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仲舒的_教化成性_说
- 格式:pdf
- 大小:272.68 KB
- 文档页数:5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董仲舒赋予《易传》中的“元”以逻辑在先和价值根源之意义,表明“元”是一个价值本体范畴;他把《易传》的“继善成性”论改造为“天止人继”说,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万物中之地位与意义的一种自觉精神;又把《易传》“人文化成”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一种“人文宇宙观”,从宇宙观高度审视人类文化,又从人类文化角度看待宇宙,宇宙观与文化观合二为一,表明了宇宙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源和基础,而人类文化是宇宙的发展和完善。
这就从宇宙观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价值的崇高意义。
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思想的比较作者:王冰杰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4期摘要:本文将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从二者人性论的理论基石出发,通过对“天赋善恶论”、“性三品说”与“善”的理念进行阐释解读,进一步对两人的政治主张--“王道教化”与“哲学王”等思想比较研究,以期得出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启示性意义的思想精髓。
而在当今全球化态势下,如何以正确姿态拥抱世界文化,并且建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开放性文化,是一个相当现实性的问题。
对比发现,两位先哲在教育观、用人观、政治观上具有明显相似性。
正是基于这些相似性,本文试图为中西文化比较、融合找到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董仲舒;柏拉图;人性论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36-03一、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比较(一)“天赋善恶论”“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指出人的后天习性差别很大,但天性是相近的。
他认为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可以为善成仁,但亦有可能为恶不仁。
可见孔子认为人性是亦善亦恶的。
儒家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加以发展。
孟子从“四心”出发,引出“四端”,他认为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四端”,“犹其有四体也”,由此提出性善论,主张由“本心”论“本性”,从“尽心”、“知性”从而达到“知天”。
荀子则从人的自然禀性出发,认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主张“化性起伪”,“明分使群”和“隆礼重法”。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在对先秦人性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春秋繁露》讲:“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诚。
人之诚,有贪有仁。
仁贪二气,两在于身。
”人在接受气之初就有恶性,要不然人心怎么软弱,受限。
因此具有仁爱,贪婪两种性质,并且共存于一身。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肥臞而不可得革也”。
论董仲舒的仁义观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是中国汉代初期的一位儒家学者和政治家,他的仁义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儒家思想中。
董仲舒在儒家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理念对后来的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仁义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命观:董仲舒强调天命观念,认为君王统治的正当性来自于
上天的赐予。
他主张君主应当谦虚谨慎,以符合天命。
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家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元素。
2.仁爱之治:董仲舒提倡仁爱之治,即通过仁爱来治理国家。
他
认为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在他看来,君主应当具备仁德之心,通过仁爱的政治来达到社会的和谐。
3.教化人民:董仲舒强调君主要通过教育来化民风,培养人民的
德行。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民明智而德行高尚,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4.政治改革: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太
学以培养人才、设立五官以监察官员、改革法律制度等。
他希望通过这些改革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君主的崇德治国。
总体来说,董仲舒的仁义观体现在他对仁爱政治、天命观念、教育理念以及政治改革的坚持。
这些观点在后来的儒家思想中得到发扬光
大,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和儒家政治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性三品说是什么的观点
“性三品”是董仲舒提出的人性论。
董仲舒将阴阳的观念引人对人性的分析,如同天有阴阳一样,人也分善恶。
人所具有的善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阳性,董仲舒称之为“性”;人所具有的恶的品质,体现的是天的阴性,他称之为“情”。
尽管“性”蕴含着善的一面,但并不等同于善,而只是意味着善的可能,他比喻说:“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董仲舒依据人所具有的“性”和“情”的地位不同而将人性分为三品,上品为“圣人之性”,是“性”主导,而“情”很少,因此不教而可为善的品性;下品为“斗筲之性”,是“情”主导,而“性”缺乏,因此虽教而亦不能为善的品性;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民之性”,是“性”、“情”相当,是为善而亦可以为恶的品性。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将先天的人性进行了有差异的类分,这与孔子所言的“性相近”和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迥然不同的。
东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充指出,董仲舒之言本性有善有恶,说的是普遍的人的本性;孟子之言性善,说的是上等人的本性;荀子之言的性恶,说的是下等人的本性,几种言说的差异在于论说对象范畴的不同。
王充的这种提法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到唐朝,韩愈作《原性》,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进行完善,更进一步地将“性”与“情”都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与“情”相互对应,“上品之性”发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发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发为“下品之情”,这是一种更为精致化的“性三品”说。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强调的是以什么治国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整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
