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及同步练习答案解析:-第4单元 方山子传实战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5
推荐作品 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注音庵.居(ān ) 矍.然 ( jué ) 勋阀.(fá ) 健啖.(dàn ) 拱揖.(yī ) 鼾.睡 (hān ) 觱篥.. (bì lì ) 仆.地(pū ) 二、解释词义1.适⎩⎪⎨⎪⎧过岐亭,适见焉 (副词,恰好)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动词,去、往)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动词,女子出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动词,适合)2.省⎩⎪⎪⎨⎪⎪⎧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读xǐng 。
动词, 探望、问候)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读shěng 。
名词, 行政区域)吾日三省吾身 (读xǐng 。
动词, 反省、检查)3.许⎩⎪⎨⎪⎧不知何许人 (名词,处所、地方)引之长丈许 (数量词,表示约计的 数量,左右)舆薪,则王许之乎 (动词,赞许、同意)杂然相许 (动词,答应、允许)4.数⎩⎪⎨⎪⎧吾数击杀响马贼 (读shuò。
副词,屡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读shù。
数量词,几)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读shù。
名词,天数)数罟不入洿池 (读cù。
形容词,细密的)三、古今异义1.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古义:流传下来的样子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2.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人的配偶3.子灿见窗户..皆闭 古义:窗户和门今义:单指窗4.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古义:请求客人今义:宴请客人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余既耸然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2.岁.得帛千匹 名词作状语,每年3.不冠.不袜.名词做动词,戴帽子;穿袜子4.而腰多..白金腰:名词做状语,在腰上;多:形容词做动词,多有5.夺其物,故仇.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仇6.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使动用法,使……快活7.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词做状语,从四面五、分析句式类型1.徒步往来山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于”;状语“(于)山中”后置)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省略句(“河南”前省略介词“于”)4.与遇宋将军家省略句(省略介词“与”的宾语“之”)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余谪.居于黄谪:降职B.见方山子从.两骑从:跟随C.一发.得之发:射箭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相似解析:B项,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
《方山子传》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著:戴B.方山子傥见之与傥:或许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失望的样子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悍:精明强干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傥见之与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余既耸然异之 B.见方山子从两骑C.晚乃遁于光、黄间 D.岁得帛千匹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译文:(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译文:二、阅读鉴赏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7题。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6.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①用财如粪土②而岂山中之人哉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念”二字一转,回忆陈慥少时情景以及十九年前在岐山的相遇,这是倒叙,但从“今几日耳”又一转,仍然回到此时此地——在岐亭相遇的时间及地点中来。
《方山子传》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
2、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体会方山子虽身处逆境但仍超然物外的旷达精神。
从而认识到写作是排遣忧愁、抒发情志的重要工具。
二、导读(1)作者生平: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2)背景介绍: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怀才不遇,与方山子遭遇相似。
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两人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3)传记人物传记是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为自己写的传叫自传,如《五柳先生传》,为他人写的传叫别传。
本文是一篇颇具艺术匠心的别传。
三、导思1、方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看看方山子与常人不同体现在哪些地方3、由此看出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4、文中还有一处细节,在得知作者被贬原因时,方山子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他跟苏轼有没有共同遭遇?如何理解这个细节的丰富涵意?5、文章所分成的五段中,每段各写了什么资料?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6、“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7、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8、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四、导练【跟踪试题】1.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②其后以博学宏诃,授集贤殿正字B. 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②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C.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①呼余宿其家②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介绍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基础知识稳固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驰骋 (ch ě ng) 当世 (dānɡ) 冠服 (guān)...B.著帽 (zhuó) 谪居 (zhé) 矍然 (j ù)...C.奴婢 (bì) 萧然 (xi āo) 园宅 (zh ái)...D.两骑 (j )ì干练 (hàn) 垢污 (gòu)...分析 :B 项 ,“矍”应读“ju é”。
