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之词语辨析题集锦 含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46.57 KB
- 文档页数:31
词语辨析练习题解析一、词义辨析1. 遗憾与悔恨遗憾和悔恨都表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遗憾、后悔,但两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遗憾一词比较温和,表示对某件事情感觉不如意,但并不会过于自责。
例如,他遗憾没有赶上朋友的婚礼。
悔恨则意味着责备自己的行为或决定,对自己的过去感到深深的懊悔。
例如,他悔恨当初没有好好学习。
2. 羡慕与嫉妒羡慕和嫉妒都表示对别人的成功或优点感到不满,但两者的心理态度有所不同。
羡慕一词指的是对别人取得的成就或拥有的东西表示欣赏和希望得到类似的事物。
例如,她羡慕朋友在国外工作的机会。
嫉妒则是指对别人的成功或优点感到妒忌,而非自己也想得到相同的东西。
嫉妒常常伴随着敌意或不满情绪。
例如,他嫉妒同事的晋升。
3. 心疼与怜悯心疼和怜悯都表示对别人的遭遇或处境感到同情和关心,但两者的情感表达上有所差异。
心疼一词强调对他人的痛苦或不幸感到痛心,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例如,她看到流浪狗被欺负时感到很心疼。
怜悯则包含了同情、悲悯和同情心,但更多的是出于对他人的怜悯而产生的情感。
例如,他怜悯那些在灾难中失去家园的人们。
二、近义词辨析1. 着急与焦急着急和焦急都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紧迫和痛苦,但两者在程度和心理状态上略有区别。
着急一词表示对某事担心、紧张或急迫,但情绪相对较弱,可能是暂时的。
例如,他因为交不上作业而很着急。
焦急则是比着急更强烈的情绪,表达了更大的紧迫感和痛苦。
焦急的人会感到心神不宁,无法安心,并可能伴有生理上的不适。
例如,她焦急地等待考试成绩。
2. 困难与艰巨困难和艰巨都表示某种任务或工作的执行较为棘手,但两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困难一词指的是某个任务、问题或情况较为复杂或需要费力,但整体上仍然有一定的可行性。
例如,他面临了很多工作上的困难。
艰巨则表示对任务、问题或情况的意义和影响有着更大的挑战和困扰。
艰巨可能意味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或挣扎,并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例如,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词语词义辨析实词(按词头字音序排列)1.保障/保证【例句】劳动人民的自由权①资本主义的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利。
②该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辨析】“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标准,不打折扣。
2.包含/饱含【例句】着好几层意思。
①文章的这一段落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②他的胸中饱含..【辨析】“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
3.必须/必需【例句】的设备,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
①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四万多元资金,就添置了各种必需..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②我们必须..【辨析】“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在句子中作状语。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在句子中可作谓语中心语、定语。
4.暴发/爆发【例句】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①1919年爆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②山洪暴发..【辨析】“暴发”是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可引申为发财得势之意,多含贬义;“暴发”不能带宾语。
“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如火山爆发,可引申为力量、情绪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可以带宾语。
5.摈弃/抛弃【例句】旧观念,接受新思想。
①摒弃..②为了金钱,他抛弃了家庭,这种做法为人唾弃。
..【辨析】“摈弃”有抛弃意,但多用于抽象。
“抛弃”多用于具体。
6.波及/涉及【例句】美国经济的发展,继而引起全球经济的震荡。
①对伊战争所耗费的大量军费开支必然波及..好几个人。
②这起案件涉及..【辨析】“波及”强调影响到,“涉及”强调关联到。
7.不止/不只【例句】①他恐怕不止六十岁了。
..要修,而且一定要修好。
②水库不只..【辨析】“不止”是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动词。
“不只”是不但的意思,属连词,用在递进关系得复句中。
8.不齿/不耻【例句】。
语文高考词语辨析集锦语文基础知识中的词语辨析题是高考必考的内容,那么,你会词语辨析吗?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语文高考词语辨析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语文高考词语辨析集锦1.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贬义)正例:这帮人无所不为,简直和土匪没有两样。
(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622)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5高考题)修改:无坚不摧。
2.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者遭遇灾难。
当,承受。
冲,要冲。
正例:即今天晚上恐怕会发生抢劫的事情,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首当其冲,所以还是早早避开的好。
(巴金《家》22) 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95高考题)3. 屡试不爽:屡次实验都不错。
爽,差错。
正例:科研小组自制的地震预测仪灵敏可靠,屡试不爽。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77)误例: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多次,虽屡试不爽,但他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把实验进行到底,终于取得了成功。
