统。
投产:指将系统正式投入生产环境,供企业使用。
变更:指对系统进行功能增加、修改或修复等操作。
3.投产管理流程3.1 系统投产准备阶段3.1.1 需求确认: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业务需求,由项目团队进行评审。
3.1.2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确保系统质量。
3.1.3 安全评估: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1.4 投产策划:制定系统投产计划,确定投产时间、投产范围等信息。
3.1.5 准备系统环境:准备投产所需的硬件设备、网络环境等。
3.2 系统投产执行阶段3.2.1 数据迁移:将生产数据从测试环境迁移到生产环境。
3.2.2 系统安装:在生产环境中安装系统,并配置相应的参数。
3.2.3 系统配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配置,包括用户权限、数据字典等。
3.2.4 测试验收:对投产后的系统进行验收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2.5 系统上线:将系统上线,开始正式运行。
4.变更管理流程4.1 变更申请4.1.1 变更需求评审:对变更需求进行评审,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1.2 变更风险评估:评估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4.1.3 变更计划制定:制定变更计划,确定变更的时间、范围等信息。
4.1.4 变更审批:由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变更审批。
4.2 变更执行4.2.1 变更准备:收集变更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等。
4.2.2 变更实施:按照变更计划进行变更操作。
4.2.3 变更验证:对变更后的系统进行验证测试,确保变更成功。
4.3 变更评估4.3.1 变更评估:对变更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收集用户反馈。
公司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司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对于公司信息系统的变更和发布管理办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办法,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保证信息系统的随时稳定运行,减少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同时也可以避免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从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目的、变更和发布流程以及实施管理等方面来进行介绍。
二、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的概念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是指对于公司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更新、修复、调整等操作时,需要对这些操作进行深入管理的一种方法。
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同时也可以避免公司因为信息系统出现问题而产生的损失等问题。
三、管理的目的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1. 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在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中,首要的目标就是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因为公司的信息系统涉及到公司的核心机密,如果信息系统出现了安全问题,将会给公司的经济利益带来重大损失。
2. 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信息系统是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工作平台,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的过程可能会带来系统不稳定的问题,而不稳定的信息系统将会影响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从而导致经济损失。
3. 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其核心意义在于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如果公司的信息系统不可靠,那么势必会影响公司的工作效率,从而带来企业的重大损失。
四、变更和发布流程信息系统的变更和发布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变更和发布审批在进行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之前,需要进行审批。
审批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变更和发布的方案是符合公司的规定和标准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2. 测试和验证变更和发布计划中,必须考虑到变更和发布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因此,在变更和发布之前,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变更和发布的方案能够正常工作。
信息系统变更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与维护管理,提高软件管理水平,优化软件变更与维护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应用系统已开发或采购完毕并正式上线、且由软件开发组织移交给应用管理部门后,所发生的生产应用系统运行支持及系统变更工作三、变更管理细则(一)信息系统变更工作可分为一般变更工作和重大变更工作,一般变更工作(如设备配置信息变更)需提交变更申请,对变更内容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基本配置信息库;重大变更工作特指发生以下条件任意一条的变更工作1.系统拓扑结构改变;2.系统网络或安全设备变更;3.系统关键主机变更;4.系统数据库变更;5.系统应用软件变更;6.系统网络、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安全策略或安全配置发生重大变更;7.系统数据备份设备变更。
(二)信息系统重大变更实施工作由需求方(一般为业务部门)和维护方(信息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协作完成。
(三)需进行系统重大变更的部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提出变更需求和变更方案(变更方案中必须包含变更前数据备份方案,以及变更成功和失败时系统恢复的方案),填写《系统变更申请表》(见附件一),并向提交变更申请,若未申请通过,而擅自进行重大变更,将根据规定进行处罚。
