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5
虚实结合的教案实景与虚景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2、已逝之景之境(《念奴娇赤壁怀古》) 3、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 实景具体(人、事、景,形、色)正面直接描写现实(现时、此在、客观)虚景抽象(情、理、意、气)侧面映衬烘托虚幻(梦境、回忆、想象)虚实结合的定义: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虚实结合的作用:1、拓展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2、渲染烘托突出中心;
3、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中心。
||||虚实结合的教案实景与虚景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2、已逝之景之境(《念奴娇赤壁怀古》) 3、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 实景具体(人、事、景,形、色)正面直接描写现实(现时、此在、客观)虚景抽象(情、理、意、气)侧面映衬烘托虚幻(梦境、回忆、想象)虚实结合的定义: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
的情感。
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虚实结合的作用: 1、拓展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2、渲染烘托突出中心; 3、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中心。
||||。
解读散文中的形象【教学目标】 1、继续掌握高考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三步分析法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继续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练习巩固法,掌握散文形象鉴赏的一般常识,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巩固提高方法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读《我的空中楼阁》,我们被山上那灵动的小屋所吸引;读《我与地坛》,我们为苦难坚韧伟大的母亲而感动。
散文中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历年高考中考查散文形象的题也不容忽视,07年有4篇文章34分,08年有4篇文章23分,09年有10篇文章58分涉及形象考查。
散文是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感悟的。
所谓“感”,是说作家在各种“路途”上对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产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
所谓“悟”,是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所以,大体来讲,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形象和思想感情。
形象就是那些眼前物、身边事。
作者的情感是“虚”的,他要想表达情感,免不了要借一个“实”处以得到寄托。
这个被寄托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象。
既然散文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那么,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循其形,入其里,察其情。
可以说,透彻地分析散文中的形象,是我们打开散文之门的一把钥匙。
如《荷塘月色》,作者所借用的形象就是“荷塘月色”,其特点是朦胧静谧柔美。
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并未写枫叶红遍的香山,也没有写那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的“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我的空中楼阁》则写了一座简陋的小屋,它是“自由”“惬意”的。
《灯下漫笔》则写了一件事情和一群人,作者在写事的过程中突出的是人的特点:被欺骗,被愚弄,却安心,欢喜。
|把握形象及其特点,让我们迈出了解读散文的第一步,但这些形象只是作者情思的载体,接下来,我们当然就要寻找它们承载的情感或情思了。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之瞻前顾后细斟酌——补写句子郫都四中何会一、课前默写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句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辛苦出山林”表达了同样的伟大情怀。
2、“明月”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李煜的《虞美人》词中也用了这个意象,这句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二、学习目标和重点目标: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特点。
2、探索补写句子的做题规律。
3、能够根据要求补写句子。
重点:认真研究分析语境,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压缩、概括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方法及运用)三、考情回顾四、旧题重做,了解考点(1)(17年新课标Ⅲ)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6分)太阳能与风能① |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 |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
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 | ,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①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②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③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点装置发电)(2)(18绵阳一诊)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 ①| 。
一种是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它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一般在20 岁后达到顶峰,30 岁后降低,这是不可逆的。
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指已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② | ,主要由后天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③| ,只是到了25岁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①智力可分为两种②它是后天习得的③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知己知彼:1、对应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2、考查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出空缺部分的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另有字数限制3、考查形式:主观题,分值5-6分﹡4、思维要领:(1)阅读语段,整体把握文段内容,确定中心,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高三诗歌赏析优质公开课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诗歌之情”,重点内容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掌握古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及诗歌创作意图。
2. 能够分析《琵琶行》的韵律、意象、情感,提高诗歌赏析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古代诗歌进行独立赏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情感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掌握古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筝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人的情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介绍诗人白居易及《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琵琶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分析《琵琶行》中的意象、情感,讲解古代诗歌赏析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另一首古代诗歌,并进行小组讨论。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琵琶行》赏析2. 板书内容:a. 诗人:白居易b. 创作背景:贬官、送别c. 意象:月、水、马、琵琶等d. 情感:离愁别绪、忧国忧民e. 赏析方法:关注背景、把握意象、体会情感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古代诗歌赏析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诗选》,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诗歌艺术。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诗歌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李艳翠|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学习目标】:1、认识古代散文中杂文、小品文一类文章的性质,特别是其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特征,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散文在我国,与诗歌同样历史悠久,样式多样,风格众多,写作手法更是屡翻屡新。
就笔法而言,前人就有“对偶”“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等说,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属于“旷达”一类,《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带有寓言性质的“无中生有”一类,树立这一形象明理以托讽,《侍坐章》“一字立骨”,《苦斋记》“就题字生情”,《游沙湖》“奇异”,《项脊轩志》则为“感慨”不一而足。
从体裁上看,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
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散体,也有骈体。
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的则情理兼用,互相渗透;有的则是表现一种趣味。
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新颖生动,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篇目,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前面已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
本单元鉴赏角度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写者的意图是想将古代散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与散文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项脊轩志【知人论世】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
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沈晓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并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1.诵读:把握节奏和语气,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2.细读:梳理文意,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3.研读:比较阅读同类文章,分析情感基调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2.体味李白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重点、难点】 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阳春三月,百花盛开,草长莺飞,“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这样的季节里,跟曾皙一样,在阳光明媚的白天里,约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郊游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而到了晚上呢,如何度过春光融融的夜晚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场美妙的春天夜宴。
二、学生初读课文,理解文意三、赏析课文 1.解题:①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序:一种文体,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白天就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明确:①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人生如梦、及时行乐:“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古人惜时、秉烛夜游:“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④旖旎春光、召唤我往:“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
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短暂这一道理。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人生短暂,漂浮不定,要及时行乐。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 ——古代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1、认识古代散文中杂文、小品文一类文章的性质,特别是其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特征,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
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一、基本概念散文文体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形式,所追求的是新颖生动,具有真实的情感和体验,无论何种文体,情感的抒发都是重点,这就是本单元提出的“文物定格,贵在鲜活”。
二、古代散文之流变 1、先秦散文中的一些章节和段落,定格的生活片段和小故事。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庄子》 2、汉魏至宋元,深入现实人生,写出生活中的千姿百态。
王蓝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世说新语》 3、明清小品散文,世俗化和生活化的进一步发展。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三、鉴赏方法 1、感受散文的生活气息。
作者追求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独抒性灵,不拘一格,而情感的触发点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可以跟随作者去领略作品中展现的风俗人情、人物形象。
赏析指导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
通过教师的“答题技巧点拨”和学生的“我也可以这样做(做练习:我学、我练、我提高)”两个环节,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重点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学生背诵诗词二、导入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曲过目成诵,脍炙人口,美不胜收。
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语文中考的考点和难点之一。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三、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艺术形象四、古诗词鉴赏知多少? 由学生简要地讲讲自己平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五、鉴赏知识的“盘点”与“内存” (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1.边塞诗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归园田居》) 3.送别诗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潼关怀古》) 5.咏物诗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羁旅诗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 8.哲理诗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 9.抒怀诗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醉花阴》、《浣溪沙》) (二)观点态度 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