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原因
- 格式:pptx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24
事变日本侵略中国的借口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以“事变”为借口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
这些“事变”既涉及军事行动,也包括政治操控和宣传手段。
本文将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侵华“事变”,探讨其借口和背后的真实意图。
一、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辽宁省沈阳市炸毁了一段南满铁路,并以此为由将东北地区占领。
日本当时宣称,这是因为中国人袭击了他们的列车,造成日本人员伤亡。
事实上,这起袭击的真正原因至今仍存在争议,但有证据表明是日本军方自导自演。
九一八事变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导火索,为日本控制东北地区和其他领土夯实了基础。
二、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北部盘锦地区制造了一起冲突,称中国军队袭击了他们。
作为回应,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然而,七七事变的背后是日本对中国的长期野心和图谋。
随着日本政府决心控制全中国,他们需要一个借口来合法化其侵略行动。
七七事变提供了他们所需的借口,进一步加剧了日中战争。
三、满洲国的建立满洲国的建立始于1932年,正式成立的满洲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由日本支持的伪满洲国政权控制。
日本为此谋求两个借口:一方面声称为了保护华人,另一方面宣称为了确保铁路线的安全。
然而,日本背后的真实目的是控制东北地区的经济资源和丰富的农田,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四、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为残暴和血腥的事件之一,发生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
日本在攻占南京后,以清剿中国军队和镇压中国抗日力量为由,展开了广泛的屠杀、强奸和掠夺行为。
然而,这只是日本在中国长期侵略行动中的一个恶劣表现,而并非一个真正的借口。
事实上,日本政府完全掌控了南京的局势,大屠杀只是其对中国人民实施恐怖统治的一环。
总结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中,借口层出不穷,但背后的真实意图却是一以贯之:控制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资源和加强在东亚的霸权地位。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满洲国的建立以及南京大屠杀都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典型例证。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1.日本地小资源少人多经常地震。
关东大地震几乎摧毁了东京。
占领中国后可往中国移民。
2.日本自古就有占有大陆,称霸世界的野心。
比如明朝时候的侵朝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3.因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政府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
这样结果只能选择战争。
4.日本国内少壮派军人纳粹思想严重。
自行其是,擅自发动918事变。
5.30年代中国相对稳定,虽有国共相争。
但因为底子薄,经济发展较快。
日本国内却经济危机停滞不前。
日本当权者坐不住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日本就没机会了于是发动战争。
问题的提出作为研究抗日战争的学者,笔者常常会被人问起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小的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大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种种因素,以致我们常常不知如何才能简明扼要地加以回答。
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
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
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
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要回答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
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一、战略意图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期不断侵华的原因与背景大致如下:1. 大陆政策侵略扩张日本基于传统的侵略政策,不断向外扩张势力。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当时,日本土地贫瘠,资源缺乏,而且当时东京又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日本人认为日本岛不适合住人,他们要移民,而中国的资源丰富,而且地理环境好,它们认为中国是梦想中的天堂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国势骤强,积极向外扩张。
自甲午之役、日俄战争,以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均在中国掠夺利益。
且日本因地少人多,故一向主张贯彻“大陆政策”,认为“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是以侵华为基本国策的野心。
2. 经济大萧条转移国内视线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渴望从对外侵略中寻找出路。
1931年挑起了“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本侵略者将东北占领地改名为“满洲国”,扶植被推翻的清朝废帝溥仪为傀儡。
3. 称霸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即实施军国主义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民族优越感,民族主义抬头。
日本内阁和军方在国内大力加强法西斯统治,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灌输“八纮一宇”的侵略思想和“武士道”精神。
总之,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
而日本军阀又先后与德、意缔结盟约,形成“罗马、柏林、东京轴心”,狼狈为奸,以图东西方分别称霸。
二、侵略步骤日本对中国的掠夺与侵略是在周密规划下进行的。
日本殖民中国,迁都大陆的设想早在丰臣秀吉时代即已构思,只是那时无力实现。
从1868年明治维新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政策开始,到1927年《田中奏折》的征服世界的五步计划,日本把征服中国大陆作为实现其野心的先决条件。
日本对中国的掠夺先是通过武装侵略,勒索巨额赔款,以为其进一步工业化获得原始资本,同时达到使中国经济崩溃、内乱四起的目的。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原因日本自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曾长期不断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当然有一系列的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归根结底,经济问题是日本侵华的最本质的和最重要的原因。
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特点决定其必然对外侵略扩张首先,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是日本对外特别具有侵略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明治维新虽然实行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但是并没有彻底根除封建制度残余,它在经济领域遗留了大量封建因素。