(四)参照国家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相关标准,由组织相关单位和信息安全专家讨论方案的安全性,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和审批方案。
(五)系统取得变更申请审批后,信息系统运维管理部门根据《系统变更申请表》中描述和变更方案,进行系统变更。
(六)系统重大变更前必须按照变更前数据备份方案进行关键数据的全面备份,系统变更成功或失败时,应立即根据系统恢复方案进行系统恢复。
(七)系统重大变更后必须进行信息系统基线检测并合格后方可上线运行。
(八)系统重大变更后应重新对系统等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依据《备案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定级备案和等保测评。
(九)系统重大变更成功后,系统运维管理部门应根据系统变更情况对系统各项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并报审核。
系统变更管理办法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版本:V1.0 2025年8月10日发布
版本更改记录
*修订类型分为A - ADDED M - MODIFIED D– DELETED
注:对该文件内容增加、删除或修改均需填写此记录,详细记载变更信息,以保证其可追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用于规范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影响系统安全状态的变更过程。
本办法适用于***********信息系统的设备变更、设备配置变更、系统账户变更、用户授权变更、访问控制策略变更等系统变更过程。
第二章细则
第二条明确系统中要发生的变更,根据变更类型,制定变更方案。
第三条系统变更前,要向主管领导提出申请,经领导批准后,制定变更方案。
第四条变更方案要经过主管领导及变更相关方的评审和审批,方案获得评审通过,并经领导批准后才可实施。
第五条变更方案中要明确中止变更的条件,以及从失败变更中恢复的文件化程序,明确过程控制方法和人员职责。
必要时对恢复过程进行演练。
第六条变更实施完成后,要将变更内容及变更情况向相关人员进行通告。
第七条系统变更前,应对系统进行备份,并确保系统变更失败后能恢复到变更前的状态。
第八条应对变更过程进行控制,对变更影响进行分析并形成文档,要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所有文档和记录。
第三章附则
第九条本规定由***********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附件2:系统变更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化系统变更管理,确保集团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所属各公司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第三条下表所示的操作都视为系统变更行为,应遵照本办法执行。
按照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对变更进行分类:大型★中型☆小型◇1/ 3第四条角色和职责(一)变更申请人:负责申请变更,配合相关人员进行变更需求调研,并确认变更需求。
在执行计划中,确认变更实施计划满足时间、成本和质量等要求.(二)系统运维专员:负责对用户进行变更需求调研,根据需求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并组织变更评审.在执行计划中,负责制定和组织执行变更实施计划。
(三)变更评审小组:由信息部门负责人根据变更内容确定人员组成,负责对最终是否进行变更给出评价,并确定最终变更方案。
(四)运维支持团队:分为内部支持团队和外部支持团队,分别负责公司内部和厂商的具体实现。
第五条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流程分为:变更申请、变更需求调研、变更方案建议、变更评审、制定变更计划、确认变更计划、执行变更计划、变更交付八个步骤:1.变更申请:由变更申请人根据变更类型进行变更申请,并2/ 3将变更申请发送给系统运维专员。
2.变更需求调研:由系统运维专员组织调研,在变更申请人配合下,完成对变更需求的调研分析。
3.变更方案建议:由系统运维专员根据变更需求,给出初步的方案建议。
4.变更评审:由信息部门负责人确定变更评审小组成员,评审中修改并确定变更的实施方案,小型变更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大、中型变更由信息分管领导审批。
5.制定变更计划:由系统运维专员根据已审批的方案,联系内部或外部支持团队,共同评估和协商,制定变更实施计划.6.确认变更计划:由变更申请人对计划中的功能、性能、时间、成本等进行确认。
7.执行变更计划:由运维支持团队执行系统变更的具体实现工作.8.变更交付:在进行测试后,由系统运维专员进行成果交付。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是指企业或机构在管理和运营信息系统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标准。
本办法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保护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规范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提高企业或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管理范围1.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企业或机构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数据库等。
二、组织架构1. 设立信息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和流程。
2. 配置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系统的运维和维护工作,并确保其得到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三、信息系统安全1.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技术措施,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破坏等行为。
2. 制定严格的访问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使用和操作信息系统。
3. 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4. 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有效处置,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信息资源管理1. 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可控和合理利用。
2. 建立信息资源获取和分发机制,对信息资源的流通进行有效监管和管理。
