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护理安全管理组织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各病区护士长、护理骨干及相关部门人员。
3. 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定期组织护理安全培训和教育;(3)开展护理安全自查和隐患排查;(4)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5)提出护理安全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护理安全管理内容1. 患者身份识别(1)在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2)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多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包括床号、姓名、住院日期等;(3)在给药、输液、输血等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4)使用手腕带、床头卡等工具,方便护士随时核对患者身份。
2. 手术安全(1)护士需在手术前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手术安全;(2)护士需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手术后与病房护士共同交接患者,确保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3. 用药安全(1)护士在给药前需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2)护士需在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给药后记录用药情况,包括患者反应、给药时间等。
4. 输血安全(1)护士需在输血前核对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2)护士需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护士需在输血后记录输血情况,包括患者反应、输血时间等。
5. 设备安全(1)护士需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护士需在给患者使用设备前,向患者解释设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护士需在患者使用设备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自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3. 建立护理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4.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5.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安全的认知。
一、目的为了确保手术室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保障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室及参与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职责分工1. 手术室主任负责手术室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手术室安全运行。
2. 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落实本制度,确保手术室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3. 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4. 手术室技术人员负责手术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消毒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手术室管理人员负责手术室物资管理、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四、手术室安全运行管理制度1. 手术患者管理(1)手术患者入室后,护士应详细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等,确保无误。
(2)患者手术前,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做好术前准备。
(3)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2. 手术器械及物品管理(1)手术器械及物品应按照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确保无菌操作。
(2)手术器械及物品应放置在指定位置,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清点。
(3)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准确无误。
3. 手术室环境管理(1)手术室应保持整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吸烟。
(2)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手术室应配备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4. 手术室人员管理(1)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穿戴手术服、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2)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 交接班制度(1)手术室实行交接班制度,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手术器械及物品准确无误。
(2)交接班内容包括手术患者信息、手术器械及物品、手术室环境等。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明确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内容和职责,制(修)定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应急预案标准并适时更新;制定落实手术患者年度安全目标。
2、手术室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手术安全核査、切口标识、患者身份识别、患者交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
4、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损伤。
5、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落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用药、输血出现差错。
6、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防止异物遗留于病人体腔,保证患者安全。
7、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手术室感染的风险。
8、手术室使用仪器设备应当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规范,防止意外造成患者损伤。
9、做好手术、麻醉意外抢救应急预案,确保抢救设备、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0、注意环境安全,妥善保管和安全使用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气体等,做好火灾防范与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确保人人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11、监督手术团队人员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手术。
12、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医疗、护理文书。
13、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保存、登记、送检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14、营造积极的医疗安全文化,将构建手术患者安全文化纳入科室发展建设总体目标,统筹规划,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
15、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水平,为患者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6、鼓励患者参与自身的安全活动,加强医患合作,引导患者及家属主动咨询和报告自身情况。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患者安全是医院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由于手术风险较大,因此进行手术前必需进行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一、手术前的安全检查手术前安全检查是保障患者安全的紧要环节之一、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检查是否有其他疾病、血压、血糖、血常规等指标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并制作病历和诊断。
同时患者还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便对手术的情况和风险有所了解,并在手术前进行麻醉评估。
二、手术室的标准化管理手术室是手术过程中的关键场所,因此要求严格的手术室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手术室标准化管理包括依照手术室规范进行必要的手术室准备。
手术室应依照卫生部顶层设计规范建设,对于门、窗、地面、墙壁等要求干净卫生,设备检查后符合手术要求,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等。
同时,手术室还应依据手术类别和手术难易程度配备相应的器械和药品。
三、手术中的安全管理手术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措施特别多,因此在手术中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共同协作进行。
安全管理包括麻醉安全、手术规范、器械消毒、操作规范及药品管理等。
操作过程中要适时通报手术进度,注意眼神沟通和口头沟通。
四、手术后的安全检查手术完毕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察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进行病情记录、生命体征监测、照料术后伤口及患者的康复宣教等等。
同时紧密关注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术后情况的评估供给牢靠数据。
总之,手术管理一直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难点问题之一,而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是其中非常紧要的一环。
订立好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手术安全管理流程,能够在保障患者身体安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_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_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为落实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应制定规范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各种操作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接送病人,术中器械、敷料、缝针等都要经三人三次核对无误。
二、各项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按操作规程完成各项工作。
三、毒、麻、限剧性药品的标志明确,专人专柜保管。
四、易燃、易爆物品、药品定位存放。
五、手术室电源、贵重物品等交接班,手术间设备检查无误,手术后关闭各种电源。
六、消防设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灭火器材等要定位存放。
七、节日、夜间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手术室,关好门窗,外大门上锁,如有紧急情况与部值班取得联系。
八、发生意外情况向护士长及院办报告及时解决。
