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2.81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一、清朝的衰落与近代我国的开端1. 清朝的内患外患2. 科举制度的困境3. 外国列强的入侵4.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二、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的探索1. 辛亥革命的爆发2. 中华民国的成立3. 与民主革命思潮4. 的影响三、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北洋军阀混战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 国民政府的建立3. 军阀混战与统一战争4.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1. 日本侵华与我国抗战的爆发2. 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活动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 国共内战的蓄势待发五、新我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1. 人民的胜利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初步探索4. “”运动与“文革”运动六、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3. 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成就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七、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2.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3.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我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光荣与梦想。
在学习和探索我国近代史的知识点时,我们不仅要理性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要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自豪。
希望我们能够加深对我国近代史沧桑巨变的理解,不断积淀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
我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承载着百年奋斗的光荣历程和激情梦想。
在探索我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性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要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自豪,不断加深对我国近代史的了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
一、清朝的衰落与近代我国的开端清朝的内患外患是造成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清朝晚期,国力衰退,内忧外患,经济困难,科举制度的困境也加剧了清朝的衰败。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概述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二、主要事件与时期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由于英国对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由于英法联军侵华引发的战争。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3、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之间因朝鲜问题引发的战争。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推行的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的变法。
4、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5、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场旨在倡导科学、民主的文化运动。
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1931-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
三、重要人物1、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2、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3、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4、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四、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评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觉醒和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以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近代史上,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文化上,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价值观混乱。
1、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5、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6、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7、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8、1845年,英国租的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是最早的租界9、1901年《辛丑条约》10、《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11、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12、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13、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1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5、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它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16、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17、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1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1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20、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21、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2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1843年魏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23、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24、1851年,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完整版)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
结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崛起
-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的抵抗
-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君主制终结
三、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
- 殖民主义的定义和特征
- 帝国主义的特点和影响
四、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影响
- 近代思想文化的变革动向
五、近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
- 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 国际组织的建立及其作用
六、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
-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解放运动
- 落后国家的发展与脱胎换骨
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重塑
- 冷战的定义和特点
- 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及其影响
八、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化
-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影响
-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与挑战
以上是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结,重点涵盖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崛起、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近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国家独
立与民族解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重塑以及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化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2、(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5、(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6、(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7.(严复)提出“救亡”的口号。
8、(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1856年9月,(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10、()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11、(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12、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的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
14、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梁启超著有《变法通义》,谭嗣同著有《仁学》,严复翻译了《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汉译名为《天演论》。
15、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6、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17、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学说。
18、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20、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其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资本主义时代(近代历程)。
⼆、1840年,鸦⽚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农民阶级是⼈数最多的⾰命阶级;⼯⼈阶级是⾰命性最强的⾰命阶级。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最主要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
五、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主要的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六、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先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变⾰落后的⽣产关系,推动⽣产⼒的发展,带动经济基础的进步,从⽽完成反帝反⽃争胜利的历史使命。
七、天京事变失败的原因:①以⼩农业和家庭⼿⼯业相结合的分散的⼩⽣产的基础;②太平天国运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③领导⼈贪图享乐,争权夺利,⽭盾丛⽣,最终相互残杀。
⼋、天京事变的影响:①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量;②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岭;③最终加速了农民政权的灭亡。
九、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峰,因为它颁布了⾮常完整的纲领--《天朝⽥亩制度》。
⼗、洋务运动最先创办的是军⽤企业,是由地主阶级领导的。
⼗⼀、洋务运动的⽬的:①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镇压农民起义;②维护国家的海防和边防;③扩⼤⾃⼰的实⼒。
⼗⼆、洋务运动最终失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于⽇本。
⼗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
⼗四、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①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③开拓了⼈们的思维和眼界。
⼗五、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
⼗六、维新派和守旧派的激烈论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君主⽴宪;③要不要废⼋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七、⾟亥⾰命是⼀次⽐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命?对。
原因:①⾟亥⾰命是由中国历史上第⼀个资产阶级⾰命--同盟会领导的;②⾟亥⾰命是中国第⼀个资产阶级⾰命思想三民主义作指导的;③⾟亥⾰命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个资产阶级⾰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④建成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部资产阶级⾰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 881)《改订条约》影响: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第3课收复新疆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
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养育运动评价: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代史总结中国近代史总结⼀、何谓中国近代史?1.基本概念⼀部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中国倍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民抗争不息、探索不⽌,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新民主主义⾰命胜利的历史。
关键词:侵略、抗争、探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命2.主要⽭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则是多种⽭盾中最主要的⽭盾。
“封建主义”:地主阶级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反动势⼒“⼈民⼤众”:农民阶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步的青年学⽣和知识分⼦3.近代中国⼈民的基本任务彻底反侵略(后可以表述为反帝)反封和实现国家近代化4.基本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基本线索——三条线(脉络)(1)屈辱史——列强侵略(英、法、美、俄、⽇、德等)经济政治(军事)思想⽂化侵略侵略侵略(2)抗争史——彻底的反侵略反封,重获民族独⽴。
(3)探索史——向西⽅学习,寻求富国强兵的近代化之路。