(《中国考试》72页2002-4、5合期)4. 想入非非(佛教的说法,指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地方)——想象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正例: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原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根据“世上偏就是这点奇怪,……”的理由,而先发制人,诬蔑别人为“抄袭”,……(《鲁迅全集》)误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95高考题) 修改:异想天开。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集锦(2)推荐文章高考语文必修三课内作文素材集锦热度:高考语文词语辨析字典详解热度:高考语文常见词语辨析的相关介绍热度:高考语文词语辨析热度:高考语文词义辨析锦集热度: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四3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B(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3)制造1.20京广铁路爆炸案的罪犯终于__,被逮捕归案。
(4)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真是__。
A.玩火自焚自作自受作茧自缚自食其果B.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自作自受C.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自作自受D.作茧自缚自作自受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
玩火自焚:玩弄火者,自身遭焚。
比喻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
自作自受:由自己的不良行为招致的后果,应由自己承担。
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坏的后果。
语意比“自作自受”重。
)37.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DA. 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C. 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D. 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
(鳞次栉比: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多指船只或房屋。
东山再起:比喻某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
)38.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A.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无辜牺牲者,面对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C. 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D. 最近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高三词语辨析练习题及答案一、词语辨析练习题1. 他对困难的态度令人钦佩。
(钦佩、羡慕)2. 她的表演太过拖沓,毫无亮点。
(拖沓、冗长)3. 这个理论不可否认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不可否认、无法否定)4. 他的悲惨遭遇引起了许多人的同情和怜悯。
(同情、怜悯)5.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完全相同)6. 他是个富有洞察力的人,总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洞察力、观察力)7.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学会自我激励非常重要。
(自我激励、自我激励)8. 这位老艺术家的作品富有哲理,不拘一格。
(哲理、格调)9.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效、受益)10.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气馁,要坚持下去。
(气馁、放弃)二、答案1. 钦佩:对某人某事所表现出的高度赞赏和敬重。
2. 拖沓:行动慢、做事磨蹭,无法快速有效地完成。
3. 不可否认:无法否定或否认,肯定存在或有效。
4. 同情:对他人遭受不幸或困境时感到心疼、同情。
5. 截然不同: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6. 洞察力:对事物本质与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洞察。
7. 自我激励:主动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动力和信心。
8. 哲理:含有深刻思考和智慧的道理、见解。
9. 有效:有明显效果或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10. 气馁:因困难、挫折而灰心丧志,放弃努力。
以上是高三词语辨析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逐一辨析这些近义词,可以帮助您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们,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度。
实词(按词头字音序排列)1.保障/保证【例句】①资本主义的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
②该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辨析】“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标准,不打折扣。
2.包含/饱含【例句】①文章的这一段落包含..着好几层意思。
②他的胸中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辨析】“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
3.必须/必需【例句】①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四万多元资金,就添置了各种必需..的设备,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
②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辨析】“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在句子中作状语。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在句子中可作谓语中心语、定语。
4.暴发/爆发【例句】①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②山洪暴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辨析】“暴发”是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可引申为发财得势之意,多含贬义;“暴发”不能带宾语。
“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如火山爆发,可引申为力量、情绪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可以带宾语。
5.摈弃/抛弃【例句】①摒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
②为了金钱,他抛弃..了家庭,这种做法为人唾弃。
【辨析】“摈弃”有抛弃意,但多用于抽象。
“抛弃”多用于具体。
7.不止/不只【例句】①他恐怕不止..六十岁了。
②水库不只..要修,而且一定要修好。
【辨析】“不止”是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动词。
“不只”是不但的意思,属连词,用在递进关系得复句中。
