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数据库应用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7
《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适应专业:计算机各专业。
2.课程说明:课程由SQL Server和数据库原理两部分组成,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原理的相关理论,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开发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采用以SQL Server为主线,将数据库原理的相关理论融入到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的实际应用当中的教学方式。
具体内容包括SQL Server 2000的SQL Server 2000系统的安装,Transact-SQL语言,数据库、表、索引、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建立,数据库的复制和恢复,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维护以及数据库原理的数据库基础知识,关系数据库规范设计,关系运算,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库并发控制等相关内容。
3.教学目标: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相关理论,熟练操作SQL Server。
4.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前期课程《数据库基础与Access》,后续课程《数据库开发与PowerBuilder》。
5.学时:64学时。
(二)教学内容1.SQL Server基础(1)SQL Server安装➢了解SQL Server 版本➢了解SQL Server 2000软硬件平台➢掌握SQL Server 2000的定制安装(2)SQL Server组件➢掌握SQL Server 2000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组件的基本操作➢了解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导入和导出数据、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事件探查器、在IIS中配置SQL XML支持以及联机丛书组件的基本操作2.数据库管理(1)建立数据库➢掌握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创建方法(2)数据库构成➢掌握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构成(3)数据库原理(一)数据库基础知识➢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相关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概念及方法3.表管理(1)建立表结构➢了解表的概念➢掌握表结构的建立方法(2)编辑数据➢掌握表数据的编辑方法(3)数据库原理(二)数据库规范化设计➢了解数据模型及相关概念➢掌握关系模型及相关概念➢了解关系模式的规范化问题➢掌握函数依赖的相关概念➢掌握属性集闭包的概念及计算➢掌握1NF、2NF、3NF的概念及判断4.Transact-SQL程序设计(1)Transact-SQL基础➢了解SQL语言、Transact-SQL语言➢了解Transact-SQL语言的构成➢掌握批处理定义、块定义语句及注释、输出语句➢了解Transact-SQL语言的数据类型➢掌握Transact-SQL语言的变量➢掌握Transact-SQL语言的运算符、函数(2)流程控制语句➢掌握定义语句块语句➢掌握条件语句与循环语句➢了解转移、等待、返回语句(3)脚本文件➢了解脚本文件的概念和使用➢掌握脚本文件的使用方法➢了解osql实用程序5.数据检索(1)基本查询语句➢掌握基本SELECT语句构造(2)SELECT高级应用➢掌握联接查询语句构造➢掌握子查询语句构造➢掌握集合查询语句构造➢掌握生成新表查询语句构造➢掌握嵌入式SQL语句构造(3)数据库原理(三)关系代数➢了解关系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关系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掌握关系代数表达式的构造➢掌握关系代数表达式和SELECT语句的转换6.索引、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设计(1)索引➢了解索引的概念➢掌握索引的创建方法(2)视图➢了解视图的概念➢掌握视图的创建和使用方法(3)存储过程➢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和使用方法➢了解游标的概念➢掌握游标的创建和使用方法(4)触发器➢掌握触发器的概念和创建方法(5)数据库原理(四)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数据独立性7.数据库数据的复制及恢复(1)分离附加数据库➢掌握数据库的分离方法➢掌握数据库的附加方法(2)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掌握数据库的备份方法➢掌握数据库的还原方法(3)数据库数据导入和导出➢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与其他数据文件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方法8.数据安全性维护(1)登录账户管理➢了解SQL Server的认证模式➢掌握SQL Server登录账户的创建方法(2)用户管理➢了解SQL Server用户的概念➢掌握SQL Server用户的创建方法(3)角色管理➢了解SQL Server角色的概念➢掌握SQL Server角色的设置方法(4)权限管理➢了解SQL Server权限的概念➢掌握SQL Server权限的设置方法9.数据完整性维护(1)事务➢了解数据完整性的概念➢了解事务的概念、性质➢掌握显式事务、隐式事务、自动事务、分布式事务的定义和使用(2)锁➢了解锁的概念、类型及粒度➢掌握锁信息的检索方法(3)错误处理➢了解错误处理的概念➢了解错误的捕获和处理方法(4)数据库原理(五)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了解事务并发控制的概念➢了解封锁的概念及封锁协议➢了解活锁和死锁的概念(三)课时分配表(四)教材《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壮志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数据库应用》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适应专业:计算机各专业。
数据库应用(Database Application)课程代码:06410026学分:3.0学时:6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上机学时:32 )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工业工程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第5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数据库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课程主要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以及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课程目标2: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课程目标3: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课程目标4: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和控制。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 数据库系统概述;2. 数据模型;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二)教学要求1. 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常用的数据模型;2.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和数据库系统的结构;3. 掌握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数据模型的组成。