答案 :B2.以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常常阳狂垢污B.前十有九年 ,余在岐山C.使从事于此间,今已显闻D.扣其乡及姓字分析 :A 项 ,“阳”通“佯”。
B 项 ,“有”通“又”。
D 项 ,“扣”通“叩”。
答案 :C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稍壮 ,折节念书..折节 :改变过去的理想、行为。
B.环堵萧然..环堵 :围绕房子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使酒 :因酒使性。
D.常常阳狂垢污 ,不行得而见..阳狂 :假装疯狂。
分析 :B 项 ,环堵 :不指院墙 ,而指四墙 ,指屋中。
答案 :B二、阅读能力培育(一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 4~7 题。
方山子传[宋]苏轼方山子 ,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 ,折节念书 ,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 ,曰岐亭。
庵居蔬食 ,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 ,毁冠服 ,徒步往来山中 ,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 ,过岐亭 ,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致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 ,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 ,而老婆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chěng)当.世(dānɡ)冠.服(guān)B.著.帽(zhuó)谪.居(zhé)矍.然(jù)C.奴婢.(bì)萧.然(xiāo)园宅.(zhái)D.两骑.(jì)精悍.(hàn)垢.污(gòu)解析:B项,“矍”应读“jué”。
答案:B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解析:A项,“著”通“着”。
B项,“有”通“又”。
D项,“见”通“现”。
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B.环堵..萧然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使酒:因酒使性。
D.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阳狂:假装疯癫。
解析:B项,环堵:不是指院墙,而是指四墙,指屋中。
答案:B二、阅读鉴赏4. (2014·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8题。
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
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
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志节、行为C.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类:相像D.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纵马奔跑解析:选D。
“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A。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介词,在/ 介词,比;D.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但观之,慎弗声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余既耸然异之解析:选A。
B项,“声”,句中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奇。
4.(2012·山东潍坊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B.宋将军故自负..C.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D.吾始闻汝名,以为..豪解析:选B。
A项,古义:窗户和门;今义:墙壁上通风透气的装置。
C项,古义:请求客人;今义:请人吃饭等。
D项,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chěnɡ)当.世(dānɡ)矍.然(jué)岐.山(qí)B.著.帽(zhù)谪.居(zhé)勋.阀(xūn)垢.污(ɡòu)C.奴婢.(bēi)萧.然(xiāo)省.亲(xǐnɡ)言讫.(qì)D.两骑.(qí)精悍.(hàn)偕.行(xié)仆.倒(pū)项,“著”应读“zhuó”;C项,“婢”应读“bì”;D项,“骑”应读“j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B.故尝与过.宋将军过:拜访。
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精神矍铄的样子。
D.贼能.且众能:有才能。
项,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蟹六跪而二螯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项,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
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C 项,介词,在/介词,跟。
D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使从事于其间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三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古诗文阅读(2018·东至二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王求礼,许州长社人。
武后时,为左拾遗、监察御史。
后方营明堂,雕饰谲怪,侈而不法。
求礼以为“铁鸑金龙、丹雘珠玉,乃商琼台、夏瑶室之比。
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上书讥切。
久不报。
契丹叛,使,诏河内王武懿宗御之,懦扰不进,贼败数州去。
懿宗乃条华人为孙万荣寇河北..贼诖误者数百族,请诛之。
求礼劾奏曰:“诖误之人无良边吏教习,城不完固,为虏胁制,宁素持叛心哉?懿宗拥兵数十万,闻敌至,走保城邑,今乃移祸无辜之人,不亦过乎?请斩懿宗首以谢河北。
”懿宗大惧,后尽赦其人。
当是时,契丹陷幽州,馈屈竭,左相豆卢钦望请停京官九品以上两月奉助军兴。
既奏,求礼进曰:“天子富有四海,何待九品奉,使宰相夺之以济军国用乎?”后曰:“止。
”..二年三月,大雨雪,凤阁侍郎苏味道等以为瑞,率群臣入贺。
求礼让曰:“宰久视..相燮和阴阳,而季春雨雪,乃灾也。
果以为瑞,则冬月雷,渠为瑞雷邪?”味道不从。
既贺者入,求礼即厉言:“今阳气偾升,而阴冰激射,此天灾也。
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群臣震恐,后为罢朝。
然以刚正故,宦龃龉。
