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油藏高效开发理论与技术(王香增 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5.56 KB
- 文档页数:1
第30卷第2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30,No.22023年3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Mar.2023—————————————收稿日期:2022-01-20。
作者简介:王香增(1968—),男,河南滑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特低渗透致密油气开采理论与工程技术攻关工作。
E-mail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提高油藏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2022YFE0206700)和“CO 2驱油技术及地质封存安全监测”(2018YFB0605500),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促进CO 2与原油混相的伴生气体系构筑及其改善CO 2驱油效果评价”(2021KJXX-86)。
文章编号:1009-9603(2023)02-0027-09DOI :10.13673/37-1359/te.202201034低渗透致密油藏CO 2驱油与封存技术及实践王香增1,2,杨红1,3,王伟1,3,姚振杰1,3,梁全胜1,3,刘瑛1,3(1.陕西省CO 2封存与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65;3.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延长油田将煤化工CO 2减排和CO 2资源化利用创新结合,开创了陕北地区煤化工低碳发展和低渗透致密油藏绿色高效开发联动发展的产业模式。
系统阐述了延长油田全流程一体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技术及矿场试验,形成了煤化工低温甲醇洗低成本CO 2捕集技术,提出了低渗透致密油藏CO 2非混相驱“溶蚀增渗、润湿促渗”新理论,形成了以提高CO 2混相程度和CO 2驱立体均衡动用为主的CO 2高效驱油技术,明确了储层上覆盖层封闭机理,完善了盖层封盖能力和CO 2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丰富了油藏CO 2安全监测技术体系。
二、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延长油田石油开发近年来形成了以“精细油藏描述、油田产能建设、注水开发和水平井开发”为核心的特(超)渗油藏开发技术,为延长油田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特(超)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油藏精细描述是在油藏开发的各个阶段,以精细描述地层框架、储层和有效储层及流体空间展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可视化地质模型的技术。
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岩性油藏,所以储层精细描述是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重点。
特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5项重要技术:(1)、旋回厚度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特征,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传统的旋回厚度小层划分方法有机衔接,实现了分层时间域的统一,单砂体划分趋于合理。
(2)、基于流动单元的多参数储层评价技术:针对低渗-特低渗储层岩性、孔隙结构、渗流能力的定量分析,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粒度中值、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作为流动单元划分参数,建立流动单元判别函数。
(3)、基于相控约束与随机建模的隔夹层表征技术:在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砂体内部隔夹层的空间展布,精细刻画和量化表征隔夹层空间展布情况。
(4)、复杂裂缝描述技术: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古地磁测量和微地震监测三种手段,综合评价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发育特征。
运用非结构性网格方法近似模拟技术实现了网格系统、裂缝单元一致性表征。
(5)、油水分布精细刻画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剩余油监测、水洗检查井分析、生产测试资料等,通过数值模拟、油藏工程分析精细刻画油水分布状况,实现剩余油空间分布量化表征。
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开发前期,侧重于前4项技术的应用,在开发后期,更多是要对油水重新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目前,在延长油田的开发中,以上技术都紧跟国内外的研究步伐,但由于测试手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复杂裂缝描述技术应用不能达到油田精细开发的精度和深度。
二、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延长油田石油开发近年来形成了以“精细油藏描述、油田产能建设、注水开发和水平井开发”为核心的特(超)渗油藏开发技术,为延长油田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特(超)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油藏精细描述是在油藏开发的各个阶段,以精细描述地层框架、储层和有效储层及流体空间展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可视化地质模型的技术。
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岩性油藏,所以储层精细描述是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重点。
特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5项重要技术:(1)、旋回厚度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特征,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传统的旋回厚度小层划分方法有机衔接,实现了分层时间域的统一,单砂体划分趋于合理。
(2)、基于流动单元的多参数储层评价技术:针对低渗-特低渗储层岩性、孔隙结构、渗流能力的定量分析,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粒度中值、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作为流动单元划分参数,建立流动单元判别函数。
(3)、基于相控约束与随机建模的隔夹层表征技术:在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砂体内部隔夹层的空间展布,精细刻画和量化表征隔夹层空间展布情况。
