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备考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9
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作者:叶奕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年第23期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述,以2019年全国课标卷为例,提出了日常教学和备考的策略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考卷;历史;试题分析;备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90一、引言历史全国高考试卷是考查学生历史知识能力的重要形式,分析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是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研究考试大纲要求,制定复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从2019年历史高考全国卷来看,试卷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如获取信息能力和读题解题能力,阐述历史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等。
总的来说,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试卷体现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和历史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
对于历史教师和备战高考的学生而言,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这不仅与国家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求相吻合,同时也反映出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对于高考历史学科备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意义。
二、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分析从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看,总共有三套选择题型,其中包括说明类的题目共8道,推断类的题目共12道,因果类的题目共6道,目的类的题目共5道,反映类的题目共2道,表明类的题目共3道。
与2018年的高考历史全国卷相比,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选项表述题目更简单,选项字数不超过16字。
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有明显区别的是设问类题目,比较典型的如“由……可以说明……”的表述在题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背后隐藏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类似的是,文本材料类题目仍旧是选择题型的考查重点。
在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中,第24题、25题、26题、27题、28题、29题、30题、31题的考查内容分别是先秦史、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晚清史、民国史、新民主革命史、新中国史,与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类似。
高考评析| 调整特点导向——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调整特点导向——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文综历史试卷,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政治导向,落实了《考试大纲》修订的精神。
命题正确处理实验版课标与2017年版课标的关系,聚焦学科主干内容,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取得新突破。
试题加强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考查,力求“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统一,对高中素质教育和历史教学有着明显的导向性性。
试题遵循近年来形成的命题风格与设计思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力求继承与创新并存,试卷结构、题型与往年基本一致,试题情境和问题设计得以完善和改进。
依据高校的选才要求,试题扩大了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查;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延续了2018年调整试题难度的做法。
整体看,三套试题质量较高,符合2019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难度适中,有一定区分度和效度,发挥了服务高校选拔德才兼备人才和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双重效用。
一、试卷结构2019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历史必做题试卷结构如下:依据上表,从通史角度分析,整体上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重,与2018年相比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基本持平,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有所加大,基本符合考纲和教材的实际。
但将Ⅰ卷、Ⅱ卷、Ⅲ卷分开计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考查比重增减情况不一,这体现了命题对各部分内容考查的比重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的特点。
从模块角度分析,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考查内容的选取及其所占比重,体现以下突出特点:第一,与2018年相比,政治史基本持平,经济史的内容略有降低,文化史的内容略有提升,三个模块的比重基本平衡。
第二、三套试卷第42(41)题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综合性增强。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历史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向,通过科学命题,突出体现家国情怀。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创设新情景新视角,结合制度与思想,充分考查考生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2018年相比,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6月8日,猿辅导高中历史教研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
具体来看,今年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1、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向,通过科学命题,突出体现家国情怀。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创设新情景新视角,结合制度与思想,充分考查考生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试题中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考查考生对人文精神和素养。
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2018年相比,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同时,试题还承担了引导引导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等。
2、凸现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
强调必备知识,避免“偏、难、怪、深”。
整体而言,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中外文明、现代化历程和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制度、重大现象。
同时实现了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整体考查考生综合人文素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水平。
如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题干材料分别以表格和文字展示数据变化,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客观叙述历史事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分析一、必须关注核心素养和时代热点从近些年的考题来看,除了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到处都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体现,比如国家统一意识、文化认同感等。
仔细分析去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到其紧贴现实,处处体现时代热点。