(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据模型。
2. 难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一)课程内容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2. 关系操作;3. 关系的完整性;4.关系代数。
(二)教学要求1. 了解关系模式、关系操作、关系数据语言;2. 理解关系的性质,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3. 掌握关系模型的组成,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
(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关系模型的组成。
2. 难点参照完整性。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课程内容1. SQL概述;2. 学生-课程数据库;3. 数据定义;4. 数据查询;5. 数据更新。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关系数据库是当今数据库技术的主流,本课程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全面概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内容覆盖了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和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模型的组成和分类、关系模型、SQL语言(含数据库完整性的实现)、索引和视图、数据库安全性、事务的并发控制和恢复、规范化设计理论、ER模型和数据库设计等。
面对21世纪互联网应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和巨大点击量,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助推了更注重大数据存储和高并发交互响应的NoSQL数据库技术的诞生。
本课程概要介绍NoSQL数据库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存储模式、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处理技术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也是一切信息系统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在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同时,结合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14和MongoDB)对照讲述数据库的基本技术与应用。
通过Python数据处理技术的学习,训练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2、掌握SQL语言查询和编程的基本技术,具备SQL语言编程能力;3、掌握一个典型的RDBMS(如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性管理、事务并发控制以及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技能;4、掌握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和ER模型基本方法,具备独立思考设计数据库的能力;5、初步掌握使用Python语言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6、初步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能够阅读并理解数据库相关文献,不断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从而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大型数据库》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2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大型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类(包括软件、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各专业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要求和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讲授数据库的设计方法、管理方法以及程序设计的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数据库的管理及设计。
三、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使学生掌握C/S模式下程序设计的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方法,能熟练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管理,能够开发出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通过系统的安装、配置和运行工作,以及程序的开发,根据实验报告来考核学生实验课成绩。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数据库原理及开发SQL Server + PowerBuilder》,李建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SQL Server实用简明教程》,闪四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合计20学时实验一Sql Server2000的安装、注册和配置(2学时)(一)实验目的1、准备和完成Microsoft SQL Server 的安装2、了解SQL Server 2000系统的相关服务及常用工具(二)实验内容1、安装前的准备2、安装SQL Server3、启动MS SQL Server服务。
4、浏览master数据库结构。
5、浏览pubs数据库结构。
6、练习使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工具设置常用的服务器选项(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1、装有Microsoft SQL Server的计算机且操作系统为Windows NT或windows 9.x。
2、每人一机(四)实验室名称:计算机实验室(五)实验报告:1、实验各项内容实现的过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英文名称:Database Principles课程性质:专业教育总学时: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库应用》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是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管理基础技术。
该课程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保密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和实现数据库及数据库应用程序。
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为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扎实地掌握数据库基本理论和开发技能的基础上,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工作中的数据处理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专业知识,适应工作的需要。
