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5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教案概述、课程设置、历史背景、教学思路与方法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是针对初中历史课程中《唐朝的辉煌》这一阶段所建设的,为学生们深入了解唐朝的民族关系提供方向和支持。
本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们在掌握唐朝内外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唐朝的民族文化走向,深入了解唐朝各民族的相互影响,从而挖掘出人物、事件、文化、态度、背景等多维度,形成具有历史感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1、第一讲:唐朝民族关系概述本讲主要讲述唐朝各民族的定居地、观念、习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课堂讲解和图片资料的展示,了解唐朝养生之道多样、交通与贸易通达、文化包容并蓄等特点,进而理解唐朝的马家军、西域各族、外藩等各种族群的存在和互动,从而把握唐朝整体的民族关系结构。
2、第二讲:唐朝汉族与外族的交流与交融本讲主要讲述唐朝汉族与外族的交流与交融。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研讨等方式,以唐朝精神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成就为基础,全面地探究唐朝汉族与外族的交融过程。
带领学生们,一起看到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相互融合等现象,从而理解唐朝汉族与外族间的渊源与历史。
3、第三讲:唐朝的‘开放’政策与统一民族的塑造本讲主要讲述唐朝的“开放”政策与统一民族的塑造。
通过课堂讲解和视频资料的展示,理解唐朝的开放虽然带来了文化上的多元化,但为了更好实现统一,各项制度和措施都得到了相应的构思和落实。
从而理解唐朝开放的历史背景、政治局势、文化厚度,以及文化的交流、融合、互补等方面的影响,从学习经历中形成多层次且系统性的认知。
三、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开元盛世使它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尤其是在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辉煌。
唐朝的多元化政策,使得唐朝的民族关系满足了各民族的宗教、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化需求,进而使得唐朝能够在众多民族中赢得很高的地位和统治權。
四、教学思路与方法1、知识点的科学分析法学生在初中历史课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目标:1. 理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2. 分析唐朝时期的政策和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民族关系概况:介绍唐朝时期的多民族特点,包括汉族、蕃漠族、南诏族、吐蕃族等。
2. 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和融合情况。
3. 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探究唐朝为维护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4. 唐朝的丝绸之路:研究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和中亚各国进行的贸易往来,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商业交流。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唐朝时期多民族的画作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唐朝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一步:介绍唐朝时期的多民族概况,并列举不同民族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第二步:探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情况,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步:分析唐朝政府的民族政策,包括设立节度使制度、姑息边族等,让学生理解唐朝为维护边疆安定和各民族和谐所做的努力。
第四步:研究唐朝与中亚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探讨不同民族之间的商业交流与合作。
第五步:根据学生对唐朝的民族关系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唐朝的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和表现。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唐朝民族关系的理解。
3. 提供一个写作或绘画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阐述唐朝的民族关系。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或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唐朝的民族关系。
2.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唐朝时期不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展览,深入了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撰写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唐朝的民族关系引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保持统一和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
唐朝时期,中国的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不仅控制住中原地区,还包括了汉地以外的辽东、西域、西藏等地。
在这个庞大的疆域内,唐朝统治者需要面对各种民族的存在和治理,因此民族关系的处理成为当时政治和文化的重要课题。
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据着唐朝统治阶层的绝大多数。
在唐朝建立初期,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隔阂和冲突。
然而,唐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息民族间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统一。
唐太宗时期,通过设立安西都护府(治理西域)和安南都护府(治理南方),实现了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控和统治。
此外,唐朝还实施了开元盛世政策,积极向外地征收土地,为汉族的移民提供了机会。
少数民族的自治制度唐朝为处理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治制度。
他们允许部分少数民族保持自己的社会结构和法律制度,并设立都护府、州县等机构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
例如,对于西域的吐蕃、渤海、回纥等民族,唐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使得他们能够保留自己的族规和传统,并享受一定的自治权。
这种自治制度的引入,有利于维持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各民族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在唐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思想、经济等方面的互动,推动了各民族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例如,汉族与突厥族的交流促进了突厥族对汉文化的接受与学习,也为唐朝的统治铺下了基础。
汉族与西域各民族的贸易往来,不仅加强了经济联系,也使得佛教与道教等宗教在各民族之间传播。
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还反过来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唐朝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民族关系的影响与启示唐朝的民族关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今天的民族关系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唐朝成功地实现了多民族共存和统一国家的探索,为后来的统一大国奠定了基础。
第四课程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一、唐朝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及分布概况青藏高原——藏族——祖先吐蕃人;色楞格河流域——维吾尔族——祖先回纥人;云南苍山洱海——彝族和白族——南诏政权;东北地区——靺鞨(黑水、栗末靺鞨等族)。
二、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1、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各民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
