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0.59 KB
- 文档页数:10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叫《教育新理念》,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这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和咱们平日里对教育的理解不太一样。
比如说,传统的教育可能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们死记硬背那些公式、定理。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不能只是填鸭式的,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就拿我身边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我有个小侄子,上小学三年级。
有一回,学校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这可把小侄子给难住了,他皱着眉头跟我说:“姑姑,我不知道该选啥植物,也不知道咋观察。
”我就跟他说:“咱们就选绿豆吧,容易发芽,好观察。
”于是,我们找了个小碗,抓了一把绿豆放进去,加了点水。
第一天,绿豆没啥变化,小侄子还有点失望。
我就跟他说:“别着急,这变化得慢慢来。
”到了第二天,小侄子一起床就跑去看绿豆,兴奋地大叫:“姑姑,姑姑,绿豆变大了,有些还破皮了!”我过去一看,还真是,那些绿豆吸饱了水,变得圆滚滚的,有几颗的外皮都裂开了,露出了一点点白色的芽尖。
接下来的几天,绿豆芽长得飞快。
小侄子每天都认真地记录着绿豆芽的变化,什么“今天又多长了几毫米”“有的芽弯弯的,像小钩子”。
他还画了图,标上了日期和长度。
可是,过了几天,小侄子的热情好像有点消退了。
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每天都这样看,有点无聊了。
”我一想,这可不行,得让他继续保持兴趣。
我就跟他说:“咱们来给绿豆芽创造不同的环境,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小侄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问我:“怎么创造呀?”我说:“咱们把一部分绿豆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部分放在阴暗的地方,再一部分用湿布盖起来,看看它们谁长得快。
”小侄子立马行动起来,找了几个盒子,把绿豆芽分开放好。
接下来的日子,他观察得更仔细了,还不停地问我:“姑姑,为什么在阳光下的绿豆芽叶子是绿色的,在阴暗处的是黄色的呢?”“为什么用湿布盖着的长得没有那么高呢?”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和他一起查资料、找原因。
《教育新理念》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读书札记新时期新理念——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观台学区西艾口学校王志江新时期新理念——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读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趣;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聚会,体验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这是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对读书的赞美。
前些日子我认真阅读了袁振国先生所著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书中幽默、风趣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案例,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教学若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
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 我教过一年的一年级学生,发现老师的一切都成了学生的学习对象,你怎么说话,做事??甚至有几个顽皮的孩子学你走路。
这两年一直都在教毕业班,特别明显感觉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每一个班的学生的为人处事可以说与班主任有很大的相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教育是人学”。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叫《教育新理念》,读完之后,那感受就像是在迷雾中找到了方向,心里亮堂了不少。
书里讲了好多新鲜又实在的教育观点,让我这个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懂教育的人,都忍不住拍大腿叫好。
比如说,传统的教育总是强调知识的灌输,好像把学生的脑袋当成了知识的仓库,只管往里塞东西。
可这本书却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让他们自己有渴望去探索、去学习。
就拿我身边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我有个小侄子,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
有一次,他们学校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回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小家伙一回家就缠着我,让我帮他一起弄。
我们找来了两个小花盆,一些种子。
我本想着就随便种种,应付一下作业就行了。
可这小家伙却特别认真,那双小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我手里的动作。
我们先把土松好,小家伙还非要自己用小手去感受一下土的松软,一边弄一边嘴里嘟囔着:“这土摸起来真舒服,就像棉花糖一样。
”接着,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放进去,再轻轻地盖上土。
这时候,小侄子的问题就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姑姑,种子在土里会不会害怕呀?”“它们要多久才能长出来呢?”我都被他问得有点哭笑不得了。
种好之后,小侄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他的小种子。
有一天,他兴奋地跑过来跟我说:“姑姑,姑姑,我看到有小芽冒出来啦!”我跟着他过去一看,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点嫩绿的芽尖从土里探出头来。
小侄子那个高兴劲啊,就好像是他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从那以后,他对这盆小植物更是上心了。
每天都要仔细地看看叶子有没有长大一点,还拿着小水壶认真地浇水,嘴里还念念有词:“小植物,你要快快长大哦,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间,小植物长得越来越好了,长出了好几片叶子。
小侄子还拿着小本子,像模像样地记录着植物的变化。
这件小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说教,只要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亲身体验,去观察,去探索,他们自己就能学到好多东西。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叫做《教育新理念》,读完之后真的是感触颇多。
这本书里提到了好多新颖的教育观点,让我对教育这件事儿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说,传统的教育可能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通过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
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这样。
教育更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记住一些知识。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大概是那种需要用不同方法解题的应用题。
我记得那道题是:“一个水池,单开进水口 5 小时能灌满,单开出水口 8 小时能放光一池水,如果同时打开进水口和出水口,多久能灌满水池?”当时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按照老师教的常规方法,先算出进水的速度和出水的速度,然后再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可我当时就突发奇想,换了一种思路。
我想啊,如果把水池的容量看成单位“1”,进水口每小时进 1/5 的水,出水口每小时出 1/8 的水,那么两者的差不就是每小时实际能灌进水池的量嘛,用 1 除以这个差就能得出答案啦。
我兴奋地举起手,跟老师说出了我的想法。
结果老师先是一愣,然后表扬了我,说我这种思路很独特。
但这事儿还没完。
下课之后,几个同学围过来,说我是瞎蒙的,说这种方法老师没讲过,肯定不对。
我就跟他们争啊,争得面红耳赤的。
最后我们一起去找老师,老师耐心地给大家又讲了一遍我的方法,还说学习就应该这样,要敢于尝试新的思路。
从那以后,我在学习上就变得更积极主动了,遇到问题总喜欢自己先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想出不一样的解法。
而且我发现,当我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时,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无与伦比。
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里说的教育理念,我就特别有感触。
我们的教育真的不能太死板,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
就像我当时解那道数学题,如果老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教,不鼓励我们去创新,去尝试不同的思路,那我可能就错过了一次锻炼自己思维的好机会。
2024年教育新理念学习计划范文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2023年教育新理念学习计划的目的是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
本文将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内容的创新1. 多元化课程设置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强调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培养,课程设置将更加多元化和灵活。
通过开设不同方向的选修课,如音乐、美术、体育、编程等,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2. 跨学科学习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推动跨学科学习的普及。
跨学科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例如,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来探索科学原理。
3. 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学校将提供创新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创新设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方式的改革1. 学生主体参与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校将采用项目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素质教育的推进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具备未来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