同时,在数据库安全机制环节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为构建符合信息安全要求的系统储备有关知识。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设计方法;(2)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管理机制;(3)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技巧和方法;(4)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机制和措施。
二、教学说明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主线,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特点,修订本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包括两条主线:一条从数据库原理的特性出发,介绍数据库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的安全保护策略等;另一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SQL语言、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技术、相关的DBMS的操作等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两条主线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理论主线为应用主线提供严格的理论支持,应用主线为理论主线提供实验演示平台和素材。
教学既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又使学生全面掌握数据库的实际应用,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熟练使用、维护,进而分析、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目的,为将来从事信息化研究开发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技术》教学大纲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技术》一、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1.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它不仅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而且已成为其他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
2.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计算机科学各领域及有关的应用软件都要用到数据库。
无论哪一类专业都要面对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的问题,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量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各专业开发本领域的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需求有增无减。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适应当前形势发展,提高大学生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设置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和利用的意识与能力,对部分学生要求具备专业领域中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力(较高要求)。
本课程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数据库软件,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从课程性质上讲,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技术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的教学要求是: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形成、目前的状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掌握关系数据库基础理论,包括关系运算理论和关系规范理论;熟练掌握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基本使用;熟练掌握SQL Server软件的基本使用;熟练掌握各种数据库对象的基本操作;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学会使用一些流行工具和编程接口访问数据库。
3.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数据库原理与实践,全面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数据库设计和发展趋向,通过学习学生可掌握如何检索数据,并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二部分为关系数据库理论。
第三部分介绍SQL的理论与应用。
第四部分为数据库开发。
二、各章学时分配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技术课程的学分数为4学分,教学总学时数为8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课64学时,周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考试在第6学期。
《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面向SQL Server DBA、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维护人员就业岗位,培养学生会安装和配置SQL Server;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能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增、删、改和查询操作;会对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日常的管理与维护。
前续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动态WEB技术()》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如下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1.会安装和配置SQL Server2.会使用图形界面和脚本两种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并保证数据完整性3.熟练使用Transact-SQL进行简单编程4.会对SQL Server进行安全管理5.会对SQL Server 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6.具有规范的企业编程风格和习惯、良好的排查程序错误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作和学习能力8.熟悉课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三、教学环境稳定的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上网。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配置:WIN2000 Server操作系统、SQL Server 企业版数据库、IIS、Visual Studio 2005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1、“学生选课系统”实例贯穿全过程2、采用“问题牵引”,解决问题过程就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课件),教师现场编程4、注重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能力5、教学过程中引入专业词汇,使学生熟悉课程中涉及的专业词汇六、教材、课程网站及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及应用》(第4版),徐人凤、曾建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及应用》(第3版),徐人凤、曾建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
