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能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能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能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能

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浅谈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谈谈粗浅认识。

技巧一: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是解遗传规律题的前提。

1.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例题]下表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

试分析回答:

第①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②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③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

分析: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首先是区分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方法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答案:细胞核中常染色体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细胞质

2.细胞核遗传方式的判断:下面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来说明

(1)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类型特点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①一般隔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①代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多指症

X染色体隐性①一般隔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色盲、血友病X染色体显性①代代发病;②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佝偻病

Y染色体遗传病全部男性患病外耳道多毛症(2)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1.典型特征

1.1确定显隐性: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显隐性。

分析:甲、乙是“无中生有为隐性”;丙、丁是“有中生无为显性”。

答案:甲、乙中患病性状是隐性,丙、丁中患病性状是显性。

1.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类型特点

常染色体隐性无中生有,女儿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有中生无,女儿正常

X染色体隐性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染色体显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Y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病

[例题2] 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遗传方式。

分析与答案:甲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乙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丙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丁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

[例题3] 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

分析:对于多代多家庭成员组成的系谱图要认真观察、寻找典型家庭,可以直接得出,也可分步得出。观察图甲,找到第Ⅱ代3、4号家庭,属于典型家庭,“有中生无,女儿正常”,所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观察乙图,不可能直接得出结论分步判断。找到第Ⅱ代3、4号家庭,“无中生有为隐性”,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假如是常染色体隐性,代入题中符合题意;假如是X染色体隐性代入题中,从Ⅰ1、Ⅰ2到Ⅱ2,或从Ⅱ1、Ⅱ2到Ⅲ1不符合题意。所以是常染色体隐性。

答案:甲病的致病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致病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2. 没有典型性特征:

如果系谱图中不是典型家庭,则按照人类细胞核单基因遗传病的五种类型,任意假设,代入题中。若符合题意,则假设成立;若不符合题意,则假设不成立。

[例题4] 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甲图分析:观察系谱图没有上述典型特征,任意假设代入题中。假如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符合题意;假如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符合题意;假如是X染色体显性

遗传,则符合题意;假如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符合题意。其余三请按类似方法自己分析。

答案:甲图有四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乙图有四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丙图有四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丁图有三种可能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技巧二:基因型的推导

1.生物体基因型的推导

[例题] 已知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翅长基因为B、b。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 B X b 、AaX B Y B.BbX A X a、BbX A Y

C.AaBb 、AaBb D.AABb 、AaBB

分析:由表现型推导生物基因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填空式,基本原理是隐性性状一出现其基因型一定是纯合体,显性性状一出现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即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是什么,可以由子代或亲代推出。如本题中眼色基因遗传。

第二种方法是比例式,即根据遗传规律的特殊比例直接写出答案,如一对相对性状自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3:1,则亲本一定是杂合体;二对相对性状自交,后代之比为9:3:3:1,则亲本一定是双杂合体。如本题中翅长基因遗传,分离比为3:1,则一定是杂合体。 答案:B

2.种子、果实基因型的推导

果皮、种皮、胚、胚乳基因型推导原理见下图: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子房 卵细胞 受精卵 胚

胚珠 胚囊

极核 受精极核 胚乳 (2个)

[例题1] 将基因型为Aabb 的玉米花粉授粉给基因型aaBb 的玉米柱头上,母本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其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是 ( ) A.aaabbb 、AAABBB B.AaaBBb 、Aaabbb

+精子 +精子

C.AAAbbb、aaaBBB

D.aaabbb、aaaBBb

分析:本题结合植物个体发育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考生熟悉种子和果实的发育,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b、ab;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aB,2个极核的基因型是aabb、aaBB,精子和极核(2个)受精发育成胚乳,所以胚乳的基因型是AaaBBb、Aaabbb、aaabbb、aaaBBb。

答案:BD。

[例题2] 己知西瓜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第一年将黄瓤西瓜种子种下,发芽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以该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纯合红瓤西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获得三倍体植株,开花后再授以纯合红瓤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所结无籽西瓜瓤的颜色和基因型分别是()

