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理念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健康教案设计理念大全
1.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石:幼儿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建
立良好的健康习惯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幼儿园的健康教育
应注重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为他们终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健康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幼儿是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兴趣,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
的健康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能力。
3.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健康教育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确保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此外,健康教育应是系统化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使幼儿综合地了解和实践健康知识。
最后,健康教育应是可持续的,不仅要注重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健康教育,
还要建立家庭和社区与幼儿园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网络。
4.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每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
差异,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健康教育内容。
有些孩子可能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指导,教育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照顾,确保他们也能得到适当的健康教育。
6.激发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者应通过引导和激
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
7001 1、树立健康理念促进健康成长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教学重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的标准教学难点:身心健康的标准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无教学过程:一、引言:新学期我们开设了一门新课程,《初中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了很多健康知识,大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与培养。
大家知道什么是健康?怎样才是健康?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第一单元第一节课。
二、新课:树立健康理念促进健康成长(一)健康概念及健康标准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健康主题曲”的内容,这个故事给大家什么启示?同学甲回答:同学乙回答:教师:一个人的身体不属于个人私有财产,这个身体要经得起各种风吹雨打。
怎样才是健康呢?同学们阅读“健康阅览室”的内容,了解关于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的“五快”和“三良好”。
学生发言谈感受教师:希望同学们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学生活动:阅读健康加油站,了解健康四大基石。
(二)自我测查1、你是否善于休息,有良好的睡眠,能够精力充沛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2、你遇到问题时是否会乐观的预期结果,并态度积极地勇于承担责任?3、你是否是一个宽容的人,对周围人心存感恩,很少挑剔?4、你是否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从小到大你是否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你感觉自己的体重身高发育正常吗?你的身材是否匀称?站立时头、肩、臂未知是否协调?7、你的视力让你满意吗?你是否做到对眼睛的呵护?8、照镜子时看看你的牙齿是否洁白整齐?你的牙齿会经常用疼痛来折磨你吗?9、你是否能做到勤洗头发,并关注它是否有光泽无头屑?10、你的家人一般会因为哪些麻烦带你去医院?你为此注意自我保护了吗?11、你认为你的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利吗?12、当遇到不愉快时,你任由自己的性子发脾气,还是努力做些有效的调节?三、大家一起动起来:歌唱《健康歌》教师总结: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身体上身心上都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希望大家既不诚惶诚恐,也不要掉以轻心,及时治疗和调整。
健康课程设计理念有哪些
健康课程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下是几个健康课程设计的理念:
1. 涵盖全面的健康主题:健康课程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和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健康的概念,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其他多个方面。
2. 融入实践活动:健康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进行实践操作。
例如,可以组织户外运动、健康饮食的烹饪课程、心理调适的团队合作等活动,通过实践来巩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学习。
3. 强调互动和合作:健康课程的设计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项目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 强调终身学习:健康课程设计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让他们明白健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持续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素材,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获取健康信息,并能够自主进行健康管理。
5. 根据年龄和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设计:健康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注重培养他们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技能;对于中学生来说,
可以加强营养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健康知识和实践经验。
总之,健康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能力的培养,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健康教案设计理念大全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言而喻。
健康教育不仅关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更涉及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交情感等多个方面。
因此,幼儿园在教案设计上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1. 整体性健康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应注重提高幼儿的整体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心理、社交和情感等各个方面。
这种整体性健康的观念强调了身心健康的相互关联,教案设计应考虑到这些不同方面的需求。
2. 动手实践幼儿园健康教育应注重让孩子们亲自参与,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例如,通过自己制作健康食物,从中了解到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在实践中培养健康生活的习惯。
3. 生活化教育幼儿园健康教育应紧密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将健康知识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案设计要以幼儿园的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和体现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 个性化关怀幼儿园教案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注重针对性的关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和优势,教案设计应尊重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教案设计例子1. 主题:营养均衡饮食教案内容:- 介绍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蛋白质对肌肉发育的重要性。
- 呈现幼儿园饭菜的搭配原则,引导幼儿了解饮食均衡的重要性。
- 通过游戏和亲自制作健康食物,培养幼儿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
2. 主题:身体锻炼与运动教案内容:- 介绍不同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如跑步对心肺功能的提升。
- 设计户外活动,如拓展训练等,引导幼儿实践和体验运动的乐趣。
- 结合游戏和音乐,通过舞蹈和体操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 主题: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教案内容:- 指导幼儿学会识别和表达情绪,通过绘画和剧场表演等形式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 引导幼儿了解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通过休息和放松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小学健康教案—健康新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和评价的标准,明确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运用体育活动来提高健康水平的基本观念。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教学过程:一、关于健康的概念1.人们对健康的一般理解: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为健康。
