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2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综合实践绿色出行》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综合实践绿色出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的第六章《综合实践绿色出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学会计算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以及设计合理的绿色出行方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提高对绿色出行的认识和重视。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能够设计合理的绿色出行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的计算,以及对于绿色出行方案的设计。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对于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进行绿色出行的,并说明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知识点:讲解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的计算方法,以及绿色出行方案的设计方法。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例子,让学生计算两种不同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并设计出合理的绿色出行方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板书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的计算公式,以及绿色出行方案的设计步骤。
6. 作业设计:题目1:计算从家到学校两种不同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并设计出合理的绿色出行方案。
答案:出行方式1:步行,时间20分钟,距离2公里出行方式2:骑自行车,时间10分钟,距离3公里绿色出行方案: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减少污染。
题目2:计算从家到电影院两种不同出行方式的时间和距离,并设计出合理的绿色出行方案。
答案:出行方式1:乘公交车,时间30分钟,距离5公里出行方式2:乘地铁,时间20分钟,距离4公里绿色出行方案:选择乘公交车或乘地铁出行,既能减少空气污染,又能节约能源。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难度也相应提高。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学期我们将开展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活动内容1. 数学游戏活动(1)活动名称:数独游戏(2)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3)活动过程:①教师简要介绍数独游戏规则。
②学生分组进行数独游戏比赛。
③教师点评,总结获胜小组的优点。
2. 数学实践活动(1)活动名称:测量校园内物体长度(2)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活动过程:①教师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②学生分组,选择校园内物体进行测量。
③学生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平均值。
④小组讨论,分析测量误差。
3. 数学探究活动(1)活动名称:探索正方形的性质(2)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活动过程: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性质。
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正方形的性质。
③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4. 数学应用活动(1)活动名称:设计校园平面图(2)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活动过程:①教师讲解校园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②学生分组,设计校园平面图。
③小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四、活动实施1. 教师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数独游戏卡片、测量工具、实验器材等。
2.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活动心得。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综合与实践——人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本册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分数、百分数、比例、图形与几何、统计等。
-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一:制作风筝通过制作风筝,让学生运用比例、图形与几何等知识,设计并制作出美观、稳定的对称风筝。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计算风筝的面积、周长,确定对称轴,并应用比例知识设计风筝的比例。
- 实践活动二:测量距离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测绳等)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提高测量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实践活动三:统计调查学生分组进行统计调查,调查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喜欢的颜色等,收集数据并制作统计图表(如条形图、饼图等)。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2. 活动一:制作风筝- 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图形与几何等知识进行设计。
- 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活动二:测量距离- 讲解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4. 活动三:统计调查- 讲解统计调查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
-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制作统计图表。
5. 总结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收获。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 成果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制作的风筝、测量的数据、制作的统计图表等,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圆”设计活动目标:《圆的秘密》活动内容:根据人教版版教材六年级数学课本第四单元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1、让学生通过网络、杂志等途径收集圆周率的历史。
2、分成若干小组。
活动学具:档案夹、铅笔、彩笔、A4纸、橡皮、直尺。
活动过程:1、学生优化组合,确定分组。
2、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可选用日记、绘画、介绍、表演等方式汇报。
)(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第二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圆的秘密》活动内容:根据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数学课本第一单元“圆”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圆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1、让学生通过网络、杂志等途径收集圆周率的历史。
2、分成若干小组。
活动学具:档案夹、铅笔、彩笔、A4纸、橡皮、直尺。
活动过程:1、学生优化组合,确定分组。
2、小组分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可选用日记、绘画、介绍、表演等方式汇报。
)(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美丽的图案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4、对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想法?(学生讨论交流)5、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出。
6、拓展体验: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生活与百分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2. 百分数的计算:包括百分数的转换,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3.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折扣、利率、税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打折、存款利息等,引入百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进行解决,如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计算利率等。
4.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百分数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评估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
