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工程测量复习提纲
1. 重力的作用线常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延伸向大陆且包围整个地球的水准面称为大
地水准面。
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
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
4. 测量应遵循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得进行下一
步工作。
5. DS3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和读数。
6. 单一水准路线又分为符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7. 水平角: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
的竖直面所夹的二面角。
8. 经纬仪的安置:初步对中、初步整平、精确整平、精确对中、瞄准目标和读数。
9. 仪器误差:一方面是仪器检校不完善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所引起的。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和读盘偏心差均可通过盘左
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10. 直线定线: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不能测完,这就需要
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点。
11. 直线定向:为了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除了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外,
还必须确定该直线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12. 标准方向包括:真子午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
13. 方位角:从直线起点起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取值范
围为0°~360°(水平角的推算应遵循左加右减的原则)
14. 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
15.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人的原因、仪器原因和外界条件原因。通常把仪器、观测者的
技术水平和外界条件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作观测条件。
16. 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7.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定控制点水平面位置的工作成为平面控制测
量;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成为高程控制测量。
18. 导线:将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导线可布置成:符合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19.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两点的高差,再求出所求点的高
程。一般应进行往返观测。(P120)
20. 地形分为地物和地貌。地物是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人工建造的
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道路、水系等;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21. 比例尺精度: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
比例尺精度(m)0.050.10.20.5 1.0
22.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
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23. 表示地形起伏的等高线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
24. 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
条等高线。(2)等高线为连续闭合曲线,有可能在同一幅图内闭合,也可能穿越若干图幅而闭合。凡不在本幅图闭合的等高线,应绘到图轮廓处与轮廓线相交,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间曲线和助曲线只在需要的地方绘出。(3)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重叠和相交,也不能分岔;非河流、房屋或文字标记处,等高线不能中断。(4)在同一幅地形图内,基本等高距是相同的。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成反比。(5)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成正交。(6)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逐渐折向上游,正交与河岸线,中断后再从彼岸折向下游。
25. 施工测量的任务是把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要
求在施工作业面上测设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测量工作,以知道和衔接各职工阶段和工种间的施工。
26. 测设就是根据已有的控制点或地物点,按工程施工要求将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
地标定出来。测设基本工作包括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和高程测设。
27.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8. 建筑基线:施工范围不大的时候,可在场地上布置一条或几条基线,作为施工场地的
控制。
29. 建筑方格网:由正方形或矩形方格网组成的工业建筑场地的施工平面控制网。
30. 施工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的要求,把建筑物的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配合是施工以
保证工程质量。
31.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设置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观测点位置的变化量。
32. 测回法观测手簿
测站竖盘
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各测回平均角值
° ′ ″
第一测回
O
左A0 01 12 B200 08 54
右A180 02 00
B20 09 30
第二测回
O
左A90 00 36 B290 08 00
右A270 01 06
B110 08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