A.红瓤,RRr

B.红瓤,Rrr

C.红瓤,RRR

D.黄瓤,rrr

分析:这道题题干较长,考核知识点也较多,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按照题意一步步往下做,前一步接后一步。

答案:B

3.多倍体基因型的推导

[例题3]基因型为Aa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与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进行杂交,所得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及理论比为()

A.AA:Aa:aa=1:2:1

B. AA:Aa:aa=1:4:1

C.AAA:AAa:Aaa:aaa=1:3:3:1

D. AAA:AAa:Aaa:aaa=1:5:5:1

分析: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基因型为Aa的西瓜经秋

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其基因型是AAaa。

四倍体AAaa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解这道题的关

键。如右图所示,四倍体AAaa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结果是AA:Aa:aa=1:4:1。

因此,杂交后代胚的基因型及理论如下表所示:

1/6AA 4/6Aa 1/6aa

1/2A 1/12AA

A 4/12AA

a

1/12Aa

a

1/2a 1/12AA

a 4/12Aa

a

1/12aaa

答案:D

4.不遗传变异基因型的推导

[例题4]玉米中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赤霉素是一类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将纯种矮秆玉米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高秆玉米,这种高秆玉米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

A.DD B.dd

C.Dd D.DD、Dd、dd

分析:这是一类特殊题,其内容是考核不遗传变异。赤霉素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

并没有改变遗传物质。类似问题还有一定浓度生长素处理未受粉花蕾柱头获得无子果实、输血、用手术把单眼皮割成双眼皮等。答案:B

5.蜜蜂基因型的推导

[例题5]一雌蜂和一雄蜂作亲本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bBb×Ab

C.AAbb×aB

D.AABB×ab

分析:蜜蜂性状遗传是近几年的热点之一,其主要原理是: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解这类题的突破口是雄蜂。答案:A

技巧四:概率计算

[例题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几率依次是

A.18,6,1/32

B.27,8,1/32

C.27,8,1/64

D.18,6,1/64

分析:乘法原理是概率计算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解题步骤一般分两步:

第一步:悉练记住基因分离定律6种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第二步:多对基因分成一对一对做,分步计算、乘法原理。

如这道题F2代中基因型种类数是3×3×3。F2代中表现型的种类数是2×2×2,F2代中显性纯合子的几率是1/4×1/4×1/4。

答案:C

[例题2]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分析:这道题的解题技巧很巧妙,如果你根据题意直接用乘法原理则很容易出错,因为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有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最好的解题方法是:逆向思维,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的比例=1—表现型相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的比例。即:1—1/2×3/4×1—1/2×3/4×0=5/8。

答案:C

[例题3]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不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d。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的孩子:

(1)正常的概率是。

(2)患甲病的概率是;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3)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4)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分析:正常孩子指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因此正常的概率

是bd;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a;只患甲病孩子指患甲病不患

乙病,因此只患甲病的概率是ad;患一种病是指:患甲病

×不患乙病+患乙病×不患甲病,因此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d + bc;应用数量代换也可以是:1-ac-bd、a + c - 2ac、b + d -2bd。患两种是指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因此患两种病的概率是ac。

这道题是概率计算的基础题之一,请看清下面分析:

先做出右图,其中大圆表示整个后代,左小圆表示只患甲病,右小圆表示只患乙病,则两小圆的交集部分表示患甲、乙两种病(ac),两小圆除去交集部分表示只患甲病(ad)或只患乙病(bc)。患一种病的概率4种表达式的含义。记住这个图及含义,在概率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题4]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代谢疾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如果群体的发病率是1/10000,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与苯丙酮尿症患者婚配,生出患苯丙酮尿症小孩的概率约为。

