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修订)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患者部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变时流行。
由于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为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有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入侵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患病。
【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急。
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胃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潜伏期1-2日,最短数小时,最长3天。
起病多急躲,症状变化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临床表现和轻重程度差异颇大。
(1)单纯型:最为常见,先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继之全身不适,腰背发酸、四肢疼痛,头昏、头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热可高达39Y(TC,一般持续2-3天渐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一、定义与分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占70% ~ 80%,细菌感染占20% ~30%。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可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急性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
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病程约1周。
(四)咽结膜热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
病程4~6 d。
(五)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
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步骤1.病史: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干、咽痒为临床表现,可合并发热、头痛,咽炎患者可出现咽痒、咽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一、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临床表现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一般治疗、4.并发症治疗。
用药原则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蓝芩口服液、清开灵等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高龄及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使用1~2代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以选用喹诺酮类。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
疾病描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症状体征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体检: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
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
疾病病因注意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
诊断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要点】
1.普通感冒型:早期症状为咽部不适,咽部干燥或咽痛,继之流涕,
鼻塞,打喷嚏,咳嗽。
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
等。
2.咽炎型:咽痛,并伴有流涕,鼻塞,轻度头痛,咳嗽和全身不适。
咽部检查:局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时有粘液分泌物。
3.流感综合征型:突然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头痛,全身肌肉酸
痛,乏力,咽喉痛,鼻粘膜充血,咳嗽等。
【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卧床休息,禁止吸烟,多饮水,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与
湿度。
2.对症治疗:解热镇痛,镇咳祛痰,雾化吸入,如确定合并有细菌感
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可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
3.病因治疗:抗病毒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要点】
1.症状:多急性发病,畏寒,寒战;高热,咽痛,头痛,乏力及肢体
酸痛。
2.体征:咽部局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红肿,有时伴斑点状脓性分泌
物,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并压痛。
3.检验:血白细胞增高,粒细胞轻度左移,咽拭子培养可有致病菌生
长。
4.并发症:可有副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风湿病或肾炎
等。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同病毒性上感。
2.抗菌治疗则根据临床情况给予适宜抗生素。
2002年10月修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多。
每人每年常有数次,一般通过飞沫传染及直接接触,偶可通过肠道。
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约占10%,另外还有肺炎支原体。
【诊断】(一)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居多,临床最多见。
早期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咽痛、鼻塞、喷嚏、咳嗽。
可有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
如病变侵犯到喉部可有声音嘶哑。
病程3~7天,但也可更长或甚至持续数周。
(二)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
除有流涕、鼻塞、咳嗽和全身不适外,咽部可见疱疹,周围有红晕,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好发于春夏季,体检发现咽部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病程1~2周。
(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增多,血沉稍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加。
【治疗】(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食易消化食物,增加维生素,保持室内通风,适宜的温湿度。
(二)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剂,鼻堵严重给滴鼻剂等。
(三)病因治疗:因上感多为病毒所致,目前尚无较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现常用有病毒唑口服或静点;双黄连对病毒也有效。
早期、有条件时可选用干扰素。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素治疗。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风寒感冒2、风热感冒3、虚证感冒4、兼证:(1)挟惊;(2 )挟滞;(3)挟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CD编码:)2.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必要时胸部X线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加减。
虚证感冒: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兼证(1)挟惊银翘散加菊花、钩藤、石决明、蝉蜕。
(2)挟滞解表药加消食导滞之神曲、麦芽、山楂、枳壳、莱菔子、或用保和丸煎服。
(3)挟痰偏于风寒者,加用三拗汤;偏于风热者,加用杏苏饮。
2.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液3.外治法(1)药物穴位敷贴疗法(2)雾化吸入疗法(3)中药敷脐(4)中药灌肠(5 )拔罐疗法4.护理:辨证施护。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
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
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常分类有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和急性咽扁桃体炎等。
通常急骤起病,以发热畏寒、鼻塞喷嚏、咽痒或疼痛、咳嗽、声嘶等为特征。
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
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有一定的传染性。
上感绝大多数不需住院,仅症状较重的急性咽扁桃体炎或急性疱疹性咽峡炎需住院治疗。
【诊断标准】1、病史:有受凉史,起病急骤,发热畏寒,鼻塞喷嚏,咽痒或疼痛、咳嗽、声音嘶哑,全身肌肉酸痛等。
2、体征:体温可升高,甚至高热,鼻粘膜充血,咽腔充血,咽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咽扁桃体炎时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甚至出现颈部下颌淋巴结肿大疼痛。
3、辅助检查:血液检查: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纳入标准】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等。
年龄在14岁至65岁之间,无严重慢性基础疾病。
2、无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排除标准】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出现异常改变,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异常,肺功能异常。
2、发热持续一周,上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又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疾病。
3、痰或血细菌培养有其他细菌生长或培养出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治疗常规】1、对症治疗:高热症状突出应多饮水、卧床休息。