8.不齿/不耻【例句】①此人坏事做绝,为大家所不齿..。
②他虽是著名学者,但却不耻..于向别人讨教。
【辨析】“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如“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之为羞耻。
如“不耻下问”。
9.不及/不如【例句】①《梅花三弄》不及..《春江花月夜》幽雅动人。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专项检测100题(含详细解答)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经费近百万元。
③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增殖节余甚至 B.增殖结余尤其C.增值结余甚至 D.增值节余尤其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②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③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
因为他偷税、逃税是在损害国家利益,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
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 收集实质既/又B. 搜集性质不但/也C. 搜集性质既/又D. 收集实质不但/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场争夺无名高地的激战整整 _____ 了八个小时。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_____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_____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 .继续策划证明B .持续策划证实C .持续策动证实D .继续策动证明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 _____目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_____ :出版这个参考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4 月 3 日向下落不明的中国飞行员家属表示慰问,并说他一直_____事态的发展。
A .关于声明关注B .对于声明关心C .对于申明关注D .关于申明关心5.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内地作家_____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高考语文常用词语辨析讲解及例题词语辨析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词语辨析练习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词语辨析专项练习,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考词语辨析讲解:一、考试说明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常用实词(包括成语)和虚词的能力。
“语言环境”包括语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构成的语意氛围,“外部环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任何一个词的使用,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词语的考查重点是常用易混意义的辨析与运用,而不是指词典中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罗列。
当然,词语的语境意义是和它的词典意义紧密联系的,没有词典意义的词语,也就谈不上语境意义,因此,经常查阅词典,搞清楚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是提高词语运用能力的基本措施。
所谓“常用词语”,是指在汉语的交际中经常用到的词语。
至于那些含有封建糟粕,已经失去生命力,或在现代汉语中偶尔用到的词语,高考一般不考。
二、考查方式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往往实词、虚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的重要性。
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
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
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
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
从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向看,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是一个着重点。
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相当细微,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辨析能力。
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
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 虽然不敢,心常窃怪之D. 然余者,皆若遗言答案:D解析:A项中的“吾”是代词,意为“我”;B项中的“缊袍敝衣”是名词短语,意为“破旧的衣服”;C项中的“虽然”是连词,意为“即使”;D项中的“余”也是代词,意为“我”。
因此,D项的用法和意思与其他选项相同。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咄咄逼人(duō)B. 沉湎(miǎn)鞭挞(tà)C. 璀璨(cuǐcàn)炽热(chì)D. 恍若(huǎng)潜滋暗长(zī)答案:B解析:A项中“悲怆”应为“悲怆(chuàng)”,意为悲伤;B项中“沉湎”应为“沉湎(miǎn)”,意为沉迷;C项中“璀璨”应为“璀璨(cuǐcàn)”,意为光彩夺目;D项中“恍若”应为“恍若(huǎng)”,意为仿佛。
因此,B项的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正确。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常常因故推脱,让人感到十分厌烦。
B.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有了丰富的阅历。
C. 那个提议虽然好,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初学者。
答案:A解析:A项中的“推脱”应为“推托”,意为借故拒绝;B项中的“阅历”使用正确;C项中的“虽然”使用正确;D项中的“图文并茂”使用正确。
因此,A项中的加点词使用不恰当。
二、简答题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曲终人散,江枫渔火对愁眠。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案:(1)故:因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累小的步伐,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2)曲终人散:曲子演奏完毕,人们都散去了;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让人愁眠。
