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优化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8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眩晕西医病名:高血压、颈椎病、美尼尔氏综合症等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
以头晕目眩。
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2005年)1).病史应详细了解眩晕的特点:发作的缓急,诱因和持续时间,发作时能否站立或倾倒的方向,发作与头位和体位的关系。
既往用药病史特别是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链霉素等以及引起中枢损害的药物如镇静药和麻醉药,既往头部外伤史、眼耳部疾病史、心血管病史、内分泌代谢及血液病史。
2).伴随症状主要是迷走神经激惹症状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
特别要注意神经系统的伴随症状。
3).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心脏和胸部检查,耳部及全面完整的神经系统查体。
4).辅助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超、头颅CT和MRI、脑电图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和听力检查以及化验检查。
(二)证候诊断:1. 肝阳上亢证:眩晕,头部跳痛,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2. 气血亏虚证:头目眩晕,劳则加剧,神疲健忘,声低气短,面白少华或萎黄,或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 肾精不足证: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
偏于阴虚者兼见咽干,形瘦,五心烦热,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兼见面色白或黑,形寒肢冷,遗精滑泄,舌淡嫩,苔白,脉弱。
4. 痰湿中阻证:头重如蒙,头目不清,或伴视物旋转,胸闷不食,嗜睡,时吐痰涎,舌苔腻,脉滑或弦滑。
5. 瘀血阻窍证:眩晕日久,头痛明显,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唇舌色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三、治疗方案(一)一般处理眩晕是一种疾病,也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耳眩晕(梅尼埃病)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拟定。
(1)眩晕(天旋地转感)反复发作两次或以上每次持续20min至12h。
(2)眩晕发作时患耳伴有耳鸣、耳胀及(波动性)听力下降。
2.西医诊断标准(1)参考《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拟定:有2次或2次以上眩晕发作,每次持续20min至12h;病程中至少有一次纯音听阈测试患耳为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患耳听力下降为波动性,伴有耳鸣和(或)耳闷胀感。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耳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药物中毒性眩晕、后循环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此外,还需要排除继发性膜迷路积水。
(2)临床分期根据患者最近6个月内听力最差时0.5kHz、1.0kHz及2.0kHz纯音的平均听阈进行分期。
若考虑双侧梅尼埃病,需分别确定两侧的临床分期。
一期:平均听阈≤25 dBHL;二期:平均听阈为26~40 dBHL;三期:平均听阈为41~70 dBHL;四期:平均听阈>70 dBHL。
注:①梅尼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必须依据完整详实的病史调查和必要的听一—平衡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②如梅尼埃病患者合并其他不同类型的眩晕疾病,则需分别做出多个眩晕疾病的诊断;③部分患者的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可能不是同时出现,中间有可能间隔数月至数年。
(3)疑似诊断①2次或2次以上眩晕发作,每次持续20min至24h。
②患耳有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闷胀感。
③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此外,还需要排除继发性膜迷路积水。
(二)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拟定。
1.风热外袭证:突发眩晕,如立舟船,恶心呕吐,或伴耳鸣耳聋;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恶风;舌淡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眩晕(后循环缺血)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栗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症状,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等有助诊断。
有条件做头部CT、MRI、颈动脉彩超等项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Ⅰ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Ⅴ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要别人帮助。
轻度:0级、Ⅰ级;中度:Ⅱ级、Ⅲ级;重度:Ⅳ级、Ⅴ级。
(二)证候诊断1、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或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吐,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3、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调理气机。
方药:加味清肺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加减等。
2.肝火上炎证治法:清热利湿,平肝降火,调理气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柴胡清肝汤、逍遥散加减等。
3.气血亏虚证治法:益气养血,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方药:四君子汤、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加减等。
4.痰瘀阻窍证治法:化痰祛瘀,通窍止痛,调和气血。
方药:消痰止咳汤、活血化瘀汤、通窍活络汤加减等。
5.阴虚阳亢证治法:滋阴降火,调和阴阳,平衡气血。
方药:二至丸、龟龄集、清热解毒汤加减等。
6.肾精不足证治法:补肾益精,调理气血,增强体质。
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补骨脂汤加减等。
二)辅助治疗1.针灸疗法选取风池、太阳、足三里、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调和气血,舒缓神经。
2.中药外治采用龙眼肉、黄芪、白术、当归等药材,制成药膏或药水,涂抹或泡浴,调理气血,消除症状。
3.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神经,缓解症状。
三、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2.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饮水。
3.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高头位,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疾病。
5.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滥用镇静剂、抗组胺药等药物。
6.定期进行中医保健,调理气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