3. 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备份和恢复工作,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对备份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五、网络管理1. 建立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机制,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安全防护。
2. 限制或禁止员工未经授权的上网行为,严禁访问、传播和发布涉及违法、淫秽、暴力等信息。
3. 建立网络安全检测和防护机制,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及时修复漏洞和防范攻击。
六、员工管理1. 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2. 明确员工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责任和义务,并约定相应的违规处罚措施。
3. 建立员工离职时的信息系统权限撤销机制,避免离职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滥用和非法操作。
七、监督检查1. 定期进行信息系统管理的自查和内审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合规运营。
电信运营商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模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电信运营商重要信息系统的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用本文档的管理办法,能够提高系统上线时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潜在风险和故障。
2. 术语定义- 重要信息系统:指对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运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心系统,如计费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等。
- 投产:指新建或更新重要信息系统,并投入正式使用。
- 变更:指对已投产的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修复、优化、功能升级等变更。
3. 投产管理流程3.1 环境准备- 确定投产环境,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必要的前置条件。
- 配置环境,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运行。
3.2 功能验证- 执行功能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符合需求。
- 验证系统的性能,包括响应速度、并发能力等。
- 验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漏洞和攻击。
3.3 文档准备- 编写详细的系统操作手册,包括系统启停、故障排除等操作指南。
- 编写用户培训文档,以便用户能够熟悉系统的操作和功能。
- 编写系统架构和配置文档,方便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扩展。
3.4 上线计划- 制定上线计划,明确投产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 预先通知相关人员,确保投产过程中的支持和配合。
3.5 投产执行- 按照上线计划,执行系统的投产工作,包括系统部署、数据库初始化等。
- 监控投产过程,及时处理投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
3.6 投产验证- 验证系统是否成功上线,并进行必要的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
- 检查是否有任何异常情况和遗漏的问题。
3.7 投产评估- 汇总投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行评估和改进。
- 定期回顾投产过程,不断优化投产流程。
4. 变更管理流程4.1 变更申请- 提出详细的变更申请,包括变更内容、原因、计划执行时间等。
- 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核和评估,明确变更的必要性和风险。
4.2 变更评估- 根据变更申请,评估变更对系统的影响和风险。
- 制定变更执行方案,明确变更的步骤和时间。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2.29•【文号】银监办发[2009]437号•【施行日期】2009.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437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为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风险管理,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重要业务,其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或关系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
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主要指:(一)重要信息系统投产。
(二)支撑重要信息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基础设施投产。
信息系统修改管理办法1.背景本办法旨在规范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修改过程,确保修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2.定义2.1 信息系统:指由硬件、软件、网络等组成的用于数据处理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2.2 修改:指对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改进、漏洞修复、性能优化等操作。
2.3 修改管理:指对信息系统修改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3.修改流程3.1 修改需求确认:确认信息系统需要进行修改的具体需求和目标。
3.2 修改计划制定:根据修改需求,制定详细的修改计划,包括修改内容、时间安排、资源需求等。
3.3 修改实施:按照修改计划进行实际的修改操作,包括代码编写、测试、部署等。
3.4 修改评估:对修改后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验证修改效果和稳定性。
3.5 修改记录和文档更新:及时记录修改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文档,并更新系统相关文档。
4.修改管理责任4.1 信息系统管理员:负责组织和协调信息系统的修改工作,确保按照规定流程进行。