2024高考语文专项考点通关训练:词语的辨析综合训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它_______的持久性和延续性。
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继继绳绳,_______至今。
中国文字有其特殊的形体,这种具有特殊形体的文字,超越了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限制,_______了中华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
A.具有顺延团聚B.独有绵延团结C.具有绵延团聚D.独有顺延团结【答案】B【解析】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结合词意和具体语境分析。
第一空,具有:具备据有即拥有且存有主述事物的属性特征。
独有:意思是独自具有、独自据有;指只有、特有;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
根据语境“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持久性和延续性”分析,“独有”符合语境;第二空,顺延:意思是延续以前的话题、片段、工程、动作等,顺着继续下去。
绵延:有连续不绝和弥漫延续等义。
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
根据“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分析,“绵延”符合语境;第三空,团聚:相聚在一起(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用团结的办法聚集。
团结:动词,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形容词,和睦;友好。
根据语境“中华民族”分析,“团聚”符合语境。
故选B。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们在工作时会产生一种被支配感,时间是不自由的,心理上是紧张的。
如果再加班的话,剩余的放松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而人们在内心往往会工作与放松的平衡,睡觉在很多人眼中被视为占据自由时间的。
报复性睡前拖延症就产生了。
A.急迫追求行动B.紧急追寻行动C.急迫追求行为D.紧急追寻行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急迫:马上需要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形容心情;紧急:形容形势紧迫,时间短促,没有缓冲的余地。
与“心理”搭配的应该是“急迫”。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知识清单(含答案)知识清单常见易混成语辨析—————A—————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义轻。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B—————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高考成语辨辨析大全及解释一、语义差异成语的含义通常是固定的,但由于语境或用法的不同,可能会有细微的语义差异。
对于这些差异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更为贴切的成语。
例如:“‘惨绝人寰’与‘惨不忍睹’都含有‘形容非常悲惨’的意思,但在修饰的对象上有差别,‘惨绝人寰’强调的是悲惨的程度,而‘惨不忍睹’则强调的是悲惨的事实。
”二、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有些成语的含义相近,但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
例如:“‘登峰造极’与‘无与伦比’都含有‘非常出色’的意思,但感情色彩却大相径庭。
‘登峰造极’含有褒义,多用于好的方面;而‘无与伦比’则含贬义,多用于坏的方面。
”三、使用语境使用语境也是我们辨析成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成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使用,否则会显得不恰当。
例如:“在正式的场合,我们应当使用更为庄重的成语,如‘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等;而在轻松的场合,则可以使用一些较为随意的成语,如‘七上八下’、‘三心二意’等。
”四、词义轻重词义的轻重也是我们在辨析成语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有些成语的含义相近,但词义的轻重却不同。
例如:“‘美轮美奂’与‘美丽动人’都含有‘美丽’的意思,但词义的轻重却有差异。
‘美轮美奂’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华丽,词义较重;而‘美丽动人’则多用来形容容貌或姿态的美丽,词义较轻。
”五、习惯搭配习惯搭配也是我们在辨析成语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有些成语在习惯上常常和某些词语搭配使用,如果不注意这些搭配,就会造成使用不当。
例如:“‘当务之急’与‘迫在眉睫’都含有‘事情紧急’的意思,但在习惯搭配上却有所不同。
‘当务之急’常常和‘是’或‘为’连用,表示当前的重要事务;而‘迫在眉睫’则常常和‘加紧’或‘立即’等词语连用,表示事情非常紧急需要立即行动。
”六、语法功能语法功能也是我们在辨析成语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有些成语在语法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成语的选择和使用。
常有易混成语辨析01A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侧重于守安分,不胡来;后者侧重在故步自封,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受都不在乎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窘境,还能跟平时同样;后者重申能适应任何环境。
(素:平常,平时 )循规蹈矩顺序渐进都有按照必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按必定步骤和规矩;后者重申渐渐深入或提升。
(部、班:门类,序次。
就:依照 )旁敲侧击旁敲侧击都比喻暗中诋毁、攻击或诬陷他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异:前者使用的手段包含语言、行动,程度比“旁敲侧击”重;后者手段不过语言,并有隐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都有对各方面对付得很周祥的意思,有时能够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做事手段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对付得十分周祥。
翻山越岭露宿风餐翻山越岭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翻山越岭”重在远行艰辛;“露宿风餐”重在长途奔走繁忙;“翻山越岭”重在重申野外食宿困难。
言听计从俯首贴耳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因为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服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司。
平分秋色不相上下都有相互同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侧重力量相当。