急性咳嗽、鼻后滴流和咽干应用伪麻黄碱,发热时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2-3天后鼻涕变稠。
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
一般经5-7天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
急性喉炎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咽痛。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
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愕、愕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疤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
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急性咽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
病程4-6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五)急性咽扁桃体炎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
查体可发现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
有时伴有领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相关检查】血常规扁桃体表面分泌物培养+药敏胸部X线摄片【并发症】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少数患者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警惕。
【鉴别诊断】(一)过敏性鼻炎(二)流行性感冒(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治疗】对症处理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一)对症治疗临床症状明显者,予以市售感冒药选一种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片 0.5 prn。
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1. 引言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疾病之一。
准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2. 诊断准则- 根据患者主诉和病史,结合体格检查,进行初步判断。
- 确认诊断需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3. 实验室检查- 呼吸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炎症指标等。
- 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 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确定治疗方案。
4. 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呼吸道感染,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考虑患者的年龄、妊娠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 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不良反应。
5. 药物治疗- 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 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 遵循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原则,包括用药适应证、禁忌症、不良反应等。
6. 支持性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 注意休息和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 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等。
7. 预防与控制- 加强宣教,提高民众对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打开病源隔离,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 积极推行疫苗接种,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8. 随访和复查-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
- 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 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对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的简要介绍,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规范化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诊疗常规(修订)
中医院儿科本病简称上感,是指由鼻、副鼻窦、咽和喉所构成的上呼吸道的感染性疾病。
一般病势不重,但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风湿病等合并症,也可能引起原有疾病的急性发作,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急性发作等。
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病毒性与细菌性。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又分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四型。
中医属“伤风”、“感冒”范畴。
该病发生是由于六淫及时行疫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但以风邪为主,又随四时之气杂合为病,有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时行感冒等。
其中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
致病因素取决于人的卫气强弱,如果将息失宜,过度疲劳,腠理疏懈,卫气不固,或素体阳虚者,易为外邪所客,内外因相互影响而发病。
风邪入侵的途径为肺系卫表,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
而时行感冒,因其感受时邪较重,故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1 临床主症
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咽痛声嘶、呼吸不畅、咳嗽、便秘或腹泻等。
2 诊断要点
2.1查体见鼻腔粘膜、咽部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等。
2.2血象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
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3 X线检查胸部X线透视正常或肺纹理增强。
2.4病毒和病毒抗体的检测,视需要用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判断病毒类型。
2.5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对选择有效抗生素有意义。
3 治疗
3.1中医
3.1.1内服药物(1)风寒感冒:鼻寒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痰多稀薄,甚则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各12g,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各10g,甘草6g)。
(2)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或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涕浊,咳痰黄稠,口干欲饮,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祛风。
主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板蓝根各30g,连翘15g,牛蒡子、荆芥、竹叶、甘草各10g,薄荷6g,豆豉8g,桔梗12g)。
(3)暴湿感冒:身热、微恶风,汗出,肢体酸痛,头重胀,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胸闷泛恶,小便短赤,大便质稀,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主方:新加香薷饮加味(香蕾、蕾香、佩兰、厚朴、扁豆花各12g,金银花、连翘各15g、薏苡仁、六一散各30g)。
(4)体虚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汗出,气短,
乏力,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主方:参苏饮加减(人参、苏叶、前胡、半夏、茯苓、桔梗各10g,橘红,陈皮,枳壳各12g,葛根30g,木香9g,大枣5枚,生姜3片,生黄芪20g)。
3.1.2外治法(1)体虚者用温肾健脾脐贴膏(吴茱萸、红参、海马、鹿茸、炙甘草以1:5:3:1比例配以香油及凡士林等调制成膏),局部敷贴于神阙穴,胶布敷盖。
(2)感冒咳嗽较剧者用涌泉敷粘膏(白芥子、山栀、桃仁、杏仁各20g,吴茱萸、樟脑各10g,研末,研末,和匀,与鸡蛋清、面粉调成饼状),分粘于双侧涌泉穴,用布包扎,再用热水袋加温片刻。
24小时取下,如不效,再续贴1次。
3.1.3针灸(1)体针:发热较高者针刺十宣、合谷、典池等。
头痛为甚者针刺太阳、头维、列缺等。
(2)穴位注射:①咽痛者于天突穴用鱼腥草注射液2ml作穴作注射。
②高热者,取双侧曲池穴,用柴胡注射液或银黄注射液2~4ml作穴位注射。
(3)针刺拔罐:病人取俯卧位,0.5%碘酊消毒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挤出1-2滴血为宜),或用毫针针刺,得气后起针,立即拔罐,留罐30分钟,日1次。
对体温较高者,配合针刺双侧曲池穴,强刺激不留针。
风寒、风热感冒者适合。
3.2西医
3.2.1对症治疗(1)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者,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0.3~0.5g,日3次。
(2)鼻塞流涕者,口服扑尔敏4mg,日3次。
或给予1%麻黄素滴鼻,1日数次。
(3)声
嘶、咽痛者,可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2.5mg,0.9%生理盐水5ml作雾化吸入治疗,日2次。
(4)咳嗽者,用必嗽平16mg,日3次,以祛痰止咳。
或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日3次口服。
3.2.2抗病毒治疗(1)病毒灵0.1~0.2g,日3次。
(2)病毒唑0.3~0.4g,加入5%葡萄糖液250mg中静滴,日1次。
(3)干扰素20万U肌内注射或滴鼻。
3.2.3抗菌治疗根据临床情况,给予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头孢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