2.现代医学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1948年,WHO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还是保持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这一定义从人的身心统一的观点出发,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结合起来,要求人们一方面要积极锻炼身体,以“动”为养生要义,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心理卫生,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保持愉快的心境和健康的情感,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顺利地融入社会。
二.健康的评价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志是: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意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肩、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9、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症状。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步履轻松。
以此标准判断,健康的和有病的人群各占约15%,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状态,既没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也就是说处于机体无明确疾病,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如乏力、头昏、头痛、耳鸣、气短、心悸、烦躁等。
我们通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研究表明,人的健康是由人类遗传生物学、环境、生活方式和保健医疗体制四方面构成。
《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调节情绪和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
4. 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2. 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应对策略3. 调节情绪和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4. 人际沟通技巧与团队协作5.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及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心理健康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和团队协作技巧。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境,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5.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学习调节情绪和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心理健康相关资料和案例。
2. 准备小组讨论问题和情境模拟。
3. 准备情绪调节和心理平衡的方法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思考。
3. 分析心理健康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4. 讲解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进行角色扮演实践。
6. 课堂小结,强调心理健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或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3. 开展心理健康同伴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
九、教学资源1. 心理健康相关书籍和文章。
2. 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资料。
3. 心理健康测试工具和评估量表。
《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和维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心理素质、心理适应、心理平衡3. 维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心理调适、心理疏导、心理保健1.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讨论健康观念的演变,引出心理健康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和维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4. 总结:教师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强调维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第二章:心理调适技巧2.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调适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
2.2 教学内容1. 心理调适的定义和作用2. 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自我观察、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情绪管理2.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案例分享,引出心理调适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心理调适的作用和基本技巧。
3.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心理调适技巧,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4. 总结:教师总结心理调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心理调适技巧。
第三章:心理疏导方法3.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疏导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3.2 教学内容1. 心理疏导的定义和作用2. 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倾诉、释放、调整、积极思考3.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情境,引出心理疏导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心理疏导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心理疏导的方法。
4. 总结:教师总结心理疏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积极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
第四章:心理保健策略4.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保健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心理保健的基本策略。
4.2 教学内容1. 心理保健的定义和作用4.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讨论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引出心理保健的概念。
《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3. 了解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1.2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关系等3.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影响1.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小组讨论:探讨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1.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要素的掌握和分析能力第二章: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2.1 教学目标1. 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2. 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3. 了解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2 教学内容1. 情绪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2. 情绪管理的技巧:自我观察、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3.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情绪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角色扮演:模拟情绪管理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3. 小组讨论:探讨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情绪管理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运用情绪管理技巧的能力第三章: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3.1 教学目标1. 了解压力的概念和影响2. 掌握压力管理的技巧3. 了解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2 教学内容1. 压力的定义和影响2. 压力管理的技巧:时间管理、放松技巧、积极思考等3.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压力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放松练习:教授学生放松技巧,帮助缓解压力3. 小组讨论:探讨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压力管理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放松练习报告:评估学生掌握放松技巧的能力第四章: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3. 了解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4.2 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2. 人际关系的技巧:沟通技巧、冲突解决、同理心等3.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4.