2、册封、和亲、设立机构等等,贞观年间,(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3、8世纪初(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4、9世纪中期(唐穆宗),唐蕃会盟;5、唐太宗时期,在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6、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区域。
7、回纥人色楞格河流域维吾尔族唐玄宗封“怀仁可汗”8、南诏人云南苍山洱海白族和彝族一带9、靺鞨族东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郡王”10、突厥人天山南北西迁融入中东及中亚民族设立安西(唐太宗)、北庭都护府(武则天)三、科举制度的确立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隋朝)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隋文帝、隋炀帝)3、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4、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5、科举制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唐太宗武则天)6、唐太宗重视科举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者,仅百分之一二。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三十一第1题【单选题】日本奈良的招提寺、我国陕西西安的空海纪念碑都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
他们体现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唐代的对外交往C、明朝的建筑成就D、清朝的经济繁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突厥的关系C、唐朝和吐蕃的关系D、唐朝和新罗的关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文成公主B、李春C、杜如晦D、玄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B、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现在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唐人街”,不少外国人也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你认为其原因应该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A、朝鲜B、日本C、大食D、波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隋唐时期,青藏高原生活着今天藏族的祖先( )A、吐蕃人B、契丹人C、女真人D、汉族人【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大。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和措施
唐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主要是平等协调和统一管理。
下面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些措施:
1. 实行宽容政策:唐朝采取了对外夷狄的宽容政策,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语言、信仰和习俗,同时也鼓励他们融入中原文化。
2. 进行官员轮流任命:唐朝设立了一些特殊职位,轮流任命各民族的首领为官员,以统一管理各民族地区。
3. 实行分封制度:唐朝分封各族首领为官,授予官职和爵位,使各族的首领成为唐朝的臣属,并从中选拔有才干的人才。
4. 推行农耕经济:唐朝鼓励各民族从事农耕经济,发展农业生产。
通过向各族领主提供丰厚的土地和经济优惠,吸引各族臣属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5. 发展文化交流:唐朝提倡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允许各族人民学习汉族的文化、语言和文字。
这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
总的来说,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是以平等、宽容和融合为基础,通过政策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
这种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唐朝民族团结的发展。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隋唐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民族杂居融合,为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做好了准备.胡族人口的大量迁入,给中原带来胡族文化,并将其渗透于中原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中原"胡化"趋势的产生.而进入中原的大量内迁胡族,很快就为汉族文化所融化;边疆胡族也不断吸取汉族文明,迅速汉化.隋唐时期的"胡化"与汉化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侧面,两者是同时和互动进行的.隋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大一统、中华文化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民族空前发展。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这是三国以来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以前的民族融合,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唐太宗能采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隋唐时期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维护了国家民族大一统的局面。
唐朝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并扩大了中央政权的影响,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发展。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1、隋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这是三国以来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以前的民族融合,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唐太宗能采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
2、隋唐期间设机构、册封、和亲和会盟以及相关民族政策。
特别是唐朝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置管理机构的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
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
注意,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很多,不只是书上提到的这些。
唐同吐蕃和亲与汉同匈奴和亲不同,它没有被迫因素,旨在加强汉藏联系。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
教师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新课教学】:
一、天可汗
1、唐朝疆域
唐朝疆域空前广大,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作用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
在民族关系上,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凡对唐朝不构成威胁的边疆各族,都“爱之如一”、和睦相处,对唐王朝构成威胁的就用战争除去这种威胁,灭掉对方以后再给予适当的安置,对战败
民族的贵族还给予优厚待遇。
正因为如此,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是统一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从远古时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劳动、生息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表现
(1)、正确处理与东突厥的关系,对其首领颉利可汗实行优待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立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
(2)、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友好关系,如唐玄宗册封回纥族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如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
(4)、通过与少数民族和平、加强与边疆各族的友好交往,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
◆课中题;P17页想一想,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颉利可汗,反而优待他?