4.2 信息技术部门:提供修改所需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协助进行修改工作。
4.3 业务部门:配合信息系统管理员和信息技术部门,提供修改需求和反馈。
5.修改管理要求5.1 安全保障:在修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2 风险评估:在进行大规模修改或重要功能修改前,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3 文档管理:及时记录修改相关信息,并更新系统文档,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4 问题处理:及时处理修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6.执行和监督6.1 遵循管理流程:所有修改工作都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流程进行,严禁越权操作。
6.2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修改管理审批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3 培训和宣传: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改管理培训,提高其对修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7.法律责任7.1 违规操作:对于违反本办法的操作行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信息系统变更管理办法审核记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对信息系统业务需求和IT的优化请求做出快速响应,同时有效控制变更风险,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和变更失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变更管理的基本要求:1.变更申请必须经过评估,确保变更的合理性;2.变更必须经过周密的计划,确保变更实施和恢复方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保证变更的透明性和各岗位间的有效沟通;4.确保变更有明确、完整的记录;5.变更实施后值班人员应加强观察和监控,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目的。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信息中心对信息系统所作的变更。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为确保公司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建立重要信息系统变更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管理全公司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听取重大项目变更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内容的评审、审批,并对风险控制过程进行监督。
由主管信息技术的公司领导任组长,由信息中心、风险管理部、内控合规部、内部审计部、后勤服务部、办公室及各业务部门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并下设技术组、业务组、评审组、保障组等小组,指定各部门相关人员为组员。
(一)技术组职责为:1、对重要信息系统变更业务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2、负责重要信息系统变更的具体技术实施工作。
(二)业务组职责为:1、负责组织制定重要信息系统变更测试方案和业务应急处置方案;2、组织全公司各业务部室、各营业网点在重要信息系统变更实施过程中进行业务测试和业务应急处置。
(三)评审组职责为:1、对重要信息系统变更方案进行评审;2、负责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审计。
(四)保障组职责为:1、提供重要信息系统变更所需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保障;2、做好对受影响客户的解释和安抚工作;3、组织对外发布公告,同时负责对相关第三方单位做好函告工作;4、负责做好电力、通讯、公安和消防等相关外部机构的应急协调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
第三章变更分类第五条结合变更要求的迫切程度以及变更操作的规范性考虑,分为三类变更:紧急变更、一般变更和标准变更。
系统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xx系统信息变更流程,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69-2006)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系统变更范围第二条由于当前系统功能、性能及安全等方面不能满足需求,可提出进行变更。
以下情况属于变更范畴:a) IT设备的维护、升级和更换b)操作系统的升级或更换c)应用系统的升级或更换d)各类操作流程的变更e)数据库变更第三条运维管理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变更分类表》,明确xx系统变更事项的分类,变更类别分日常、一般和重大三种类别。
只有重大类别须严格遵循变更申请、变更测试与风险评估、变更批准、变更上线执行等环节填写相关表单,对日常和一般两个级别的变更只保留变更记录即可。
根据紧急程度分为正常变更和紧急变更。
第三章系统变更流程第四条系统变更工作以任务形式由信息技术处和需求方协作完成.系统变更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任务提交和接受、任务实现、任务验收和程序下发上线。
第五条因问题处理引发的系统变更处理,具体流程参见《问题处理管理制度》.第六条需求部门提出系统变更需求,并将变更需求整理成《系统变更申请表》,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给系统管理员.第七条系统管理员负责接受需求并上报给信息技术处。
信息技术处分析需求,并提出系统变更建议。
第八条系统管理员根据自行开发、合作开发和外包开发的不同要求组织实现系统变更需求,将需求提交至内部开发人员、合作开发商或外包开发商,产生供发布的程序。
第九条实现过程应按照软件开发过程规定进行。
系统变更过程应遵循软件开发过程相同的正式、统一的编码标准,并经过测试和正式验收才能下发和上线.第十条系统管理员组织业务部门的系统最终用户对系统程序变更进行测试,并撰写《用户测试报告》提交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信息技术处领导签字确认通过。
第十一条在系统变更完成后,系统管理员和业务部门的最终用户共同撰写《程序变更验收报告》,经业务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后,报送信息技术处审批。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涉及信息系统的变更,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架构、安全策略等方面的调整。