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角色扮演:模拟人际关系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3. 小组讨论:探讨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4.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人第六章: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预防6.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2. 掌握心理疾病的识别方法3. 了解心理疾病的预防策略6.2 教学内容1.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2. 心理疾病的识别方法:症状观察、专业评估等3. 心理疾病的预防策略:早期干预、健康生活方式等6.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心理疾病的类型和识别方法2. 情景模拟:模拟心理疾病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3. 小组讨论:探讨心理疾病的预防策略6.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心理疾病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情景模拟报告:评估学生运用识别方法的能力第七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7.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治疗的概念和类型2. 掌握心理咨询的技巧3. 了解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7.2 教学内容1. 心理治疗的概念和类型: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等2. 心理咨询的技巧:倾听、共情、反馈等3.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7.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心理治疗的概念和类型2. 角色扮演:模拟心理咨询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咨询能力3. 小组讨论:探讨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7.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心理治疗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运用心理咨询技巧的能力第八章:心理营养与心理健康8.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营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心理营养的获取方法3. 了解心理营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8.2 教学内容1. 心理营养的概念和重要性2. 心理营养的获取方法:积极思维、自我肯定等3. 心理营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8.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心理营养的概念和获取方法2. 个人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营养的实践3. 小组讨论:探讨心理营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8.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心理营养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个人作业报告:评估学生实践心理营养的能力第九章:心理健康促进与维护9.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促进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3. 了解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9.2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促进的概念和重要性2. 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健康生活方式、社交活动等3. 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定期检查、心理干预等9.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心理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方法2.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促进的活动3. 小组讨论:探讨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9.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促进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小组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实践心理健康促进的能力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倡导10.1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3. 了解心理健康倡导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宣传、讲座、工作坊等3. 心理健康倡导的方法:政策倡导、社会宣传等10.3 教学方法1. 讲座: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技巧2. 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倡导的实际项目3. 小组讨论:探讨心理健康倡导的方法10.4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理解和参与讨论的程度2. 实践项目报告:评估学生实践心理健康倡导的能力重点解析本教案《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心理健康概述、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识别与预防、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心理营养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促进与维护、心理健康教育与倡导等主题。
《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的心态。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调适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等。
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个人、家庭、社会的意义。
3. 生活压力与挑战:压力来源、应对策略。
4. 心理健康调适技巧:放松训练、积极思考、心理疏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调适技巧。
2. 教学难点:心理健康调适技巧的运用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调适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和心理健康调适技巧。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心理健康调适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调适技巧。
2. 准备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讨论。
3. 准备放松训练器材,如瑜伽垫、眼罩等。
4. 准备心理疏导工具,如情绪卡片、心情墙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案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2. 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分析心理健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分析生活压力与挑战:讨论压力来源,分享应对策略。
4. 教授心理健康调适技巧:讲解放松训练、积极思考、心理疏导等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练习心理健康调适技巧,教师给予指导。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教师予以解答。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分享心得体会。
3. 分享环节: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心理健康调适技巧。
4.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调适技巧。
八、课后作业2. 布置一道关于生活压力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压力。
健康新观念——心理健康知识目标:懂得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心理健康才会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力。
同时,了解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心胸开阔、乐于交往、情绪健全、情感丰富、性格良好、有自制力、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有正常的智力。
能力目标:能够联系自己所熟悉的青少年成长的事例,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性格良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前言和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并懂得正确认识自己,加强心理品质锻炼对青少年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二、讲授新课一、健康新观念——心理健康(板书)提问:同学们,下面的人谁是健康?为什么?(A类学生回答)A.小明除了心律不齐外,其他身体部位都非常健康。
B.小萍身体非常好,是学校田径队队员,但她与同学关系总是不好,常感烦恼。
C.小强身强体壮,学习时一遇难题就发怵,大家说他缺乏自信心。
D.小兰身体健美,善与人交往,情绪比较稳定,自制力强,意志坚定,大家都喜欢她。
小明心律不齐,说明身体部分不健康。
小萍虽然身体不错,但由于她与同学搞不好关系,常感烦恼,从而也影响了身体健康,也就是说心理不健康。
小强虽然身强体壮,但学习自信心不强,这都会阻碍他的成长进步,我们说,他们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小兰不仅身体好,而且心理素质也不错,这就会促进她的成长进步。
所以,我们说小兰最健康。
可见,人的健康包括两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1、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板书)(引导学生看书第28页,将“健康”定义划出来。
)人的身体健康可通过一系列体能测试来判断,而心理健康也是有衡量标准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板书)(让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五个方面的表现,然后逐一讲解。