神龙初,终卫王府参军。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B.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C.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D.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乱华盗贼/繁兴/正官少/伪官多/百司非贿不入/使天有瑞/何感而来哉解析:选A“戎狄”是一词,中间不能断开;根据句式对称,“正官少”和“伪官多”的中间要断开;“百司”应作“非贿不入”的主语,故答案为A。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其他1.请分析下面这段话的作用。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赏析下面一段话。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3.分析下面这句话的作用。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4.分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这句话的作用。
5.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
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6.请赏析“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7.说说“余既耸然异之”这句话的作用。
8.说说“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这句话的作用。
9.请赏析下面这段话。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10.请说说下面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11.赏析下面的一段话。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傥见之欤?12.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其“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13.《方山子传》一文在结构上与众不同,请加以分析。
14.方山子的“隐”,是不是真正的消极遁世?15.识记字音闾.(___)遁.(___)慥.(___)矍.然(___)勋.阀(___)垢.(___)庵.(___)岐.(___)奴婢.(___)精悍.(___)傥.(____)16.通假字犹见.于眉间(___)往往阳.狂垢污(___)17.古今异义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___)使从事..于其间(___)18.一词多义使使.骑逐而射之(_____)使.从事于其间(_____)而使骑逐而.射之(_____)而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_____)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______)19.词类活用岁.得帛千匹(___)闾里之侠皆宗.之(___)余既耸然异.之(___)见方山子从.两骑(___)亦足以富乐..(___)方山子怒.马独出(___)20.句式积累人莫识也(___)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___)见方山子从两骑(___)何为而在此(___)鹊起于前(___)21.分析“大铁椎,不知何许人”这句话的作用。
方山子传大铁椎传篇目一方山子传说作者(一)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二)作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三)评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成就上,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寻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谤讪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对一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的遭遇,别有感触。
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但他以诗文被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
从这个意义上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
链常识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看结构知文意本文通过对方山子生平的生动介绍和描写,给读者展示了一位出身富家,少年踌躇满志、威武侠义,中年舍弃豪华、自甘清贫、不慕荣华、崇尚道义、崇尚自然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流露出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隐约有不平之意,流露出自己因仕途坎坷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5篇方山子传(word无答案)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项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然终不遇遇:得志C.过岐亭,适见焉适:恰逢D.余既耸然异之异:奇怪(★★)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B.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C.方山子亦矍然D.使从事于其间(★★) 3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岁得帛千匹A.舍相如广成传B.焉用亡郑以陪邻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三种: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三是趣味的。
在这里,只分析其中两种(职业的和事业的)。
职业的研究,这类学者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运用自如。
职业化有其必要,但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首先“资料见底”,即穷搜冥索,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最后在材料和理论的配置中提出些观点和看法。
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久而久之,难免思想贫乏,言之无物。
事业的研究则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
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高屋建锐,把握全面,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
其突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的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指迷导悟,前贤后彦,学脉绵长,从中可以感受到真切的时代文化命脉的搏动,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职业的和事业的)”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B.我常常认为(生在)百代之后,未必是不幸,为什么呢?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凶凶(汹汹)地向他走来。
D.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造化:指天地、自然界B.又有一石……杰然特起....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饮酒者D.四际渺弥..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解析:选C。
