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知识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药品分类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知识培训
1、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时应注意什么?
发热使用退热药,使体温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谓人所共知,但有些人并不理解,发热从另一角度讲,并非坏事。①发热,不仅告诉患者已经有病在身了,同时,不同的热型是某些疾病的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②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加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多,这些都有利于杀灭细菌与病毒,所以,感冒发烧,如非高热,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因此,不应一有发烧就盲目使用解热药。
2、如何区别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品牌名)和别名?
市场上的药品有时往往有多种名称,给您选购药品带来诸多不便,但弄清了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品牌名)和别名的区别后,也许会对您大有帮助。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如阿司匹林。任何药品说明书上都应标注通用名。选购药品时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品牌名):许多生产厂家或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品牌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药品宣传大多使用商品名(品牌名),消费者也对商品名(品牌名)比较熟悉,选购药品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品牌。别名:由于一定历史原因造成某药曾在一段时间使用过一个名称,后又统一改为现今的通用名,那个曾使用一段时间、人们已习惯的名称即称为别名。例如解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为通用名,扑热息痛为别名,泰诺林、百服宁、必理通等为商品名(品牌名)。
3、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于何年何月何日发布并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6月18日以第10号局长令印发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定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4、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使用范围?
非处方药专有标识是用于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上的专有标识和经营非处方药药品的商业企业在分类销售时作为指南性的标志。药品生产企业只有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其非处方药药品进行审核登记后,才可在其产品上印上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5、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如何划分的?我国上市中、西药品有上万种,哪些能作为非处方药,不是由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自行决定的,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遴选并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是根据“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遴选原则,由医药学专家从我国已上市药品中遴选出的,现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予以公布。
6、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包括不同途径)所产生的效应,包括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作用增加的称为药效的协同或相加,作用减弱的称为药效的拮抗。如以前称谓的“配伍禁忌”。非处方药中的复方制剂,都是选择作用彼此增强、相互抵销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原则配伍组成。现代治疗很少使用单一药物、、几乎都是少则2~3种,多则6~7种同时应用。难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如近几年来,许多抗过敏药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与咪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并用后可发生严重心脏毒性,少数人甚至致死。为此,要求生产厂家在说明中尽量把“相互作用”注明,中药更强调“忌口”,这实际上是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消费者在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7、慎用与禁用有什么区别?
药物说明书经常注明某某药在什么情况下需慎用、禁用字样,应该如何掌握呢?“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是在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上的原因,体内解毒、排毒的功能低下,或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在使用某种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并向医师咨询。“禁用”即禁止使用,因为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阿司匹林,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禁用,又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那些正从事机械操纵、驾车船或高空作业者应禁用。
8、不合理用药会造成什么影响?
不合理用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药物治疗的质量下降,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2)医疗资源的浪费,可导致其他重要药物短缺并增加费用。
(3)非预期用药风险的增加,如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的增加。
(4)助长患者认为有“万灵药”等不良心理影响,这将导致对药物需求的显著增长。
9、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很多原因可以导致不合理用药。另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不同方法看待药物,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使用。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动因可分为:来自患者的、来自处方医生的、来自工作地点的、来自包括生产厂家影响在内的药品供应系统的因素、来自法规的因素、来自药物的正确的、错误的信息因素,以及以上几种因素之和。
(1)患者方面:错误的药物信息、信任被误导、不恰当要求。
(2)医生方面:缺少教育和培训、角色不适当、缺少客观的药物信息、经验缺乏、药物疗效的认识被错误引导。
(3)医疗机构方面:患者太多、开处方的压力、化验室能力不足、人手不足。
(4)药物供应系统方面:不可靠的供应商、药品短缺、供应过期药物。
(5)药品法规方面:处方药未正式注册、法规执行不力。
(6)企业方面:推销活动、误导消费者。
所有这些因素均受全球和所在国改革的影响。例如:原先在非洲国家频繁使用的注射给药方法,因害怕艾滋病而减少了使用。但有些国家,注射的使用率依然很高,原因在于医生想当然地认为注射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也总是希望尽可能地采用注射。
处方药的标识和颜色是标识为RX,绿色底版,白色的字。
非处方药分甲类和乙类两种。标识为OTC。
(1)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色标m100y100,为红底版白色字。
(2)乙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色标c100m50y70,为绿色底版白色字。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概念
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药理作用,专用性强,有的会产生过敏反应和依赖性。
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OTC。是指不需要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国外有的国家把非处方药又称柜台药或大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