健康从心开始教学设计在当今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身心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教育领域,教师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将其纳入教学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一种以健康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帮助学生从心开始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认识健康在开始设计健康教育课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不仅涉及身体的健康状态,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健康的定义和意义,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健康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二、身心平衡身心平衡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授学生如何管理情绪和压力,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身心平衡的方法,如冥想、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日常的压力和困扰。
三、营养和运动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有关营养和运动的课程,向学生介绍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和膳食结构。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项目,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
四、互动和合作健康的社交关系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
五、环境和健康环境对个人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环境友好型的场所,如花园、公园等,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评估和反思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反思。
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和教师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和需求,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
总结健康从心开始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健康和平衡。
通过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将意识到健康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主动关注和管理自己的健康。
健康课程设计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我设计的健康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
首先,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讲座和讨论,我将引导学生了解健康与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我将帮助他们认识到健康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并教导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预防疾病和解决健康问题。
我还会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与健康相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其次,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知识。
我将设计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营养和饮食、运动与健身等方面的内容。
我将以生动、趣味的方式传授这些知识,借助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多媒体教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我还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健康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最后,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技能。
我将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运动和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体能和运动技能。
我还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生活技能的训练,例如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如何进行急救等。
我将利用仿真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他们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
在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我将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我还将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主选择并制定健康目标,并跟踪和评估其实现情况。
总之,我设计的健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我相信学生将能够掌握保护自己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健康地成长和生活。
幼儿园新健康教案思路设计1. 引言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增强幼儿体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环节。
为了落实健康教育的目标,幼儿园需要设计一套新的健康教案,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增强免疫系统和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和远离疾病。
本文将提供一些思路,帮助设计幼儿园新的健康教案。
2. 教案设计思路2.1 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运动习惯等。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方式介绍健康的生活习惯,并鼓励幼儿模仿和养成良好习惯。
•组织健康饮食的讲座,向幼儿和家长介绍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并提供健康食物的推荐。
•定期组织幼儿进行体检,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
•设立日常运动时间,组织各种适龄的体育活动,鼓励幼儿参与,增强身体素质。
2.2 免疫系统的增强与疾病预防幼儿园应关注幼儿的免疫系统增强和疾病预防工作,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以下是一些实施的建议:•定期组织幼儿接种疫苗,建立有效的免疫防护机制。
•在教室和活动场所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加强卫生教育,教育幼儿正确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阳光和新鲜空气,提高幼儿的免疫能力。
2.3 提高身体素质和远离疾病健康教育不仅仅关注疾病的预防,还需要注重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远离疾病。
以下是一些实施的建议:•设立专门的体育课程,组织幼儿进行适应性的运动训练,提高幼儿的体力和协调能力。
•组织户外探索活动,让幼儿接触大自然,锻炼身体和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组织有氧运动,如跑步、舞蹈等,提高幼儿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鼓励幼儿参加有组织的体育竞赛和游戏,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总结通过对幼儿园新健康教案的思路设计,可以帮助幼儿园在健康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健康课程设计理念有哪些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健康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个人健康计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珍爱生命,注重身心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基本概念:健康生活方式、身体健康指标、健康风险因素等。
2.健康知识:营养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
3.健康技能:健康评估、制定个人健康计划、自我保健技巧等。
4.健康价值观: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态度、健康行为等。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健康基本概念、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
2.讨论法:分组讨论健康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健康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健康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健康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健康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健康领域的最新动态。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幼儿园健康教案设计理念大全集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而健康教育则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也有了相应的教案设计理念,下面就从营养、运动和卫生三个方面,介绍幼儿园健康教案设计理念。
一、营养食物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和能源来源。
为了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必须保证他们的饮食均衡、营养丰富。
以下是几点幼儿园健康教案设计的理念:1、营养搭配:布置食谱时应注意食物的种类和搭配,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均衡。
2、分餐制度:推行分餐制度,确保幼儿每次进餐时吃得适量、吃得安全,避免食物交叉感染。