3.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辅导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学习体验。
三、教育环境的改善1. 教育科技的应用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大力推行教育科技的应用。
学校将引入智能教学设备和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2. 学校和社会的合作2023年的教育新理念将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合作。
学校将与企业、社区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衔接。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教育的窗户,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书中强调了教育要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发展节奏。
传统的“一刀切”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这些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生活即教育,社会是一个更大的课堂。
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要在社会中得到应用和检验。
因此,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思维定式。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同时,教育方法也需要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它容易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分数,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应注重多元化,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让我深受触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贯穿整本书的核心问题。
传统观念中,教育往往被视为知识的传授,学生被看作是知识的容器。
然而,本书作者却提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这让我反思起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如今教育学生的方式。
书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如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比如,在课堂上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
在教育方法上,本书也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
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而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通过多媒体、网络等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材料,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育评价体系也是书中重点探讨的内容。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和片面,容易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分数而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综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重视他们的品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教育不应孤立存在,而应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让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教师的角色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1000字模板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1000字模板5篇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
精选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六篇)精选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一一、指导思想: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二、读书目标:1、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抓住培训、听课、等机会,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四、读书安排:1、经典阅读:《教师培训读本》《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2、每月必读:《小学科学》、《吉林教育》、《动植物百科大全》等。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精选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简短二一、指导思想根据20__年县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年规划》和县教育局电教装备室《20__年全县电化教育工作安排意见》的文件精神和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为加快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和电教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软件配备,加速教育科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电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名为《教育新理念》的书,让我对教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教育领域的一些未知角落,也让我对以往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理念更新的必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往,我们的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
然而,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有的学生擅长通过阅读来学习,有的则通过实践操作更容易掌握知识。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敏锐地发现这些差异,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另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这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已有的知识和答案,更应该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未知、勇于创新。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犯错。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项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育不应孤立于生活之外,而应该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购物、理财等实际生活场景来理解数学概念;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参与实验,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读书笔记体会和心得(精品10篇)教师读书笔记体会和心得篇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固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生命、有思想的孩子,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为人师表,身正示范”。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学生才会真正尊重我们。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
师德建设必须贯穿于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
首先我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其次我要加强业务培训进修。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对《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努力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师德建设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反对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另外我要对各种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再学习。
特别对《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自己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及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依法施教的水平。
增强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我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自觉性。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学生才会真正尊重我们。
教师读书笔记体会和心得篇2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以前总把支教想的很神圣完美,然而,当亲身经历过后,才真正理解了个中滋味。
我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走进大凉山的,支教之前在脑海中设想过很多山里的艰苦场景和我们会遇到的问题,没想到第一天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教育著作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教育著作的读书笔记1暑假里应学校的要求,也为了给自己“充电”我读了袁振国老师的《教育新理念》。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
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
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
我想所有的教育都是容类贯通的,不管你是教语文,数学,还是音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就拿我的音乐学科来说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密切联系,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把日常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保持密切的关系,使其内容、方法、学习方式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创造、欣赏等过程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受。
