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建模与UML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uml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UML(统一建模语言)的基本概念、图示及其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UML图(如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来表达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3. 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理解UML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UML图进行软件需求分析,构建系统的逻辑模型。
2. 能够利用UML图进行软件设计,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3. 能够运用UML图进行团队协作,提高沟通与交流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软件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新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UML进行软件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UML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提高自身编程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UML基本概念与图示:包括UML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元素、图示类型及用途。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 内容列举:UML的定义、UML图分类、UML的基本元素(类、对象、关系、行为等)2. UML图的应用与实践:- 用例图: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 类图:表示系统中类的结构及类之间的关系。
- 序列图: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展示动态行为。
- 状态图、活动图等其他UML图:分别描述对象的状态变化和活动流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五章- 内容列举: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等UML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及应用实例。
3. 软件工程原则与UML实践:- 教材章节:第六章 软件工程原则- 内容列举: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UML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应用、UML与敏捷开发等。
软件建模与设计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软件建模与设计课程代码:课程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二、课程目标1. 掌握软件建模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软件建模与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3. 能够运用软件建模与设计技术进行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
4. 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降低软件开发风险。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 软件建模与设计基础- 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工程- 软件建模与设计概述- 软件建模与设计方法和工具2. 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C++等)3. 结构化建模与设计- 结构化方法概述- 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 系统结构图- 事务分析与设计4. 用例建模与设计- 用例模型概述- 用例图- 用例描述- 用例驱动的软件开发5. 面向服务的建模与设计-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服务建模与设计- 服务组合与choreography- 服务编程(如Java EE、.NET等)6. 软件建模与设计实例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软件详细设计与编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理论讲解、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
2.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
五、课程考核方式1.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10%)、作业(10%)、实验报告(10%)3. 期末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软件建模与设计》(待定)2. 参考资料:《UML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实践》等七、课程教学进度表(略)八、实践环节安排(略)注:本大纲为初稿,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课程大纲<Object-Oriented Analysis & Design with UML2>Syllabus一、学时分配总学时数:30课内学时:30 讲课学时数:30 实验学时数:0课外学时:3次课外作业学时说明:本大纲按照研究生标准设计,学生应已有有关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如果针对高年级本科生,课程学时可能需要适当扩充到48~64学时,并可增加上机实践学时。
二、教学目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公共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UML表达设计思想,运用对象技术的原则和方法完成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并对面向对象思想和理论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预备知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至少掌握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Java、C#、C++等)软件工程导论(了解基本的软件工程理论,并对软件开发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四、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主要授课内容(30学时)1. 基础1:上升到面向对象(3学时)本章目标本章是对象技术基础章,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面向对象领域的核心概念(对象技术、类、对象、抽象、封装、泛化和多态等),了解面向对象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UML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对象的思维方式。
主要内容(1)由素数问题看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理解传统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之间的思维差异,掌握在具体应用中的区别和联系;(2)课程基本情况介绍:课程目标、安排、参考文献等(3)对象技术基础:掌握对象技术的定义,了解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历史,对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有一定的认识;(4)对象和类:掌握并理解对象和类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对象技术相关原则:掌握抽象、封装、泛化和多态等机制概念和作用;(6)上升到面向对象:掌握面向对象、建模和UML之间的关系;对面向对象的建模有一定的认识。
2. 基础2:可视化建模技术(3学时)本章目标本章是可视化建模基础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可视化建模领域的核心概念,了解可视化建模技术、UML2基本概念和上层结构;并掌握UML2所提供的14种模型。
《UML》课程说课稿1、课程设置(1)课程的基本信息本课程是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时间是二年二期,理论课时共计36课时。
(2)课程定位UML是OMG于1997年11月批准的标准建模语言,是20多年来面向对象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本课程首先介绍UML的发展历史,然后重点讲解UML 的用例图、类图、对象图、交互图(顺序图和合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构件图和配置图等九种模型的构成要素、符号表示、语法和语义。