3、饮食教育:进行饮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示家长少给孩子食用过量糖类、垃圾食品和饮料等。
4、安全食品:严格管理食品,确保食品安全,尤其要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和管理。
二、运动幼儿需要运动,因为常常运动有助于调节心态、促进肌肉发育、提高免疫力。
以下是几点幼儿园健康教案设计的理念:1、科学运动: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确保每天的运动实践,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爱运动意识。
2、适应年龄: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确保每个幼儿安全、健康地运动。
3、安全运动:在运动环节中,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设有安全提示标志,派专人负责巡视,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4、亲子运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运动活动,增加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密度,同时也提高家长运动的意识。
三、卫生保持环境和卫生对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幼儿园健康教案设计的理念:1、餐具消毒:确保幼儿餐具清洁、卫生,采取经常性消毒和日常的清洁措施,尽可能减小传染感染的风险。
2、环境消毒: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整洁,每天定时清洁卫生,并科学使用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
3、手部卫生:认真做好幼儿的手部卫生教育,让幼儿养成勤洗手、守卫健康的习惯,从娃娃抓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健康新理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是八年级上册课本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主要是谈师生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和教师交往、沟通。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分为两个目,第一目“师生交往新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探讨师生关系,通过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探讨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新型的师生观下如何打开师生交往的新空间,形成师生交往新行为。
第二目“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本框的重点,主要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善于与教师沟通,侧重日常学校生活情境中如何化解与教师的矛盾冲突及交往的基本准则,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策略。
学校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交往的主要领域,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情感、道德的发展和交往能力的提升。
因此,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在八年级上册中占重要地位,而第二框题“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又是本课的落脚点。
二、学情分析当前初中学生在与老师的人际交往中面临两个问题和两个转型。
第一、时代价值观的转型。
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正在向现代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教与学的关系也正在转变,建立在传统的等级意义上的师生交往观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交往观所取代。
第二、个体心理发展的转型。
学生正处在人格独立的转变的时期,既迫切渴望与老师建立平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又难以摆脱对老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飞速发展。
同时,对教师和家长的逆反心理尤其强烈。
在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也是困扰他们情绪的主要因素。
因此,如何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是初中学生面临的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框主要是从观念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理念1、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记者行动等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活动中感悟新知,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健康生活理念班会教育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班会教育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生活理念,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健康生活理念- 健康生活理念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行为方式,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和方法。
2. 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健康生活可以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身体素质,提升研究和工作效率。
3. 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合理饮食:均衡膳食,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菜水果。
- 锻炼身体:每天适度运动,保持体态,增强体力。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起床,避免熬夜。
- 心理健康:积极乐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
- 良好卫生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4. 健康生活的实践- 鼓励学生制定并执行个人健康计划,每日记录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情况。
- 组织学生参与健康生活促进活动,如健康跑、健康饮食分享会等。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健康生活的好处,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惑。
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生活理念和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健康生活经验和困惑。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选择和决策。
4. 实践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生活促进活动,实践健康生活理念。
教学评估1. 准备一份健康生活知识问卷,考察学生对健康生活理念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班会教育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对学生制定的个人健康计划进行评估和指导。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讲解健康生活理念和相关知识。
2. 健康生活知识问卷:用于评估学生对健康生活理念的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问题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角色扮演情景卡片:用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1个班会课,约45分钟。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健康生活活动,如运动会、健康知识竞赛等。
健康新理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是八年级上册课本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主要是谈师生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和教师交往、沟通。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分为两个目,第一目“师生交往新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探讨师生关系,通过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探讨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新型的师生观下如何打开师生交往的新空间,形成师生交往新行为。
第二目“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本框的重点,主要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善于与教师沟通,侧重日常学校生活情境中如何化解与教师的矛盾冲突及交往的基本准则,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策略。
学校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交往的主要领域,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情感、道德的发展和交往能力的提升。
因此,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在八年级上册中占重要地位,而第二框题“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又是本课的落脚点。
二、学情分析当前初中学生在与老师的人际交往中面临两个问题和两个转型。
第一、时代价值观的转型。
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正在向现代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教与学的关系也正在转变,建立在传统的等级意义上的师生交往观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交往观所取代。
第二、个体心理发展的转型。
学生正处在人格独立的转变的时期,既迫切渴望与老师建立平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又难以摆脱对老师的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飞速发展。
同时,对教师和家长的逆反心理尤其强烈。
在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这也是困扰他们情绪的主要因素。
