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下列诗句:从这些诗句中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陶渊明?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拟古九首》之八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咏荆轲》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五
注:骞[ qiān ]飞起; 翮[ hé ]鸟的翅膀; 翥[ zhù ]鸟向上)
陶 渊 明 的 归 田 , 既 非 为 了 虚 浮 的 隐 居 高 名 , 也非 为 了 世 俗 的 道 德 忠义 , 只 是 为 了 在 ‘ 大 伪 斯 兴 ’ 的 此 一 人世 , 保 全 其一 分 质 性 自 然 的 “真 我 ” 。 ——叶嘉莹《 从 “ 豪华 落 尽 见 真淳 ” — 论 陶 渊 明 之 “ 任 真 ” 与 “ 固 穷 ” 》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 ——《五柳先生传》
(1)诗人的现实生活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他把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居室简陋,艰难潦倒。
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热爱自由的田园生活,所以对官场不留恋,面对困顿的生活不抱怨现实。他隐去现实的艰难和潦倒,写出了心中美好的田园生活。所谓 “诗言志”,古人写诗抒发自己的志向,正是表达了自己的追求,这也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
探究归隐诗的文化意义
1、归隐也意味着退避。你认为诗人退避了什么?你如何评价诗人的退避?
退避了俗世的污染,尘网的羁绊,樊笼的束缚;但也退避了担当和奉献。陶渊明曾几仕几隐,充分说明了他心中从来没有忘却出仕的想法,但是当时的官场生态,与他的个性、人格实在存在着太大的冲突,所以最终才选择放弃理想,回归山林。
①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四句是近景,从住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