(4)、复杂裂缝描述技术: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古地磁测量和微地震监测三种手段,综合评价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发育特征。
运用非结构性网格方法近似模拟技术实现了网格系统、裂缝单元一致性表征。
(5)、油水分布精细刻画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剩余油监测、水洗检查井分析、生产测试资料等,通过数值模拟、油藏工程分析精细刻画油水分布状况,实现剩余油空间分布量化表征。
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开发前期,侧重于前4项技术的应用,在开发后期,更多是要对油水重新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目前,在延长油田的开发中,以上技术都紧跟国内外的研究步伐,但由于测试手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复杂裂缝描述技术应用不能达到油田精细开发的精度和深度。
特(超)低渗油藏开发技术二、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延长油田石油开发近年来形成了以“精细油藏描述、油田产能建设、注水开发和水平井开发”为核心的特(超)渗油藏开发技术,为延长油田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特(超)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油藏精细描述是在油藏开发的各个阶段,以精细描述地层框架、储层和有效储层及流体空间展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可视化地质模型的技术。
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岩性油藏,所以储层精细描述是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重点。
特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5项重要技术:(1)、旋回厚度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特征,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传统的旋回厚度小层划分方法有机衔接,实现了分层时间域的统一,单砂体划分趋于合理。
(2)、基于流动单元的多参数储层评价技术:针对低渗-特低渗储层岩性、孔隙结构、渗流能力的定量分析,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粒度中值、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作为流动单元划分参数,建立流动单元判别函数。
(3)、基于相控约束与随机建模的隔夹层表征技术:在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砂体内部隔夹层的空间展布,精细刻画和量化表征隔夹层空间展布情况。
(4)、复杂裂缝描述技术: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古地磁测量和微地震监测三种手段,综合评价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发育特征。
运用非结构性网格方法近似模拟技术实现了网格系统、裂缝单元一致性表征。
(5)、油水分布精细刻画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剩余油监测、水洗检查井分析、生产测试资料等,通过数值模拟、油藏工程分析精细刻画油水分布状况,实现剩余油空间分布量化表征。
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开发前期,侧重于前4项技术的应用,在开发后期,更多是要对油水重新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目前,在延长油田的开发中,以上技术都紧跟国内外的研究步伐,但由于测试手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复杂裂缝描述技术应用不能达到油田精细开发的精度和深度。
新疆地质XINJIANG GEOLOGY 2019年9月Sep.2019第37卷第3期V ol.37No.3特低渗透油田油藏渗流机理及储层开发特征方法研究——评《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王宝军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特低渗油田储量丰富,将成为我国油气供应的主要资源基础,其有效开发技术是我国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特低渗油田天然弹性能量普遍偏小,开发的最大难点在于注水能力及原油流动能力不足,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通常采取注水保压或储层改造等增产措施来促进生产。
《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一书以特低渗油藏的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为基础,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渗流机理、有效驱动渗流理论、非达西渗流理论、井网压裂优化理论及水平井开发适应性分析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实验及理论计算手段建立了低渗油田开发的渗流理论,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特征储层的有效增产开发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中,为我国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已有百年历史,国外开采经验表明注水开发、压裂油层改造依然是较经济的手段,也是当前绝大多数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方式。
据统计,前苏联有260多个油田采用注水开发,而英国及加拿大则有90%油田都是注水开发的。
低渗透油藏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含油气盆地中,到2000年,我国已动用的低渗透油藏储量达26.66×108t,且随着时间推移在我国油田储量中的比例不断增大,目前我国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长庆、大庆、吉林及新疆等地。
经长期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的探索,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的非达西渗流规律及油层的弹塑性变等特性,发现超前注水方式可有效保持储层能量和强劲的生产力,使油井产量递减显著减缓,还可以防止原油物性变差。
通过大量现场试验及理论计算,在低渗透油田开发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及技术成果,形成了适应于我国低渗油田的增产开发技术及储层改造工艺。
主要包括储层压降缓解保压及能量补充技术;精细控水、井网优化工艺;不同储层改造技术,包括直井、水平井及分支井多级压裂优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