功亏一篑浅尝辄止都有半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半” ,半途停止,有痛惜之意;后者侧重在浅,不深入。
(辄:就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故步自封都有因循保守的意思。
异:“固步自封”侧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抱残守缺”侧重在不求进步;“故步自封”侧重在按老例子做事。
舍本逐末因小失大都有主次关系办理不妥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申扔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俯拾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同样的事物好多,各处都是。
异:“俯拾皆是” 重视表示多得很,各处都是;“俯拾皆是”重视表示简单获得。
“俯拾皆是”的对象能够是物,也能够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好是物。
别出心裁自成一家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独出心裁的意思。
高考语文复习《词语辨析题》训练卷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发表声明。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一下。
A. 受权原型引见B. 授权原形引荐C.授权原型引见D.受权原形引荐“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原形:原来的形状。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1)在激烈的决赛中,我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__了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
(2)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用假货来__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社会治安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__,他们将会在“两会”上提出提案,以便更好地解决。
A遏止谋取关注B遏制谋取关心C遏止牟取关心D遏制牟取关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有些书可供一__,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__消化的。
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一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去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__地读。
A尝咀嚼用心B尝品味悉心C读咀嚼用心D读品味悉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 )(1)由于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__,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2)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__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3)买彩票当然是希望有机会中大奖,但彩民不要__地去追求这种机会。
(4)德国一项调查结果__,如今德国儿童的上网比例已高达37%。
A沟通修建锐意显示B勾通修建锐意体现C沟通构建刻意显示D勾通构建刻意体现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__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__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__地转身离去。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朋友总是推心置腹,让人感到温暖如春。
B. 这次比赛他发挥得如鱼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C. 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D. 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虚心接受,不顶撞。
答案:B解析: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这里用来形容比赛,使用不当。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平时很低调,这次活动却表现得异常活跃。
B. 这件事他已经处理得滴水不漏,可以放心了。
C. 他善于辞令,能够把简单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D. 他为人正直,从不言过其实。
答案:C解析: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这里用来形容讲话,使用正确。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次比赛,他虽然输了,但仍然保持风度,不失风度。
C. 他为人诚实守信,从不食言。
D. 他擅长理财,把公司的财务状况处理得井井有条。
答案:B解析:不失风度:不失去应有的风度。
这里用来形容输掉比赛,使用不当。
二、简答题1.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举例说明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1)推心置腹(2)如鱼得水(3)虚心接受(4)井井有条答案:(1)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例句:他对待朋友总是推心置腹,让人感到温暖如春。
(2)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例句:这次比赛他发挥得如鱼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3)虚心接受: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例句: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虚心接受,不顶撞。
(4)井井有条:形容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例句:他擅长理财,把公司的财务状况处理得井井有条。
2. 请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1)他为人谦虚谨慎,从不()。
(2)这次比赛,他虽然输了,但仍然保持()。
(3)他善于辞令,能够把简单的道理讲得()。
(4)她平时很低调,这次活动却表现得()。
答案:(1)居功自傲(2)风度(3)通俗易懂(4)异常活跃。
高考语文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连绵的春雨戛然而止....,天空渐渐恢复了湛蓝透亮,青草和树木都变得葱茏悦目。
B.骄傲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目空一切....,在现实面前更容易败下阵来。