此外,试题还比较注重对史观、史学理论以及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从考生来看,他们容易出现两大问题,首先对于记忆性的知识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很难形成清晰的时空框架,而对于一些理解性的知识往往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弄懂弄通。
还有一部分考生审题意识不强,没看清题干就匆匆作答,而在读题过程中又往往在获取解读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方面比较弱,经常照材料摘抄原文。
等到了答题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杂乱无章,缺少一些答题技巧和规范的语言。
二、备考建议建议同学们在复习中注重主干知识、必备知识的掌握,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历史知识记忆的精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轮复习可以打破现有教材模块的体例,建立清晰的历史框架。
此外,全过卷大学建议多关注高频考点和时代热点,关于时代热点有几个建议,第一要关注体现社会战略性价值并且符合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热点,比如说“文明交流”“大国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第二就是要符合国家意识并且关注民生的热点,比如“党的执政能力”“体制改革”“社会公平”等。
第三还可以从体现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国家统一”“公民意识”“人民的力量”等。
再有一个就是周年热点,比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另外,史观和史学研究方法,也是高考近些年的一个考查趋势。
三、高考试卷整体概述(一)选择题布局采取“4+4+4”的模式,排列顺序大致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排列,政治、经济、思想三模块不分彼此杂糅在一起。
选择题的阶段布局大致如下:中国古代史4个,近现代史4个。
西方古代史1个,近现代3个。
就2018年的全国卷新课标2文综选择分布情况如下:24题(先秦的文明与社会转型),25题(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26题(唐宋变革),27题(明清社会转型),28题(千年未有之变局),29题(觉醒与探索),3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31题(共和国的年轮),32题(希腊罗马的辉煌),33题(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4题(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35题(战后的世界发展与演变1945以后)(二)主观题探讨(以2018年全国卷新课标2文综卷为例),非选择题在选择材料上一般控制在1200—1300左右,体现出设问减少、设问质量提高,减少阅读量、提高思考深刻,减少单一标准、增加多项标准等特点,41题出题着眼于选拔有时代意识、有社会担当、有问题解决能力的栋梁之材,一般立意宏大,与社会热点有所牵连,综合能力要求强;42题则是开放性试题,12分题年年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一、历史试题评述(一)总体评价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历史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规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与2018年相比,试题整体上延续了全国Ⅱ卷的风格,试卷结构相对稳定,难度基本持平。
试题继续本着“依据教材、基础着眼、能力立意”的原则,注重将历史元素与政治、经济、地理、文学等元素相结合,多维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
命题反映学科特点,体现课标精神,凸显较强的人文性、时代性。
(二)试题结构2019年全国Ⅱ卷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试卷结构如下:表一: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中外史的比重(必修部分)表二: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各模块内容比重(必修部分)从上述统计来看,必修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基本保持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略高。
在必修三个模块中,必修二经济模块的比重最高,达到43%,反映了命题对社会史的关注,也符合当今学术界注重社会史研究和高校历史专业注重社会史教学的实际。
相较于去年,必修三模块比重有所上升。
这一倾向,应当引起高中历史教学的关注。
(三)试题特点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导向,凸显全面发展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通过科学命题,构建试题情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
试题注重结合学科知识与高中生认知水平,考查考生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展示综合人文素质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水平。
如第26题以宋代诗歌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传统诗歌的鉴赏,将审美活动融入到试题的作答过程中,体味宋诗以理为诗的美学特点;29题通过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材料,考查“爱国觉悟”;46题通过二战期间中国战区设立的材料,渗透“家国情怀”。
评价ping ji ɑ高考作为国家的选拔性考试,其试题命制理应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素养,进而为高校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综观2019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的三套试题,其命题立意均体现出浓郁的“聚焦价值引领,强化学科育人”的时代特色。
深入分析2019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的这一命题立意,不仅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更有利于借助高考的反拨作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于中学历史的教学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拟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以下简称“2019年全国卷”)为例,简析其命题立意,并就此提出若干教学建议。
一、基于价值引领的命题立意分析素养立意是当前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9年全国卷尤其关注对“正确价值观念”的全面考查,这说明国家已将价值观念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命题专家希望通过高考引领考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深刻用意。
1.注重世界观、人生观的考查,引领考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关系到能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等重大问题。
2019年全国卷通过精选典型素材,设置问题情境,巧妙融入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内涵,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必备品格,引领考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2019年全国卷II 第46题讲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倡议与支持下,设立中国战区的史实。
而中国战区的设立,又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中国对日作战的能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2019高考文综全国Ⅰ卷历史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向,通过科学命题,突出体现家国情怀。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创设新情景新视角,结合制度与思想,充分考查考生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2018年相比,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6月8日,猿辅导高中历史教研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
具体来看,今年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1、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向,通过科学命题,突出体现家国情怀。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创设新情景新视角,结合制度与思想,充分考查考生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试题中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考查考生对人文精神和素养。