1.头痛证治法:疏风清热,祛痰止痛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包括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橘红和大枣等。
也可以选择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针灸治疗:选取风池、足三里、中脘和丰隆等穴位,用针刺或艾灸刺激穴位,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每次留针或艾灸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10~14天。
饮食疗法:宜食清淡,忌油腻辛辣食物。
宜选择清热化痰醒脑的食品,如荷叶、薏苡仁、山楂、白扁豆、薄荷、菊花和决明子等。
可以选择菊花茶、决明子茶等。
2.肝火上炎证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和茯神等。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说明眩晕是指人体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晃、颠簸或不稳定的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人体阳气虚衰、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一种病症。
针对眩晕,中医有一套诊断和治疗方案。
一、中医诊断眩晕的方法:1.望诊:观察病人面色苍白、面红或有其他异常表现。
2.闻诊:闻气味有没有病气。
3.问诊:询问病人有没有口渴、排便正常、睡眠好不好等问题。
4.切诊:通过取脉及体察脏腑功能来判断阴阳盛衰、气血虚实等。
二、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案:1.祛风降浊法:以祛风除湿、宽中理气的方法治疗。
可用白芍、柴胡、苍术等祛风降浊的药物或方剂,如荆防败毒散、柴胡炖薏苡仁等。
2.调和气血法:以补益气血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黄芪、当归、白术等调和气血的药物或方剂,如八珍汤、四君子汤等。
3.疏肝理气法:以舒缓肝气、调理脏腑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理气的药物或方剂,如逍遥散、柴胡汤等。
4.活血化瘀法: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或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活络丸等。
5.健脾益肾法:以健脾益肾、固摄精气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党参、山药、枸杞子等健脾益肾的药物或方剂,如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三、配合其他治疗方法:1.中药外治法:可用中药熏洗、贴敷、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2.针灸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眩晕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足三里、合谷等。
3.推拿按摩法:通过推、拿、揉、捶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舒展筋骨,调和气血,缓解眩晕症状。
4.饮食调理法:根据中医理论,合理调理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眩晕症状。
总之,中医诊疗眩晕的方案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笔尖轻触着纸面,关于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的构思如流水般涌出。
原发性高血压,这个让人头疼的病症,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的。
一、病因病机眩晕病的成因复杂,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禀赋不足等导致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中阻、瘀血阻络等病机。
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压升高,出现眩晕等症状。
二、诊断要点1.症状: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等。
2.体征:血压持续升高,脉象弦硬有力。
3.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彩超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三、辨证分型1.肝阳上亢型: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脉弦硬有力。
2.气血亏虚型: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脉细弱无力。
3.痰湿中阻型:头晕头重,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脉滑。
4.瘀血阻络型:头晕头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涩。
四、治疗原则眩晕病的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1.肝阳上亢型: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珍珠母等。
2.气血亏虚型: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当归、远志等。
3.痰湿中阻型:燥湿化痰,和中降逆。
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泽泻等。
4.瘀血阻络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
五、特色疗法1.针灸疗法:根据不同证型,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刺,如:百会、风池、太冲、曲池等。
2.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眩晕症状。
3.药膳疗法:根据患者体质,给予相应的药膳调理,如:红枣、枸杞、桂圆、银耳等。
六、预防与调护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2.注意饮食,避免过食肥甘厚味,戒烟限酒。
3.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过度。
4.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就那么几个,但每一个都很关键,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8总结及优化方案神经内科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是我科门诊病人第一大病种,住院病人第二大病种。
2014年我科针对此优势病种制定了专门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在实行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2017年做了一定的修订,进一步修订了病种范围;2018年运行良好,同时发现一部分问题,故进行进一步总结优化。
一、年度总结眩晕住院人数:眩晕综合征135人次(2017年165人),平均住院费用:6377.64院(2017年6546.14元),平均住院天数8.92天(2017年7.89天);其中费用降低,与控制药品费用有关,住院天数稍延长,与检查预约时间显著延长有关。
其他眩晕(BPPV和其他前庭性眩晕)23人次,平均住院费用5184.05元,平均住院天数6.78天。
诊断为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未纳入路径)共82例,平均住院天数9*.71天,平均住院费用8128.86元。
二、优化方面1.病种优化:中医“眩晕”涵盖了西医较广泛的病种,其治疗差异较大,第一版原诊疗方案包括“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TIA”,后面逐渐去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后增加“眩晕综合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总结2018年的临床数据,因病情特点及医保诊治的具体需要,眩晕的诊断中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占了较大的部分,拟在2019年将此病种纳入诊疗或新建立诊疗方案,待进一步总结完善。