2. 教具:计算器、黑板、粉笔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百分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百分数。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实践活动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六年级学生,旨在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目标:1. 了解实践活动的概念与意义;2. 掌握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与方法;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实践活动的概念与意义;2. 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实践活动资料;2. 学生准备:笔、纸、计算器等数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例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教师说:“同学们,你们曾经参加过什么实践活动吗?实践活动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也听说过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实践活动吗?”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实践活动的概念、意义和基本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实践活动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说:“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3 实践活动示范(2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可以选择适用于六年级的经典实践活动,例如“测量与图形”、“数与运算”、“数据分析与统计”等。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测量与图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团队合作,在教室内测量并绘制不同物体的尺寸和图形,然后通过计算和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性质。
Step 4 学生实践活动(30分钟)学生小组自主进行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学生小组可以选择“数与运算”的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家庭账目的管理、购物比价等。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节约一滴水做起”活动内容:在课前测量一滴水的重量,然后在课堂上统计出一滴水的平均重量值和全国13亿人每人节约一滴水的总量值,引出做有关水资源的电子作品,分小组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共同设计出本组电子作品。
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增强数学意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以及测量方法,掌握体积、容积、重量单位之间的转化。
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生能在团队中自主组织活动,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工作、研究出成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课前实践活动研究一滴水的重量。
2、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活动过程:(一)、用世界水危机这一事实导入活动:3月22日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看来这个日子不被大家所重视,它是“世界水日”(电脑显示世界水日宣传图片)。
目前水危机已是全球性的事实,据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们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
3月22日到3月28日是中国水周,在这一周里老师已交给你们一个任务,研究一滴水的重量,现在大家来说说,你是怎样采集到一滴水的?(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全球已形成水危机,而节约用水又不被学生所重视,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更不为学生所知,引导学生对水问题的探究,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恰当利用信息引起对水资源的关心,引起对世界水危机这一事实的重视,并在测量一滴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积极主动探索,融各学科知识为一体,激发他们创新。
)(二)小组合作交流测量一滴水的的方法你们的办法真不错,那你们又是怎样测出一滴水的重量的呢?肯定也有不少方法吧,今天把你的实验成果带来先小组互相交流,互相提出建议,再向全班同学展示怎么样?(三)向全班展示实验成果:1、各小组逐一汇报测量方法和数据,教师在表中记录数据。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活动一:测量与估算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和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材料:米尺、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测量对象(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步骤:(1)教师讲解测量和估算的基本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和估算,记录结果。
(3)学生汇报测量和估算的结果,教师点评。
2.活动二:几何图形的制作目标: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步骤:(1)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制作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学生展示制作的几何图形,教师点评。
3.活动三:数学游戏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数学游戏卡片、计时器等。
步骤:(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速算比赛、数学接龙等。
(3)学生汇报游戏结果,教师点评。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布置好活动场地。
2.导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主题。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活动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如测量和估算的准确性、几何图形的制作精美程度、数学游戏的完成情况等。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数学课教学目标- 学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能够灵活运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整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整数的加法运算3. 整数的减法运算4. 整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整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整数的意义和作用。
步骤二:概念讲解- 介绍整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与学生一起讨论整数的特点和规律。
步骤三:加法运算-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进行相关练习。
步骤四:减法运算- 介绍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步骤五:实际应用- 利用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整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多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解决具体问题、设计数学游戏等,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教案二:语文课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和理解2. 词语解释和运用3. 作文写作和创新思维拓展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制定小组合作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步骤二:课文阅读和理解-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三:词语解释和运用- 通过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学习词语解释和运用方法。
步骤四:作文写作和创新思维拓展- 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进行作文写作,并鼓励他们展示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文质量等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的大致内容和步骤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和语文能力。
具体教案中的细节和活动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能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些具体问题,这是实践活动的根本。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好胜心强、动手能力也较强,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同时具备了初步的复杂运算及推理归纳能力。
因此在活动课的选择上主要是让学生合作、动手操作、计算、归纳总结。
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而不仅仅是靠自己的直观判断,同时增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4、过程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法与过程。
四、活动要求:
1、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养成习惯:
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善于梳理归纳总结的习惯。
3、能力培养:
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指导到位。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要合理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要善于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
《综合实践》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本节课目标主要是: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课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详细讲解例题,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手段的利用:采用多媒体技术,目的在于通过大容量信息的呈现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加深理解。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目标:(1)指导学生对示例进行详细分析,熟悉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融入学生,引发问题师:量一量我们课本的长度?并计算下面积。