分析:先算出该地区正常男、女是携带者的可能性

设该地区正常男、女是携带者的可能性为X,

则:P X Aa ×X Aa

子代1/4aa

根据题意:X×X×1/4=1/10000 解之X=1/50

再计算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与苯丙酮尿症患者婚配,生出患苯丙酮尿症小孩的概率

P aa ×1/50 Aa

子代1/2aa

患苯丙酮尿症小孩的概率1/50×1/2=1/100

答案:1/100

技巧五:育种问题

[例题1]关于萝卜(2n=18)和甘蓝(2n=18)杂交的叙述,从理论上讲正确的是

A.二者进行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是不育的四倍体

B.二者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是可育的二倍体

C.二者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一定是不育的二倍体

D.二者进行有性杂交,所得个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不育的四倍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核学生育种中的可育和不可育问题。二种不同物种的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是可育的四倍体;二种不同物种的二倍体植物有性杂交得到的是不

育的二倍体,要想可育必须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可育的四倍体。

答案:C

[例题2]下面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B法常用的方法为。

(3)E法所用的原理是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

(5)由G、J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和

分析:在高中阶段涉及的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2、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5、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4)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5)举例:“傻瓜水稻”、抗虫棉、固氮水稻、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鲤鱼)等

6、细胞工程育种

(1)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2)方法: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可以发育成无子果实。

(3)优点:由于生长素所起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并不能导致植物的基因型的改变,所以该种变异类型是不遗传的。

(4)缺点:该种方法只适用于植物。

(5)举例:无子番茄的培育

答案(1)杂交;单倍体;能明显缩短育种期限(2)花药离体培养(2)基因突变(4)秋水仙素(5)基因工程(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技巧六:群体遗传与个体遗传问题

[例题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答案:B

[例题2]豚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现有两只杂合黑色豚鼠杂交,若产生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颜色可能是:

A.3黑1白

B.3白1黑

C.2黑2白

D.全黑或全白

答案:ABCD

分析:遗传规律中出现的表现型、基因型的比例都是在群体很大时出现,如果群体数量少则可能出现特殊比例,这是解遗传规律题时要看清的重要内容。

数量少则可能出现特殊比例,这是解遗传规律题时要看清的重要内容。

综合应用题

[例题]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3)Ⅲ11与正常男性结婚,她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

Ⅲ11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填序号),原因是。A.染色体数目检测B.基因检测

C.性别检测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4)若Ⅲ9与Ⅲ12违法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2)X染色体隐性(3)D 因为Ⅲ11的基因型为aaX B X B,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都正常。(4)17/24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浅谈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谈谈粗浅认识。 技巧一: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是解遗传规律题的前提。 1.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例题]下表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 第①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②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③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 分析: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首先是区分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方法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答案:细胞核中常染色体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细胞质 2.细胞核遗传方式的判断:下面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来说明 1.典型特征

1.1确定显隐性: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显隐性。 分析:甲、乙是“无中生有为隐性”;丙、丁是“有中生无为显性”。 答案:甲、乙中患病性状是隐性,丙、丁中患病性状是显性。 1.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类型特点 常染色体隐性无中生有,女儿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有中生无,女儿正常 X染色体隐性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染色体显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Y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病 分析与答案:甲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乙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丙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丁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 [例题3] 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

高考生物遗传大题总结归纳

27.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 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另一种是白化病: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 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根据上图判断,乙病属于哪一种遗传病? ,Ⅱ4的基因型 是。 (2)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3)右图①细胞处于期,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 右图①表示。 (4)右图②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5)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其成果对治疗人类遗传病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过程中共需测定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1)红绿色盲 AaX B X B或AaX B X b(只答一个不给分) ⑵1/32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全答对才给分)Ⅱ5(或5) (4)2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问的交叉

互换(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 (5) 24 27.(16分)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白化病患者则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1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2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图1 图2 (1)由图1判断,缺乏酶①会导致白化病吗?请说明理由。 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基因都是通过,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控制该类物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2)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方法是,苯丙酮尿症属于染色体遗传。 (3)若Ⅱ 3再度怀孕,医院会建议她进行,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若Ⅱ 3 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胎儿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近几年,某着名营养品商家投入超过2000万元对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特殊奶粉” 资助,该奶粉的特殊之处在于。 27.(16分)(1)不会,因为酪氨酸可从食物中获取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转录和翻译 (2)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常(1分)隐性(1分)(3)产前诊断(基因诊断)

