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分类)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分类)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分类)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分类)

配电系统分类类

1)TN-C供电系统。它的工作零线兼做接零保护线。这种供电系统就是平常所说的三相四线制。但是如果 三相负荷不平衡时,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所以保护线所连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电位。如果中性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因此这种供电系统存在着一定缺点。 2)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 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3)TN-C-S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现场如果与外单位共用一台变压器或本施工现场变压器中性点没有接 出PE线,是三相四线制供电,而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专用保护线PE时,可在施工现场总箱中零线做重复接地后引出一根专用PE线,这种系统就称为TN-C-S供电系统。施工时应注意:除了总箱处外,其他各处均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Pe 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 不管采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低压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我国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输出额定电压为3.15~20KV。为了减少线路能耗、压降,以及节约有色金属和降低线路工程造价,必须经发电厂中的升压变电所升压至35~500KV,再由高压输电线传送到受电区域变电所,降压至6~10KV,经高压配电线送到用户配电变电所降压至380V低压,供用电设备使用。 低压配电系统系统图基本如下: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完整版

电 气 安 全 工 作 规 程 二○一二年二月

目录 1 总则 (3) 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 (3) 2.1 一般安全要求 (3) 2.2 高压设备的巡视 (5) 2.3 倒闸操作 (5) 2.4 高压设备工作 (9) 3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0) 3.1 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 (10) 3.2 工作票制度 (10) 3.3 工作许可制度 (15) 3.4 工作监护制度 (15) 3.5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6) 4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8) 4.1 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 (18) 4.2 停电 (18) 4.3 验电 (19) 4.4 接地 (20) 4.5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21) 5 线路作业时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安全措施 (23) 6 带电作业 (24) 6.1 一般规定 (24) 6.2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26) 6.3 等电位作业 (27) 6.4 带电断、接引线 (29) 6.5 带电短接设备 (30) 6.6 带电水冲洗 (31) 6.7 带电清扫机械作业 (33) 6.8 感应电压防护 (33) 6.9 高架绝缘斗臂车作业 (33) 6.10 保护间隙 (34) 6.11 带电检测绝缘子 (35) 6.12 低压带电作业 (35) 6.13 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使用和试验 (36) 7 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 (40) 8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 (43) 9 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 (45) 10 二次系统上的工作 (46) 11 电气试验 (50) 11.1 高压试验 (50) 11.2 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 (52)

建筑电气设备分类

建筑电气设备分类(根据建筑电气设备的专业属性来分类) ①供配电设备--变压器、配电屏、发电设备等。 ②照明设备--电光源。 ③动力设备--吊车、搅拌机、水泵、风机、电梯等。 ④弱电设备--电话、电视、音响、网络、报警设备等。 ⑤空调与通风设备--制冷、防排烟、温湿度控制装置等。 ⑥运输设备--电梯 电路的作用及其组成 欲进行电能的转换、传输和分配,必须把电气设备用导线联接起来,组装成电路才能实现。 电路组成:电源、中间环节相负载。 中间环节指导线、各种控制设备、保护设备、电缆等; 电源指发电机或变压器等; 负载指各种用电设备。 变压器功能与分类 变压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一种电能转换设备,用来将交流电由一种等级的电压与电流转换为同频的另一种等级的电压与电流。 变压器分类: 按相数分:单相、三相或多相; 根据作用分: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接地变压器; 按用途分:用于电力系统的电力变压器、用于局部动力 和照明的小容量变压器、用于传递信号的耦合和控制变

压器; 根据绕组数量分:自耦变压器、两绕组变压器、三绕组 变压器; 根据冷却方式分:自冷干式变压器、风冷干式变压器、 自冷油浸式变压器、风冷油浸式变压器、水冷油浸式变 压器。 变压器的调压方式 适当地改变一次、二次绕组的匝数,就可以达到变换电压的目的。利用变换变压器一次绕组分接头来调节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调压方式。 熔断器 功能:是一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起短路或过载保护。 组成:熔断管、熔体、插座。 分类(按结构形式): 有填料封闭管式、无填料封闭管式、半封闭插入式、自 复熔断器等。 交流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应注意接触器的形式、主电路参数、控制电路参数和辅 助电路参数。 接触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等于电动机或负载的额定电 压; 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等于电动机或负载的额定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版)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版)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二○一二年二月目录1 总则1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3 2、1 一般安全要求3 2、2 高压设备的巡视4 2、3 倒闸操作5 2、4 高压设备工作93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10 3、1 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10 3、2 工作票制度10 3、3 工作许可制度15 3、4 工作监护制度15 3、5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164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18 4、1 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18 4、2 停电18 4、3 验电19 4、4 接地19 4、5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215 线路作业时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安全措施236 带电作业24 6、1 一般规定24 6、2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25