董仲舒认为要缩小贫富差别,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出"调均"的主张。
上疏汉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盐业、金属业都有百姓自己掌控,除去奴婢制度、擅自斩杀的威严,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首先,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力量;其次,暂时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加强了封建统治阶级专政,防止社会进一步动乱,防止农民起义。
董仲舒吸取秦灭亡教训,为了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提倡德治,革除秦时的弊政,进行"更化"。
他的"更化"思想,就是以儒家的礼义仁德来限制对人民剥削,维持和巩固汉王朝统治阶级专政。
他认为,严刑峻法,给统治阶级带不来稳定的统治秩序,不能维持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他提出:实行礼义,布施仁德的政策,以德治理为主,重视"教化",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
他视"德治"主张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基本治国原则。
并上疏汉武帝:"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进行办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学院0610220028 李璐董仲舒,我国历史上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学家和儒学大师,有“汉代孔子”之称。
董仲舒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这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思想文化方面,汉初社会也是宽舒自如的。
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
很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秘藏起来的儒家典籍,纷纷再现于人间;很多退避于草野的儒学之士,也渐渐走出了山林。
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
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这对他以后的思想体系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在当时儒学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寂寥而又刚开始兴起的时刻,不少人的想法和观点还是相当浅薄的,与他们相比,董仲舒真是鹤立鸡群,形若天渊,“通才”“鸿儒”这些比喻一点也不过分。
可以想象当时他的声誉之高,气派之盛!汉武帝汉光元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分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这一建议也最终被汉武帝所采纳,成就了儒学的历史又一鼎盛时期。
三大文教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下: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认为,为了保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必须首先统一思想。
他是依据《春秋》“大一统” 的思想来阐发了这一见解的,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而当时的弊政恰恰是思想不统一,即所谓“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于是,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的统一,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绝其道并不一定要取缔各种学术,而是不给它们以发展的条件。
性三品说的人性论和社会伦理思想(一)董仲舒吸收了邹衍的“五德转移,治各有宜”的说法,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董仲舒的历史观是复古主义的循环论,他为了论证汉王朝统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提出“三统’’、“三正”的学说。
“三统”就是黑统、白统和赤统。
“三正”就是夏以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商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
寅月以黑色为上色,因此夏为黑统,丑月以白色为上色,商为白统,子月以赤色为上色,周为赤统。
历史的变化,就是三统的周而复始。
汉代继周而起,应以寅月为正月,这就叫做“改正朔,易服色”。
用这种办法表示一个新的朝代统治者重新受天命,所谓“新王必改制”就是指履行这种类似宗教的仪式。
很明显,“三统三正”是一种历史循环论,但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的意义不同。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强调“尊今”,而“三统”说则强调“治古”,他说:“若其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
”(《楚庄王》)历史上虽然朝代更替了,但封建制度的根本原则是没有任何变动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不能有任何触动的。
历史的每一循环,都不过是复古的表现,所以他又提倡“奉天而法古”,他说“春秋之于世事也,善复古,讥易常”(《楚庄王》)。
照董仲舒的说法,“三统”是“三而复”。
还有“再而复”,“四而复”,“五而复’’,“九而复”的各种东西,随着朝代的改变而改变。
但改变是循环的,“复”就是循环。
这种复古主义的历史循环论,论证了封建制度的永恒性和不可侵犯。
可见董仲舒吸收了五德说的历史观的一些思想资料,但加以改造,使之为已居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服务。
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
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
中民之性是指多数人的人性能够接受封建统治者的教化而言,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他说:“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总结董仲舒是西汉最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他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也成为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而他的思想在现在的招教考试中也是经常会考查到,今天就对他的思想进行总结,以便各位考生备考。
简述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董仲舒教育思想的核心。
董仲舒主张教化与刑法并重,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以刑法为末、为辅。
(2)德育的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董仲舒强调“三纲五常”。
所谓“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对贤良策》,是董仲舒在元光元年针对汉武帝的策问所作的答对。