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遗传实验设计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三、基因位置的确定 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⑵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例1;答案:(1)不能确定。(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X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6分)

遗传中的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不错)

遗传中的实验题解题方法归纳 一、遗传实验中材料选择 1、选材要求: ①具有明显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能够产生大量的子代,便于统计分析 ③培养简单,生长周期短。 2、常用材料及特点: ①豌豆(闭花受粉,自然条件下为纯种) ②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受粉) ③果蝇(染色体少,便于观察) 二、植物杂交实验中的操作 三、遗传实验中显隐性关系的确定 1、杂交实验的方法:(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与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 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3、假设法 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 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符时, 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例2、一批经多代种植果实均为红色的柿子椒种子被带上太空,将遨游过太空的柿子椒种子种植后,第一年收获的柿子椒均为红色,用收获的种子再种,第二年发现有数株所结柿子椒均为黄色。 根据这些条件能否确定柿子椒果色的显隐性。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设控制果色的基因为A,a )。 四、遗传定律的实验验证: 1、确定好要研究的性状,选好亲本 2、去雄(选择花蕾时期的花去其雄蕊,因为此时期的花粉还末成熟,不能完成授粉,所以选择 3、套袋(套袋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其它花粉的受粉作用给实验带来的误差。) 4、待花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处理 ①若性状反应在种子上:收集母本上所结的种子,若性状体现在种子上,则5、统计分析 ②若性状反应在子代上:种下种子,得到子一代植株,观察子一代植株所表现 出的性状并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1、实验目的: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解读为 验证F1体内等位基因的分离

生物必修2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高二生物辅导——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一、两大遗传定律的练习题 1、番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形果(R)对长形果(r)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用红圆果和黄长果的番茄植株杂交,所后代性状回答: (1)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的植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红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3)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黄圆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4)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 ①;②;③; ④;⑤;⑥。(3)请画出第一方案的遗传图解。

二、重点知识整理 1、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排列。 2、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Y染色体上_______这种基因. 4、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__。 5、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____性多于_____性;多有________现象。女性若患病,其______、______必患病。 6、凡由细胞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_______;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也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 三、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⑴仔细审题,明确或判断显隐性; 规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 双亲都没有的性状在子一代出现,则新出现性状为隐性性状; 双亲都具有的性状未在子一代出现,则原有性状为显性性状。 ⑵确定所研究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X染色体,伴Y遗传略): 步骤:先假设所研究基因在X染色体上,代入题目,若符合则假设成立;否则位于常染色 体上。 *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一定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显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常染色体隐性常或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常或X染色体显性 遗传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找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⑶根据题意初步写出亲本、子代基因型,显性性状须留空、隐性性状必纯合(伴性遗传男性

2012年高考生物遗传题归纳(含答案)

2012年高考遗传题归纳 1.(2012安徽卷 24分)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III2和III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 的非血友病儿子(IV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1)根据图1,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IV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III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VIII(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为探明IV2的病因,对家系的第III、IV代成员F8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 扩增,其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I,推断I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IV2非血友病XXY的形成原因。 (3)现III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IV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 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建议III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给F8可治疗甲型血友病。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若F8比某些杂蛋白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________________。 (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_______。(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_________________,构成重组胚胎进行繁殖。 2.(2012 北京卷 16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现儿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高中遗传学解题技巧