6、3 等电位作业27 6、4 带电断、接引线29 6、5 带电短接设备30 6、6 带电水冲洗30 6、7 带电清扫机械作业32 6、8 感应电压防护32 6、9 高架绝缘斗臂车作业33 6、10 保护间隙33 6、11 带电检测绝缘子34 6、12 低压带电作业35 6、13 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使用和试验357 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398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429 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4410 二次系统上的工作4511 电气试验491 1、1 高压试验491 1、2 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501 1、3 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511 1、4 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的工作5112 电力电缆工作531 2、1 电力电缆工作的基本要求531 2、2 电力电缆作业时的安全措施5313 一般安全措施56 附录58 附录A 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格式58 附录B 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格式59 附录C 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

低压配电系统的选择

Value Engineering 浅谈低压配电系统的选择 On the Choice of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陈伟Chen Wei;宋秀英Song Xiuying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元628017) (Sic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Guangyuan628017,China) 摘要:我国低压配电系统常见的有IT、TT、TN-C、TN-S、TN-C-S几类系统。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漏电或击穿时,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与之相连接的其他金属部分便带有电压。人体触及这些意外的带电部分时,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减少或避免这类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有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装设漏电保护器等。 Abstract:The commo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are IT,TT,TN-C,TN-S,TN-C-S system types.When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ulation damage due to leakage or breakdown occurred when they were not charged with the metal casing and other metal parts connected to it with a voltage. Live human touch on some of these accidents,the electric shock accident may occur.Reduce or avoid electric shock accidents such technical measures to protect earth,protect access to zero,the installation of earth leakage protection devices,etc.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 Key words: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protective earth;protect access to zero;repeat ground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33-02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陈伟(1972-),男,四川广安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供配电技术、 电工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宋秀英(1974-),女,四川乐山人,讲师, 研究方向为数学研究与教学。 存在导致密封室内缺乏液体,启动机械时发生干摩擦;密封室内介质低于饱和蒸汽压力,使端面液膜发生闪蒸,丧失润滑;密封室内的介质为易挥发性产品,在机械密封冷却系统出现结垢时,端面摩擦和旋转元件的搅拌液体产生热量导致介质的饱和蒸汽压上升,造成介质压力低于饱和蒸汽压的状况。 3.5腐蚀引起的机械密封故障。腐蚀是威胁机械密封的一大不可忽视因素。腐蚀会使机械密封的零部件损坏,产生严重的机械密封事故。主要表现为:密封端面出现点蚀,甚至穿透;碳化钨环和不锈钢座等焊接,使用中不锈钢易产生晶间腐蚀;焊接金属波纹管、弹簧等在应力与介质腐蚀的共同作用下易发生破裂。 3.6其他因素导致的机械密封故障。在机械密封使用过程中,存在机械密封在设计、安装质量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这些都是导致机械密封故障出现的不可忽视因素。 4机械密封故障的改善策略 根据我国现阶段机械密封的使用现状,针对机械密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具体分析机械密封故障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要对机械密封故障进行改善,首先要从机械密封设计上进行根本改善,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改善策略如下: 4.1探索新形式,从根本上改善机械密封设计。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具有代替弹簧式机械密封的趋势说明,机械密封能够通过改善设计,采取新的形式,避免故障的出现。