如:日本的财阀组织,象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这些组织不是以银行为中心形成的,而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特殊形式的“家族康采恩”,其组织内部维持着森严的宗法式家族统治;在日本的工矿企业中,封建式的剥削方式,象师徒制度、包身工制度、罚款、减薪、减食等盛行;特别突出的是封建土地制度仍被部分地保留下来,因为明治政府在农村中实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立土地所有权,即由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农民短期租用的土地归出租人所有,典押的土地归受押人所有。
这就使在明治维新以前已拥有耕地面积三分之一支配权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成为了土地的合法所有者,而占全国农户1/3的贫困农民则因丧失份地而成为佃农,出现了作为天皇专制政权在农村支柱的新的地主阶级。
与土地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税制改革是由国家统一征收地税,并按地价计征,用货币交纳,地租一律直接向土地所有者征收。
所以,地税改革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掠夺。
由于高额地租和商人高利贷剥削,再加之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加剧了自耕农的破产,进一步扩大了佃农的队伍。
然而,农村中个体农民的破产和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并没有引起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
因为高额地租比经营农场更有利可图,因此,占有了破产农民土地的大部分地主和商人高利贷者,并不去雇佣农业工人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而是把土地分成小块,租佃给破产农民,从中取得高额地租。
明治维新后,直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业国的特征仍十分明显。
九一八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九一八事变,也被称为“九一八日本侵华”,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制造了一个假的铁路爆炸事件,借此为由发动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战争。
这一事件对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行径的开始。
本文将从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国际政治和地区利益等多个因素。
首先,日本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强烈扩张欲望是导致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对于日本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随着日本近卫内阁的上台,军国主义势力逐渐抬头,成为对中国发动侵略的主要推动力量。
此外,国际上的一些因素,如大萧条的影响,也为日本寻求外部市场和资源提供了动力。
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开始。
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沈阳等地,并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实质上确立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之后,日本军队又相继占领了中国东北其他地区,将其纳入侵略势力范围。
此外,日本还对中国其他地区进行了陆续侵略,如对河南、山西等地的侵略行为。
这些侵略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数人民被杀害、被奴役、被迫迁移。
三、九一八事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九一八事变打破了中日两国之间还存在的一些合作与友好关系,彻底改变了两国关系的性质。
其次,九一八事变导致了中日之间的正式对抗加剧,为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创造了条件。
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谴责,继续发动侵华战争,这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
此外,九一八事变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推动了中国民族抗战的兴起。
四、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启示九一八事变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启示。
首先,九一八事变告诉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不可容忍任何外来势力的侵略与霸权。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原因如下:
1、日本自丰臣秀吉时代起就有吞并东亚的野心。
2、国内经济的崩溃,强烈需要转嫁矛盾。
出于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而中国资源和劳动力众多并且成本低廉,同时还打开了海外市场;日本进过明治维新后,虽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侵华。
当时正处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于建立在经济和商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更加明显.那么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内的各种矛盾激化,势必导致社会动荡,政局动荡.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有两条路线摆在政府的面前. 一是在本国内部化解矛盾,罗斯福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具体做法不用细说. 二是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拉动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稳定这回.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来缓解经济上的危机.德国,日本正是采取的这样的方式。
3、军国主义作祟,称雄世界的野心
4、中国积贫积弱,地大物博,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物质诱惑
5、宋明灭亡于少数民族,使中国天朝上国的高大形象崩溃。
元清等少数民族统治中国,让日本觉得自己更有资格、能力
统治中国。
6、甲午海战中满清的失败,使日本知道了中国可以被战胜。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5篇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1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122.潘家峪惨案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胜利原因(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2全民族抗战日本的局部侵华——全面侵华的前奏原因①历史原因:日本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制定了以侵华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可以说日本发动这次侵华真正是蓄谋已久的;②经济原因:从1929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因此出现经济危机,并经历着危机后的严重萧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缓和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③日本国内的条件: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加剧,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广泛群众基础,并最终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④有力的时机:中国:从1927年——1937年是中国国共十年对峙的十年,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无暇顾及日本;世界: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欧洲国家正遭遇_法西斯的威胁,为了避免引火上身,这些国家对于日本的侵略是持绥靖的态度。