一、教学大纲模板二、教学建议与学时分配以下是针对研究生教学的教学建议,以及总学时为50~60学时情况下的学时分配建议。
第1部分数据库系统基础第1章 1.1~1.3节,重点教授,分配4~6学时(2~3次课)。
【1.4节是发展综述,难度偏大,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消化。
建议跳过不讲,等课程讲授快结束时,再建议学生自己阅读。
通过该部分内容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梳理数据库系统知识脉络、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动向。
】第2章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的基础,不是高级数据库系统教学的重点。
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以前未学过“数据库系统初级或入门”课程的同学,应特别向他们强调认真阅读该部分,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
如果学时比较紧张,这章可以不讲。
如学时比较宽松,也可以安排1次课(2个学时),快速过一下,重点梳理一下其中重要核心概念和相关基本知识。
第3章“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系统应用的基础,也不是高级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建议以学生自学阅读为主。
但本章知识对实际应用(实际应用系统数据库设计)非常重要。
如教学学时允许,也可安排2~4个学时,重点梳理一下知识体系、一些重要核心概念,侧重介绍以下难度相对较大的“关系模式求精和规范化部分”。
第2部分关系数据库系统实现本部分共包括7章,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点,建议学时分配如下:第4章“数据存储与组织管理”。
4~6学时第5章“数据库索引技术”8~10学时第6章“关系操作符号赋值”8~10学时第7章“查询处理与优化”8~10学时第8章“事务并发控制”4~6学时第9章“数据库恢复技术”3~4学时第3部分对象数据库和Web数据库本部分共包括2章,偏重于提供简明且翔实丰富的相关主题知识,知识信息量大且相对完整。
建议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自学阅读。
第10章“对象数据库”第11章“Web数据库”第4部分其他高级主题部分本部分共包括3章,也是教学可选部分,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自学阅读。
大型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2. 学生能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 学生能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原则,明确事务处理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库设计方法,独立完成小型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数据库优化和故障处理的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养成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数据库应用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数据库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大型数据库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库概述2.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库设计方法3. SQL语言: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事务处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SQL语言4. 数据库安全性与一致性:用户权限管理、事务管理、并发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库安全性与一致性5. 数据库性能优化:索引、分区、存储过程、触发器。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库性能优化6. 故障处理与恢复:数据库故障类型、备份与恢复策略。
教材章节:第六章 故障处理与恢复7. 大型数据库应用实例: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大型数据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数据库理论够用便可,重要的是掌握数据库领域内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应把培养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比较系统、完整地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适当介绍当今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是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操作、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最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数据库程序设计习惯,具备用数据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课程目标1:数据库设计1.1 数据系统的概述1.2 数据模型1.3 关系型数据设计课程目标2:SQL数据库系统的使用2.1 SQL Server 2012基本知识2.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3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2.4 数据库查询2.5 T-SQL编程2.6 视图和索引2.7 存储过程和2.8 事务与并发控制2.9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2.10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五号宋体)(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数据库的体系结构2.教学重难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大型数据库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228Z10课程名称(中/英文):大型数据库技术/Large Scale DataBase Technology课程类别:选修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数据库原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ORACLE经典教程,百度百科2.秦靖,刘存勇.程序员书库:Oracle从入门到精通(视频实战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7-1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进一步提高对大型数据库技术的理解及提高基于大型数据库系统环境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后台编程高手或ORACLE的DBA。
