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十年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20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厚度约达20千米。
二、何为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哪些?p386
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三、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p426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机制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原因。如在植物-----兔子------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植物增加------兔子增加----狼增加------兔子减少-------狼减少。这两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四、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p420
由于物质与能量在食物链中得传递遵循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高营养级的生物为获取足够的能量,就必须扩大取食范围。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p440
1、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一个能量与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六、为什么自然界食物链通产一般不超过五个环节?
通常一般最多有五个环节,由于物质与能量在沿食物链得传递中,不断地消耗减少,通常从一个环节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的物质与能量中有前面的10%。经过五个环节的传递,物质与能量几乎完全消耗光了。因此,一般难以超过五个环节。
七、种群:生物学家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2010)p398
八、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p445(2002)
1、生物成分发生明显变化。
2、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3、一个物质和能量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4、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5、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6、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作用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2、食物链简化。
3、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
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
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九、试述生物种群和群落的主要特征?p398 (2008)
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定空间内某种生物个体的总数称为种群的数目,而单位空间或面积内个体数目称为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和密度随物种的繁殖特性、年龄结构、性别比,种内以及种间竞争,环境条件而变化。
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种群是异龄种群,可以将年龄结构区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3、群体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一般把群体个体的水平分布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成群分布、均匀分布。
4、出生率和死亡率。
5、种群增长。若在一个空间和资源都非常充足的环境里,种群的增长接近J型,当然这是理论状态下的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自然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限制生物增长的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后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整体接近S型增长。
6、种内关系。生物
种群内相互关系很复杂,变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竞争、领域性和婚配制度等。
1、种群组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因此种群成分是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首要特征。据研究,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减少;低纬度高山区,随海拔增高,物种多样性降低;淡水或者海洋中,随水深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
2、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群落的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的外部总体相貌。其中植物群落的相貌主要受优势植物生长形态决定。
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由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渍化程度差异、光照条件及动物活动而产生。群落的生态结构,层片是群落生态结构单元。
4、群落环境。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通过植物枝叶的遮阴和挡风,根系不断分泌有机化合物,枯枝落叶覆盖地面减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动物活动不断改造原来物理环境,使群落内部形成了不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成为群落环境。
5、生物群落的动态。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群落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季相更替、群落生产力、生物量、植物体中的营养成分和群落环境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群落生物演替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6、群落的分类。一般只陆地植被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分类单位:植被型、群系、群丛。
十、简述或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考了很多次)p426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经常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而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负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馈现象即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机构与功能之间。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破坏不严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恢复稳定状态。而正反馈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即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或外界因素干扰时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强了因素的干扰和引起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具有反馈功能,但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压力过大超过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阙值时,自我调节能力将受到限制甚至消失。此时,生态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十一、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p447)
2002年真题
一、简述沉积建造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p55)
1、地槽型建造。主要有海相地层组成,厚度很大,物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
是产生于强烈构造下降区的建造。岩浆岩和火山岩碎屑分布较广泛。
2、地台型建造。以陆相沉积碎屑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
度较小的地台上建造。岩浆岩分布也较少。
3、过渡型建造。兼有地槽型和地台型建造的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分
布广泛,海相沉积只见于剖面下部。
二、简述岩浆岩的常见结构?(p49)
常见的岩浆岩结构有:喷出熔岩因快速冷却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玻璃质结构。熔岩冷
却较慢形成的隐晶质结构。岩浆在底下缓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的显晶质结构,又分
细粒、中粒、粗粒和伟晶结构;冷却速度先慢后快,先形成粗大晶体即斑晶,后形
成细粒或微粒晶体即基质从而形成的斑状结构。
三、简述极地气团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团分布特点及其控制下的主要天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