目的使得学生掌握一些软件开发和设计过程中有效的建模知识和方法,同时使得学生掌握在Rose环境下用UML分析和设计,学会使用UML建模工具,为系统和科学的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工程思想。
本课程前期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在Windows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并具备一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和接授面向对象建模思想,掌握面向对象建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程目标通过对UML语言基本概念、术语和建模方法的分析和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建模分析与设计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具体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设计中小型系统模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专业知识拓展、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概括为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目标,具体如下:①知识目标掌握UML的基本概念;掌握UML的表示法;掌握用例模型、类图、分析模型、交互模型的设计方法;②技能目标培养提高学生运用UML设计中小型系统模型的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画图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拓展自我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一、课程概述在软件工程领域,UML建模和设计模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UML 建模是一种用于描述、设计和分析软件系统的标准化方法,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设计模式则是一种解决特定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它们描述了在特定情境下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这两个重要概念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技巧,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UML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2. 掌握UML建模在软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技巧3. 掌握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4. 能够运用UML建模和设计模式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三、课程大纲1. UML建模基础1.1 UML概念和分类1.2 UML建模的基本元素1.3 UML建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UML建模进阶2.1 UML时序图和用例图2.2 UML类图和对象图2.3 UML活动图和状态图3. 设计模式概述3.1 设计模式的定义和分类3.2 设计模式的原则和使用场景4. 创建型模式4.1 单例模式4.2 工厂模式4.3 建造者模式5. 结构型模式5.1 适配器模式5.2 装饰者模式5.3 组合模式6. 行为型模式6.1 观察者模式6.2 命令模式6.3 策略模式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以及演示操作,结合学生的课堂讨论和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五、课程评估1.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六、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对于希望从事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掌握UML建模和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UML 系统建模基础教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 UML(统一建模语言)来进行系统建模,掌握以下技能:1.理解 UML 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掌握 UML 的用途和使用场景。
3.学会使用 UML 来进行系统建模,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等。
二、教学内容本教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UML 基础概念和语法–对象、类、接口、关系、继承等基本概念。
–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组件图等 UML 基本图形的语法和应用。
2.UML 实战应用–系统建模案例分析和实践。
–通过案例练习和课堂互动让学生掌握系统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3.UML 工具介绍和使用–介绍几款常用的 UML 工具,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系统建模。
三、教学方法本教程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 UML 基本概念、语法和实际应用的案例来传授知识。
–教师将通过幻灯片、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讲授。
2.互动式教学–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UML 系统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互动方式。
3.案例实践–通过多个系统建模案例实践来加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
–学生将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实践,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四、教学评估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本教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教师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课堂互动、问题回答等。
2.案例实践成果–每个小组将在课程结束前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系统建模案例实践成果,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估。
3.期末项目–学生需要提交一个基于 UML 的系统建模实践项目,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等,由教师进行评估。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本教程所使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如下:1.《UML2.0 建模指南》2.《UML 建模技术与工具》3.《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与实践》六、总结通过本教程,学生将能够掌握 UML 系统建模的基础概念、语法和实践技巧,为日后的系统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件系统架构》理论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任务软件系统架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强调及兼顾理论体系的体系性及技术题材的实用性。
将全部课程时间讲解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代表性强、大型案例丰富,多为实践一线的实际案例。
在完成本课程后,使学生达到:(1)掌握软件架构的原理, 方法及技巧;(2)了解常见的架构模式以及它们在企业应用;(3)能够对软件架构进行分析,撰写软件架构文档;(4)在实际工作中胜任软件设计师及初级软件架构师的工作。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软件系统架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重点讲解背景知识,引导为主,涉及具体模型结构,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作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软件系统架构》实验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任务《软件系统架构》的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通过《软件系统架构》实验设计,使学生熟悉软件设计工作规范,掌握常见的体系结构风格和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培养科学作风,真正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以软件设计知识为主线,包括:软件设计的要素、软件设计的支持与评价、软件设计方法、体系结构设计、详细设计、基于中间件的设计、基于复用的设计和设计演化。