第三条信息安全变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优先:在变更过程中,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破坏等事件发生。
2.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变更过程规范、有序。
3. 责任明确:明确变更管理责任人,确保变更过程可控、可追溯。
4. 评估与审批: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估,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变更管理职责第四条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信息安全变更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信息安全变更管理流程、制度及规范。
2. 负责变更申请的受理、审核、审批和实施。
3. 监督变更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
4. 对变更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
5. 对变更过程中的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报告。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信息系统的变更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本部门信息安全变更管理细则。
2. 对本部门信息系统变更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变更申请。
3. 配合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变更实施和监督。
4. 对变更过程中的安全事件进行报告和处理。
第三章变更管理流程第六条变更申请1. 变更申请人应填写《信息安全变更申请表》,详细说明变更内容、目的、影响范围等。
2. 变更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提交至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第七条变更审核1.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初步审核,包括变更内容、风险评估、安全措施等。
2. 审核通过后,提交至变更审批委员会进行审批。
第八条变更审批1. 变更审批委员会对变更申请进行审议,根据变更内容、风险评估、安全措施等因素进行审批。
2. 审批通过后,通知变更申请人。
第九条变更实施1. 变更申请人根据审批意见,组织变更实施。
信息系统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对信息系统业务需求和优化请求做出快速响应,同时有效控制变更风险,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和变更失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变更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变更申请必须经过评估,确保变更的合理性;(二)变更必须经过周密的计划,确保变更实施和恢复方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三)保证变更的透明性和各岗位间的有效沟通;(四)确保变更有明确、完整的记录;(五)变更实施后值班人员应加强观察和监控,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目的。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信息科对信息系统所作的变更。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为确保**县**医院重要信息系统投产及变更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医院建立重要信息系统变更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管理**县**医院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听取重大项目变更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内容的评审、审批,并对风险控制过程进行监督。
由**县**医院最高领导任组长,由信息科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并下设技术组、业务组、评审组、保障组等小组,指定信息科相关人员为组员。
(一)技术组职责为:1、对重要信息系统变更业务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2、负责重要信息系统变更的具体技术实施工作。
(二)业务组职责为:1、负责组织制定重要信息系统变更测试方案和业务应急处置方案;2、组织**县**医院各业务部门在重要信息系统变更实施过程中进行业务测试和业务应急处置。
(三)评审组职责为:1、对重要信息系统变更方案进行评审;2、负责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审计。
(四)保障组职责为:1、提供重要信息系统变更所需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保障;2、做好对受影响客户的解释和安抚工作;3、组织对外发布公告,同时负责对相关第三方单位做好函告工作;4、负责做好电力、通讯、公安和消防等相关外部机构的应急协调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
第三章变更分类第五条结合变更要求的迫切程度以及变更操作的规范性考虑,分为三类变更:紧急变更、一般变更和标准变更。
第六条根据不同的变更类型共分为以下四种变更:硬件变更、系统变更、网络变更、测试变更。
信息系统变更管理规章制度3篇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与维护管理,提高软件管理水平,优化软件变更与维护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工作可分为下面三类类型:功能完善维护、系统缺陷修改、统计报表生成。
功能完善维护指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对信息系统进行的功能完善性或适应性维护;系统缺陷修改指对一些系统功能或使用上的问题所进行的修复,这些问题是由于系统设计和实现上的缺陷而引发的;统计报表生成指为了满足业务部门统计报表数据生成的需要,而进行的不包含在应用系统功能之内的数据处理工作。
第三条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工作以任务形式由需求方(一般为业务部门)和维护方(计算机中心和软件厂商)协作完成。
信息系统变更、发布、配置过程类似软件开发、发布、配置,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任务提交和接受、任务实现、任务验收和程序下发上线。
第四条需求部门提出系统需求,并将需求成《信息系统变更申请表》(附件一),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给计算机中心。
第五条信息中心负责接受需求并上报给信息主管院长。
主管院长分析需求,并提出系统变更建议。
计算机中心根据变更建议审批《信息变更申请表》。