随着各种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有信心能够找到更加优良的机械密封设计方案,从而改善甚至完全避免现阶段机械密封出现的各种故障。机械密封新形式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不断进步的高科技和各种工艺技术,另一方面需要机械设计人员不断的探索,创新思想观念,改变思维方式,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去设计机械密封。 4.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故障寻求改善策略。对于机械密封故障的改善,应着手于故障本身,落实到具体故障改善策略上。 对于高温引起的机械密封故障,应采取冲洗措施以降低密封室温度,防止杂质的沉积,保证密封环不被固体颗粒磨损;安装冷却装置,保证密封室内的热能够及时传导出去,尽可能降低温度;选用耐高温的密封材料,建议使用聚四氟乙烯等有机材料;保持端面温度在介质汽化温度以下;有装配关系的地方应选取热膨胀系数相近的材料。 对于压力过大引起的机械密封故障,应尽量使密封端面受力合理,减少变形,减少端面宽度;采用高强度材料,尽量减少摩擦磨损;采用平衡性机械密封;选用可靠的传动方式,如键、销等连接方式。 对于介质引起的机械密封故障,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保持两端面宽度相等,减少杂质在密封端面、补偿环等处的停留机会;采用高耐磨材料;定期内冲洗,避免杂质沉积;在机械密封进门口设置过滤器或者旋液分离器,防止杂质进入密封室内;采用波纹管结构防止泄漏颗粒在辅助密封圈处聚积,影响补偿环轴向浮动。 对于缺乏润滑而导致的机械密封故障,一方面应保证密封室内有液体存在,避免产生干摩擦;另一方面密封室内介质不能低于饱和蒸汽压力,避免闪蒸现象的出现。此外,尽量不选用易挥发的介质。 对于腐蚀造成的机械密封故障,选用耐腐蚀的材料;定期对机械密封的零部件进行维护保养;注意机械密封装置的放置环境,尽量不放置于腐蚀性的环境中;对于焊接部位应着重进行保养,一旦出现腐蚀立刻进行修正;防止介质和外力共同腐蚀机械密封零部件。 在机械密封的设计、安装、拆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符合要求规范,不要违规操作,防止机械密封故障的发生。 机械密封对于现代工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在了解机械密封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才能针对其出现的故障采取改善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机械密封的使用效果和正常运转,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龙永强.机械密封的要求及故障处理措施[J].湖南农机,2010. [2]芦春影.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处理技术[J].应用技术,2010. [3]周丽萍.影响机械密封的外部条件分析[J].科技论坛,2009. [4]徐世君.温度对机械密封的影响及分析方法[J].机械制造与研究,2008. [5]徐健,胡昌军.提高机械密封性能的方法探讨[J].池州师专学报,2006. 0引言 常用的低压配电系统主要由变电配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高压配电线路(即1千伏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电压)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我国低压配电系统常见的有IT、TT、TN-C、TN-S、TN-C-S几类系统。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漏电或击穿时,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与之相连接的其他金属部分便带有电压。人体触及这些意外的带电部分时,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减少或避免这类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有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装设漏电保护器等。 下面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各类系统的优劣进行逐一讨论: 1IT系统 IT系统的电源端不做系统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我们从电气设备不接地和接地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系统正常运行时,三个相电压是对称的,三个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也是对称的,其相量和为零,所以中性点没有电流流过,各相对地电压就是其相电压。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接地两相对地电压均升高3 姨倍,但加在电气设备上的线电压不变,因此设备还可以保持运行一段时间。所以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不需切断电源而使供电中断。但一相接地的电容电流为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这种较大的接地电容电流会在接地点引起电弧,形成间歇 ·3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铁道部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铁道部1983年7月 [83]铁机字1000号)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1条运行中的供电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纵即可带有电压的设备。铁路供电设备一般可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及以下者。 第2条电力工作职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能参加作业: 1.经医生诊断无妨碍从事电力工作的病症,如:心脏病、神经病、癫痫病、聋哑、色盲症、高血压等,如经体格检查(一般两年一次)发现有上述病症,应及时调换其工作。 2.具备必要的电力专业知识,熟悉本规程有关容,并经考试合格。 3.应会触电急救法(见附录一)。 第3条对电力工作职员必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技术安全考试:

1.定期考试;每年一次。 2.临时考试: (1)新参加工作已满六个月者; (2)工作连续中断三个月以上又重新工作者; (3)工种或职务改变者。 铁路局负责组织对水电段长、分局和段技术职员、电力调度、试验职员的定期考试。铁路分局负责组织对供电所主任、技术职员和各站、段、厂的电力工作职员的定期考试。对考试合格者发给“电力安全合格证”(见附录二)。 第4条新参加电力工作的职员、实习职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职员(干部、临时工等),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随同参加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 外单位支援、学习职员参加工作时,应由工作执行人介绍设备情况和有关安全措施。 第5条本规程所指的安全用具应按《电力设备试验标准》进行试验,并合格者。 第二章保证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 第6条在运行中的高压设备上作业按下列分类: 1.全部停电作业,系指电力线路全部中断供电或变、配电设

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课题1: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课型:讲解、参观 教学目的: (1)了解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和组成 (2)了解用电负荷的分类 (3)掌握常用低压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低压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中线、零线、地线的区别 教学分析: 授课时主要通过参观学院配电室,让学生对供配电有个感性认识。再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等基本概念,重点分析常用的几种低压供配电系统。 复习、提问: (1)家里的电是怎么来的呢? (2)一般家里用的电是多少伏特的? 教学过程: 一、课程绪论 先向学生介绍课程主干内容、地位及学习方法、考试考核手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等。再引入本次课的内容,电力系统及低压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二、电力系统概述 1、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过程: 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过程如参考书上第2页图1-2所示,从发电厂(水力、火力、核能、风力、太阳能、垃圾发电等)先发电,发出的电压一般为10.5KV,13.8KV或13.75KV。为了能将电能输送远些,并减少输电损耗,需通过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110KV,220KV或500KV。然后经过远距离高压输送后,再经过降

压变压器降压至负载所需电量,如35KV,10KV,最后经配电线路分配到用电单位和住宅区基层用户,或者再降压至380/220V供电给普通用户。因此这个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就是电力系统。 提问:为什么要升压供电? 答案:电流↑,传输距离↑,热能消耗↑,电能损失↑ 所以,在传输容量一定的条件下,输电电压↑,输电电流↓,电能消耗↓ 我国常用的输电电压等级:有35kV、110kV、220kV、330kV、500kV等多种 提问:目前我们常用的电力传输线路有哪 几种? 答案: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2、电力系统: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 用电组成的“整体”。 3、电力网: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的网络。 由输电线路和变配电所组成,分为输电网 和配电网。 (1)输电网:由35KV以上的输电线路和与其连接的变电所组成,其作用是将电能输 送到各个地区的配电网或直接送给大型企业用户。 (2)配电网:由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组成,其作用是将电能送给各类用户。一般将3KV、6KV、10KV的电压称为配电电压。 4、电力网的电压等级: 低压:1KV以下;中压:(1-10)KV; 高压:(10-330)KV;超高压:(330-1000)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 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一、IT型 必须说明:(略) 二、TT型

必须说明: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中规范: 3.4.5 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1、采用TT系统,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火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2、为了防止中性线的机械断线,其截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 相线的截面积S:S≤16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与相线一样) 相线的截面积S:16<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16 相线的截面积S: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2(相线的一半) 3、电源进线开关应隔离(能断开)中性线,漏电保护器必须隔离(能断开)中性线。 4、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即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包括: (1)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

剩余电流总保护和是及时切除低压电网主干线和分支线路上断线接地等产生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 剩余电流总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整定: 总保护整定 剩余电流较小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50mA 阴雨季节为200mA 剩余电流较大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100mA 阴雨季节为300mA (2)剩余电流末级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装于用户受电端(即终端用户,例如家庭用电,或某台用电设备),其保护范围是防止用户内部绝缘破坏,发生人身间接接触触电等而产生的剩余电流所造成的事故。对直接接触触电,仅作为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 Re×Iop≤Ulim 式中: Re—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Ω) Ulim—安全电压极限(正常情况下可按50V交流有效值考虑) Iop—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 Iop整定值:≤30mA 5、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6、PEE线的作用: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可以通过大地回流到变压器的中性点,可以降低带点的设备外壳电压,降低人触及设备外壳被电击的危险程度。 7、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大地流回变压器中性点,使得接地电流很大,促使线路保护器可靠动作(特别是整定值符合规范的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切断电源。 三、TN型 TN系统:包括TN—C、TN—C—S、TN—S三种系统 1、TN—C系统