该课程强调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知识为实际问题设计和选择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的组织和安排(见附表)1.实验项目的设置、要求软件系统架构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进行,每个实验学生都必须提前预习。
实验课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辅助指导。
软件系统架构实验课的类型有:验证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①理解软件设计的要素,掌握常用的软件设计方法、技术与手段,能够为复杂系统创建成功的设计方案,能够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的演化;②理解软件设计要素、过程和方法,能够识别复杂应用的关键设计要素,并进行分析、折中和设计解决;③理解体系结构的概念,掌握常见的体系结构风格和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能够为简单的应用完成体系结构设计;④掌握详细设计常用的方法、技术与手段,能够为应用系统的复杂组件完成详细设计;⑤理解软件设计的建模与描述方法,能够正确的描述复杂系统的设计方案,能够为简单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
UML建模实例教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UML建模技能,包括了解UML的基本概念,学习UML的核心元素和图表,掌握UML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能够使用UML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
教学内容第一节:UML概述1.UML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UML的应用领域和优势3.UML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二节:UML核心元素和图表1.UML的结构图表和行为图表2.UML的类图表和对象图表,包括类、接口、关联、继承、聚合、组合、依赖等3.UML的交互图表和状态图表,包括序列图、通信图、活动图、状态图等第三节:UML的应用方法和技巧1.UML建模的过程和方法2.如何运用UML进行软件需求分析3.如何运用UML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教学方法1.讲授课堂教学,通过介绍和讲解UML的基本概念、核心元素和图表,让学生掌握UML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组织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UML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加深对UML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论文辅导,让学生结合实际项目,撰写UML模型的设计文档,加强UML的应用能力和文档编写能力。
教学评估针对本教学设计,可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课堂抽查: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UML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元素,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学生根据指定的项目,运用UML进行建模设计,并撰写完整的文档,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文档编写能力;3.论文分析: 学生撰写UML应用的相关论文,半个月后由本科专业教师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从论文格式、思维深度、案例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本教学设计通过引入UML的概述、核心元素和图表、应用技巧和方法等教学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UML建模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设计和编码能力,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份难得的学习资料。
40414081 《软件建模与分析》实验课名:Software Modeling and Analysis课程学分: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实验学时:8先修或同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软件建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二、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实验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内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面向对象建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练运用UML 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建模与设计建模,培养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软件工程专业能力。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依据需求表示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方法给出用例的实现过程。
(2)完成软件静态结构模型的建立,绘制出类图。
(3)完成软件动态行为模型的建立,绘制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与活动图。
(4)采用1-2种设计模式对软件结构模型进行优化。
(5)采用一种面向对象建模工具(如Rational ROSE 2.0)完成各种模型的构建。
四、实验内容(1)用例建模:采用用例文档和顺序图(或协作图)两种方法描述用例的实现过程。
(2)静态结构建膜:依据用例文档和需求描述,抽象出系统的对象和类,建立类和类之间关系的系统静态结构模型。
(3)动态行为建模:采用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和活动图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描述,建立系统的行为模型。
(4)设计模式应用:运用所学的设计模式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五、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本实验课成绩占理论课成绩的10%,考核方法以实验报告和实验质量为考核依据。
六、主要仪器设备:微机,操作系统、软件建摸工具等实验环境。
七、实验消耗材料:打印纸、硒鼓等。
八、实验教材、参考资料实验教材自编《软件建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参考教材《UML与软件建模》徐宝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九、实验项目汇总表注:实验类型填“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选修类别填“必修”或“选修”;每组学生数填“实验过程中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实验的学生人数”。
《UML统一建模语言》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况2。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UML与面向对象教学内容(1)UML概述(2)UML组成(3)面向对象教学要求(1)了解UML的发展和组成(2)理解建模的意义(3)掌握UML的四层结构(4)理解UML视图和图的关系(5)掌握UML模型元素内容(6)理解UML通用机制(7)理解面向对象基本概念(8)了解面向对象开发(9)熟悉面向对象开发的优点(10)掌握面向对象开发三层设计教学重点难点建模的意义;UML的四层结构;模型元素;通用机制;视图和图的关系;面向对象相关知识。
第二章用例图教学内容(1)用例的基本概念,参与者,用例,泛化,用例之间的关系(2)如何发现参与者、用例(3)用例描述的格式要求(4)绘制用例图教学要求(1)理解用例的基本概念(2)能够很好的识别参与者与用例(3)掌握用例之间的关系(4)理解泛化在用例图中的使用(5)熟练掌握用例图的绘制(6)熟练掌握用例描述的格式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用例的基本概念,绘制用例图;用例描述的格式要求;识别参与者与用例。