遗传学解题技巧 一、解题原则 1.乘法原理:这一法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做一件事,完成它平要分成n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又有m1 种不同的方法,第二个步骤又有m2种不同的方法....,第n个步骤又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l·m2…·mn种不同的方法。 【例1】豌豆豆粒从子叶颜色看,有一半是黄色的,有一半是绿色的。从豌豆豆粒充实程度看有一半是饱满的,有一半是皱缩的;如果一个性状并不影响另一性状,那么一粒豌豆同时是黄色和饱满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因为黄绿和满皱是两个独立事件,黄或绿的发生并不影响满或皱的出现,所以黄色和饱满这两种性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率的乘积因为豆粒是黄色的概率与豆粒是饱满的概率均为1/2,所以一粒豌豆同时是黄色的和饱满的概率是1/2×1/2=1/4。 2.加法原理:这一法则是指,如果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者相互排斥的,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两个各自事件的概率之和。做一件事完成它有几类方法,其中第一类办法中有ml种方法,第二类中有m2 种方法... ,第n 类中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如例1中,一粒豌豆不可能既是黄色又是绿色——如果是黄色就不会是绿色,如果是绿色就不会是黄色,两者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豌豆是黄色或绿色的概率是两个各自事件的概率之和。如果问的是黄色或饱满的豌豆的概率则不能直接用此法则,因为黄色和饱满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豌豆中也就是说黄色和饱满不是相互排斥的。 3.分离定律中的六个定值 1.杂合体自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2Aa:1aa,表现型比例:3:1。 2.测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1aa,表现型比例:1:l。 3.纯合体杂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全显。 4.显性纯合体自交; AA×AA→子代基因型及比例AA全显。 5.显性纯合体和杂合体杂交: AA×AA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1AA:1Aa,全显。

2020年北京高考高三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家族图谱和遗传实验快速解题技巧含答案

秒杀遗传系谱图的极速判定法 在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遗传系谱图的判定、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其中遗传图谱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 判定:三是亲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 以下是极速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方法 一、口诀速判法: 1、找三人速判隐:双无生有为隐性,先管基因后管病;(从隐性入手,此隐性可以是患病也可以是正常,即显性病也从隐性的表现型正常入手)。第二个图可以不管,即白色正常的也是双无生有为隐性。 2、看孩子分常伴:女隐为常百分百;男隐为伴父有话(有条件);(即父母为显女孩隐一定为常,男孩隐则常伴两难分,若伴其父定有话(条件),男隐若伴父显必不携带。)。 3、假设法:女隐父(或)子显不为伴(反过来就是“女隐伴性,其父子必致病”,也即X 隐“母病外公和子必病”)。 【解析】: 1、若女儿为X隐性,若其2条X染色体都携带有隐性基因,则其父子不可能为显性。 2、如果儿子为隐性则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种情况都可以;只有其父不是携带者,才是伴X隐性;故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 3、如果没有三个人可以定“双无生有为隐性”,则假设女孩为隐性,其父或子若显不为伴。显性病也从正常的女隐入手。 (一)、直解法:“女隐为常百分百”题都不用看!直接看图;“男隐为伴父有话”,题目一定要有一句话“其父不是携带者或者不带致病基因等(子不算)”;图大都不用看,有这句话基本是伴X遗传。 例、(2014广东28)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高考生物遗传大题总结.docx

27.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 , 已知该家庭中有甲 (A、a基因控制 )( 乙 (B、b基因控制 ) 两种遗传病 , 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 , 另一种是白化病 : 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 根据上图判断 , 乙病属于哪一种遗传病 ?,Ⅱ 4的基因型 是。 (2) Ⅱ 4和Ⅱ 5再生一个孩子 , 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3) 右图①细胞处于期,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 右图①表示。 (4) 右图②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5)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破译人类全部遗传 信息 , 其成果对治疗人类遗传病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过程中共需测定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1) 红绿色盲AaX B BB b ⑵1/32 X 或AaXX ( 只答一个不给分 ) (3)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全答对才给分)Ⅱ5( 或5) (4)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问的交叉互换 ( 答对一点即可得 2分 )(5) 24