第六条信息中心根据部门提供的需求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协同实现信息系统变更需求,产生供发布的程序。
第七条第八条信息中心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最终用户对系统程序变更进行测试。
信息系统变更程序测试完成后,由计算机中心配置完善信息系统,正式发布并通知需求部门。
第九条信息中心出具信息系统变更验收报告(附件二),需求部门签字验收。
附件一信息系统变更申请表信息系统变更申请表附件二信息系统变更验收报告信息系统变更及发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软件变更与维护管理,提高软件管理水平,优化软件变更与维护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应用系统已开发或采购完毕并正式上线、且由软件开发组织移交给应用管理组织之后,所发生的生产应用系统(以下简称应用系统)运行支持及系统变更工作。
变更管理制度为规范上海XX信息系统变更管理,建立系统变更流程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对变更流程中申请、审批、实施、测试、回退等步骤进行控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变更定义信息系统变更可分为日常变更、紧急变更,定义如下:1.日常变更:日常运维管理工作中非紧急变更,分为一般变更、较大变更和重大变更。
∙一般变更:变更不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变更影响范围及变更风险很小的变更,如更改普通用户权限,对非重要位置的参数进行变更等;∙较大变更:变更可能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变更影响范围及变更风险一般的变更,如非核心业务系统补丁升级,网络安全策略变更等;∙重大变更:变更需要停止信息系统运行,变更影响范围及变更风险很大的变更,如更改网络结构,核心业务系统补丁升级等。
2.紧急变更∙紧急变更:是指在系统维护管理过程中应变系统紧急突发故障的变更,且如不尽快采取相关措施将造成更大的风险。
二、变更职责1.变更申请人指系统相关人员,如系统维护人员、用户、厂商、管理人员等,其变更职责如下:∙负责识别变更需求,提出变更申请。
2.变更审批人指具备变更事项审批权限人员,如信息安全委员会、信息安全管理小组,其变更职责如下:∙负责组织变更的审批、评审;∙负责组织重大技术变更的计划,回退过程的测试与演练;∙负责组织重大技术变更的测试、实施。
3.变更管理委员会指信息部变更管理人,其职责如下:∙协助变更申请人递交变更申请∙协调变更控制管理流程;∙负责组织制定常规变更计划;∙负责组织人员实施常规变更;∙负责向信息安全委员会进行重大技术变更的申请和报告;∙负责本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参与变更的审批、评估;∙参与变更的计划,回退过程的测试与演练;∙参与变更的测试、实施;∙参与变更后的跟踪与反馈。
∙协助制定、调整变更计划及发布实施计划;∙总结变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对变更实施和制度的进行改进。
4.变更实施人主要职责如下:∙负责调派和协调变更实施资源;∙负责规划和提交变更实施方案;∙负责记录变更实施过程情况;∙负责提交变更实施过程文档和总结报告。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信息系统的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信息系统的人员。
二、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分类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通信设备等组成,用于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输出信息的系统。
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信息系统可分为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三、信息系统的使用权限管理(一)用户账号的申请与审批员工因工作需要使用信息系统,应填写《信息系统用户账号申请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提交给信息系统管理部门。
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根据申请的权限进行审批,并为用户创建账号。
(二)用户账号的权限分配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应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责和业务需求,合理分配用户账号的权限。
权限的分配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即只赋予用户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
(三)用户账号的变更与注销当用户的工作职责或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填写《信息系统用户账号变更申请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提交给信息系统管理部门进行权限的变更。
员工离职或不再需要使用信息系统时,所在部门应及时通知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注销其用户账号。
四、信息系统的使用规范(一)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利用信息系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二)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账号和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
如发现账号和密码被盗用,应立即通知信息系统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三)用户应按照信息系统的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系统配置和数据。
(四)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应注意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信息,不得泄露公司的敏感信息。
(五)用户应及时处理自己在信息系统中的工作任务,不得积压和延误工作。
五、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一)数据的采集与录入各部门应按照信息系统的要求,及时、准确地采集和录入数据。
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原则。
信息系统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信息系统变更与维护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管理水平,优化信息系统变更与维护管理流程,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确保本单位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系统变更操作包括信息系统数据修改、软件升级、系统及网络配置信息修改等对信息系统进行变更的操作。