二.讲授新课⑴分别讲解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⑵分别讲例题,变式题对题目的解题方法详细讲解。
三.课堂练习1.下面图形()能折成正方体。
A B C2.有5个棱长为40厘米的正方体放在墙角处。
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共有多少平方厘米?四.本节小结:师:今天我们讲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五.规律小结:1.粉刷墙壁:粉刷会议室的四面墙和顶棚,地面的面积不用计算在内。
2.购买涂料:根据需要购买涂料,应用购物的策略知识,一般情况下购买大桶包装比小桶包装便宜。
《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水资源分布图、节水宣传资料、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水杯、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2 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水?2. 自主学习2.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
2.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是如何节约用水的?3. 合作探究3.1 教师给出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成果展示4.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节约用水方案。
4.2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方案。
5.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一、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七、作业设计1. 列举自己在家节约用水的方法,并计算每周可以节约多少水。
2. 调查学校或社区的节水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3. 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节水行动中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今后,教师还需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百分数》的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运用百分数知识进行分析;设计节约用水的措施,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应用,能够运用百分数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百分数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分析,设计节约用水的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调查表、计算器、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水资源状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引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调查分析(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学生可以借助调查表进行记录,如:洗澡时间过长、水龙头未关紧等。
3. 数据分析(10分钟)各小组将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出浪费水资源的占比。
如:洗澡时间过长的占20%,水龙头未关紧的占15%等。
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浪费的严重性。
4. 设计节约用水措施(10分钟)让学生结合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
如:洗澡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如:洗澡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的措施实施后,可以节约20%的水资源。
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数据分析以及节约用水措施。
通过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浪费水资源现象占比节约用水措施洗澡时间过长 20% 洗澡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水龙头未关紧 15% 及时关闭水龙头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本节课的调查结果,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教案一教学内容: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的认识与运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小数;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将小数与分数进行转化;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小数的认识与读写;2.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3.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1.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2.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通过比较图中不同长短的线段来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整数的不同之处。
2.回顾学生已学过的分数知识,并与小数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讲解与拓展(25分钟)1.展示小数的表示方法,如0.1、0.01等,并解释小数点的作用和意义。
2.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读写小数,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灵活应用小数进行问题解答。
3.引导学生利用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进行转化,如0.25可表示为25/100。
三、巩固练习(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给一些小数和分数的例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找出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方法。
2.教师巡视各组的讨论过程,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3.随堂练习: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小数和分数的例题,让学生上台解答,让全班同学评论答案是否正确。
四、拓展延伸(30分钟)1.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四则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并与分数进行对比。
2.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打折折扣等,让学生通过小数计算结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小数的认识与运用,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小数相关的规律和技巧。
2.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难。
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了解学生对小数与分数转化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授如何确定起跑线,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3分钟)
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谈论学校的体育运动会。
通过这个话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为学生创造研究氛围。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1、情景导入:老师播放四只小兔子比赛的视频。
学生观看后,老师引导学生提出比赛公平性的问题。
2、赛事回放:老师展示运动员起跑时的图片,并讲解起跑线的移动原则。
3、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4、揭示课题:老师宣布本节课的主题为“确定起跑线”。
三、小组探究(30分钟)
1、学生分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工具和材料,探究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2、学生通过实践,研究如何确定起跑线。
四、展示结果(10分钟)
1、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结果。
2、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五、课后作业(2分钟)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答几道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研究知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也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百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示法;2.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3.学会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计算百分数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百分数的概念;2.百分数的读法、写法、意义及表示法;3.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4.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百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