对实际从事基于大型数据库系统的程序开发有较好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为实际参与大型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积累。
在从事大型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时,能对采用什么样的DBMS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对后台程序的结构及前台的开发工具也能给出自己的主意。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本课程是数据库系列课程之一,也是综合编程训练的主要技术课程,共32学时,含讲课22学时,上机10学时。
课程是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相结合、重在实际应用技术的掌握,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练,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课外时间自己做实验。
最终不但要求掌握基于大型数据库环境如Oracle的基于SQL编程与基于PL/SQL的编程,还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及并发控制的实现技术,并掌握数据库的维护与性能调优等实际应用技术。
上课时老师需要边讲演示,上机时指导老师需要辅导并检查学生的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当场测试),学生需要在实验前有较好准备。
具体要求:1.较好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各类主要的商业化大型数据库的特点与适用性,了解开源的、嵌入式的DBMS及内存DBMS。
了解应用系统前台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及平台,了解典型有企事业单位的DBAS的特点,了解DBMS的内部结构及ORACLE运行环境的搭建。
《Oracle大型数据库》课程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15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75 课时,实验课时为75 课时,适用专业:《Oracle大型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适用专业:软件开发专业教材:《Oracle 11g 数据库管理应用与开发》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一、课程任务《Oracle大型数据库》课程是我院新华---软件开发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员能够初步学会分析、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操作,从而为软件开发应用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库技术打下基础。
初步掌握oracle数据库的操作。
训练学生进行复杂数据库设计,使学生编写出构清楚、正确易读的pl/sql 程序,基本满足软件开发对数据库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第1章Oracle 11g简介[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4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 课时,实验课为1 课时(教学要求)了解oracle的历史了解关系数据库的逻辑模型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规范理解什么是网格技术了解oracle的应用结构掌握正确安装oracle 11g数据库的步骤掌握使用sql*plus连接数据库(教学内容)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1.1数据库系统与关系数据库1.2关系数据库的逻辑模型1.3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规范2、oracle数据库与网格技术2.1网格技术2.2 oracle网格体系结构3、oracle 11g for windows的安装与配置4、oracle 11g的管理工具4.1 使用sql*plus4.2 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4.3 使用DBCA创建数据库(作业与实验)课后习题安装oracle 11g使用sql*plus命令第2章Oracle体系结构[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6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课时,实验课为3课时(教学要求)掌握oracle实例与数据库了解主要后台进程的作用理解oracle数据库中数据字典的作用(教学内容)1,Oracle体系结构概述2,逻辑存储结构3,物理存储结构4,实例的内存结构5,实例的进程结构6,数据字典(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3章管理oracle数据库[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6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课时,实验课为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参数文件的类型,常用的参数了解创建参数文件,显示和设置初始化参数文件掌握启动、关闭数据库的步骤了解各种关闭数据库的方式掌握启动与关闭数据库服务(教学内容)1,管理初始化参数1.1常用初始化参数1.2初始化参数文件1.3创建初始化参数文件1.4显示和设置初始化参数文件2,启动数据库与实例2.1启动数据库的步骤2.2启动模式2.3转换启动模式3,关闭数据库与实例3.1数据库的关闭步骤3.2正常关闭方式3.3立即关闭方式3.4事务关闭方式3.5终止关闭方式4,数据库的特殊状态4.1静默状态4.2挂起状态(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4章Sql*plus命令[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6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课时,实验课为3课时(教学要求)理解sql*plus的运行环境掌握基本的运行环境设置掌握help、describe,prompt、spool命令的使用掌握使用column命令格式化查询结果掌握缓存区命令的使用(教学内容)1.Sql*plus的运行环境1.1使用set语句选项1.2设置运行环境示例2.sql*plus命令2.1Help命令2.2Describe命令2.3Prompt命令2.4Spool命令3.格式化查询结果3.1.Column命令(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5章Sql语句基础[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24课时,其中理论课为12课时,实验课为12课时(教学要求)掌握使用select语句检索数据掌握多表查询掌握oracle中的各种函数掌握正规表达式的使用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控制oracle中的事务处理(教学内容)1,用户模式a)Scott模式b)Hr模式2,Select语句的用法a)检索单表数据b)过滤数据c)排序数据d)多表检索3,函数的使用a)字符函数b)数学函数c)时间和日期函数d)转换函数e)统计函数f)分组技术4,子查询a)子查询的概念b)单行子查询c)多行子查询d)关联子查询5,操作数据a)插入数据b)更新数据c)删除数据6,Oracle事务处理a)事务的基本概念b)事务控制(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6章Pl/sql编程基础[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13课时,其中理论课为6课时,实验课为7课时(教学要求)理解pl/sql与sql的区别掌握pl/sql程序的结构掌握在pl/sql程序中应用各种变量掌握在pl/sql程序中使用条件语句掌握在pl/sql程序中使用循环语句掌握游标的使用掌握pl/sql程序的异常处理(教学内容)1、pl/sql概述2、变量与数据类型1.pl/sql变量的声明2.