第三条本办法属于管理办法,适用于信息系统变更管理。
第二章变更的申请、审批第四条在需要发生变更时,需要向信息中心提交变更申请,说明变更目的、变更内容、进度时间要求等详细信息。
信息中心负责受理、分类变更需求。
第五条为了确保变更对信息系统影响降至最低,信息中心负责对变更进行分析评估,确认变更的影响以及变更风险。
只有评估通过的变更需求才能实施。
第六条变更审批流程及权限(一)一般性变更的申请,须经信息中心领导审批后实施操作。
(二)重要变更的申请,须经信息中心审核,信息中心审核后报院领导核准,院领导核准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各类变更提出的变更申请,均应填写《信息系统变更流程控制表》(见附件1)中变更申请部分。
第三章变更的操作管理第八条变更操作由信息中心人员负责实施;如果有第三方厂商进行实施的,须由信息中心人员监督、复核确认,完成操作后填写《山东省高级级人民法院变更流程控制表》(见附件1)中变更实施部分和变更结果部分。
第九条信息系统变更操作必须保持主备机的一致性。
第四章变更档案的管理第十条信息中心应将已完成变更操作的变更流程控制表按顺序整理装订,作为档案资料永久保存,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第十一条已存档的变更流程控制表需经信息中心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调阅。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办法由信息中心制定并负责解释和维护管理。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信息系统变更流程控制表》附件1。
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信息系统的变更和发布管理,变更和发布管理作业操作流程和控制要点,确保变更需求的受理符合业务的优先需要,并使变更和发布过程规范化,控制变更对银行业务和已投产系统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
达到降低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风险的目的。
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
第四条定义(一)软件产品:泛指信息技术开发的生产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项目。
(二)生产业务系统:指公司从事金融服务的应用网络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指公司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具体指OA 办公系统、信贷管理、报表系统等用来进行内部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四)业务部门:指公司总部相关业务部门。
第五条遵循原则(五)监督制约原则:针对信息系统变更和发布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六)计划性原则:信息系统发布应纳入每年计算机应用计划,确保全行计算机系统资源、应用环境、维护力量、操作技能能满足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七)可行性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八)风险控制原则:若为新项目或新业务功能变更和发布,需进行以下风险分析:1.备份机建设情况;2.应用系统投产后的集中监控方案;3.生产数据备份方案;4.程序及系统备份方案;5.数据库建库/建表/建索引方式等;6.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六条职责划分(一)需求部门:1.提出需求,并确认《用户需求说明书》;2.用户测试阶段确认用户测试计划、记录用户测试问题、确认用户测试报告;接受用户培训并提出反馈。
3.(二)科技信息部安全科:1.在需求阶段审阅和提出IT风险控制、IT合规和IT稽核方面的要求,在项目开发阶段对有关IT风险控制、IT合规和IT稽核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审阅;2.在项目实施后审阅阶段对有关IT风险控制、IT合规和IT稽核要求的实施效果进行审阅。
(三)科技信息部运行维护中心:1.负责受理所有变更和发布需求,会同IT其他相关部门(IT软件开发中心、安全科等)对变更和发布需求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意见向IT部门领导、业务部门领导汇报沟通,获取所需的授权;2.在详细设计阶段审阅和提出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方面的配置和容量要求;3.在设计与编程阶段提供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参数配置;4.在测试阶段配合项目组设立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5.配合项目组对系统进行联合测试,把信息系统版本软件、相关配置文件、标准数据和相关文档提供给测试评估中心;6.将信息系统发布到使用部门,系统上线时会同项目组搭建生产系统并进行程序移植,组织定期对变更和发布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7.接收管理和备份软件开发中心提供的源程序、相关标准数据、配置文件、相关文档;(四)科技信息部软件开发中心:1.负责设计、编程、纠错和开发质量控制,编制《系统设计规格书》;2.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参加制定上线方案制定,编制《上线实施计划》;3.负责系统切换上线的技术支持工作;4.负责项目验收资料整理汇总,配合项目验收工作。
(五)科技信息部测试评估中心:1.负责对需要测试评估的软件进行分析测试;2.负责提交测试分析报告。
第三章信息系统变更第七条信息系统变更,指由于新增信息系统功能、系统逻辑改变、系统错误修正、系统补丁安装及版本更新、系统配置修改及业务参数修改等原因,而对已投产系统进行局部改变的一切活动。
已投产系统变更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由于业务快速发展,业务部门对现有已投产系统的功能或设置进行变更或通过新增功能来满足需求;(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操作错误,或技术人员、监控管理软件自动发现的故障或事件,需要通过安装程序补丁或修改配置等操作进行修改;(三)厂商定期发布的系统补丁,涉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漏洞,需要在已投产系统中进行安装;(四)由于系统容量扩充或与已投产系统存在数据交换或数据共享的其他已投产系统发生变化后引发的已投产系统变更。
第八条信息系统变更的提出,必须由申请部门(用户部门或IT部门)填写《已投产系统变更流程单》(附件1)第一部分,申请信息。
在申请信息填写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一)申请人需选择变更类型;(二)描述变更内容和目的;(三)是否存在其他措施满足变更需求;(四)如不实施变更可能对客户、合规、外部利益相关方、内部管理和操作、安全控制、系统可用性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五)选择变更的急迫性。