在答对中,董仲舒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
在教育思想上,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三点建议:其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二,兴太学以养士;其三,推行察举,以尽天下之才。
三大文教政策不仅对两汉的学校教育及教育管理影响很大,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也极为深刻。
2.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董仲舒吸收了自孔子以来关于人性差异论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性三品”说。
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
董仲舒认为,“中民之性”是他对人性这一概念内涵进行规定的事实根据,它是就中人之性而言性。
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具备“圣人之性”者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注定要向善的方向发展。
具备“斗筲之性”者很难进行自我节制,只有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
这两部分人是属于人群中的少数,而绝大部分人是具有“中民之性”的中民,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3.“下惟讲诵”(类似于导生制):即采用高材生或老学生带程度较低或新学生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
有利于解决教师少与学生多的矛盾,扩大教学对象的范围,但教学质量不佳。
4.论道德教育(1)德教是立政之本(教本政末)在董仲舒的社会政治思想中,虽然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
他说:“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所谓“教化”,教师要实行普遍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论董仲舒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作者:薛明珠陈俊歌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19期摘要:董仲舒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位大师,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一位争议颇多的人物。
他的教育思想是其学术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实践这几个方面。
董仲舒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不容忽视。
关键词:董仲舒;教育思想;现代意义董仲舒是一位儒家大师,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公羊学家,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很大争议的人物,其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影响较大。
他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他在教育方面的一些看法,在现代看来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董仲舒教育思想主要内容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教育要和实际相结合。
首先,道之大原出于天的世界观教育。
为了实现所谓的大一统的国家,董仲舒特别强调“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世界观教育。
这个观点是董仲舒在第三次对策中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如何继承尧舜禹三王之道,告诫汉武帝懂得天命天道不可以违背,认识天命与天道对于社会治乱,包括帝王之道的重要性,以便“兴仁义之休德,命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
这一思想在董仲舒的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研究董仲舒哲学思想的出发点。
董仲舒这种世界观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使汉朝的天下持续、长远、稳定地发展下去,但客观上对缓解当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改善劳动人民处境有一定积极作用。
其次,正谊明道的仁人价值观教育。
董仲舒说,“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是董仲舒在江都相任上对易王进行教育时提出的,是对仁人价值取向的要求。
这在当时对于限制剥削阶级无止境地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行为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思想一味强调精神因素高于物质因素,把儒家在义利问题上的观点片面化了,这就为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了开端。
董仲舒的主张: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董仲舒的主张本文话题:董仲舒的主张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知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董仲舒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曾出现了许多耀眼的思想家,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或者具有预见性的主张,而这些主张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主要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他是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治学严谨,学识丰富,为适应汉初政治上加强封建大一统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他提出了许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张,而且其中一些思想主张对中国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初的社会形势董仲舒生活在西汉前中期,战国后期以风靡之势统一中国的秦王朝经过二世而亡,西汉在农民浪潮以后得以建立,汉代建立以后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汉代封建剥削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汉代的封建剥削主要有:其一是领户制即所谓的封建领主制;其二是豪强地主实行的租佃制。
汉承秦制,继续实行奖励军功的食邑制度,这一方面是刘邦为自己夺取天下招揽人才,另一方面是解放奴隶,实行封建制,更好的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
此外汉初尤其注重对暴秦短命而亡的总结,对农民起义尤为重视,因此汉初轻徭薄赋,于民生产。
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封建富商和封建政府之间的矛盾,豪强宗族地主和封建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而这三个矛盾整体上还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方与富商、宗族地主以及地方割据势力一方的矛盾。