%type变量3.复合变量3、条件语句1.if---then2.if---then---else3.if---then---elsif4.case4、循环语句1.loop---end loop循环2.while 循环3.for 循环5、游标的使用1.隐式游标2.显式游标3.游标for循环6、异常处理1.预定义异常2.非预定义异常3.用户定义的异常(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7章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程序包[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13课时,其中理论课为6课时,实验课为7课时(教学要求)掌握oracle存储过程的创建和调用掌握触发器的定义和使用掌握程序包的定义和使用(教学内容)1,存储过程a)创建存储过程b)参数c)默认值d)过程中的事务处理2,函数3,触发器a)触发器概述b)语句级触发器c)行级触发器d)Instead of 触发器e)用户事件触发器4,程序包a)程序包规范b)程序包主体c)重载(作业与实验)编写个实现分页的存储过程第8章管理表[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12课时,其中理论课为6课时,实验课为6课时(教学要求)掌握定义表的结构了解oracle表的特性掌握修改表掌握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掌握设置各个完整性约束的状态掌握在表中使用大对象类型(教学内容)1,创建表a)表结构b)创建表c)表特性2,修改表a)增加和删除字段b)更新字段c)重命名表d)改变表的存储表空间和存储参数e)删除表定义f)修改表的状态3,定义和管理数据完整性约束a)非空约束b)主键约束c)唯一性约束d)外键约束e)禁止和激活约束f)删除约束4,使用大对象数据类型(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9章索引与索引组织表[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12,其中理论课为6时,实验课为6时(教学要求)理解索引的概念掌握建立索引的方法掌握修改索引的方法(教学内容)1,索引基础2,建立索引a)建立B树索引b)建立位图索引c)建立反向键索引d)基干函数的索引3,修改索引a)合并索引和重建索引b)删除索引c)显示索引信息4,索引组织表a)索引组织表与标准表b)修改索引组织表(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10章其他模式对象[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12课时,其中理论课为6课时,实验课为6课时(教学要求)理解分区表掌握使用外部表查询数据掌握临时表的使用理解什么是簇和簇表掌握创建索引簇和散列簇掌握使用视图、序列、同义词(教学内容)1,管理表分区与索引分区a)分区的概念b)建立分区表c)修改分区表d)分区索引和全局索引2,外部表a)建立外部表b)处理外部表错误c)修改外部表3,临时表4,簇与簇表a)索引簇b)散列簇c)显示簇信息5,管理视图a)创建视图b)管理视图6,管理序列a)创建序列b)修改序列7,管理同义词(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11章控制文件与日志文件的管理[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12课时,其中理论课为6课时,实验课为6课时(教学要求)了解控制文件的用途理解控制文件的内容了解日志文件的用途掌握对日志文件的基本管理理解归档的概念掌握切换数据库到归档模式会使用logminer分析日志文件(教学内容)1,管理控制文件2,管理重做日志文件3,管理归档日志4,查看日志信息(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12章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6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课时,实验课为3课时(教学要求)掌握各种表空间的建立方法掌握改变表空间状态的方法掌握扩展表空间的方法掌握管理数据文件的方法掌握对undo表空间的管理(教学内容)1,建立表空间2,维护表空间3,管理数据文件4,管理undo表空间(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13章用户权限与安全[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12课时,其中理论课为6课时,实验课为6课时(教学要求)理解用户与模式掌握创建用户,修改用户掌握管理用户会话理解配置文件profile掌握管理系统权限与对象权限掌握管理自定义角色(教学内容)1,用户和模式2,管理用户a)创建用户b)修改用户c)删除用户3,资源配置profile4,管理权限5,管理角色(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14章导出与导入[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6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课时,实验课为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expdp和impdp的作用使用数据泵导出工具expdp使用数据泵导入工具impdp使用expdp和impdp移动表空间使用sql*loader加载外部数据(教学内容)1,expdp和impdp简介2,expdp导出数据3,impdp导入数据4,sql*loader导入外部数据(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14章备份与恢复[学习课时] 本章共需要学习6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课时,实验课为3课时(教学要求)Oracle数据库备份概述备份原则备份和恢复策略恢复管理器rmanRman备份,数据库恢复维护rman(教学内容)1,备份与恢复概述2,Rman概述3,使用rman备份数据4,Rman完全恢复5,Rman不完全恢复6,维护rman(作业与实验)本章示例第11 页共11 页。
大型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大型数据库应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大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应用场景,掌握数据库设计、建立、维护和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SQL语言和数据库编程技术。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和实现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相关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具备一定程度的数据库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等。
2.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规范化、ER图、UML图等。
3.数据库操作:SQL语言、数据库编程、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索引、数据库性能优化等。
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安全性管理、权限控制、数据库性能监控与调优、数据库故障排除等。
5.数据库应用案例:关系型数据库应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仓库与OLAP等。
6.实践项目: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实现一个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和实际价值。
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据库设计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