2.检查方面:(1)这类病人建议常规行前庭功能检查复位,2018年我们增加“徒手平衡功能检查”的项目,但无手法复位的收费,2019年拟增加此项收费(具体视医院审批情况决定)。
(2)2018年的方案中我们增加了HAMA/HAMD评分,许多反复头晕发作的患者诊断倾向躯体化障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拟全面纳入各种量表评分。
3.治疗方面:(1)中成药方面:规定尽量每个病人均使用院内制剂晕乃停口服液;因药房药品目录大调整,目前无眩晕的其他相关口服中成药,大部分予取消。
眩晕(后循环缺血)诊疗方案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
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怠懈、肢体震颤等症状。
多见于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内耳性眩晕、颈椎病及高血压病、低血糖,贫血,脑动脉硬化等。
一、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二、中医辨证治疗1.肝阳上亢型:以眩晕为主, 伴耳鸣、头痛且胀,或自觉颈项板样僵硬, 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怒时晕痛加重,心烦少寐,多梦,口干或苦,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 平肝潜阳。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先煎),钩藤15g(后下),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白芍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牛膝15g,桑寄生15g,石决明30g(先煎),黄芩15g,夜交藤15g,菊花10g。
若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者为肝胆热盛,加龙胆草20g,大黄6g(后下)。
中成药:天麻素注射液20ml 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点, 每日1 次。
针灸疗法:取穴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行间、太冲、太溪;只针不灸,用泻法;2. 痰浊上蒙型:头晕目眩, 或头重如裹, 甚则神志迷蒙, 一侧肢体发麻或沉重无力, 或突然昏仆, 少时而醒, 平素嗜酒食甘, 体肥, 少气懒言, 嗜卧欲寐, 口中黏腻不爽, 胸膈满闷, 恶心, 舌苔厚腻, 脉弦滑。
治疗: 祛风豁痰通络。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g, 白术10g, 天麻15g, 陈皮10g, 茯苓10g,白芍10g,甘草6g,石菖蒲10g,竹茹10g,郁金10g,僵蚕10g。
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一、概述: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
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怠懈、肢体震颤等症状。
多见于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内耳性眩晕、颈椎病及高血压病、低血糖,贫血,脑动脉硬化等。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侧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至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栗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晕阙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揍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侧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1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II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III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眩晕病中医诊疗方案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表现为头晕、头昏、乏力、眼花等不适感觉。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气血运行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的。
下面是一个中医针对眩晕病的诊疗方案。
1.诊断:首先,中医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眩晕病发生的原因和类型。
常见的眩晕类型包括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中医诊断可以分为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等。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眩晕,中医会使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中药的治疗原则是以益气补血、祛痰化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方向。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熟地、甘草等益气补血药物;陈皮、白术、半夏、茯苓等祛痰化湿药物;当归、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
此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中医还可以使用一些针灸、艾灸、拔罐等治疗方法。
3.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饮食也可以对眩晕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患者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益气补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猪肝等。
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病情。
4.积极调节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中医认为,眩晕病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在治疗眩晕病时也会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患者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放松的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5.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眩晕病的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眩晕病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印堂穴等。
6.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另外一种常用的治疗眩晕病的方法。
通过燃烧艾绒,使其产生的热力刺激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从而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眩晕病。
常用的艾灸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等。
7.拔罐疗法:拔罐是中医另外一种常用的治疗眩晕病的方法。
通过用火或机械力将罐子吸附在患者的皮肤上,产生负压刺激,从而改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眩晕病。
常用的拔罐穴位有风池穴、肺俞穴、脾俞穴等。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优化版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优化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包括疾病种类有:美尼尔综合征、前庭神经元炎、高血压病、脑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腔隙性脑梗死等。