第三章类图、对象图和包图教学内容(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2)类图的基本概念(3)对象图的基本概念(4)包图的基本概念教学要求(1)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2)掌握类的设计原则(3)理解类图的基本概念(4)掌握类间的关系(5)了解对象图和包图的概念(6)熟练使用建模工具建模类图教学重点难点类的设计原则;类图的基本概念;类之间关系的模型表示及含义;熟练使用建模工具建模类图.第四章活动图教学内容(1)活动图的标记符(2)其他标记符(3)使用建模工具为活动图建模教学要求(1)理解活动图的功能(2)掌握活动图基本标记符(3)掌握条件的使用(4)掌握分叉和汇合的使用(5)掌握泳道概念及其标记符的使用(6)理解对象流概念及其标记符(7)熟练掌握使用建模工具为活动图建模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图的功能;活动图的基本标记符;使用建模工具为活动图建模;分叉和汇合;泳道的概念及其标记符的使用;对象流的概念。
《UML与设计模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323262课程名称:UML与设计模式英文名称:UML and Design Patterns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UML与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软件密集型系统模型化表示方法和经典设计理论的专业课,为学生建立从事软件系统分析及设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技能。
本课程以UML语言和面向对象设计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系统介绍UML语言的应用领域、构成要素和建模方法,剖析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及其目的,并结合实际问题说明设计模式的使用场景、适用条件及程序实现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准确识别及抽象表示复杂工程问题的本质特征,利用软件行业中标准化的概念模型表达问题空间和解决方案的逻辑结构及行为特性,遵从软件工程的指导思想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合理选择、运用经典设计模式构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后续课程:JavaEE高级框架应用与开发、智能交通-PC应用系统实训项目、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实践等。
本课程依赖先修课程建立有关面向对象方法和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预先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核心机制和特性,全面领会工程化软件开发的活动框架和过程组织模式,并具备运用面向对象语言(如C++或Java)设计计算机程序的实践能力。
大量后续课程的教学案例以及实际工程问题需要利用本课程所介绍的建模语言及设计模式进行技术原理和解决方案的分析及描述,对后续课程起重要支撑作用。
三、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UML语言的产生背景、构成要素及主要特点,能够合理解释技术发展和创新对经济、行业、社会尤其是软件工程的影响。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6)2. 能够遵从UML语言的语法规则和公共机制,正确运用事物、关系及图表示软件密集型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并能甄别、选择恰当的工具对软件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文档化和详述。
UML面向对象分析、建模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01课程说明课程代码:课程名称:UML面向对象分析、建模与设计/UML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modeling and design开课学期:4学分/学时:3/32+16课程类型:必修02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UML面向对象分析、建模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与面向对象方法、UML的定义和背景、UML基础(UML构造块、UML通用机制、UML“4+1”架构、UML建模工具)、UML系统动态建模(用例图、活动图、状态机图、顺序图、通信图)、类图、对象图、包图、组件图、部署图、统一软件开发过程、UML具体实例等。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UML的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地认识和学习软件工程核心要素,以体系化、工程化的方法思考软件工程过程。
本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UML的图示语法和语义,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设计软件的逻辑能力以及对软件内部各种组织结构的表达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抽象能力和建模的基本思想,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03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软件工程与面向对象方法(2学时)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历史,了解软件工程的目标和原则;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和历史,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2.统一建模语言UML(2学时)了解UML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了解UML的目标和应用范围。
3.初识UML(2学时)掌握UML构造块,分别是事物、关系、图;掌握UML的通用机制;了解“4+1”架构;了解常用的UML建模工具。
4.用例图(2学时)了解用例的概念、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解用例图的组成元素,分别为参与者、用例、用例图中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用例图中的关系,分别为参与者间的泛化关系、参与者与用例的关联关系、用例间的泛化关系、用例间的依赖关系;理解用例描述的概念;掌握用例说明文档的书写;掌握用例图建模,分别为对系统的语境建模和对系统的需求建模;了解用例图的使用环境。
教务管理系统 uml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UML的基本元素及其应用。
2. 学生能运用UML图表描述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3. 学生了解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关系,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UML工具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教务管理系统的部分模块UML图绘制。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UML图表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
3. 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库操作,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提高对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认识到教务管理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
本课程结合教务管理系统实际案例,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运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教务管理系统概述:介绍教务管理系统的发展背景、功能模块及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教务管理系统简介- 内容列举:教务管理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功能模块。
2. UML基本概念与元素:讲解UML的基本概念、图形表示方法及其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UML基本知识与图形表示- 内容列举:UML的起源、基本元素(类、对象、关系、操作、状态等)、UML图(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
3. 教务管理系统UML图绘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绘制教务管理系统的UML图。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教务管理系统UML分析与设计- 内容列举:教务管理系统模块划分、用例分析、类图设计、序列图设计等。
4. 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操作: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与操作。