重视听觉体验和听觉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听懂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音乐有表现热情、欢快、活泼的,有表现怀念、悲哀、思念的,也有表现雄壮、坚定有力的,音乐反映着各种不同的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体验与个人的经历、阅历、听音乐的时间、环境的不同虽然是同一乐曲也都会有不同的反映。
教学中可采用对比的手段,引导学生去鉴别两种不同情绪所标记的符号,所选择的节拍、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线条等都有什么不同,从不断的对比中感悟出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总结积累出听觉辨析与判断音乐的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新时期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以审美为核心,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听、唱、奏、表演、创造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美的综合音乐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1寒假期间,我认真研读《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本书。
从这两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这另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一、用知识武装自己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
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
”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叫《教育新理念》。
说实话,一开始翻开这本书,心里想着:“哎呀,会不会很枯燥啊?”但读着读着,还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以前咱们总觉得教育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拼命讲,学生在下面拼命记。
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教育不是这样的!它应该是一种互动,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奇妙旅程。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堂数学课,老师在讲乘法运算。
她就站在讲台上,拿着粉笔不停地写啊写,嘴里还不停地说:“同学们,记住啦,二乘以三等于六,三乘以四等于十二。
”我当时坐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的。
我就举手问老师:“老师,为啥二乘以三就得是六啊?”老师瞪了我一眼,说:“让你记住你就记住,别问那么多!” 我当时那个委屈啊,心里想:“我就是不明白才问的嘛。
”从那以后,我对数学就有点儿害怕,总觉得那些数字和公式都是硬塞给我的,我根本不理解它们到底是怎么来的。
再看看现在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
如果当时我的老师能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拿几个苹果,让我们自己分组去数,去算,可能我就不会对数学产生那么大的恐惧了。
还有啊,书中说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让我想起了我表妹的经历。
表妹上初中的时候,语文特别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
可她的数学就惨不忍睹了,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她爸妈着急啊,给她报了各种数学补习班,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后来有一次,表妹的语文老师找她谈心,说:“你语文这么好,说明你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呀。
数学其实也需要这些的,你别害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试试看。
”从那以后,表妹不再把数学当成可怕的敌人,而是试着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理解那些数学题。
虽然她的数学成绩没有一下子变得特别好,但她不再那么讨厌数学了,也愿意主动去学习了。
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有的则在阴凉处能长得更好。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教育新理念》,它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关乎着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以及国家的未来。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颖且富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受触动。
书中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需求和特点。
以人为本,就是要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节奏。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该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比如,对于那些善于动手实践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和实践活动;对于喜欢思考和阅读的学生,可以推荐更多的书籍和讨论话题。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
创新教育也是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
然而,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模式。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犯错。
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增加一些能够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和活动,如创意写作、科技创新等。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阶段,而应该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因此,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让他们在离开学校后依然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另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庭和社会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8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
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
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
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个性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轻轻地读着这句话,我内心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钦佩油然而生。
尽管如今的教育形势与他所在的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凝聚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教育巨著中。
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范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精心的《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这是《教育新理念》一书总序开头的第一句话,可见作者将教育的未来很大程度的放在了教师的身上,而从整个社会看,这也不仅仅是作者或编者的个人看法。
在很多人看来,教师是教育理论的直接实施者;是传递知识技能的中间人,更是与学生面对面的教育者。
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到的不只是自己的教育方法,还有学生的学习习惯。
正因为教师对于教育的影响如此直接和有效,所以人们才会将教师放在教育阵地的前沿,很多的家长才会对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学校因为一位或几位有才能的教师而名声大噪,想必和这一想法是分不开的。
身为当今的教师,怀抱着许多家长的期望,肩负着振兴教育的重任,我们需要用高度职业化的规范和成熟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做有方向有目标的教育者而不是单纯“唯书”的教书匠。
面对全新的教材和学生,我们要有相应的调整。
我们传统的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本组织教育教学,一切从教材出发,习题、考试都离不开课本中的内容。
而课程改革以来,变动最大的就有我们的教材。
课本中鲜艳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多了起来,乏味俗套的问题少了许多。
教材的编写不光是给学生以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这些新理念的实施离不开我们教师。
1、研读教材现在的教材依据学生的情感知识需要进行编写,贴近了学生的心灵,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在独自阅读课本时也有难以逾越的困难。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因为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就将这些难题和问题忽略,相反,它们正是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需要密切注意和着力最重的地方。
一个教师,能否在拿到教材后发现这些难点,是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基础。
当然,我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根本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同时,新教材中人文化的东西逐渐增多,一篇看似简单的课文背后,可能蕴涵的情感、态度极为丰富,想让学生能感悟这些情感,那么教师首先就需要具备从字里行间体悟情感、价值的能力。
这也是现在教师所要有的研读教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组织教学如同工程师的建设图纸,医生的医治计划一样,在深入研读教材后,走进课堂前,每一位教师都会在心里对一堂课给出自己的设计。
书中提到了一位中学教师,他在对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的代表开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