讲解:解答此题要围绕对颉利可汗是杀还是优待二者之间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根据颉利可汗屡次骚扰侵袭唐朝的行径,是完全有杀的理由。
但在颉利可汗认罪服罪的前提下,给他以适当的优待,有利于安抚和团结其他部属,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事实证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包括突厥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拥护,他们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少数民族的认可,这正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结果
◆唐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讲解:(1)、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2)、边疆民族与唐朝中央政府关系密切,通过接受册封、和亲、会盟等方式,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唐朝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边疆各族的拥护,唐太宗被北方各族拥戴为“天可汗”。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
7世纪以前,吐蕃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以逻些为都城。
2、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625-680),唐朝皇室远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
汉族。
汉名无记载,在吐蕃被尊称甲木萨汉公主,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来自今尼泊尔)。
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
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很多。
李道宗:唐朝宗室,名将。
李道宗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李道宗的父亲李韶,被追封东平王,赠户部尚书。
李道宗则封为略阳郡公。
)
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请求通婚,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他成亲。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641年,松赞干布特意在拉萨的红山上为文成公主建造了布达拉宫,共有1000多间宫室,富丽堂皇。
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
经过17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
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
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彩色塑像。
◆文成公主入藏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共同之处?
讲解:都加强了中原王朝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3、金城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李奴奴,和亲公主之一。
生父为嗣雍王李守礼,养父为唐中宗皇帝)
8世纪初,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金城公主入藏是汉藏关系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710年,唐中宗以亲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尺带珠丹,并赐锦帛数万匹,大批工匠及龟兹乐队随行。
金城公主入藏使汉族文化进一步传到西藏地区,唐蕃关系更加密切。
4、唐蕃和亲
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
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唐蕃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课中题;P19页:和亲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重要。
想一想,除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外,历史上还有那些汉族公主与边地少数民族首领成亲?
讲解:汉初。
刘邦脱白登之围后,汉匈和亲,汉族公主入匈嫁给冒顿单于。
西汉以后,昭君出塞等。
◆唐朝与边疆各民族往来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讲解: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
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边疆各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朝是我国多民族统一的重要发展时期。
民族之间有战争,但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呈现出如下特点:(1)、战争征服后又设置政权
唐初,唐太宗率兵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后来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管理西域。
(2)、册封首领。
唐玄宗册封回纥族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联婚“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成亲,唐蕃”和同为一家“。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天可汗
1、唐朝疆域
2、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作用
3、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表现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3、金城公主入藏
4、唐蕃和亲
【作业布置】:
课本P20页知识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填写。
畅想天地;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后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
1、尺带珠丹为什么自称是唐朝皇帝的舅宿亲?
2、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什么意义?
讲解:1、材料出自729年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玄宗的上书。
尺带珠丹如此称呼源于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文成公主与唐高宗是兄妹关系,尺带珠丹自认为是文成公主的后裔,所以自称为外甥。
2、唐蕃“和同为一家”,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自己动手:以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为题材,编演反映唐蕃友好交往的历史短剧。
次活动可参阅本课史海拾贝“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故事,还可参阅《步辇图》介绍。
剧中主要人物有:文成公主、唐太宗、松赞干布、禄东赞等;主题是反映吐蕃友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剧情以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到唐朝,面向唐太宗求婚为情节,说明松赞干布对唐朝文化的仰慕,突出禄东赞的机智灵活、唐太宗的开明、文成公主的大方庄重。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