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
- 格式:pptx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67
当代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上)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新一轮历史性大变革。
大国力量对比持续改变,相互关系空前复杂,导致国际大环境与周边小环境日趋严峻。
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新一轮历史性大变革,这场大变革的突出特点是世界格局进入广泛深刻、复杂剧烈、前景莫测的调整转换期。
世界格局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它是国际政治秩序、国际经济关系、国际安全态势、国际治理模式的总和,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大国关系。
大国关系的性质与走势牵动整个国际关系的走向和全球治理进程,最终决定人类社会文明互鉴与进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大国关系的根本与基石,一方面取决于价值观体系的优劣与国际战略取向的得失,另一方面取决于相互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影响力的消长。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也是自命为“世界领袖”的霸权大国,在经济、科技、金融、教育、军事等诸多领域拥有显而易见的较大优势,其影响、干预或者说操弄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体系的能力与手段非其他大国可比。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结盟的、发展中的、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国,货物贸易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越美国。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也是牵动整个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走势的重要引擎之一。
幅员辽阔、资源富集、潜力巨大、军力超常并且在国际事务中经常特立独行的俄罗斯,以及27个国家组成的一体化程度很高的区域合作组织欧盟,也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普遍公认的重要力量。
中俄关系、中欧关系以及美欧关系、美俄关系、俄欧关系都是大国关系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国际格局的转换与变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都处于极为复杂和剧烈的调整变动之中。
美国出于根深蒂固的帝国思维和政治偏见,一直期望中国通过改革转向西方推崇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
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与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就大大超出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承受能力。
于是,美国与欧盟将中国视为战略性竞争对手或体制性、系统性对手,全面封堵和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即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
(2)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
(3)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
(4)战后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我们要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
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
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从中国的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
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新的重大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发展,而政治发展又影响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两条基本道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理想状态即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当代中国的主题,对“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从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新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对“什么是发展”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内容作出了科学界定。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某些国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教训,强调中国所谋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进步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
新时代中国与当代世界心得
新时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看,中国在当代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政治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在经济上,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在国际贸易、投资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等在国际舞台上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同时,中国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和参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然而,中国与当代世界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矛盾,比如在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竞争等方面。
因此,新时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命题,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
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课程心得
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学习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课程是必修的。
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和世界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现状和历史,还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现状和历史。
只有全面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
同时,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也要求我们了解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其次,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也会对中国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发展。
再次,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相关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复杂问题,我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课程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思考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之,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
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关键词:世界中国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
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
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
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
当代世界格局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学习心得体会今天的时事政策与形式分析课老师给我的精神一场洗礼,让我收获很多,感想很多。
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与矛盾,这些都让我茅塞顿开。
的确国际政治最原始的规则,是所谓“丛林规则”,即弱肉强食,无法无天。
但是,涂炭生灵、两败俱伤的战争教训,以及国家间经济上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催生了国际法、国际关系准则,以及逐步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机制和规范。
然而无数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组织和现存的全球合作机制,远远地落后于全球化的进程,出现了严重的“国际机制赤字”。
例如,联合国改革的呼声很高但进展缓慢;多哈回合谈判失败证明世界贸易体制亟需修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力应付日益扩大的国际金融动荡;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全球合作机制远未建立;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的原则和规则争议很大;国际社会缺乏处理民族分离主义倾向的共识;各种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扩大,其行为需要纳入规范的轨道;八国峰会近年来邀请了五个发展中国家加入其中,但尚未形成有长远设想的、更具代表性的大国协调机制,应付日益紧迫的全球挑战。
总之,全球治理的“赤字”越来越大,现存国际机制越来越难以应对新出现的全球问题,迫切需要改革或创新。
否则,某些地区冲突、民族宗教矛盾就会失控,大国之间的合作就难以加深和持续,而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也将遭受更为严重的破坏。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中国对于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经历了一个重新认识和逐渐适应的过程。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机制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并履行相应的规则和义务。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期待增加了,要求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重新认识和逐渐适应现存国际规则之后,中国将扮演一个更为活跃的角色,即维护现存的合理秩序和国际准则,改革不完善、不合理的旧规则,倡导并参与制订新的规则。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了,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之力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冲击,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几乎无一例外,尤以美国为最,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和贡献举世公认,中国经济在这20多年里持续、稳定、健康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自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其影响遍及世界。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中国的丝绸茶叶可谓是闻名于世,源源不断的流向于其他国家。
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因为没有合适的商品输入到中国,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而他们处于贸易逆差。
白银资本远远不断流入中国,可是说当时中国引领着全球的白银资本流动。
如果同学们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本书叫做《白银资本——视经济全球化的东方》,是加拿大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写的。
可以说那个时候中国需要资本,西方国家需要商品。
随后在马可波罗游行记的描述之下,在充满着对黄金贪婪之情刺激之下,西方国家开始开辟新航路。
15世纪随着新航路开通之后,西方国家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而同期的中国选择了什么道路啊。
对了,非常好,这个时候中国则关起了大门,开始闭关锁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因此越拉越大,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长达100年的屈辱历史。
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才开始真正的站了起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们作出了改革开放这样伟大的决定。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包括当时的苏联。
对外开放,也让中国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可以说现在这个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世界可以说已经融为一个大整体了。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时代主题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2.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毛泽东提出两点论。
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根据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中国不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当代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专题基本内容提示:1、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2、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政策3、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一、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邓小平在20世纪后期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1987年中共十三大“当代世界主题”1997年中共十五大“当今时代主题”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化的规模、相互依赖程度、国际金融危机等(2)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兴大国崛起,激烈挑战霸权主义(3)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4)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成为重要发展战略(5)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
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截至2011年7月,中国已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10个自由贸易区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已成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实践者。
中国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促进形成机遇共享、共同发展的周边合作书面,巩固并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合作,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更广泛。
(2)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数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10%以上。
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作的贡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