而学生也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这样的一节课在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心中绝对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好课,但对于美国代表来说却是一节充满了问号的怪课:学生的问题去了什么地方?学生既然会回答所有的问题,那还要上课做什么?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都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技能和解决难题上,如果一堂课下来,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记忆知识,都能没有问题了,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了。
所以我们的教育发生了一种怪现象,当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一年级的小朋友时,他们能回答出22种不同的答案;而用同样的问题去问大学生时,他们却不知如何作答,最后才在老师的点名下说出了一个答案。
难道大学生还不如小朋友吗?不是,关键在于,经过长时间的学校学习和训练,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标准答案,习惯了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了。
书中,作者把这种教育叫做:去问题教育。
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创造,创造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明确一堂课以后学生得到些什么。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最终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发现、思考、合作,让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能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对知识的探求欲望。
3、走出教材课程改革以来,提倡走出教材、走出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
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其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
但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惊人,信息量巨大,不用说是教材,就是权威的科学用书也有道不尽的地方。
我们的学生最终还是要进入到社会中的,对于信息的掌握自然是越多越新越好。
现在很多的教师都将目光放到了教材以外,课堂信息量大了起来,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但是在跳出教材上需要有一个度,如果喧宾夺主、不分主次,那么就算信息再多,也只能是学生脑中的“过眼云烟”,不能生成连贯的知识体系,更不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
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尺度,要让丰富的信息充实教材而不是割裂和主导教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教师的传统作用就是作为教材的有声注解,将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给学生,教材如是说,教师就如是说。
知识的传承需要这种细致的讲授,但只有讲授是不够的。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都有一段停滞期、迷茫期,因为大学里的教师大部分不会将教材打开到具体的.页数,然后一句一句的讲解,课堂中的许多理论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甚至与教材不相合,那么如何去读手中的教材呢?该怎样选择不同___呢?新的理论该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呢?教材犹如是一扇神秘的大门,打开门后的世界更加精彩,学生想要打开这扇门,特别是刚刚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帮助。
我们经常说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由扶到放,逐渐让学生摸索出学习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种对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教师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给学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于学生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感悟,那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让学生在离开我们以后也能有效地进行自学。
一句话,我们是教材和学生间的纽带,必需却又不着痕迹。
准确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恰倒好处地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这都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本领。
现在的教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必须要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理解,有完善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并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成为必然。
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思想指导。
教育行为的发生离不开教育思想的作用。
现在,伴随着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这一时期,我们教师所要面对的难题和矛盾会很多。
如何在应试和素质教育间寻求平衡点,如何正确判断新生的理论方法,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处理师生关系、处理教学策略与学习的学习策略等方面上就会有自己的特点,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所以,当今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灵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大展拳脚。
其次,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同时,不忘全面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接触新的事物。
我们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生出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一名教师,面对着一个班的学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快速地解答呢?现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在网络面前,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变得微不足道,作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自如地对待学生的质疑,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活到老,学到老。
暑假里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新教育理念》这本书。
书中没有各种高深难懂的理论,而是关注教育现实,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等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告诉我们,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变思想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当如何去做。
在阅读中,给我启发最深有以下三点。
本书第二章有一节内容是《开放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是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但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下,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
学以致用,才是数学教学的归宿,也是数学的价值所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二不仅仅是解题工具,特别是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例如教学“百分率”这一内容, ___把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我们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百分数,是怎样用的?学生搜集到大量资料:及格率、优秀率、出勤率、种子的发芽率……并深入到生活中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
上课了,面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学生享受着自己调查的乐趣,此时,及时导入新课,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心和及时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当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书中提到,智育和美育是不可分隔的统一体。
科学(智育)与艺术(美育)从总体上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虽说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思维方式和创作过程,二者相互渗透,这也是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最基本条件。
《圆的认识》一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那么,圆到底美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美呢?课堂上,一位老师问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与正方形、长方形等直线图形相比,圆美在哪里?”(圆是曲线围成的。
)“椭圆也是曲线围成的,与其他曲线图形相比,圆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圆很完整,所有半径都相,而且不管怎么对折都是对称的。
)“圆的半径处处相等,这与圆的美又有什么相关联系吗?”(所有半径相等,使得圆有一种特殊性,就是无限对称的和谐结构。
)“一个图形的对称性越多,图形越完美。
”这一系列的问题,看起来是在不停地追问圆为什么是最美的图形,但这个过程却是在引导学生揭示圆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圆成为了最美的平面图形。
至此,以对称美为中心,以数学为载体,以生活为研究对象,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美的体验,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美感,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理性的探索。
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当学生能自觉生成疑问,他也是在参与高层次思维的学习。
当然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
因此,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拓展点处设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