C.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我们袖手旁观....,内心满是敬佩。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天衣无缝....。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新时代同步伐,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____、制作____的文艺精品,真情描绘神州大地____的伟大实践和当代中国____的斑斓画卷。
A.精湛精良日新月异多姿多彩B.精良精湛多姿多彩日新月异C.精良精湛日新月异多姿多彩D.精湛精良多姿多彩日新月异3.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下列空白处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_____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②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____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③《清明上河图》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_____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A.虽然掀揭示B.因此掀揭露C.虽然翻揭示D.因此翻揭露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无数巨匠一生,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词语词义辨析实词(按词头字音序排列)1.保障/保证【例句】劳动人民的自由权①资本主义的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利。
②该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辨析】“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标准,不打折扣。
2.包含/饱含【例句】着好几层意思。
①文章的这一段落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②他的胸中饱含..【辨析】“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
3.必须/必需【例句】的设备,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
①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四万多元资金,就添置了各种必需..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②我们必须..【辨析】“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在句子中作状语。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在句子中可作谓语中心语、定语。
4.暴发/爆发【例句】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①1919年爆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②山洪暴发..【辨析】“暴发”是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可引申为发财得势之意,多含贬义;“暴发”不能带宾语。
“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如火山爆发,可引申为力量、情绪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可以带宾语。
5.摈弃/抛弃【例句】旧观念,接受新思想。
①摒弃..②为了金钱,他抛弃了家庭,这种做法为人唾弃。
..【辨析】“摈弃”有抛弃意,但多用于抽象。
“抛弃”多用于具体。
6.波及/涉及【例句】美国经济的发展,继而引起全球经济的震荡。
①对伊战争所耗费的大量军费开支必然波及..好几个人。
②这起案件涉及..【辨析】“波及”强调影响到,“涉及”强调关联到。
7.不止/不只【例句】①他恐怕不止六十岁了。
..要修,而且一定要修好。
②水库不只..【辨析】“不止”是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动词。
“不只”是不但的意思,属连词,用在递进关系得复句中。
8.不齿/不耻【例句】。
①此人坏事做绝,为大家所不齿..②他虽是着名学者,但却不耻于向别人讨教。
..【辨析】“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如“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之为羞耻。
如“不耻下问”。
9.不及/不如【例句】《春江花月夜》幽雅动人。
①《梅花三弄》不及..②与其花这么多时间打电话,不如骑车去一趟。
..【辨析】“不及”只用来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因此只能前后都是名词。
“不如”除用于比较人或事物外,还可以比较动作行为的利弊得失,因此除名词外,前后可以是动词或小句。
10.查看/察看【例句】了每一张销售单据,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①审计人员仔细查看..②气象员一天两次察看风向,及时向指挥所报告。
..【辨析】“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灾情。
“察看”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风向、察看动静。
11.出生/出身【例句】在这个山村里。
①1900年农历8月13日,方志敏就出生..②我是打铁的出身,大老粗,不会说客套话。
..【辨析】“出生”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动词。
“出身”指个人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名词。
如店员出身,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等。
12.窜改/篡改【例句】。
①这个成语用法已约定俗成,不能随意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辨析】“窜改”是改动的意思,窜改的对象一般指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是用作伪的手段改变或曲解,篡改的对象适用于比较重大问题,具有贬义色彩,一般指经典、理论、政策等。
13.大肆/大事【例句】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热门话题。
①这部电视剧播出前并未大事..②台湾当局近年将“弹性外交”引入联合国领域,大肆鼓吹重返或加入联合国。
..【辨析】“大肆”指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如“大肆吹嘘”、“大肆挥霍”,含贬义。
“大事”指大力从事,如“大事渲染”。
14.诞生/诞辰【例句】。
①今年,是梅兰芳、周信芳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百周年诞辰..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②外国把传说中耶稣诞生..【辨析】“诞生”指人出生,动词。
“诞辰”是人的生日,名词。
15.典范/典型【例句】①这位作家留下了大量的典范之作。
..。
②雷锋是毛泽东同志亲手树起的典型..【辨析】“典范”是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只能用于好的方面,为名词。
“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有正面的、有反面的,为名词;另一种意义是具有代表性的,为形容词,可受副词修饰。
