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感染
- 格式:ppt
- 大小:11.05 MB
- 文档页数:60
《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查房》一、疾病概述颌面间隙感染是指颌面周围潜在间隙发生的化脓性炎症。
这些间隙包括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等。
颌面间隙感染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损伤性感染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颌面间隙感染可扩散至邻近间隙,甚至引起全身严重并发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牙源性感染- 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体牙髓疾病是颌面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因。
细菌通过牙髓腔、根尖孔等途径扩散至周围间隙,引起感染。
- 例如,一位患者因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牙髓坏死,细菌感染扩散至根尖周围组织,进而引起咬肌间隙感染。
2. 腺源性感染- 儿童的颌面间隙感染多由腺源性感染引起。
常见的感染源有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细菌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颌面间隙。
- 例如,一个小孩因患扁桃体炎,炎症扩散至颌下间隙,引起颌下间隙感染。
3. 损伤性感染- 颌面外伤、拔牙等操作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或伤口处理不当,容易引起颌面间隙感染。
- 例如,一位患者在拔牙后,伤口未得到妥善处理,导致细菌侵入,引发翼下颌间隙感染。
4. 血源性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疖、痈等,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颌面间隙,引起感染。
- 例如,一位患者患有腿部疖肿,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颌面,导致颞下间隙感染。
三、临床表现1. 局部症状- 疼痛:感染部位出现明显的疼痛,疼痛程度因感染的严重程度而异。
疼痛可呈持续性胀痛或跳痛,患者常难以忍受。
- 肿胀:感染间隙周围组织出现肿胀,皮肤发红、发亮,触之有硬结。
随着病情的发展,肿胀可逐渐加重,范围扩大。
- 张口受限:由于感染累及咀嚼肌等组织,患者会出现张口受限的症状。
张口度逐渐减小,严重时甚至无法张口。
- 压痛:在感染部位可触及明显的压痛,按压时疼痛加剧。
2. 全身症状- 发热: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
发热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所致。
- 乏力、食欲不振: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也称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散性化脓性炎症。
如感染局限则称为脓肿。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各类型的间隙感染,其中包括眶下间隙、颊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下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咽旁前间隙。
本指南不适用口腔颌面部重症、复杂的多间隙感染。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全身反应:轻症者全身无明显反应,重症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
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休克、脓毒血症时,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2.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皮温高,皮肤紧张发亮、触之发硬、有压痛,可有可凹陷性水肿或波动感。
并伴功能障碍,如开口或吞咽困难、呼吸道梗阻等。
(二)专科检查检查可发现感染的典型表现: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
感染中心区域可出现可凹陷性水肿;若脓肿形成,可触及波动感。
可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如果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三)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平片检查:标准牙片可以显示患牙牙体、根尖周、牙周的情况。
曲面体层片对于病灶牙的定位很有帮助,并对颌骨骨髓炎病变范围、破坏程度或形成死骨的部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CT和MRI检查:脓腔在增强CT上显示为环状增强影像,而脓腔内部则显示为密度较低区域。
与螺旋CT相比,锥形束CT成像较快且辐射剂量更小,也可用于感染的检查。
但锥形束CT对骨和牙齿等高密度组织显像较好,而对于软组织感染性病变的显像较差。
MRI检查可对深部脓肿进行较好的诊断,但其对骨骼和牙齿等结构的显示不如螺旋CT。
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确定是否存在脓肿,但适用于较为浅表的脓肿。
此外,超声还可以引导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手术。
2.实验室检查在炎症的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比率增高。
在重度感染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之后,白细胞计数可无明显增加,但有核左移及中毒性颗粒出现。
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常规一、定义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是指颌面部筋膜间隙的感染。
二、局部症状与体征:炎症区域出现红、肿、热、痛的体征,病变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
炎症区可出现功能障碍、引流区淋巴结肿痛等。
三、护理问题(一)疼痛与炎症有关。
(二)体温过高与炎症有关。
(三)体液过多与炎症导致的水肿有关。
(四)低效型呼吸型态与水肿导致咽腔缩、压迫气管有关。
(五)窒息与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有关。
(六)有感染的危险与炎症导致败血症、脑脓肿有关。
(七)活动无耐力与炎症导致的乏力有关。
(八)焦虑与担心预后有关。
(九)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张口受限、咀嚼不利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急性期感染严重者应卧床休息,注意静养。
尽量少说话。
减少活动,避免不良刺激。
(二)饮食:多饮水,给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张口受限者采用吸管进食。
(三)病情观察: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局部切开引流者,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指导应用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准确按医嘱用药。
(五)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计划,减轻紧张情绪,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消除焦虑感。
五健康宣教(一)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
(三)每半年进行次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