整体上试题延续了全国Ⅰ卷的风格,与2018年相比,试卷结构保持稳定,没有偏题怪题,在稳定中包含有适度的创新,突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同时,试题还承担了引导引导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等。
2、凸现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
强调必备知识,避免“偏、难、怪、深”。
整体而言,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中外文明、现代化历程和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制度、重大现象。
同时实现了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整体考查考生综合人文素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水平。
如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题干材料分别以表格和文字展示数据变化,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客观叙述历史事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一试卷分析整体分析:1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
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
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
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
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3.(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4.(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5.(4分)表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一试卷分析整体分析:1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
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
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
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
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评价与质量分析报告一、历史试题评述(一)总体评价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历史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规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与2018年相比,试题整体上延续了全国Ⅱ卷的风格,试卷结构相对稳定,难度基本持平。
试题继续本着“依据教材、基础着眼、能力立意”的原则,注重将历史元素与政治、经济、地理、文学等元素相结合,多维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
命题反映学科特点,体现课标精神,凸显较强的人文性、时代性。
(二)试题结构2019年全国Ⅱ卷文综卷历史部分的试卷结构如下:表一: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中外史的比重(必修部分)表二: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学科各模块内容比重(必修部分)从上述统计来看,必修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基本保持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略高。
在必修三个模块中,必修二经济模块的比重最高,达到43%,反映了命题对社会史的关注,也符合当今学术界注重社会史研究和高校历史专业注重社会史教学的实际。
相较于去年,必修三模块比重有所上升。
这一倾向,应当引起高中历史教学的关注。
(三)试题特点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导向,凸显全面发展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载体,通过科学命题,构建试题情景,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
试题注重结合学科知识与高中生认知水平,考查考生跨模块,跨学科整合不同能力和素养,展示综合人文素质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水平。
如第26题以宋代诗歌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传统诗歌的鉴赏,将审美活动融入到试题的作答过程中,体味宋诗以理为诗的美学特点;29题通过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材料,考查“爱国觉悟”;46题通过二战期间中国战区设立的材料,渗透“家国情怀”。
2019年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方法指导一、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难度适中,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
试题主要特点如下:(一)全面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深刻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今年的高考也是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深刻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考察如24题:《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试题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基本观点。
《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记载(社会意识)和农业、手工业(社会存在)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
时空观念考察如30题: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A项的分析:建交的条件、建交的步骤及其时机由自己、自主决定,A正确。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20-2021年备考
中
高
考
最
新
最
全
精
品
汇
编
(完美版)
2019年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试题整体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鲜明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健全高考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高考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方法,持续推进高考语文科内容改革,积极服务高校科学选才,积极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
1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六个下功夫”
1.1 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下功夫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牢筑考生精神底座。
如文科综合Ⅰ卷第29题以“革命”一词在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中出现的频率为切入口,引导考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
此外,试题注重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引导考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1题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1.2 在增强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方面下功夫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先贤的躬身垂范和客观史实启示考生,品德修养是需要一个人终身修炼的心灵成长与价值。
2019-2020 年高考历史部分全国文综一和详解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 .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解析] 答案B 汉武帝中“武”之意为威强睿德,武帝刘彻在位时曾三次出兵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界的威胁,是一位“尚武”的皇帝。
A 项嬴政自称始皇帝,C项唐太宗是庙号,D 项康熙是年号。
13.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B. 女皇当政,任用女官C. 扶植庶族,抑制士族D. 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解析] 答案C 注意对题中“实亦社会之革命”的分析。
武则天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使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
由此,庶族的地位开始上升。
17 世纪以来,中国的军队在组织、性质等方面几经转变。