27.( 16 分)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白化 病患者则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 1 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 2 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图1图2 (1)由图 1 判断,缺乏酶①会导致白化病吗?请说明理由。 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基因都是通过,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控制该类物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2)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方法是,苯丙酮尿症属于染色体遗传。 (3)若Ⅱ3再度怀孕,医院会建议她进行,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若Ⅱ3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胎儿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近几年,某着名营养品商家投入超过2000 万元对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特殊奶粉” 资助,该奶粉的特殊之处在于。 27.(16 分)( 1)不会,因为酪氨酸可从食物中获取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转录和翻译 (2)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常(1分)隐性(1分)(3)产前诊断(基因诊断)3/8 (4)该奶粉无苯丙氨酸(低苯丙氨酸)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的十大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目的十大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的题目的10种解题方法,送给那些对遗传题目不太熟悉或者有困难的同学们,通过技巧可以对遗传类型的题更深入的了解,做题也就比较迅速。 显、隐性的判断 1.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3.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4.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2.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GAGGAGAGGAFFFFAFAF

1.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 2.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 3.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1.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 2.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 1.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 2.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 GAGGAGAGGAFFFFAFAF

2020年高中生物遗传题精选及其答案

高考生物遗传练习及其答案 1.(20分)填空回答: (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 、a 表示,果色用B 、b 表示、室数用D 、d 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 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 1自交得到F 2,如果F 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答案(20分)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3:3:3:1 (2)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 、a )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共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① 染据是 .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基因型是 ,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概率是 .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 。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 ①常 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假设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 亲(X A Y )的女儿(X A X -)不能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Aa 3/8 ③只有Aa ×Aa 的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而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可能为 AA 或Aa 。 ④体细胞突变 2.(12分)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1 . 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 族遗传系谱 组合序号 双亲性状 父 母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一 油耳×油耳 195 90 80 10 15 二 油耳×干耳 80 25 30 15 10 三 干耳×油耳 60 26 24 6 4 四 干耳×干耳 335 0 0 160 175 合计 670 141 134 191 204

新高中生物遗传复习习题归纳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 (2 (3 (4 3 (1 杂 (2)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方法: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母本)-----套袋------授粉-----套袋。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测交:F 1 正交与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可用来区别(1)细胞核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一致。 (2)细胞质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不同,均与其母本相同。 4.表现性与基因型的关系:表现型=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高茎的基因型是DD或D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水毛莨的叶形在水下和水上不同 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三.测交、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的应用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方法(1)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一、解题的基本方法 1. 解法1——已知表现型求基因型是最基本的题型 (1)从子代开始,从隐性纯合体开始。 (2)表现型为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体,基因型可直接写出。 (3)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既可能的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需先写出基因型通式,再依据该个体的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写出其余部分。 (4)求亲代的基因型,先依据亲代的表现型,写出基因式;再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完成基因型的书写。 例题1: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遗传病。试问: (1) 如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是。 (2) 这个儿子与一个正常女人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2. 解法2——用分离定律求解遗传应用题 在孟德尔定律中,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规律。因此,属于自由组合规律的遗传题,都可以用分离规律求解。即涉及到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只要各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便可一对一对地先拆开进行分析,再综合起来。即逐对分析、各个击破、有序组合。 例题2 鸡的羽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A和B两只公鸡,C和D两只母鸡,均为羽腿豌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 ① C×A→羽腿豌豆冠 ② D×A→羽腿豌豆冠 ③ C×B→羽腿豌豆冠和光腿豌豆冠 ④ D×B→羽腿豌豆冠和羽腿单冠 (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 、B 、C 、D 。 (2)D×B交配后代中,羽腿单冠鸡的基因型为;C×B交配后代中,光腿豌豆冠鸡的基因型为。 答案:(1)A FFEE、 B FfEe、C FfEE、 D FFEe (2)Ffee,FFee;ffEE,ffEe 3. 解法3——系谱分析的简要方法 寻求两个关系:(1)基因的显隐关系;(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找准两个开始:(1)从子代开始;(2)从隐性个体开始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 1、判断方法 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 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 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只有一种 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

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 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 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 (1)♀23AA ×♂23AA →49 AA (2)♀23AA ×♂13Aa →19AA +19 Aa (3)♀13Aa ×♂23AA →19AA +19 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 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 aa 。 解法二 利用配子法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23AA 、13 Aa ,不难得出A 、a 的5/6、1/6 配子♂ ♀ 5/6A 1/6a 5/6a 1/6a