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汉初社会中超过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敌对阶级的矛盾,成为了汉初的主要矛盾。
汉初时,由于刚刚结束秦末战争,汉初几位统治者都实行休养生息,轻租薄赋的政策,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然而到汉武帝使土地兼并迅速膨胀,对封建政权和封建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同时关系国家生活的盐铁,铸钱很多都未集中在中央,商业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封建中央政权的根基。
论董仲舒“治国三本”观——“顺命、成性与防欲”
邓勇;姚学丽
【期刊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4)1
【摘要】董仲舒,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人物。
他首开儒学改革,赋予儒学政治化、神学化和经学化交融的特征。
以汉武帝问政于臣的历史文献为依据,梳理出董仲舒“承天顺命”“教化成性”和“度制防欲”的“治国三本”观,并分别论述其观点产生缘由及其实施策略,进一步分析阐释该理论在其时代的意义。
主要采用文献法与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是:其一,董仲舒治国理政的主要原则是主张尊天命、重教化与立制度的统一。
其二,对促进国家政治、思想与文化“大一统”及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总页数】6页(P8-13)
【作者】邓勇;姚学丽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董仲舒与儒家思想的转折——徐复观对董仲舒公羊学的探究
2.董仲舒儒家思想与当今治国理政资鉴——在\"2018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r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3.从重理轻欲、重欲轻理走向理欲并重——儒家理欲观重估与
当代理欲观重建4.成性与防欲:董仲舒廉政思想及其当代意蕴5.孔子“欲仁”、孟子“欲善”与荀子“欲情”--从当今西方伦理学“欲望论”观儒家“欲”论分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董仲舒性三品说属于什么论性三品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思想,《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即人的智力水平可以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愚”三种。
性三品说由此始,即把人分成三个类型,或者按智力或者按品行,可以说反应了古代等级性思想,并且偏向内发论,因为这些分类基本都认为是天生的结果。
性三品说第二个人物是西汉学者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实性》中把人群分成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在孔子分类和孟子、荀子人性论基础上进行解释,圣人之性是不教而能,斗筲之性只能以刑罚规范,唯有中民之性可以导而上下,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这个学说在性三品系列中是影响力比较大的。
东汉学者王充也根据人的禀气把人分为善、中、恶三种,也是对应孔子的理论基础,认为善为中人之上、恶是中人之下,善恶混合是中。
另外同期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从三种智力类型的分布进行阐述:“上智与下愚之民少,而中庸之民众。
”东汉后期的学者荀悦首次正式提出性三品概念,按儒家道德标准把人分成君子、中人、小人,内容基本与董仲舒一致。
唐朝学者韩愈正式论述性情三品说,在《原性》中提出“性之品有三,……上焉整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并且对具体的品性包含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具体内容由于考查比较粗略故不细说。
这是性三品说中最经典的一个,也是近年考查频率较高的考点。
除了我国古代学者的代表观点外,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也把人群分成三个层次,即受理性主导的哲学家、受意志主导的军人、受情感主导的劳动者,而每一个层次都是先天灵魂带来的特点,所以实质上也和性三品说比较一致。
董仲舒强调以什么治国及其简介董仲舒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好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
董仲舒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好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
董仲舒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有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取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立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观赏。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
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思想成就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取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赐予了较为系统的答复。
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见被汉武帝所接受,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
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协商,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说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敬重。
董仲舒的人性学说
我国古代关于人性论这一问题的讨论产生了两大学派,一派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一派是以荀子为主的性恶论。
都将人性归结于善恶的划分。
而汉代大儒董仲舒的人性论,则是试图调和善恶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大胆尝试。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而以“中民之性”为主要研究对象。
他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
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
名性者,中民之性。
”(《春秋繁露•实性》)因为“圣人之性”是先天至善的,不必教化;“斗筲之性”是先天至恶的,不可教化,所以两者都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大多数人属于所谓“中民之性”:既不是至善,也不是至恶,而是“有善质,而未能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有善质”因而有可能通过教化使之向善;“未能善”因而必须进行教育才能使之向善。
董仲舒的人性论归结为王者承天意以成民性,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性情观——董仲舒人性论中的哲理基调。
董仲舒的性情观是董仲舒人性论中最基础部分,“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非度制不节”。
(《举贤良对策一》)他认为性是有生以来上天就赋予的既有的本质,情是人后天所拥有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