九、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释,尽量保持与手术医生一致,必要时让主管医生解释,对病人的态度要和蔼。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篇21.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2.定期进行手术室护士安全培训,组织学习有关的安全知识,宣传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熟知应急灯、灭火器的放置地点,要求人人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安全通道及安全门的使用方法。
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特、防爆工作。
3.加强消防器材和安全设置的使用管理,始终保持手术室消防器械、安全门灯设置完好无损,保证安全通道畅通,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疏散病人,安全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4.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停止洁净空调系统运转,切断电源及易燃气体通路,组织灭火及疏散人员。
5.专人专职保养维修室内电气设备,手术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检修,专人负责,保证性能良好。
6.使用各种气体时,应严格查对气体插孔是否正确,用毕及时拔下。
7.定期检查和维护平车,安全运输病人,搬运时动作轻巧、规范,防治病人坠床。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手术室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规范手术室的管理行为,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手术室及相关临床科室,包含手术室工作人员、患者和来访人员。
第三条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防备为主,科学管理,全员参加。
第二章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要求第四条安全管理责任1.手术室患者安全是手术室的首要任务,手术室负责人要重视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2.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由患者安全委员会负责并监督执行。
第五条手术室患者安全培训1.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了解患者安全管理政策、规定和应急处理流程,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手术室患者安全意识教育应定期进行,加强全部手术室工作人员对患者安全的重视和认知。
第六条手术室患者安全风险评估1.手术室负责人应组织开展手术室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发现潜在不安全并采取相应措施。
2.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掌握患者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评估手术项目的风险,并订立相应的防备措施。
第七条手术室患者安全手术核查1.手术室患者安全手术核查应包含手术室工作人员、患者及手术用具的核对。
2.手术室负责人应订立手术室患者安全手术核查操作规程,明确核查的内容和步骤,并进行定期评估和培训。
第八条手术室感染掌控1.手术室应订立和执行感染掌控制度,包含消毒、无菌操作、废物处理等环节,以降低手术室感染率。
2.手术室负责人要保证手术器械的无菌度和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定期检测和改进手术室的感染掌控措施。
第九条手术室安全设施和急救设备1.手术室应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设施和急救设备,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2.手术室负责人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组织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手术室各项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条手术室患者安全事件的管理和报告1.手术室工作人员发现或接到患者安全事件的情况,应及时上报给手术室负责人,并依照规定进行记录和处理。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手术室的安全运行,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手术室。
第三条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手术室应配备合格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麻醉师、手术助理等。
第五条手术室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执业证书,且需经过培训,并定期参加进修学习,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第六条手术室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不得违规操作或泄露患者隐私。
第七条手术室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遵守卫生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不得患有传染性疾病。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八条手术室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手术设备和器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能。
第九条手术室设备和器械应定期进行检测、校准和维修,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手术室设备和器械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消毒处理,并留有相关记录。
第十一条手术室设备和器械应分类存放,并定期清洁、消毒和检查,保持清洁、整齐和完好。
第四章感染管理第十二条手术室严格实行无菌操作,保证手术无菌环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第十三条手术室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无菌隔离衣、帽子、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
第十四条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化。
第十五条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第五章废物管理第十六条手术室应设立专门的废物容器,分类存放医疗废物和普通废弃物。
第十七条手术室废物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包装和封装,防止二次污染和传播。
第十八条手术室废物应定期清理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废物安全处理。
第六章灭火和安全应急第十九条手术室应配备灭火器材和自动报警设备,确保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十条手术室人员应进行灭火和急救培训,掌握灭火和急救技能,做好安全应急准备。
一、目的为确保手术室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手术室患者。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手术室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 手术室主任负责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3. 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具体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
四、术前管理1. 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掌握手术指征,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 病房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
3. 术前访视: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提前到病区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
4. 严格执行手术通知单制度,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与手术室电脑预约。
五、术中管理1. 严格执行五查十八对制度,确保手术病人信息准确无误。
2. 落实三不交接制度,即:病人未清醒不交接、病人未完全清醒不交接、病人未达到手术要求不交接。
3. 严格执行三人三次清点及五数制度,确保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齐全。
4. 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
5.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执行输血制度。
6. 病人入室后有专人守护,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做到四定、三及时、五到位。
六、术后管理1. 严格执行手术病人回病房制度,确保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2. 术后护士做好病人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3. 严格执行出院管理制度,确保病人安全出院。
七、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定期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3.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手术室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手术是现代医学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手术过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人员,因此手术患者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手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手术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实施情况,协调解决手术安全相关问题。
2. 设立手术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手术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收集、整理、分析手术安全相关信息,组织培训、考核等。
3. 各手术科室设立手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手术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手术安全措施,监督实施情况,处理本科室手术安全事件等。
三、手术安全管理制度1. 术前评估制度(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3)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手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术中监测制度(1)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手术感染。
3. 术后管理制度(1)术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2)制定术后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3)做好术后随访工作,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患者反馈的问题。
4. 手术室管理制度(1)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条件。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手术感染。
(3)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熟练掌握手术室设备的使用。
5. 手术器械管理制度(1)手术器械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灭菌,保证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
(2)建立手术器械的追溯制度,确保手术器械的可追溯性。
