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社会心理学分支学科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4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尔格拉姆在他的文章“服从的危险” (1974年)里写道:
• 在法律和哲学上有关服从的观点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但他们很少谈及 人们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在耶鲁大学设计了这个 实验,便是为了测试一个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辅助实验的科学家所 下达的命令,而会愿意在另一个人身上加诸多少的痛苦。当主导实验 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 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 以继续命令他。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 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而我们必须尽快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和 解释。
社会动机—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具有三个特点:
• 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 • 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和企图在心理
伤害他人的行为; • 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会的判断为前提。
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芭比娃娃实验)
央视点名批评《喜羊羊与灰太狼》暴力粗俗
• 2013年10月12日的《新闻联播》报道称,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十家动画制作机构, 央视少儿频道等十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 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点 名,称由于两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正在整改。据悉,广电总局年内将出台国 产动画片内容标准,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做出严格限制。
(优选)社会心理学分支学科介 绍
人类的社会化
• 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 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 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 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 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 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 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 过程。

“喜羊羊”“熊出没”被指暴力

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描写了一只想吃却永远吃不到羊的
灰太狼,自2005年6月推出后,风靡一时,成为风头最劲的国产原创动画片之一。然而,
剧中也有一些暴力画面易被儿童模仿。此前就曾有儿童因模仿剧中情节,烧伤玩伴的
事故发生。据统计,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
社会认知——晕轮效应
• 光环效应,指人 在社会知觉中, 将知觉对象的某 种印象不加分析 地扩大到其他方 面去的现象,光 环效应又称“晕 轮效应”。
道德的社会化
哪个孩子更不好?
•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 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 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 15个杯子都撞碎了。
•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 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 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 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社会认知——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与人交往 时最初得到的信息对 印象的形成作用很大。 首次对人的印象往往 影响对人以后的看法。 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 性别、年龄、体态、 姿势、谈吐、面部表 情、衣着打扮等,判 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 和个性特征。
社会认知——近因效应
• 近因效应,指最近形 成对某个人的印象会 改变长期以来对他的 认识。如人最近犯了 错误,人们可能会对 过去全盘否定就是近 因效应的作用。
生活中的从众
社会动机——服从
• 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
• 电压 “学生”的反应 • 75 V 嘟囔 • 120 V 痛叫 • 150 V 说,他想退出试验 • 200 V 大叫:“血管里的血都冻住了。” • 300 V 拒绝回答问题 • 超过 330 V 静默
• 到这时许多参与者都表现出希望暂停实验以检查学生的状况。许多参与者在到达135伏 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 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
次,被抓过1380次,喜羊羊被wenku.baidu.com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

而动画片《熊出没》播出时也曾引起部分家长的质疑,有家长曾质疑该动画片10
分钟里有21句脏话,并指出,片中“光头强”整天就叫嚣“臭狗熊,我要砍死你”,
拿着电锯到处挥舞。而片中“光头强”的“枪”也成为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也
有小朋友观后喜爱挥舞着“光头强”伐木用的电锯玩具。有家长表示,孩子班里有个
小朋友很痴迷这个动画片,每天都要带着那个玩具电锯去上幼儿园。
孩子的暴力倾向从何而来?
社会动机—从众
实验表明:(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 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所有 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3)大约有 15%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际判断次数的75% 。
实验后,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归纳从众的 情况有三种: (1)被试确实把分阶段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 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 (2)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 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 (3)被试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 应,反生了行为歪曲。
•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
• 1.请继续。 • 2.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 • 3.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 • 4.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 • 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
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压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 停止。
• 心理学者洛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 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 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 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 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 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 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 因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