UML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UML是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的重要工具,本课程旨在介绍UML的基本概念、语法和应用,以及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本课程将从UML的基本架构开始讲解,解释UML的不同类型和模型元素,然后介绍UML用例模型、类图、时序图、状态图和活动图等基本建模技术,并结合设计案例进行实际操作。
2. 课程目标1.了解UML的基础理论和概念,掌握UML的语法和应用方法;2.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能用UML建立模型;3.能够运用UML分析和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编写高质量的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文档;4.了解UML的发展历程,掌握UML的最新发展动态。
3. 课程大纲3.1 UML概述3.1.1 UML简介3.1.2 UML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1.3 UML的基础概念3.1.4 UML的体系结构3.1.5 UML的建模目标和方法3.2 UML用例建模3.2.1 用例的概念和分类3.2.2 用例建模的过程和方法3.2.3 用例描述文档的编写3.2.4 用例图的概念和建模3.3 UML类图建模3.3.1 类与对象的概念和关系3.3.2 类图的概念和建模3.3.3 类和对象的属性和方法3.3.4 类和对象的关联、聚合、继承和实现3.4 UML时序图建模3.4.1 时序图的概念和建模方法3.4.2 时序图中的对象、操作和消息3.4.3 时序图中的组件、顺序和并发3.5 UML状态图建模3.5.1 状态图的概念和语法3.5.2 UML中的状态和事件3.5.3 状态图中的状态转换和动作3.6 UML活动图建模3.6.1 活动图的概念和语法3.6.2 活动图中的活动、分支和合并3.6.3 活动图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3.7 UML工具和应用3.7.1 UML工具和开发环境3.7.2 UML的应用和实例3.7.3 UML的扩展和发展趋势4. 课程评估4.1 作业和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建模作业和练习,同时进行期末考试。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教学大纲01.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是为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方向课程。
本课程运用工程的思想、原理、技术、工具,来对软件设计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相关思想、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包括软件模型和描述、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和UML、软件设计过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用户界面设计、设计模式、Web服务体系结构、基于分布构件的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评估、软件设计的进化、云计算的体系结构等内容。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包括:1.让学生建立构建软件系统架构一般方法的感性认识,理解并掌握软件系统架构分析、体系结构建模与架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能力,能从内部模块规划设计、系统层次结构的构建开始,了解构建系统结构的一般技术和方法。
2.在构建软件系统的过程中,理解软件系统构建的一些关键问题,学习应对不同需求的系统对策和设计实现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能力,同时,深入理解各种典型框架技术及原理,并初步具备运用模式设计思想开展软件详细设计的能力。
3.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概念、术语和系统化方法,建立软件架构设计的理念,了解当前流行的框架技术,并理解其原理。
另一方面,以加深知识理解和培养初步架构设计能力为目的,并在项目开发中加以实践;在实践环节中重点培养运用典型框架进行项目构建的能力和使用设计模式进行细化设计的能力。
0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第1章引言(一)基本教学内容1.1 软件1.2 软件工程1.3 软件设计1.4 软件体系结构(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理解软件的本质、软件神话、软件工程,了解软件过程和软件工程实践的相关内容,了解网络环境带来的各类问题。
教学重点:软件工程中的设计、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软件设计原则。
教学难点:什么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的内容、设计阶段的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系统建模与UML》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1003050
课程名称:软件系统建模与UML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建模语言。
主要介绍面向对象建模的原理和建模的基本思想,UML的图示语法和语义,UML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工程过程,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的操作。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4学时/2.5学分
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UML系统建模基础教程》、《UML参考手册》、《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该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实用性强。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掌握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之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建模语言——UML(统一建模语言),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能力与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建模的原理,掌握对事物的抽象能力和建模的基本思想,掌握UML的图示语法和语义,学习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工程过程,进一步理解软件工程的重要思想,并具备使用UML建模工具Rose来支持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参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阐述本课程所承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UML系统建模》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要求学生具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
它为软件工程导论、设计模式、软件需求分析、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构造、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提供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大型应用程序的开发提共重要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
UML的主要任务是;UML的符号、用例图、类图与对象图、交互作用图、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图与配置图;并能运用Rose开发工具绘制UML的各种图形。
依据课堂案例中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在建模工具的支持下,完成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课内、课外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Rational Rose 的安装与认识,确定并编写用例的事件流描述,用Rose画出用例图,用Rose画出系统中的实体类、边界类和控制类及之间的关系。
用Rose画出类图,练习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的设计,用Rose画出系统的动态模型,用Rose画出组件图和部署图。
实践教学基本要求是:实验内容主要围绕熟悉UML图形元素、模型元素、通用机制以及建模过程而进行。
在建模工具的支持下,使用UML的基本元素,依据课堂案例中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软件建模。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内容包括期末理论考试、项目实践、平时成绩3部分。
七、大纲主撰人:凌凤彩大纲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