配电设备类别规范

配网设备类别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9月

2 附录1:电网设备类别规范 说 明 1.为规范南方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类别管理,特制定《配网设备类别规范》。 2.设备类别采取树状结构: 1) 第一层按专业大类分为配电设施、输电设施; 2) 第二层各专业大类下具体设备类别; 3.设备类别分类原则: 1) 设备类别结构按照:功能、子功能、部件(插件)为原则进行层次划分; 2) 设备类别划分应尽可能穷举所有的物理设备,有共性的设备划分到一类,分类以唯一性, 稳定性为基础,能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重大变更为分类原则; 3) 功能类别的划分不考虑专业管理的角度,可以把不同专业同种设备分类到一起;子功能类 别按物理设备的特性为原则划分子类。部件(插件)类别按能否独立发挥作用为原则划分子类。

1配电设施 1.1变压器 1.1.1套管 1.1.1.1中压套管 1.1.1.2低压套管 1.1.2调压开关 1.1.3瓦斯继电器 1.1.4冷却风机 1.1.5温度控制器 1.1.6变压器油 1.2箱式变压器 1.2.1欧式箱变 1.2.2美式箱变 1.3自备发电机 1.4中压柜 1.4.1中压充气式负荷开关柜 1.4.2中压断路器柜 1.4.3负荷开关柜 1.4.4中压共箱式组合负荷开关柜1.4.5辅柜 1.4.6PT柜 1.4.7中压计量柜 1.5低压柜 1.5.1低压开关柜 1.5.2低压计量柜 1.5.3低压配电箱 1.5.4低压计量箱 1.5.5低压脱扣 1.6无功补偿柜箱 1.6.1电容器 1.6.2补偿控制器 1.6.3电容投切装置 1.6.3.1滤波器 1.6.3.2热继电器 1.6.3.3可控硅 1.6.3.4接触器 1.6.3.5复合开关 1.7柱上开关 1.7.1柱上断路器 1.7.2柱上负荷开关 1.7.3柱上隔离开关 1.7.4跌落式熔断器 20

低压配电系统分类

低压配电系统分类 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TN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 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缺点是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2)TN-S系统就是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从变压器起就用五线供电。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该系统从变压器到用户配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

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在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T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路长期带故障运行。 ②当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的危险。 因此,TT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方能成为较完善的保护系统。目前,TT系统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居民区、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中。 (3)TN系统: 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时,故障电流经设备的金属外壳形成相线对保护线的单相短路。这将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令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立即动作,将故障部分迅速切除,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和其他设备或线路的正常运行。 1)IT系统: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试行) 1 总则 1.1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1.2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 ,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1.3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1.4教育和培训 ,经考试合格上岗。 ,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方可参加工作。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1.5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1.6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1.7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1000V及以上者; 低压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1000V以下者。 1.8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输、变、配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建安装、农电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照执行。 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本规程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4.供电系统中负荷与用户分类

供电系统中负荷与用户分类 一、电力负荷分类 1、按发、供、用关系分类 (1)、用电负荷:用户的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实际取用的功率的总和。通俗来讲就是用户在某一时刻对电力系统所要求的功率。从电力系统来讲,则是指该时刻为了满足用户用电所须具备的发电出力。 (2)、线路损失负荷: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的功率和能量损失叫线路损失负荷。 (3)、供电负荷:用电负荷加上同一时刻的线路损失负荷称为供电负荷。 (4)、厂用负荷:发电厂厂用设备所消耗的功率称厂用负荷。 (5)、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加上同一时刻各发电厂的厂用负荷,构成电网的全部生产负荷,称为电网发电负荷 2、按电力系统中负荷发生的时间对负荷分类 (1)高峰负荷:是指电网或用户在一天时间内所发生的最大负荷值。通常选一天24小时中最高的一个小时的平均负荷为最高负荷。 (2)最低负荷:是指电网或用户在一天24小时内发生的用电量最小的一点的小时平均电量。 (3)平均负荷:是指电网或用户在某一段确定时间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电量。 3、按突然中断供电引起的损失程度分类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负荷等级的划分标准如下:

