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平衡的例子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平衡的例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和谐自然生态平衡

摘要:如何摆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只能被动思考的模式,冲破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一直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教学工作中常碰到的难题。以生态课堂为理念,通过思维场、情感场、交往场三大场的路径,让课堂充满弹性、充满张力和生命力、充满民主和对等,达到师生充分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最终实现让学生热爱课堂、热爱学习、热爱创造这一根本目标。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作为一名从事两年多工作的新教师,我在课堂中善于总结和思

考,在学习同仁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喜欢加入自己的特色,进行教学反思,开展一些大胆有意的尝试。在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中,我明白了转变教育模式、构建“以生为本,和谐自然”的生态课堂的重要性。生态课堂不是训技强化般的鞭打,它必须以创新的教学方式造就学生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下面笔者以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摩擦的利和弊》这一课的授课和反思为例,来阐述生态课堂的构建与重要意义。

一、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

课堂一开始,通过“抓泥鳅”这个游戏,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玩中思考,进而由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接着我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来产生出摩擦,并初步感知摩擦力是一种怎样的力,在交流中学生的表现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内部教育基因被激活。在学习了摩擦力的概念后,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他们对静摩

擦力的理解大大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设。虽然学生都知道走路时靠的是脚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但对静摩擦力的准确把握还达不到火候。比如,在讲解了手拿瓶子的静摩擦例子后,学生普遍认为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必须是有静摩擦力,但事实上,这要结合受力分析以及二力平衡的知识而综合判断。这个事例说明学生对有关摩擦力的现象及其中的奥秘非常感兴趣,但对其中的一些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本课中,我通过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到课堂必须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关注学生的需要,要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教学中要讲究学案的“留白”和“弹性”艺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主权,教师只是学生思维的领路人,真正具有价值的思考

过程不能由教师代劳。“留白”就是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操作,教师的“讲”要让位给学生的“学”。教学方案设计得太严谨太规整,反而会使课堂的生命活力黯淡。

在总结和反思后,我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合理解释这一环节。讲台静止在地面,没有受到静摩擦力,我用手推它推不动,此时讲台受到了静摩擦力。这时,学生明白了当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存在静摩擦力。由此,我完成了教案设计的一个转变:以课本知识为本的教案设计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案设计。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地在做思维的体操,不断地体验思辨语言的魅力。

二、遏制“温和的暴力”

语言是“温和的暴力”。教师侵占了学生的话语权,就会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想法,而这是课堂中最为关键的东西。几次试讲下来,我发现我总是说着正确的废话,不知不觉中掠夺了学生发问的

机会,错过了倾听学生的心声,错过了由学生创造的精彩。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问、学生的满堂答,似乎是给了学生发言和表达的机会,但教师提的大多是无需进行思索的问题,不能激发起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不能激起学生发自内心深处诉说的欲望。

比如在由摩擦力的判断到摩擦力的种类过渡时,我连用了两个问句:你们相信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吗?你们相信一根筷子能提起一杯米吗?在我自认为很有气势的设问设计时,办公室其他备课组的一位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你不觉得这两个问题问得很傻吗?你让学生如何回答你的问题?也许不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能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经过她的提醒,我马上意识到了设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教师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

如何实现生态课堂,我总结需要三个“场”来实现。首先,生态课堂应是一

个思维场,应当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要使课堂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思辨色彩,努力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其次,生态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场,应该使学生的情感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课堂情感脉搏的变化既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也影响到师生的交往互动。最后,生态课堂应当是一个交往场,让师生交流,真正“动”起来。这里的动,不是表面上的动,主要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在动,情感在涌动。

和谐高效的生态课堂应该具备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和多样的互动方式。“和谐自然生态平衡”不仅给我带来对课堂的思索,也将对现有教学方式的改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维护生态平衡_教学案例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案例

张栓晋

教学目标: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2.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3.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草原生态失衡进行分析.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即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

在哪儿见过?草原什么样?

2.学生交流

3.大自然用它神奇的手,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动人画卷.现在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大草原的美好与和谐.

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

1、看了美丽的草原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渲染

2、草原上还生活着什么动植物?

3、这些生物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学生试着说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

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依存,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我们叫做草原群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过渡语:我们的草原很多现在变成了这样……;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然而,这么一个广阔的不毛之地,在几千年前,竟然是一片草木繁盛、雨水充足的大草原.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4.引导分析草原生态失衡的原因.

师: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几千年前的撒哈拉大草原分析一下是什么使它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学生交流.

师:草原群落里的生物都是互相依存的,是一个平衡的整体.假如食物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