C项“估客”这里指“贩货的行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凡江中独山……皆名.天下B.南.望彭泽、都昌诸山C.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D.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解析:选A。
A.为名词作动词,名闻;其余各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B.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D.二山东西..相望解析:选D。
A.古义:形容高大的样子;今义:杰出的样子。
B.古义:长江西;今义:行政区域江西省。
C.古义:辉映;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B.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解析:选C。
C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A、B、D三项为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方山子》阅读练习1.加点词读音解释正确的是()A.弃车马,毁冠服guàn,帽子B.见其所著帽zhù,戴C.晚乃遁于光、黄间dùn,隐居D.庵居蔬食sì,给……吃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怒马独出(使马怒,即纵马向前)B.方山子亦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C.余既耸然异之(通"悚",惊奇)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和行为)读书B.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萧然,而妻子奴婢C.使酒(因酒使性,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D.往往阳狂(假装疯癫)垢污,不可得而见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弃不取,独来穷(穷僻、偏僻)山中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明强干)C.方山子傥(倜傥)见之欤D.欲以此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当世5.对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A.闾里之侠皆宗之(以为宗,尊奉,推崇,意动用法)B.余既耸然异之(对……感到惊奇,意动用法)C.见方山子从两骑(跟随)D.岁得帛千匹(每年,名作状)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B.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②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C.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②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D.①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②然今卒困于此7.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②何为而在此B.①欲以此驰骋当世②亦足以富乐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8.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②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余闻光、黄间C.①使从事于其间②使骑逐而射之D.①见方山子从两骑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古今一致的一项是()A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B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C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D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10.对加点词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籍独不愧于心乎②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③用财如粪土④纵一苇之所如A.“独”“如”都相同。
【最新】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第四单元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B.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C.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D.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2.清代王文儒评此文“隐”字“侠”字是一篇的主脑,下面能够表现出方山子“侠”特点的一组是(3分)()。
①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②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④晚乃遁于光、黄间⑤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④ D.②③⑤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志节、行为C.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类:相像D.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纵马奔跑解析:选D。
“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A。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介词,在/ 介词,比;D.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但观之,慎弗声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余既耸然异之解析:选A。
B项,“声”,句中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奇。
4.(.·山东潍坊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B.宋将军故自负..C.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D.吾始闻汝名,以为..豪解析:选B。
A项,古义:窗户和门;今义:墙壁上通风透气的装置。
C项,古义:请求客人;今义:请人吃饭等。
D项,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
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客不得已,与偕行。
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
”尘滚滚东向驰去。
后遂不复至。
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省:探望B.故尝与过.宋将军过:访问C.时座上有健啖.客啖:谈话D.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扣:通“叩”,询问解析:选C。
啖:吃。