四、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及投影仪;2.教学PPT;3.教案、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进行课堂开场,通过提问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认知引入;2.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直观感受0.5、50%、1/2这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代表的含义;3.老师简单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2. 发现问题、巩固知识1.教师展示一个表示成百分数的三位数,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特殊数字,并提问这个数字表示什么?2.建构出现问题的情境:如果一份工资涨了20%,那么表示为百分数是多少?3.导入幻灯片,介绍课堂要学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常见表示法,以及它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3. 提供练习、自主巩固1.阅读和解决相关的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老师把练习题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写下答案,再分组进行讨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巩固。
4. 拓展知识、提升能力1.准备一些幻灯片或者实物,在课堂上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对百分数的理解和使用;2.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张消费记录表,鼓励学生们把日常花销数据都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3.老师可以设计出关于百分数的小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5. 总结、检验1.整合课堂知识,做一次全方位的复习和总结;2.教师可以出相关试题并进行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3.老师或者学生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发言,让全班学生一起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和复盘,让大家在课堂结束之前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备课组xxx学年第二学期《早餐的学问》(3课时)一、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1. 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2. 跟家长买一次早餐3. 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一)制定活动方案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
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
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
(课件强调:单一)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
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
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
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预设)(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
还有什么发现?(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
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1、交流研究内容。
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
)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1)不吃早餐的危害(2)早餐吃什么最好(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4)早餐的起源(5)……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
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
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
(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
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的地方在哪里?三、小结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课时:调查整理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学生早餐用餐时间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放心早餐”销售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有可能可制成条形或扇形统计图)(三)讨论思考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
是否科学合理?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1、汇报成果。
(可选)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
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
因此,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例如:主食:馒头、包子、油饼、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挂面、鸡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鸡蛋、火腿肠、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炒花生米、煮黄豆、豆腐干、酱豆腐。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鸡蛋汤、麦片粥、面条。
小菜: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雪里红、拌西红柿、拌白菜丝、拌海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长期不食早餐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应该养成正常的饮食规律。
今后不仅要吃早餐,而且还要高度重视早餐的质量。
“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说的就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节约用水》(2课时)活动内容: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观看广告,谈论感想,导入课题1、开场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广告吗?请大家观看一段广告,出示课件:水公益广告2、说说你的感想?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说给大家听听3、如果把你们大家的想法总结成一句话应该是什么呢?出示课题:节约用水过渡语:节约用水对于我国来说,更加迫切;对于保定来说更是急上加急喜欢不喜欢(那是因为挂高的内容与你的生活联系太小)节约用水?水是有限的?…二、汇报总结合作探索运用已学知识,探索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汇报结果1、请同学们把你课前搜集的有关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
(备用课件:中国、保定水资源现状)2、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怎样?情况十分危急3、是什么情况造成这种危机的现状呢?人类的浪费……4、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你见到过那些浪费水的现象呢?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结果总结在一起,并派一名组员说说浇地时大水漫灌,洗衣服时水龙头一直开着……过渡语:同学们别小看水龙头滴嗒一下,时间长了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二)合作实验1、请同学们汇报实验测得的滴水速度,滴水量(毫升)时间(分钟)平均每分钟滴水量滴水速度2、根据你测得的结果制成折线统计图(自制坐标纸)通过看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结论?第二课时(三)算一算过渡语:俗话说得好,不算不知道,一算保你吓一跳。
根据你们算出的滴水速度,算一算:(出示课件)1、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水__吨。
(1毫升=1克)2、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大约用__个月。
3、如果学校里的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那么学校每年要多支付元水费。
如果这水不浪费,那么节约的钱能我国西部地区挖口水窖(按每口水窖人民币1000元计算),这样就可以我国西部人民多用上一些水。
附图课件:西部居民用水图师问:大家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别小看那滴水,时间长还真浪费不起!4、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每年283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而保定市区以每年人均不到34立方米的缺水程度名列全国百个极度缺水城市之一。
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保留百分号前一位小数)。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有的可能是有用信息有的可能是无用的,课前协助筛选必要时教师出示自己的搜集资料水资源的污染、气候的变化……1、把水龙头拧开,不洗手?干吗呢?玩水2、用气球装水当玩具扔;3、洗手时,水开得很大或抹肥皂时,水开着在流;4、水龙头没有拧紧或水龙头坏了没有及时修理,水滴滴嗒嗒地流;5、有些同学上完体育课或跑得满头大汗时,一把拧开水龙头,用水使命地冲个不停。
(这样做不仅浪费水,同时也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节约时间在自然实验室与学生提前作了这个小实验滴水量虽时间加长而增大1、滴水速度为:__毫升/分钟,每天24×60=1440分钟2、学生课前已经作了调查自家每月的用水量3、学生课前已经数好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水费2.8/吨(用现实让学生感受缺水的现状)2300立方米12.3% 1.5%三、解决问题过渡语: 水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我国是世界贫水国家之一,保定是我国极度贫水地区之一,作为中国小公民、作为保定的小市民,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做?1、用淘米水洗菜、刷锅、浇花等;2、用洗衣水拖地板、冲马桶等;3、随关好水龙头;4、不污染水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