向西⽅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学习政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君主⽴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思想:(1)资产阶级⼈⽂主义思想(2)马克思主义(3)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地主阶级:洋务运动(⼗九世纪六⼗年代⾄甲午中⽇⼯⼈阶级(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命时期(1919-1949)民族资产阶级:戊戌变法、⾟亥⾰命、新⽂化运动近代社会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三、中国近代史的发展阶段(分期):四、近代中国政权的沿⾰晚清政权(1840-1911年)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权(1927-1949年)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五、基本概念:▲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殖民地”是政治的,“半封建”是经济的。
两者都具有经济、政治、⽂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不是全部的独⽴⾃主权;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发展了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史总结(一)侵略史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背景和起因: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侵略者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事件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林则徐、关天培等人英勇抗敌,英军被迫北上进攻,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内容包括: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开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意义或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背景和起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事件经过:1856年10月英、法两国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等一列不平等条约。
意义或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背景和起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幅度上涨,但由于日本本国资源稀缺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再加上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促使日本发动了对华的侵略战争。
事件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将领英勇抗敌,痛击日本海军舰队。
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同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包括: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开放通商口岸;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置工厂。
意义或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091)背景和起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矛盾加剧,同时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蓬勃发展,严重威胁到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抗争与变革的历史,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
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整理。
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巨额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以及协定关税等。
《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太平天国运动19 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这一制度具有空想性,未能真正实施。
后期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付诸实践。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
他们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同时也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
洋务运动还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了新式海军。
然而,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且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注定无法成功。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近代史知识点总结有智慧没知识容易陷入空想,一事无成。
有知识没智慧,就不要埋怨被人当做工具使用,用毕即弃。
要善用智慧来运用知识,以求合理的表现。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近代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历史近代史知识总结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联系乡土历史)北:P3: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2.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结果北:P4: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P5: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识图:“焚烧后的圆明园”。
北:P8:1860年,英法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
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园。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北:P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结合乡土历史)P12:左宗棠收复新疆。
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6.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北P16: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
7.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北P22: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的侵略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向北京进犯。
于1900年8月中旬攻入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8.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北P5: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汇总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 年,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 15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 2100 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 2 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 4.5 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 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 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 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①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禁烟运动: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近代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一、近代中国史1.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在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清朝末期的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改革运动,旨在改革封建统治体制,增强国家实力。
辛亥革命则是中国第一次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3.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此后又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等阶段,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新文化运动、共产主义思潮、国民主义运动等各种思潮涌现,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面貌。
6. 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国共两党联合对抗日本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而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党又展开了内战,最终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分裂。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于1949年,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8.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运动,是毛泽东发动并主持的一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9.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和市场化方向转变,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世界近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欧洲和世界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拖累了世界各大经济体的长期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2. 俄国革命俄国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苏联,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冲突。
中国输掉了这场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多个港口并赔款。
2.《南京条约》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陷入以后的不平等交涉和条约签订的漩涡之中。
3.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列强相继来华,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和领土,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该运动由洪秀全发动,旨在推翻清朝的统治。
虽然太平天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最终被清朝镇压。
2.洋务运动是清朝为了应对洋人入侵而展开的一系列变革运动。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该运动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调整和。
3.洋务运动推行的“自强”政策意图通过引进西方的科技、机构和思想来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但其结果并不明显。
三、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1.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运动,旨在推行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军事。
康有为、梁启超等政治家是变法的倡导者。
2.戊戌变法引发了保守势力的不满,最终被康有为等人的对手慈禧太后废止。
3.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革命领袖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四、北洋政府与护国战争1.北洋政府是辛亥革命后成立的政府,成立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2.近代中国的政治特点之一是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在抵御外敌和维持内部秩序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护国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前的一场国内战争,爆发于1920年。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操得到了强烈的激发。
五、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自由民主运动的开端,爆发于1919年。
这场运动起因于对《凡尔赛条约》的愤慨,以及对旧文化和旧制度的反思。
2.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新文化运动和科学与民主的追求。
中国近代史知识清单
好的,为你提供一份中国近代史知识清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 圆明园被洗劫并焚毁:发生于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期间。
3. 甲午战争:期间的平壤战役,涌现出了英雄人物左宝贵。
4.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运动,其主张分别是“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5. 国共合作: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
6. 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7. 三大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近代历史的起始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由英国导致的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五四运动:1919年,由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领导的反对巴黎和会议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革命和民主运动的开端。
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1.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五卅运动:1925年,由中国工人和学生发起的抗议运动,抗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
3.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全国统一的政权。
4.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进攻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5.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爆发的战争之一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1.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重大方面:土地、农业合作化和国家工商业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至1962年期间,中国实行的一项经济和政治活动,旨在推动农村集体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