而“典范”不能受副词修饰。
16.督促/敦促【例句】检查。
①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督促..伊朗尽快回到谈判桌前。
②欧盟对伊朗重启铀浓缩这一举动表示忧虑,并敦促..【辨析】“督促”指监督催促。
常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敦促”指恳切地催促。
常用于外交场合。
17.度过/渡过【例句】了难关。
①人们的接济帮他渡过..寂寞的星期天。
②在日本东京,单身独居的人,可以租用“临时家庭成员”伴随他度过..【辨析】“度过”是经过的意思,用在时间上。
“渡过”也是经过的意思,用于经过江河、海洋等空间概念;也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比喻跨越,如“渡过难关”。
18.遏止/遏制【例句】不住内心的苦闷,终于痛哭起来。
①他遏制..。
②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辨析】“遏止”是运用压力使之停止,在语意上比“遏制”重,常用于猛力阻止事物的发展。
“遏制”是用力限制、控制;用于自己对自己,常跟情绪配合。
19.恶化/恶劣【例句】①如果不注意防护,地下水和地表水一样也可能受到污染,使水质恶化..。
②这种恶劣..行径,一定会遭到人们的强烈谴责。
【辨析】“恶化”指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另指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变坏,均为动词。
“恶劣”是很坏的意思,为贬义,形容词;“恶劣”常跟“态度”、“行为”、“行径”、“作风”、“表现”、“影响”、“环境”、“气候”等词语搭配。
20.反应/反映【例句】①别人喊他,他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仍专心致志地看书。
②美国广播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观众对这部电视纪录片的强烈反应..,反映..了美国人民盼望同中国人民有更多的友好往来。
【辨析】“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或由某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大多用作名词,亦可作动词。
“反映”有两种含义:一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二是把客观情况告诉给上级。
这两种含义都作动词。
“反映”的另一种用法是作名词,意思对人对事的批评性的意见。
21.法制/法治【例句】①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教育,是实行法制..,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辨析】“法制”指法律制度,名词。
“法治”指依法治理国家,作动词使用。
22.妨碍/妨害①吸烟妨害..健康。
②大声说话会妨碍..别人学习。
【辨析】“妨碍”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或阻碍事情进行。
“妨碍”是有害于。
23.分辨/分辩/争辩【例句】①青年人应当努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②他们两人谁也不肯服输,分辩..得很激烈。
③你知道错了就赶快承认,不要再找借口为自己争辩..了。
【辨析】“分辨”表示区别、辨别的意思;动词,可带宾语,多用于区别人或事物。
“分辩”是用语言辩驳;动词,不带宾语,多用于争辩是非曲直。
“争辩”争论、辩论的意思。
24.伏法/服法【例句】①在这里,罪犯被培养成了认罪服法..,遵守监规,文明礼貌的守法群体。
②公审大会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已于当日伏法..。
【辨析】“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服法”指服从法律。
25.扶养/抚养【例句】①一部分中年人生活负担很重,除了抚养..子女,还要扶养..老人 【辨析】“扶养”是用财物养活的意思,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对平辈。
“抚养”是用精神或行为爱护并教养的意思,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与“赡养”的适用范围相反。
26.富余/富裕①山东省近年来粮食富余,粮价下跌。
..起来了。
②小王到外地做了几年苦活,挣到了钱,生活富裕..【辨析】“富余”是足够而剩余,语意的重点在“余”上,“余”是剩余、多余的意思。
“富裕”是专指财物充裕,语意的重点在“裕”字上,“裕”是丰富、充足的意思。
在语法上,“富余”不能被副词修饰,只能带宾语或补语;“富裕”则能被副词修饰,如“不富裕”、“十分富裕”,又可带补语,如“富裕起来”。
27.给/给以【例句】①对于工作上作出成绩的同志,要给以适当的鼓励。
..②他有困难,我们应当给.他帮助【辨析】用“给以”时,受动者必须放在主语前或“给以”前。
受动者如放在动词后,就要用“给”。
28.顾问/过问【例句】。
①我的老师张教授是这本书的顾问..了这件事,张主任就不便插手了。
②因为王书记过问..【辨析】“顾问”原是“顾而问之”两个动词的联合,现在专指有专门知识,提供意见或计划的人,为名词,如“军事顾问”、“法律顾问”等。
“过问”指管事,为动词。
29.雇佣/雇用【例句】①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
..② 资本生存的条件是雇佣..劳动。
【辨析】“雇佣”是用货币购买劳动力,为名词,作定语不加助词“的”,如“雇佣军”、“雇佣劳动”等。
“雇用”是出钱让人为自己做事,为动词,如“雇用临时工”、“雇用职员”等;如作定语,一定要加助词“的”。
30.贯串/贯穿【例句】①这条公路贯穿..本省十几个县市。
②众多的材料要用中心思想来贯串..(贯穿..)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辨析】“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多用于抽象事物。
“贯穿”,用于具体事物,使穿过、连通的意思;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同“贯串”用法。
由此,凡用“贯串”的,大多可以用“贯穿”更换;但用“贯穿”穿过、连通意义的,不能用“贯串”更换。
31.功效/功能/工效【例句】①这种洗衣机省水省电,功效..齐全,很受消费者欢迎。
②使用这种牙膏,不仅能洁齿爽口,而且有防治牙病的功能..。
③采用这种新工艺,工效..可以提高三倍。
【辨析】“功效”指功能;效率。
“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
“工效”指工作效率。
32.工夫/功夫【例句】①这个杂技演员真有功夫..。
②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
【辨析】“工夫”指时间或空闲时间。
“功夫”指本领或造诣。
33.沟通/勾通【例句】①许多汽车出租单位都设立了监督电话,以便沟通与乘客的联系,监督服务质量。
..,干了不少违法的勾当。
②这个集团内外勾通..【辨析】“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属褒义词,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
“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属贬义词。
34.贯注/灌注【例句】①时间,对于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壮丽的革命事业中的人来说总是跑得太快。
..水泥的新方法,缩短了工时,提前完成了任务。
②工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连续灌注..【辨析】“贯注”指在精神、精力、注意力等方面集中投入,不能带宾语,常带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