(3)合理配置手术器械,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培训与考核1. 对手术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手术安全意识。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是目前治疗疾病的常规方法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安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纷纷建立了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就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制度的宗旨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严格控制手术风险,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具体来说,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确定手术方案。
同时,医生应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检查手术室设备的完好性,并确保手术室的耗材和药品齐全。
2.手术操作规范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应遵守标准的手术操作规范,实施严密的手术操作流程。
同时,医生应注意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如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和感染等。
在手术结束后,医生应确认手术效果,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也是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重点。
医护人员应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注意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感染风险。
针对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应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4.手术质量控制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从多个角度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
可以通过实施手术效果评估、术后随访、医疗纠纷处理等措施来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
制度的实施要求各医疗机构落实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具体要求如下:1.建立相关制度各医疗机构应制定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医院管理制度中,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对于手术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要求进行相关的手术安全培训和技能考核,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3.加强设备维护手术室设备是手术安全的关键之一,要求医院加强手术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手术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能够满足手术需求。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范与流程。
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面临着较高的风险,需要医务人员全面、综合地进行管理和保障,以防止手术风险和手术事故的发生。
下面,本文将从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制度设置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论述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性手术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的医疗操作,任何一环节的疏忽或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手术不成功、患者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等。
因此,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科学规范手术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可避免手术中出现的危险和错误情况,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二、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设置1.制度建设: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制定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制度应包括手术前后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前准备,手术间环境的卫生消毒,手术器械和材料的消毒和质量监控,手术中的安全操作和风险防范,术后的监测和护理,手术并发症和事故的应对和处理等方面。
2.实施流程:医务人员应按照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手术相关的各项操作流程。
包括手术前的患者评估和手术安全核查,手术过程中的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围手术期的体征和监测,手术器械和材料的准备和核查,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准备,手术室交接和安全赋值等步骤。
每个环节都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要求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3.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手术患者安全管理评估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手术患者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通过定期的安全评估和随机抽查,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三、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手术前的风险评估: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诊断和既往病史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手术方案和风险等级,为手术的安排和实施提供依据。
外科病人的安全管理外科病人的安全管理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
手术室作为医院特殊诊疗科室,具有工作复杂,医疗风险性大的特点,手术中的小错误可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造成伤残或危及生命。
手术护理风险贯穿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各个环节,手术室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为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因此,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病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手术室安全管理概述二、手术室常见安全隐患的安全管理措施现有安全隐患 :(1)接错病人,手术部位错误,患者紧张;(2)术中物品、器械不足和质量不良造成意外;(3)遗留物品于患者体腔;(4)无菌操作不严格造成切口感染;(5)术中过敏、液路不畅,用错药和输错血;(6)四肢手术时为了止血,长期给患者使用止血带会导致患者肢体缺血甚至坏死,摔伤和碰伤患者,压伤,术中患者灼伤;(7)标本丢失和损坏;(8)抢救病人记录不完善;(9)手术患者护送不当,遗留物品于手术室;(10)手术室消毒和手术包灭菌不严格.一、接送病人安全管理措施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收患者前,根据科室楼层对手术通知单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验证后在操作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当患者移动时,注意保持推车的一侧靠近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患者安全护理缺陷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是运用多学科成就,集中为各手术专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因此,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1.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
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
1.1易发生护理缺陷的环节:①接送病人、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要认真核对;②患者的移动及运送,手术体位的摆放,止血带的应用,电刀的使用等易损伤皮肤或肢体,跌倒,出现压疮或IV受压,皮肤灼伤等;③术前物品器械准备不充分易忙乱出现差错和事故;④清点环节: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的清点,自动腹撑上螺丝钉的检查等均应认真,以免遗留体腔;⑤执行口头医嘱、输血登记查对,治疗用药等要复述或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⑥标本的保存、送检失误,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诊断,延误治疗;⑦沟通与纠纷。
1.2易发生护理缺陷的人群:实习学生、进修人员,要加强培训,带教工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
有情绪的人要给予特别注意。
根据性格的不同适宜安排工作。
1.3易发生护理缺陷的时机:抢救、交接班前后,中、午、夜班,手术超长,复杂手术,新开展的技术,手术,多科参与,人际矛盾,转科,节假日等属护理风险高发时间段。
要特别慎重,以免发生差错。
2管理
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虽然很多,但重要的是管理者管理不严。
2.1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
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消灭事故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章立制,使管理有章可循,质量评价有量化标准,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是确保安全的关键环节。
2.2警钟长鸣,强化安全意识。
思想认识的提高是素质提高、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因此,安全教育要经常、及时、反复进行。
如定期组织学习常规制度,同时不断讲解教训,分析因手术期护理缺陷发生的规律、特点。
2.3抓好制度落实,加强防范措施。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接病人查、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手术部位,并做好记录。
(2)做到四到位制度: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3)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建立使用腕带识别标示。
(4)提高用药安全:毒、剧、麻醉药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执行时有严格核对程序。
(5)建立与完善有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间、医患间的有效沟通。
2.4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隐患、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制定新的修改意见和实施办法。
2.5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素质:通过培训学习,强化和弥补专科业务技术的不足,并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及学术交流,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应急能力,才能把好安全的技术环节关。
2.6处理缺陷问题:首先分清主观与客观因素,分别给予教育、培训、改善,对发现的差错、缺陷与奖惩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