中国为什么会被日本侵略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 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为什么可以侵略中国呢?以下就是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中国被日本侵略的原因我们先从日本的明治维新说起。
日本人通过学习西方搞改革,开始强大起来。
但日本从西方学得最深的不是科学技术,不是民主制度,而是军国思想,殖民主义。
这个又跟日本本身的客观环境十分契合。
日本地小人多,资源匮乏。
这种抢别人东西发展自己的野蛮思想很快被日本接受了。
当然,日本历史上也是一个出强盗的国家,以前单干当倭寇。
到了二战时期,开始国家组团了而已。
但是有一点。
这个帝国主义也是排资论辈的,日本在这方面还是小弟。
所以他处处被西方列强压着,总是搞不到地盘。
这里面,对他压制最大的就是沙俄。
所以日本就最先跟沙俄打了一架,地点就在中国的东北。
时间是1905年。
日本跟俄国打架为什么要跑到东北来呢?真的因为这个地方是全世界最适和打架的地方吗?当然不是,这要从义和团说起来。
义和团运动中,满清政府跟俄国发生冲突,俄国趁机把东北给占领了。
当时,俄国搞一个“黄俄罗斯”计划,目的就是要吞并东北。
这个事情对中国来说是很危险的。
要是真的这样,我们的大公鸡就没有鸡头了。
这时,日本跟满清政府说,我们跟俄罗斯打一架。
当然,日本也不是活雷锋,他们要跟俄罗斯打,其实是争夺在华利益。
满清政府知道让日本人出兵,日本人以后肯定会提条件。
但自己又打不过,眼看俄罗斯就要吞掉东北了。
于是,就批准(注意,是批准)日本在东北跟俄罗斯打了一战。
交战中,满清政府是支持日本的,比如曾经派日后的军阀吴佩孚入东北帮助日本收集情报等等。
这一战打下来,日本人赢了,但死了十万人。
打完之后,俄罗斯退出东北,但日本人也没有占领东北的土地。
主要还是列强相互制衡,不会坐视日本吞掉东北。
没有得到东北领土,这是日本人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吃了亏的原因。
当然,日本也得到了很多好处,比如得到旅顺,大连两个港口,南满铁路经营权,以及在铁路线边驻军的权利。
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一、日本侵华的原因以及动机十九世纪初期,当中国仍沉浸于天朝大国,地大物博的美梦中的时候,西方殖民者来到了尚未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开化”的日本。
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以及当时的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显出了日本对外开放的政策倾向,结束了日本两百多年来闭关锁国的政策。
1868年,日本开始了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明治维新,开始了向西方学习而“富国强兵”的道路。
当日本开始资本主义的大幅度发展的时候,国内的矛盾就凸显了出来。
由于日本国面积小,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当时的东京还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于是日本人认为日本并不适宜他们居住。
而在当时的中国,才经受过西方国家的洗劫的清朝显得似乎相当的弱小,在历次的战争中西方殖民者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激发了日本的野心,迫于缓解日本的国内矛盾,于是他们就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富饶但是并不强大的中国--他们眼中的天堂。
二、日本对于整个战争的期望日本当然是有野心的,他们的目的不只是中国,在对于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上,他们的长远打算是征服世界,他们发现了对于世界的侵略扩张道路—若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若要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本开始了第一步的行动,开始了发动侵华战争的策划。
《田中奏折》中提出了日本侵略行为的总战略“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三、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步骤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日本开始了对华侵略战争。
在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中国台湾。
日本为了侵略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侵略计划。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政权更迭,西南强藩少壮军人拥戴天皇,执掌朝政,鼓吹‘开拓万里波涛,耀皇威于海外’,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69年日本函馆战争尚未结束,维新重臣木户孝允等就制订了侵略朝鲜的计划。
1871年,另一个狂热分子西乡隆盛也鼓吹‘征韩’。
日本侵华原因范文日本侵华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原因。
首先,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出于其扩张的军事和经济利益。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日本开始通过近代化的来追赶西方列强。
然而,由于资源和市场的限制,日本意识到必须寻找外部地区来支持其经济增长。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因此成为了日本的首要目标。
其次,日本政府和军方一直怀有侵略中国的野心。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军事现代化,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
同时,军方的思想也受到了强烈的军国主义影响,他们秉持着攻击强国、欺侮弱国的观点,并将中国视为他们实现帝国梦想的垫脚石。
因此,日本的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的背后都是基于对中国的侵略意图。
此外,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还与其优越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有关。
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国内兴起了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强调民族优越和民族自豪感。
这种思潮加剧了日本对中国的歧视和压迫,使得对中国的侵略成为了日本国内的普遍心态。
同时,日本政府也通过宣传和教育来灌输民众对侵略的支持,使得侵华战争得到了国内的广泛支持。
最后,还有一些诱因促使了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
例如,中日战争中日本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使得日本认为中国是一个相对容易征服的目标。
此外,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也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20世纪初的中国正经历着辛亥革命和国共内战等一系列的政治动荡,这使得中国方面难以集中精力来防御日本的侵略。
综上所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出于其扩张的军事和经济利益,日本政府和军方的侵略意图,民族主义和优越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一些诱因的综合结果。