诊断要点:(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它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颈椎X 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l 或MRA 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0 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1 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11 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皿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W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V 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I级;中度:II、皿级;重度:W、V级。
(二)证候诊断1、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吐、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 ≥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 ≥ 90mmHg;(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1.肾气亏虚证: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胫酸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3.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诊疗方案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论治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标本兼治,强调长期治疗时应以治本为主。
1.肾气亏虚证治法:平补肾气,调和血脉。
推荐方药:补肾和脉方加减。
生黄芪、黄精、桑寄生、仙灵脾、炒杜仲、女贞子、怀牛膝、泽泻、川穹、当归、地龙等。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右归丸(肾阳虚证)等。
2.痰瘀互结证治法:祛痰化浊,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诊断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5月)。
重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防止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状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旳个体。
(二)证候诊断1.肾气亏虚证:眩晕日久不愈、腰膝酸软。
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夜尿频;或面色白、颜面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尿失禁。
舌苔: 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脉象:脉沉细弱。
2.痰淤互结证:眩晕。
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面色黧黑、口唇紫黯、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苔:舌胖苔腻或舌质暗有瘀斑。
脉象:脉细涩。
3.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
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4.阴虚阳亢证:眩晕、急躁易怒、失眠、面红、目赤、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苔:舌尖边红苔黄。
脉象:脉弦或数。
二、治疗方案本方案合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年龄>18岁,不合用于小朋友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旳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旳辨证论治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标本兼治,强调长期治疗时应以治本为主。
1.肾气亏虚证治法:平补肝气,调和血脉。
代表方:补益和脉汤加减。
生黄芪、黄精、桑寄生、仙灵脾、杜仲、女贞子、牛膝、泽泻、川芎、当归、地龙等。
2.痰淤互结证治法:化痰祛浊,活血通络。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生半夏、陈皮、白术、苡仁、茯苓、天麻、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地龙、郁金等。
眩晕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眩晕症二、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执业标准《中医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2)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标准血压计,测血压(安静时)必要时侧站立位。
必须在未服降压药物请况下两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三、辨证论治1.肝阳上亢证:。
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
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
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2.气血亏虚证症状: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方药:归脾汤加减3. 肾精不足证症状: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补肾填精,充养脑髓、补阳滋阴方药:补阳滋阴左归丸加减4.痰湿中阻证症状:眩晕而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眠苔薄白,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5. 肝火上炎证症状: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6. 痰瘀阻窍证症状:眩晕、头痛、健忘,精神不振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细涩治法:去瘀生新、活血通窍。
方药:通络活血汤加减。
针刺治疗风池、百会、内关、太冲—平肝化痰、定眩。
四、难点分析1.眩晕的治法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方法技巧也各不同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对于病情形似的患者不同的医师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疗效不统一的同时引起患者对治疗医师的信任度下降。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2018)一、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内伤。
现代医学的后循环缺血、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等以眩晕为主症的疾病可参照本病治疗二、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五版中医内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
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
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诊断依据: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