5.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项对外开放政策,加快了国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的领导力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从一个被列强侵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影响力逐渐扩大。
3.经济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和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4.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近代历程)。
二、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革命阶级;工人阶级是革命性最强的革命阶级。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五、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主要的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六、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启示: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先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经济基础的进步,从而完成反帝反斗争胜利的历史使命。
七、天京事变失败的原因:①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②太平天国运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③领导人贪图享乐,争权夺利,矛盾丛生,最终相互残杀。
八、天京事变的影响:①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②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③最终加速了农民政权的灭亡。
九、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因为它颁布了非常完整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十、洋务运动最先创办的是军用企业,是由地主阶级领导的。
十一、洋务运动的目的:①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镇压农民起义;②维护国家的海防和边防;③扩大自己的实力。
十二、洋务运动最终失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于日本。
十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十四、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①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③开拓了人们的思维和眼界。
十五、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
十六、维新派和守旧派的激烈论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十七、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
原因:①辛亥革命是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同盟会领导的;②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作指导的;③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④建成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一)历史作用1、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第一次把向西方学习变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2、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洋务运动导致了中国社会借机结构的新变化;4、洋务运动冲击了传统的封建观念。
(二)失败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国内顽固派势力的阻挠反对;2、洋务运动具有浓厚的封建性;3、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对外依赖性;4、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严重的腐朽性。
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一)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在于新旧实力对比悬殊;2、其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一)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
3、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发生了积极变化,深刻抽动了封建社会的陋习,促进了现代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4、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力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二)教训1、主要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和破坏;2、革命派没有能够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3、革命派没有能够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4、革命派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5、革命派没有建立一支自己掌握的革命武装。
四、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2、革命范畴的变化,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3、指导思想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中国人们掌握了新的思想武器;4、领导阶级的变化,无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5、斗争目标的变化,社会主义程度为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五、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1、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篇章,表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2、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3、保存和锻炼了革命力量,培育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长征精神;4、是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西北抗日前线,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5、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坚持正确革命道路的重要保证。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导读: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清政府先后于1684年和1885年在台湾设立府、省管辖机构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海,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开始于:戊戌变法,▲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八国联军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限制▲促成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决定因素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侵略权益的矛盾▲清政府先后于1684年和1885年在台湾设立府、省管辖机构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海防以维护国家统一▲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制度▲19世纪上半期,在对亚洲的殖民侵略扩张中,英法是以通商为主,沙俄则以强占领土为主,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差异▲19世纪中期,美国对华政策主要追随英国,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开始于:公车上书▲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中最主要的是:君主立宪思想。
▲戊戌变法是对洋务新政的调整和深化,它把对制度的变革摆上了议事日程,主张全面变革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深层次领域。
▲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开始于: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实质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康有为在儒家经学和孔子的旗号下宣传维新变法,说明了:维新派利用孔子权威减少变革阻力▲康有为把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中,最根本的是:实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戊戌变法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1901年,刚刚镇压了戊戌变法的慈禧统治集团双手尚沾满了维新志士鲜血,却又无奈地接过了维新改革的旗帜。
其根本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山东▲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八国联军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其主要依据是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继续保存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签定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完成▲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继续保存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辛丑条约》签定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一重大变化反映的实质是: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要解决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制度。
▲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进行了近百年的努力,但始终没能实现现代化,主要是由于:没有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
▲在工业化和民主民族运动的历史潮流冲击下,19世纪中叶以后的晚清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其直接原因就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施行的三次新政,即洋务新政、维新新政和清末新政,首尾交错衔接的三次新政,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三个历史变革阶段,也反映了晚清政府决策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递进轨迹。
洋务运动(同光新政)、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被称为晚清三次"新政"。
▲民权主义之所以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中国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民主义的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萍浏醴起义▲同盟会成立以后,影响最大的起义是:黄花岗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兴民权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要不要推翻清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政权▲1911年底,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是因为: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主要是因为独立各省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 ▲直接领导武昌起义的组织是:文学社和共进会▲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破坏辛亥革命的出发点是:侵华利益的得失▲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一度表示"严守中立"的主要原因是:革命形势迅猛发展▲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辛亥革命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能说推翻了封建制度)▲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充分反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敢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根本目的是: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本质意义是: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根本目的是:确立民主共和制度▲导致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也已达到"的是: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的主要理由是: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真正实现,主要原因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实质意义的重要一步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我们最应该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核心目标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影响最大的是:建立了中华民国▲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的态度由准备武装干涉变为"严守中立",后又变为扶植袁世凯策划"南北议和",造成这一系列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得失▲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领导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对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最深远的是: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民主政体的建立▲我们说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了,这主要是指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是: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即将兴起的历史变革准备了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派探索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主要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曾先后参与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是:李烈钧▲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潮流▲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议会道路,建立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中国资产阶级最大的愿望是:实行议会政治▲辛亥革命后,革命派连续发动革命斗争,主要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政体▲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连续失败,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帝国主义国家支持清政府,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镇压二次革命,其出发点是殖民利益得失▲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革命相继失败的共同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