这场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日本方面一、经济方面(直接原因:摆脱经济危机,摆脱国内阶级矛盾激化)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
这次危机使美国和欧洲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一下倒退几十年。
日本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1929年到1932年,全球都处在一片凄风苦雨中。
中国经济由于主要是小农经济,受的影响小一些。
而日本则采取了四种办法应对这次危机,一是日元贬值,二是工资指数下降,三是低利率,四是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
同时日本出于经济和领土的需要,悍然入侵了中国东三省。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
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这样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资源匮乏。
日本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调节余地小。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亦深受困扰,致海外市场锐减,经济严重萎缩,失业人数剧增。
国内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好借助法西斯力量来镇压革命,“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再则,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传统.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且带有很强的军事性。
只能对内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依靠侵略战争和掠夺来转嫁危机。
因而,日本竭力谋求对外扩张,争取海外资源、市场,并以对华战争来转移其国人之视线。
此外,日本虽然是一次大战的战胜国,但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对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压制,日本也极力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因此,要借战争重新分割世界.二、政治方面(转嫁国内矛盾):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日之间帮教关系一直比较友好,日本侵华的政治根源始于近代亚洲遭到西方列强入侵之后。
日本侵华始末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与原因日本侵华始末的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沈阳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标志着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
这一事件的背景和原因复杂而深远,涉及到历史、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一、历史背景1. 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甲午战争。
中国清朝对日本的失败导致辽东半岛地区割让给日本,这成为未来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之一。
2. 外国势力干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势力开始在中国增强,形成了重重的霸权。
这导致了中国国内政治动荡、经济削弱和民族尊严受损的局面。
二、经济背景1. 日本的资本需求: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资源来满足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庞大市场的国家,成为日本扩张的目标之一。
2. 东北地区的重要性: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尤其是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日本对这些资源的渴求使它将目光投向东北地区。
三、政治背景1. 日本的扩张主义思想:20世纪初,日本国内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浪潮。
日本军国主义抱持扩张主义思想,渴望通过强硬手段建立一个东亚的霸权体系。
2. 国际政治压力:国际政治上,日本与西方列强尤其是英、美两国存在矛盾。
日本希望通过对中国的控制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与西方列强进行对抗,获得更大的国际认可。
四、军事背景1. 日本对中国军事优势: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东北地区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它的关东军拥有先进的武器和高素质的军队。
而中国则因内外因素导致军力削弱,无力抵抗。
2. 无防护环境:中国内战和政治动荡导致中国对外国势力的防卫能力几乎不存在。
比如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沈阳,当时只有一支维持治安的辫子军,无法有效应对日本的侵略。
综上所述,日本侵华始末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原因涉及到历史、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而在这些背景的推动下,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进行了全面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长期的苦难。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次被日本侵略的经历。
从明朝时的倭寇侵犯,到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可以说,中国的历史画卷上有日本极其残忍的一笔。
那么日本为什屡次侵略我国呢?有三大方面的原因:一、日本方面,国内矛盾重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严重,这些不稳定因素促使日本想要通过战争转移民众注意力。
1、日本资源匮乏。
日本地狭人稠,当本国的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它就开始对外扩张,掠夺财富,依靠侵略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来达到维持国内稳定的目的。
比如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国民因为源源不断滴运送回国的物资而欣喜,也不认为侵华战争有什么坏处,直到战争末期,日本国内也因为战争创伤累累时,战争才结束。
2、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形成于公元7世纪“大化改新”之后的时期。
11世纪末,社会动荡,多年的战乱生活让武士道从一开始就成了典型的杀人于战争之道,到了江户时代,杀伐渐息,武士也从战斗者的角色中脱离出来,不再进行战争和杀戮。
3、天皇制。
日本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天皇制”日本1889年得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览政治权”,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
日本国民从小就被灌输“天皇是至高无上的”这样的思想,以至于日本天皇亲自宣布战争结束,日本战败时,还有日本国民不相信。
而在战场上的所有日本兵都被教导成“为天皇而战”的战争机器。
4、明治维新。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其野心也日益膨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5、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日本社会动荡,政局不稳,而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不能像美国那样靠拉动内需缓解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战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