三、治疗常规:(一)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治疗:1.肝阳上亢证(1)主症: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2)治法:平肝潜阳。
(3)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30g 钩藤后下20g 石决明先煎15g 山栀子15g黄芩15g 川牛膝15g 杜仲15g 益母草30g桑寄生15g 茯神15g2. 肝火亢盛证候: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清肝降压汤组成:龙胆草20g、栀子15g、黄芩15g、柴胡15g、天麻20g、牛膝20g、泽泻20g、枳实15g、龙骨30g、牡蛎30g、甘草10g、钩藤20g(后下)、夏枯草20g、桑叶15g、菊花15g。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优化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包括疾病种类有:美尼尔综合征、前庭神经元炎、高血压病、脑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腔隙性脑梗死等。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l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1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11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V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I级;中度:Il、Ⅲ级;重度:Ⅳ、V级。
(二)证候诊断
1、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吐、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3、肝火上炎型: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4、痰湿中阻型: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5、气血亏虚型: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唇甲不华,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6、瘀血阻窍型:眩晕头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呜耳聋、面唇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二、治疗方案
(一)一般处理
眩晕是一种疾病,也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导致眩晕发病的因素较多,针对发
病因素进行处理,才能得到预期效果。
所以对眩晕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要针对发病因素进行调节。
如调节饮食,饮食尽可能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咸食品,适当多食蔬菜,尽可能戒除烟酒;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坚持体育锻炼和参加文娱活动,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节制房事,忌纵欲过度;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防止七情内伤等。
对眩晕严重者一定要求卧床休息及有人陪伴或住院治疗。
(二)辨证论治
1、风痰上扰证:
治法: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制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生姜、橘红、大枣。
2:阴虚阳亢证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3、肝火上炎型:
基本治法为:清肝泄火。
汤剂:龙胆泄肝汤加减:龙胆草、桅子、黄芩、生桅子、柴胡、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生甘草。
成药:龙胆泻肝丸6克3次/日口服。
4、痰湿中阻型:
基本治法为: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云苓、蔓荆子、竹茹、泽泻、
菖蒲。
针刺:丰隆、中脘、内关、解溪、头缝,用平补平泻
5、气血亏虚型:
基本治法为:补气养血,健运脾胃。
汤剂:归脾汤加减: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龙眼肉、枣仁、远志、木香、甘草、阿胶。
养血清脑颗粒4g 3次/日口服。
针刺:脾俞、足三里、百会、气海,用补法
6、瘀血阻窍型:
基本治法为: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汤剂: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黄酒、老葱根。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可选用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参酮11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红花注射液等。
(三)西医治疗方案
1、给予前庭神经镇静剂安定类药物肌注或口服;地芬尼多片口服;最好不超过三天;
2、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肌注或口服;
3、给予抗胆碱能制剂-抗组胺药如654-2、非那根等;
4、给予扩血管改善循环药物:静滴培他啶注射液或或口服倍他司丁片、氟桂嗪胶囊等;
5、对因治疗;
6、手法复位治疗。
(四)护理
1.急性期静卧,预防跌伤;病情稳定后尽早下床进行前庭功能恢复性锻炼。
2.清淡饮食,必要时暂禁食;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五)康复指导
眩晕中止后应选用相应的成药巩固治疗,尤其对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发者,更应坚持治疗,防止复发,预防并发症。
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练气功,一般性的球类活动等。
(六)、中医特色疗法
1、穴位贴敷;
2、耳穴埋豆;
3、穴位注射;
4、艾灸;
5、头皮针、电针、针刺运动疗法。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l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
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
疗效指数≥70%,同时<90%;
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疗效指数≥30%,同时<70%;
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二)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①主证:头晕目眩;②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③发作频率。
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价。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眩晕程序分级评分表
四、难点分析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发作突然、急骤,在无人救助的情况下极其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应积极治疗。
在对该病种中医治疗上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情好转明显优于纯西医方案治疗。
但部分患者症状顽固,眩晕症状反复发作,对此西医治疗缺乏特色疗法。
针对上述治疗难点,中医拟在口服中药治疗基础上,部分患者可配合手法复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外治方法,有效的缓解患者眩晕发作的次数及程度。
五、出院标准
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
六、康复指导
畅情志、忌恼怒。
忌辛辣、油腻之品。
七、住院天数
二级医院7—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