(1)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员伤亡的负荷;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的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负荷。 (2)级负荷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的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负荷。 (3)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 用电负荷的这种分类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确定供电工程设计和建设标准证使建成投入运行的供电工程的供电可靠性能满足生产或安全、社会安定的需要。 4、按用电的部门属性来划分: (1)工业用电。其特点是用电量大,用电比较稳定,一般冶炼工业的用电量大,而且负荷稳定,负荷率高,一般在0.95以上;而机械制造行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用电量就小些,且负荷率也较低,一般在0.70以下。但是,无 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或者是冶炼业、加工业,电力负荷在月内、季度 内和年度内的变化是不大的,是比较均衡的。 (2)农业用电。农业用电在全部电力消耗中的比重较小,即使象我国这样 的农业大国,其农业用电量在全国电力消耗中的比重仍然很低。农业用电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季节性很强,从负荷特性上看农业用电在日内的变化相对较小,但在月内,特别季度内和年度内,负荷变化很大,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3)交通运输用电。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用电比重较小,而且除电气化铁 路的负荷比较稳定,今后随着电气化铁路运输及其它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用电量也会有较大的增长,但交通运输用电比重不会有多大变化。 (4)市政生活用电。目前我国的市政生活用电还不太高,远小于工业化国家,但今后随着事业的日益发展,生活设施的日益现代化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政生活用电的比重会有所上升。 5、按负荷的大小可以划分为: 最大负荷、平均负荷、最小负荷。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种类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特点 接地制式按照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不同接地组合分类。按照行业相关规定,接地系统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 第一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字母表示装饰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如果后面还有字母,这个字母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C-----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PEN线) 我们国家110KV及以上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即大电流接地系统)。 35KV、10KV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大阻抗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 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TN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缺点是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2)TN-S系统就是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从变压器起就用五线供电。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该系统从变压器到用户配电箱式四线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合一的;从配电箱到用户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分开的,所以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

配电柜的分类

配电柜的分类 按结构特征和用途分类: (1)固定面板式开关柜,常称开关板或配电屏。它是一种有面板遮拦的开启式开关柜, 正面有防护作用,背面和侧面仍能触及带电部分,防护等级低,只能用于对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工矿企业,作变电室集中供电用。

(2)防护式(即封闭式)开关柜,指除安装面外,其它所有侧面都被封闭起来的一种低压开关柜。这种柜子的开关、保护和监测控制等电气元件,均安装在一个用钢或绝缘材料制成的封闭外壳内,可靠墙或离墙安装。柜内每条回路之间可以不加隔离措施,也可以采用接地的金属板或绝缘板进行隔离。通常门与主开关操作有机械联锁。另外还有防护式台型开关柜(即控制台),面板上装有控制、测量、信号等电器。防护式开关柜主要用作工艺现场的配电装置。 (3)抽屉式开关柜。这类开关柜采用钢板制成封闭外壳,进出线回路的电器元件都安装在可抽出的抽屉中,构成能完成某一类供电任务的功能单元。功能单元与母线或电缆之间,用接地的金属板或塑料制成的功能板隔开,形成母线、功能单元和电缆三个区域。每个功能单元之间也有隔离措施。抽屉式开关柜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换性,是比较先进的开关柜,目前生产的开关柜,多数是抽屉式开关柜。它们适用于要求供电可靠性较高的工矿企业、高层建筑,作为集中控制的配电中心。

(4)动力、照明配电控制箱。多为封闭式垂直安装。因使用场合不同,外壳防护等级也不同。它们主要作为工矿企业生产现场的配电装置。 GGD型交流低压配电柜 适用范围 GGD型交流低压配电柜适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厂矿企业等电力用户的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380V,额定工用电流1000A-3150A的配电系统,做为动力、照明及发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与控制之用。 结构特征 GGD型交流低压配电柜的柜体采用通用柜的形式,构架用8MF冷变型钢局部焊接组装而成,构架零件及专用配套零件由钢定点生产厂配套供货,以保证柜体的精度和质量。