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遽扑之.,入石穴中B.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久居,祸且.及汝若属皆且.为所虏D.夺其.物,故仇我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解析:选B。
“以”:介词,用;连词,因为。
A项,“之”:代词,它。
C项,“且”:副词,将要。
D项,“其”:代词,他的。
7.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于:介词,到……(某地)B.故尝与(之)过宋将军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C.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之:代词,你,指宋将军D.客不得已,与(之)偕行之:代词,他,指宋将军解析:选B。
之:代词,他,指陈子灿。
8.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
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说明他是一个胆小鬼。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这几句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解析:选C。
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是侧面衬托大铁椎。
不能说宋将军是胆小鬼。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
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以经术著称。
嘉祐中,赐束帛,为颍州教授,除国子直讲,又以为大理评事;治平中,授忠武军节度推官、知长葛县,皆不受。
神宗即位,三使往聘,辞。
熙宁三年,诏郡以礼敦遣,毋听秩辞。
明年,始诣阙。
帝曰:“先朝累.命,何为不起?”对曰:“先帝亮.臣之愚,故得安闾巷。
今陛下严诏趣迫,是以.不敢不来,非有所决择去就也。
”帝悦,徐问之:“今何道免民于冻馁?”对曰:“法制不立,庶民食侯食,服侯服,此今日大患也。
臣才不适用,愿得辞归。
”帝曰:“既来,安得不少留?异日不能用卿,乃.当去耳。
”即拜右正言、直集贤院、管干国子监,俄兼直舍人院,迁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仍使供谏职。
复乞归,改判太常寺。
七年,进宝文阁待制兼侍读,命其子立①校书崇文院。
九年,病不能朝,提举中太一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还颍。
十年,卒,年五十九,赠右谏议大夫。
秩平居为学求自得。
王回,里中名士也,每见秩与语,辄欿然②自以为不及。
欧阳修、胡宿、吕公著、王陶、沈遘、王安石皆称荐之,翕然名重一时。
初,秩隐居,既不肯仕,世以为必退者也。
后安石为相更法,天下沸腾,以为不便。
秩在闾阎,见所下令,独以为是,一召遂起。
在朝廷任谏争,为侍从,低首抑气,无所建明,闻望日损,为.时讥笑。
秩长于《春秋》,至斥孙复所学为不近人情。
著讲解数十篇,自谓圣人之道,皆在于是。
及安石废《春秋》,遂尽讳其学。
立,始命为天平军推官。
秩死,使门人赵冲状其.行,云:“自秩与安石去位,天下官吏阴变其法,民受涂炭。
上下循默,败端内萌,莫觉莫悟。
秩知其必败。
”绍圣中,蔡卞荐立为秘书省正字、诸王府说书侍讲,请用为崇政殿说书,得召对,又请以为谏官。
卞方与章惇比,曾布欲倾之,乘间为哲宗言立附两人,因暴其行状事,以为诋毁先帝。
帝亟下史院取视,言其不逊,以责惇、卞。
惇、卞惧,请贬立,乃黜.监永州酒税。
(选自《宋史·常秩传》) 【注】①立:指常秩的儿子常立。
②欿然:谦虚,不自满。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屏:退隐B.先帝亮.臣之愚,故得安闾巷亮:谅解C.先朝累.命,何为不起累:屡次D.请贬立,乃黜.监永州酒税黜:罢免解析:选D。
黜:贬谪;降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今陛下严诏趣迫,是以.不敢不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异日不能用卿,乃.当去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闻望日损,为.时讥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秩死,使门人赵冲状其.行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解析:选C。
A项,前者是因果关系连词,可译为“因为”;后者是介词,可译为“把,将”。
B项,前者是副词,可译为“才”;后者是表示判断的副词,可译为“是”。
D项,前者是代词,可译为“他的”;后者是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可译为“难道”。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秩屡次拒绝到朝廷为官,后来之所以改变态度,既是因为皇帝不断催促逼迫,不得不去,也是因为他支持王安石当时的变法运动。
B.常秩认为当时社会有两个主要忧患,一是法令制度还没有制定建立,二是风俗趋向于奢侈靡费,有些普通民众过着王侯一样的生活。
C.常秩做学问强调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他本擅长《春秋》之学,但因觉得王安石废弃《春秋》之学很有道理,就放弃了自己的学说。
D.这篇史传对常秩的叙述较为客观全面,并没有一味褒奖,也讲到他在担任谏官和侍从时恭顺谦让,缺乏建议,被当时的人嘲讽讥笑。
解析:选C。
“觉得王安石废弃《春秋》之学很有道理”,无中生有,强加因果;“放弃了自己的学说”是对“遂尽讳其学”的误解,原意是指“他就完全回避谈论自己的学说”。
12.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熙宁三年,诏郡以礼敦遣,毋听秩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悦,徐问之:“今何道免民于冻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秩在闾阎,见所下令,独以为是,一召遂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熙宁三年,下诏让郡里以礼相待敦请遣送,不准许常秩推辞。
(2)皇帝很高兴,缓缓地问他:“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得老百姓免于寒冷和饥饿?”(3)常秩在乡间,看到所颁布的法令,却唯独认为是正确的,一有征召就应聘出仕。
参考译文: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
考进士没有考中,退隐独居在乡里,凭借经术著称于世。
宋仁宗嘉佑年间,朝廷赐予捆为一束的五匹帛作为聘用的礼物,请他出任颍州教授,授予国子直讲的官职,又任命他为大理评事;宋英宗治平年间,授予忠武军节度推官、长葛知县等官职,他都没有接受。
宋神宗即位,三次派人去聘请他,他都推辞了。
宋神宗熙宁三年,下诏让郡里以礼相待敦请遣送,不准许常秩推辞。
第二年,才来到朝廷。
皇帝说:“先帝多次命令,你为什么不应聘出仕?”他回答说:“先帝对我的愚昧比较谅解,所以我得以闲居乡里。
现在陛下用严厉的诏书催促逼迫,因此不敢不来,不是我能选择离去或留下的。
”皇帝很高兴,缓缓地问他:“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得老百姓免于寒冷和饥饿?”(常秩)回答道:“法令制度没有制定建立,一些普通民众享受着王侯一样的食物,穿戴着王侯一样的服饰,这是今天的大患啊。
我的才能不适合任用,希望能够告辞回乡。
”皇帝说:“既然来了,怎么能不稍微留一段时间呢?有一天不能任用你了,才应当离开吧。
”于是任命他为右正言、直集贤院、管理国子监,不久兼任直舍人院,调任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并且让他担任谏官的职务。
他又请求退职回乡,于是改任太常寺。
熙宁七年,擢升他为宝文阁待制兼侍读,任命他的儿子常立为崇文院校书。
熙宁九年,常秩生病不能上朝,任命他为提举中太一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常秩回到颍州。
熙宁十年,常秩去世,年五十九,朝廷赠予右谏议大夫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