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D0 cost 介质的位移电流密度: j dD -D0 sin t D0 cos( t ) dt 2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消耗的能量: W 2 2
0
j Edt D0 E0 2 2 2 sint cos tdt 0
0 交变电场频率很低时,介质中没有极化损耗。 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的退极化场。 图1 极化使电介质表面出现感应束缚电荷: 图2 表面感应电荷形成退极化场: Q' E0 E0 E0 :外电场 E' E E' :退极化场 介质中的总场强:E E0 E' 介质的极化能力越强,表面感应电荷越多,退极化场越强。 4、极化能力的表征 ——介电常数 同静电场情形; 频率极高:弛豫极化完全来不及建立,不必考虑; 瞬时极化仍同静电场情形; 介于中间:出现极化损耗,介电常数随电场频率变化。 1. 极化损耗 余弦交变电场:E E0 cost 电场频率很低时: 极化跟得上电场的变化,电位移D( D 0 E P )与电场E之间没有相位差: 2. 极化的微观机制 电偶极子: +q L -q 电偶极矩 u qL 将分子等效为电偶极子,根据其电偶极矩 u分子 的不同,分为两类: (1)无极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u分子 0 + + + + + + + + + + + + + + + +
E0 + - 感应偶极矩 位移极化 例如, He、H2、N2、 CO2 、CH4等。 Q0 Q Q0 Q' E0 U U E0 d U E' E Q' Q C0 0 U C Q Q0 Q' Q' C0 U U U 定义电容器充以电介质时的电容量C与真空时的电容量C0的比值为该电介质 的相对介电常数: r C C0 0 D D E r E 0 + 0 2 3kT (偶极子转向极化率的数量级为10-38 F.m2) 偶极子转向极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温度升高,热运动的抗取向作用加剧; 偶极子转向极化对外电场的响应时间较长,约为10-8 ~ 10-2 s。 4)离子松弛极化 玻璃态物质、机构松散的离子晶体及晶体的杂质缺陷区域,离子本身能量较高, 容易受热激活,越过势垒,在不同的平衡位置之间跃迁,称为弱束缚离子。 存在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有的还存在离子松弛极化和 自发极化(如BaTiO3) 4-1-2 电介质的介质损耗 在静电场下测得的介电常数称为静态介电常数(εs)。 Biblioteka Baidu 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建立的时间极短,可以与可见光的周期相比拟, 在远低于光频的无线电频率范围,这两种极化可以看成是即时的,称为瞬时极化。 瞬时极化与交变电场完全同步, 其极化强度与电场间没有相位差。 比值大小不一样,α / 4 r 3 值大的原子或离子越容易发生极化。 e 0 Pe n0 e Ee αe Pe r n0 补充讲义P10,表2-2列出了一些原子和离子的 αe / 40 r 3 比值,O2-具有 较大的电子位移极化率。 2)离子位移极化 + μ -μ + + 偶极矩矢量和为零; E0 余弦交变电场:E E0 cost 电场频率较高时: 某些类型的极化不能完全跟上电场的变化,电位移D( D 0 E P ) 与电场E之间出现相位差 :
D D0 cos(t - ) D D0 coscost D0 sin sin t 5)空间电荷极化 e + + + + E0 当介质中存在少量自由电荷载流子(正负离子和电子)时,在外电场作用下, 载流子将移动,使介质有微小的漏导电流。 移动的载流子可能被阻止在晶界、相界等晶格缺陷处,形成空间电荷的局部 积累,使介质中电荷分布不均,从而产生电偶极矩,发生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与介质的电导密切相关; 空间电荷极化建立的时间很长,在几分之一秒到几个小时范围内。 4-1-1 电介质及其极化 1. 电介质及极化的定义 导体、半导体: 自由电荷 长程迁移 绝缘体: 束缚电荷 4-1-1 电介质及其极化 1. 电介质及极化的定义 导体、半导体: 自由电荷 长程迁移 绝缘体: 束缚电荷 极化 极化:在电场作用下,在电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荷(极化电荷)的现象。 电介质:以极化方式传递、储存或记录外电场作用和影响的物质。 3)偶极子转向极化 极性分子具有固有偶极矩 μ0 ,可以把它们看成偶极子。 在无外电场时,分子的热运动使偶极子混乱排布,
分子固有偶极矩在空间各方向的取向几率相同,宏 观偶极矩 为零。 μ 0 E0 0 + + E0 在电场作用下,极性分子沿电场方向取向几率大于 其它方向,形成宏观偶极矩。 可以证明,偶极子转向极化率为: u C0 C0 ε0 S d 对于气体、非极性电介质及结构高度对称或完全无序的介质, 有效电场与外电场的关系为: r 1 n 0Ee 0E Ee r 2 3 E 这样的有效电场称为洛伦兹(Lorentz)有效电场,将其代入εr公式: r - 1 n 0 r 2 3 0 μ E e
:极化粒子的极化率,是表征微观粒子极化性质的微观参数。 P n 0Ee 6. 电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的关系 平板型电容器的极片面积为S,极片间距为d,均匀 极化时,整个电介质总的感应偶极矩: μ Q' d 极化强度: Q' d Q' P Sd S S 1 U r 0 r - 1Q 0 r - 1UC 0 d S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