高考生物遗传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遗传题真题及答案 生物遗传题是高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也是同学们答题的难点所在,因此同学们可以做一些真题来熟悉题型。接下来,为你分享高考生物遗传题真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生物遗传题真题(一) 1.(2016上海卷.29)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P)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L-mRNA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cDNA和P-cDNA)。其中,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 以及不能与P-cDNA互补的L-mRNA分别含有编码 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 ②胰岛素的mRNA ③抗体蛋白的mRNA ④血红蛋白的mRNA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cDNA构建方法。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理解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2016新课标2卷.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D 【高考生物遗传题型训练答案解析】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项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项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血糖浓度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项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名师点睛】与激素相关的解题知识必备: ①激素的本质及功能: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②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调节代谢。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而细胞代谢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

(完整版)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方法归纳

2012届高考生物遗传部分复习 (广二中熊云谷)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主干知识,在高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这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构成了高考卷中大型综合试题的素材,成为每年必考的内容。 一、必须掌握的遗传知识 (一)重要概念 1、杂交——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相交,也指不同的个体间的交配,植物可指不同品种间的异花授粉。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的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都属于自交。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3、测交——是让F1与隐形纯和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4、回交——杂种子一代与亲本或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5、正交与反交 6、纯和子、杂合子 (注: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不管有几对纯和,该个体即为杂合体;只有每一对纯和时,才叫纯和子。纯和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和子,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和子又有杂合子。) 7、相对性状性状分离8、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相同基因9、去雄套袋 (二)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1、适用条件: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②细胞核遗传 ③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注意: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②有丝分离的过程中不遵循两大规律③两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的后代中,若出现9:3:3:1 9:7 9:6:1 9:3:4等比例,可确定为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仍为9种,表现型则为4、2或3种 2、限制因素 两大规律的F1和F2要表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如F2中表现为3:1和9:3:3:1)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所研究的每一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机会均等 ③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试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大 ①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②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aa---BBbb ③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Y----X a X a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 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即为常染色体遗传,否则即为伴X遗传。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遗传病 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以下这几种:(1)单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指、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失天性聋哑 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Y连锁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唇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无脑儿; (3)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猫叫综合症。 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四类: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1/2。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只要做会这一题你就OK了 附答案 小鼠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弯曲尾( B )对正常尾( b )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弯曲尾 母本正常尾 子一代 弯曲尾(♀)∶正常尾(♂)=1 ∶ 1 实验二: 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DNA 片段,B 不表达,b 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②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 、 b ),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 )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 染色体上。 ( 2 )培育该转基因小鼠,需运用____________ 技术将含有外源DNA 的体细胞核与_____________ 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经胚胎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___________ (填“已配种”或“未配种”)的代孕雌鼠的输卵管或子宫角。 (3 )遗传学家认为该DNA 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 4 种可能(见下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 ,则该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 ,则该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 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 ,则该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 种可能性;

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判断题50题

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判断题50题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产生了S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3.基因突变一定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4.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一定会得到纯合子 5.同源多倍体生物的可育性一定比二倍体生物低。多倍体中偶数倍体(如四倍体)可以发生联会现象,但是要比普通的二倍体生物结实率低。 6.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7.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 8.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9.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称为三倍体。 10.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纯合子。 11.三倍体无籽西瓜具有发育不全的种皮 12.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则可育,如果是奇数则高度不育。 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片段的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14.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 15.如果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该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bXbY(色盲)的儿子。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之故,则这次差错可能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丈夫的母亲是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 18.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选择的调查对象都应该包括随机取样的所有个体。 19.一个家族仅一个人出现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20.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先天性疾病与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21.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三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aabbCC的个体占1/8。 22.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3.单倍体育种离不开组织培养技术,多倍体育种可以不需要组织培养技术。 24.自然界中发生的自发突变的突变率非常低,诱发突变的突变率则很高。 25.如果隐性纯合子致死,则Aa连续自交n次,每代中的杂合子占(2/3)的n次。 26.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不同的物种;骡因为没有后代,所以不是一个物种。 27.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28.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9.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