第九条申请部门主管审批签字后提交IT运行维护中心进行处理。
第十条IT运行维护中心收到变更申请后,和变更申请部门充分沟通,理解变更需求的合理性,审阅变更的影响和急迫性,并会同IT 其他相关部门(IT软件开发中心、安全科等)对可行的变更实施方案和变更对已投产系统的影响做出评估,最终形成建议的变更日期,填写至《已投产系统变更流程单》第二部分,变更需求评估信息,交IT运行维护中心负责人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 IT运行维护中心组织变更需求评估时,应充分考虑系统是否已存在满足变更需求的功能或设置;是否存在其他操作手段,能达到同样的变更需求效果。
运行维护中心组织变更需求评估时,了解实施变更:IT 第十二条.(一)是否需要进行IT开发,以及IT开发的工时;(二)是否需要进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硬件和网络的变更;(三)是否需要进行后台数据变更;(四)是否存在信息安全控制的考虑因素;(五)结合IT部门现有的IT资源,统筹安排变更实施时间表;(六)实施相关变更时,可能导致的业务中断或客户服务水平下降。
第十三条综合对变更需求合理性的评估和变更实施影响的评估,IT 运行维护中心在《已投产系统变更流程单》的第二部分提出变更的建议日期,并进行资源协调。
在IT运行维护中心负责人进行审批后,通知相关部门:(一)如不建议实施变更,则向变更申请部门说明理由;(二)如建议实施变更,则告知建议变更的时间及对客户服务和内部操作的影响,要求变更申请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准备;(三)如变更规模超过《XX银行IT项目管理指引》规定的项目受理标准,则依据该指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对涉及软件开发的需求变更,参照《XX银行IT开发方法指引》的要求执行。
第十五条对不涉及软件开发的需求变更,IT运行维护中心根据需要,提交IT测试评估中心相关人员负责制定变更的测试步骤,落实测试人员在测试环境中对变更进行测试,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并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信息安全人员对变更进行上线前审阅,确保系统变更过程中的系统安全。
信息安全人员完成上线前审阅后, IT运行维护中心进行上线处理。
信息安全人员根据变更的风险程度,进行上线后审阅,确保达到变更目标。
第十七条为控制已投产系统的变更对客户服务和业务操作带来的影响,确保生产环境的完整性和可靠性,IT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控制IT变更的策略和制度,严格控制变更的规模、涉及面及信息安全风险。
包括:(一)IT运行维护中心负责人每周对集中的变更工作计划进行审阅,确保充分有效的IT技术资源或系统供应商/开发商技术资源,保证变更的有序进行;(二)除非是需要立即实施的特急变更,IT运行维护中心应选择非业务繁忙时间,如凌晨、周末或公众假期进行变更上线;(三)IT运行维护中心进行周密计划,包括制定意外应急措施;(四)分离已投产系统与开发或测试系统的管理职责;(五)保证已投产系统和开发或者测试系统相分离,禁止开发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入已投产系统;(六)只有在得到管理层批准执行紧急修复任务时,开发人员才能访问已投产系统,所有的紧急修复活动都应立即进行记录和审核;(七)开发人员对已投产系统进行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控制;开发人员访问已投产系统时必须由IT运行维护中心系统管理员对其访问进行监督和记录,并在访问结束后系统管理员及时禁用或删除开发人员在已投产系统中使用的账号;(八)对已投产系统进行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授权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实施,操作实施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监控。
第十八条变更实施上线前需进行用户测试,并在变更上线后由变更申请部门负责人对变更进行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对于上线过程可能导致业务暂时中断或导致业务操作发生重大变化的IT变更,IT运行维护中心必须在上线前以书面方式告知相关业务部门(至少包括行长办公室和客户服务中心)影响的业务范围和时间,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第二十条IT变更上线执行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要求参照《XX银行IT 开发方法指引》中对上线的要求和描述。
第二十一条变更计划与步骤、回退计划与步骤、IT测试步骤与结果、信息安全审阅意见、用户测试确认等变更实施信息记录在《已投产系统变更流程单》第三部分,变更计划和测试接受信息。
IT运行维护中心负责人负责对变更实施信息进行审阅。
第二十二条急变更是指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对已投产系统需要在没有完整的系统测试,或无法完成正式审批流程的情况下进行的变更。
如:因系统缺陷需要对已投产系统进行立即修补,或突发的监管要求对已投产系统进行紧急变更(如利率的紧急调整)。
第二十三条紧急变更应由变更申请部门相关负责人提出,获得IT 运行维护中心负责人的审批或者授权方可进行。
可以接受的审批方式或者授权是IT运行维护中心负责人的口头授权或邮件授权等,并在紧急变更实施之后,补足相应的《已投产系统变更流程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员签字,进行备案。
.第二十四条在紧急变更实施前,须进行测试。
紧急变更前未能实现测试的,须事后补足相应的测试及测试文档,并由相关测试人员签字。
第二十五条紧急变更应记录日志,由IT运行维护中心和变更申请部门共同审核和签字确认,并进行程序和数据备份,以便必要时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程序版本和数据版本。
第二十六条变更实施后,IT运行维护中心组织IT其他相关部门(IT软件开发中心、安全科等)对变更实施的结果进行定期集中评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变更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一)变更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二)变更是否存在负面影响;(三)一段时期内实施的变更数量(包括总量以及按变更类型分类的数量);(四)变更以及变更请求的理由清单和类型分析、以及未来控制变更数量的跟进措施;(五)变更回退的数量及其原因。
第二十七条《已投产系统变更流程单》填写完整后由IT运行维护中心进行整理,并由IT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定期审阅,最终交IT综合科归档。
第四章软件上线流程和控制要求上线受理第二十八条.(一)项目开发和测试工作完成后,项目组提交《软件产品上线申请表》附件2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的《用户测试验收报告》给项目管理科进行审核。
(二)项目管理科审核通过后,将上线申请材料交科技信息部安全科及科技信息部负责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