回答14-17 题。
14.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 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C. 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D. 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解析] 答案D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斗争中,将女真人按军事组织形式进行编制,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的制度,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 ”这种军队组织形式(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B.使将不专兵, 妨碍军队作战C.造成兵归将有, 为近代军阀所承袭D.促进官兵平等, 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解析] 答案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中材料的分析理解。
由“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可知兵将之间的关系是隶属关系。
1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
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A.仿效近代军制编练 B .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D .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军官[ 解析] 答案A 新军之“新”就在于改习洋操,按照西方军制进行编练。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一试卷分析整体分析:1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
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
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
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
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用推恩令,打击地方诸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B项与题意无关;D项过于绝对。
26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文化。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唐朝具有尚武精神,唐玄宗重视安国保民,维护统治秩序。
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项与事实不符,“主流文化”仍是儒学;B项与题意无关;D项与题意不符。
27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明清的农产品的商品化。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明朝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
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项可以算一个次要因素:BC项与题意无关。
28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晚清一些知识分子打破重农抑商的传统,从事一些商业行为。
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误读材料,曲解题意;C项“抛弃”,错误;D项“主导”,错误。
29题,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因此,选择A。
【错误项分析】B项与题意时间不符;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与事实不符。
30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四运动后,这场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D项与题意不符;B项“扩大”,错误。
31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向苏联学习,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项误读材料,曲解题意;B项,“科教兴国”,1995年提出,与题意时间不符;C项“蔚然成风”,错误,50年代末中苏关系出现裂痕,与题意时间不符。
32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陪审法庭拥有司法权,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CD项过于绝对,错误。
33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劳动力原材料,投资设厂,资本输出。
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C项是次要因素;B项,“最早”,错误。
34题,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匠经验居多。
因此,选择A。
【错误项分析】BCD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35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艺流派。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材料表现的是现代主义流派。
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项是浪漫主义;BC项是现实主义。
41.(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42.略45.(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器”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46.(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47.(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备考建议1学生应理性看待考试分数,不应有心理包袱。
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才是上策。
2 重点回归考试大纲,认真总结错题和不能下笔的题,建立自己的错题库。
认真总结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3 认真研究近5年的真题,寻找真正高考的感觉。
4 准备5-10套高质量的模拟题,最好文综合卷定时练习。
5 答题妙法供参考:第一,平时练习争取选择题一分钟搞定,不能做出来的说明遇到知识盲点,做好记号,回头再做,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第二,选考题可以在拿到试卷后,开考前5分钟看看选考【重大历史改革】和【中外历史人物评价】,如果能够下笔的,等正式答题时先做到答题卡,再去做选择题。
天成老师小传天成者,字一十,号田野。
鄂承天府人,求学于蓉,耕于天朝近代史。
从事教学研究数十年,高三历史一线讲师。
常年深入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历年真题,不定期修订全国各地月考试题解析。
特别是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对高考大纲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了如指掌。
新课标高考2014年命中3道选择题(12分),1道主观题(25分)。
2017年,2018年选择题连续命中8道(32分),2019年高考,预测11道选择题,选修47题。
针对2020年高考,本人重新编订有《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提分纲要》,《2020年高考历史核心专题突破》;复习试题《2020年高考历史80分突破精编十套》,背诵秘籍《高考历史中外大事年表》。
第一次课,能够点中穴位,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授课方式,安排试题顺序。
敝人在教学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把枯燥的历史年代事件记忆变得有其科学性,生动有趣,变得直观浅显易懂,形象直观,语言风趣生动,从而尽快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高考知识点重点的掌握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发现,竟然很多孩子快高考了还不知道康熙,雍正的关系。
没什么,我会通过对比,联想等十多种方法,将高考考点相似,相反的等串讲在一起,让学生既了解史实,又能有效提分。
第三,答题技巧----得分宝典选择题六大技巧快速突破40分,分析题三大宝典提分技巧。
上过天成老师的课,半个小时后,大部分学生感慨到:哎,为何高一的时候,没有碰见天成老师。
天成老师一直践行“三有”教学:有趣(让学生听的下去),有效(确实帮助学生提分),有用(高考之后还能用的上这门知识)。
精神态度决定一切!同学,如果你对未来充满迷茫,我肯定能帮你突飞猛进。
本人将以自己的为高考而奋斗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一个人的人生必须成为一部奋斗史!这部奋斗史,可能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首先必须先感动自己!才能回报家人!本人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这也是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