供电系统的分类

什么是TT、TN-C、TN-S、TN-C-S、IT系统? 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TN和IT系统,分述如下。 (1)TT方式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图1 TT方式供电系统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 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2所示。

图2 带专用保护线的TT方式供电系统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零线N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TT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2)TN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系统的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TN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系统优点多。TN系统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和TN-S等两种。 (3)TN-C方式供电系统 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表示,如图3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图3 TN-C方式供电系统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类型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类型 由于早期电力系统中首次接地故障不要求切断(tripping)系统,所以这样的系统多数中性点不接地。对于连续程序工业来说,首次接地故障所致的非计划停机尤不可取。这些电力系统需要接地探测系统,但是故障定位通常很难。虽然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不接地系统无法控制瞬态过电压。 典型配电系统中系统导线和大地之间存在容性耦合。因此,当相对地发生多次重燃时,这种串联谐振LC回路会产生远超过线电压的过电压。这反过来降低了绝缘寿命从而引起可能的设备故障。 中性点接地系统与熔断器相似,直到系统发生故障时才启动。与熔断器一样,中性点接地系统保护设备及工作人员免受伤害。故障持续时长以及故障电流大小是导致这种伤害的两个因素。接地继电器使断路器跳闸并限制故障持续时间,中性点接地电阻限制故障电流大小。 1 中性点接地的重要性 对于中低压电力系统来说有许多中性点接地方式可用。变压器,发电机和旋转机械的中性点对地网络的基准电压为零。相对于不接地系统来说,这种保护措施具有许多优势:z降低瞬态过电压; z简化接地故障定位; z提高系统及设备的故障保护能力; z缩短维护时间并降低维护费用; z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更高; z提高雷电保护水平; z降低故障频率。 2 中性点接地方法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以下五种: z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z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 z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 低电阻接地 高电阻接地 z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 z谐振接地系统; z接地变压器接地。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不接地系统中导线和大地之间没有内部连接。但是,这样的系统中,系统导线和相邻的地表间存在容性耦合。因此,所谓的“不接地系统”实际上是具有分布电容特质的“容性接地系统”。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这种分布电容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实际上,它建立了一个系统的中性点,因而效果是有益的。因此,地面上的导体仅仅被施加线对中性点的电压。。 在接地故障条件下会产生问题。一条线路接地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均出现线电压。因此,系统的所有绝缘均需承受1.73倍的正常电压。这种情况经常导致老电动机和变压器由

电气产品分类

电气产品分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高压配电装置及高压电器 高压配电装置:金属铠装式移开式高压开关柜(KYN)间隔移开式高压开关柜(JYN)箱式固定式高压开关柜(XGN)箱式环网式高压开关柜(HXGN)高压电器:高压断路器 二、低压配电装置及低压电器 低压配电装置:抽出式低压柜照明配电箱 低压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框架式断路器(ACB)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微型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 接触器、电机起动器:交流接触器全压电机启动器交流减压电机启动器(星三角、自耦)软启动综合启动器变频电机启动器 电源切换系统及元器件: PC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B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热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热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 隔离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交流型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电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仪表:交流电能表电压表电流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三、变压器及电源系统 配电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 预装式变电站:户外式预装变电站 应急电源装置:普通型柴油发电机组在线互动式UPS 直流EPS 交流照明类EPS 交流动力类EPS 交流动力变频类EPS 直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屏 四、防雷及接地装置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装置:避雷针单相电源电涌保护器三相电源电涌保护器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 五、照明开关、插座 普通照明开关: 带指示灯照明开关: 防溅型照明开关: 普通单相插座: 单相空调专用插座: 单相带开关插座: 单相防溅型插座: 地面插座: 三相插座: 延时开关: 六、照明装置及调光设备 电光源:白炽灯环形荧光灯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低压钠灯高压钠灯 LED灯无极灯光纤灯 照明灯具:投光灯具航空障碍灯具吸顶灯具嵌入式灯具筒灯具路灯及庭院灯具照明反光板 照明配件:电子镇流器 照明节电装置:照明节电装置 七、输、配电器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