因此,如何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是初中学生面临的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框主要是从观念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理念1、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记者行动等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活动中感悟新知,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2、充分利用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体现了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性。
3、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②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和沟通的基本准则。
2、能力目标①能够运用认知转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②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③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教师交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②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学会理解和沟通。
主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以化解矛盾冲突,重点是换位思考化解师生冲突、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师生情感。
2、难点:师生交往新观念,树立师生交往的新观念。
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探讨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以及在新型师生观下如何打开师生交往的新空间,形成师生交往新行为。
六、教学方法1、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2、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读教材、表演小品、小组讨论、记者行动等活动,采用自主与合作的方法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出道理。
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小品:(三个女生的一段对话)甲:明天是星期六,我们去王老师家玩好吗?乙:我……我怕甲:怎么?你不喜欢王老师吗?乙:我喜欢王老师,但总是有点怕。
丙:我也去王老师家玩,我有许多话想和王老师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甲:我很爱王老师,希望能和她成为朋友,但又觉得和老师之间就是有段距离……三个女生同时提出: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幻灯片)问题:①是什么使我们处于这一矛盾状态?②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按照班级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①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权威一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②要与老师成为朋友,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
(二)、讲授新课Ⅰ、师生交往新观念(板书)学生阅读教材P48~49内容。
(幻灯片)思考题:①什么是新型的师生关系?②有人认为,“课改以前的,过去的师生关系就是传统的师生关系,课改后的、现代的师生关系就是新型的师和关系”。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③对比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的角色和师生的交往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填写P48~49两个表格)教师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填写和理解的情况,并作归纳小结:小结:区别传统的与新型的师生关系,不能以课改前后的时间先后来定,而要看师生交往的内涵。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者,管理者,学生是遵从者,被管理者,接受者,这是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知识传授方式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则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教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求助者,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是老师的朋友。
即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关系。
★设计理念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扩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启发,用对话或情境表演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通过教师的总结,能将学生相对凌乱的概括梳理清楚,将这一师生关系引起的师生交往的障碍以及引出新型的师生关系进行必要的说明。
(幻灯片)归纳板书:①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新空间②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老师既是我们的引领者,又可以是我们的朋友,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过渡)Ⅱ、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板书)1、学生活动:(幻灯片显示学生活动)第一学习小组探究主题(P51):——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1)老师是怎么想的?(2)如果小强能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这件事将如何发展如何解决?(3)如果小强仍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这件又将如何发展?第二学习小组探究主题(P5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对同一件事,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2)这些反应会产生什么结果?(3)应该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第三学习小组探究主题:(P53韩愈语)——原谅并用恰当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1)如何理解这句话?(2)老师是圣人吗,会不会犯错误?(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错误?(在此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三个学习小组进入辅导)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总结答案,并派代表讲授自己小组的主题。
让学生去讲、主宰课堂,尝试换位。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竞赛引入课堂,有利于激活课堂,提高课堂的张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其他方法引导学生阅读P53三段内容,请学生思考:除上述主动沟通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亲历介绍自己与老师沟通的其他方法)★设计理念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对师生日常交往行为的指导,起到更普遍的教育目的,也将内容做必要的扩展,使其更加完整。
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问题,内化所学知识。
(三)、课堂小结与延伸: (1)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
() A. 学生胆大 B. 教师威严 C. 规章制度 D. 民主平等(2) 师生共同组成学校生活共同体,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但是师生之间难免有矛盾。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需要掌握的有效方法有()①角色互换——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原谅老师的错误——作为普通人,老师难免有错误④注意场合,礼貌待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给你们的老师写一封信,就某一个误会与老师用书信的形式沟通一下。
★设计理念练习是知识、能力、觉悟迁移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尤其在“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新教材里,如果没有适当的练习量,很容易产生“会说不会写”的倾向。
适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把握要点,内化行为,提高笔头能力。
八、板书设计①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新观念↓师生交往新空间主动沟通②新型的师生关系健康成长↓①主动沟通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②讲究方法和谐的师生关系③交往礼仪九、总评思想品德的课堂要体现着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获得真知。
因此,要多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设置探究活动、小组讨论,要注意侧重,简单易懂的问题可以不要探究,简单总结即可;另外,在设置探究活动时,也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要难易结合,由浅入深。
本节《主动沟通健康成长》的教学设计能够根据重点难点设置活动,第一部分内容,观念性比较强,学生探讨很难达到一个高度,因此,由一个常见的情境引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填写问题,教师总结,很简洁的指出了知识点。
第二部分贴近师生生活的实际,学生讨论起来容易,因此,设置探究活动,贴近学生,每组的问题由浅入深,并让学生竞赛讲解,与老师交换位置,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适合本课的主题,也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所占整堂课的比例适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
适当的练习题又能够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更好的巩固了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