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播放反战歌曲《Tell me why》)在刚才这首著名的反战歌曲《Tell me why》中,小男孩儿用稚嫩的童声困惑地向大人们质问:“为什么我们必须得在战火硝烟中耗尽一生,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平相处,为什么我们要永无休止地相互谴责?”的确,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个世界就从未有过真正的和平,战争的阴风时而卷起,摧枯拉朽,所到之处,只留下两样东西:血与泪。
有这样一场战争,有人说,它第一次突破了以往各国战争都不超出自己家门口范围的惯例;有人说,它改变了世界之后100年的历史;有人说,它使欧洲的灯火熄灭了,我们一辈子都见不到它再亮起来。
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让我们共同走近这段充满硝烟的岁月。
环节一:无风不起浪……师: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
在上一节课,咱们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速度,带来了光明,同时也让资本主义世界悄然发生着变化。
通过阅读教材,谁能告诉我,这种变化是什么?对,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转变。
马克思认为,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会出现一些大的垄断财团,他们实力雄厚,为了赚取更高额的利润,他们还会控制国家的政治,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对外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开,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参战国,掌握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其起因、过程和结果的认识,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其主要参战国,认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其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争过程的图片、地图和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相关战争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战争场景。
4.作业:准备相关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和平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史料分析法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如战场上的废墟、受伤的士兵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你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2、讲授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讲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矛盾。
举例说明英、法、美、德、俄等国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的差异。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介绍三国同盟(德、意、奥)和三国协约(英、法、俄)的形成过程和目的。
分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战争的爆发指出 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引导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法国郊外的华工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人的出现。
距离巴黎市中心200公里外的小村庄Ligny Thilloy,迎来了几个少见的中国面孔,他们最终停在了一处叫博朗库尔的公墓前。
50岁的程玲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来到这里,她被告知,这里就是爷爷毕粹德的安葬之处。
这是程玲努力了十年的结果,她一度对从未见面的爷爷一无所知。
后来才了解到,在上个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14万中国劳工登陆欧洲、加入战事。
爷爷毕粹德也在其中,他最终死在了异乡,只有一块纪念章被带回了中国。
法国郊外的田间,站在毕粹德被翻译成“PI TSUI TE”的墓碑(如图)前,程玲成为了一战结束以后,第一个来到这里祭扫的中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公民毕粹德为何牺牲在欧洲战场?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德育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程序课前引导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新课教学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二次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主义向垄断主义即帝国主义发展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后期的国家(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P132 一段话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法、俄。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三国同盟法三国协约是两个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这两个国际组织是形成对世界有何影响?(2)请根据地理位置谈谈它们在军事上的有利与不利?(3)请设计欧洲列强之间是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二、大战的爆发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这次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一事件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大战爆发于何时?(3)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简介半岛状况并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这块肥肉都垂涎三尺,战争已是不可避免,仅仅是寻找有利时机而已。
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讨论:“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9篇第一次世界大战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初三世界史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似乎远离他们时空,难于感受,更谈不上兴趣。
特别历史课本中的战争史实,对处于和平时代的孩子简直等同与卡通故事中的虚拟情节,过目就忘,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关系。
世界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要求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如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从每天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对战争话题的讨论。
教学片段:老师: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如果说那时距离我们还很远,那么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通过每天的新闻媒体的报道,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
(播放几则新闻报道)同学们能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吗?学生1:我看常常看晚上世界新闻报道,对有关伊拉克战争了解一些,今天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感受到了战争很残酷,生命很脆弱。
学生2:我看电视画面上的儿童受伤,哭喊着爸爸情景心里感觉很难受,我不喜欢战争!学生3:假如世界上没有战争,世界将充满了和平的阳光,我们会快乐地成长,生活是美好的。
一战和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繁荣的。
学生4: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一战中出现了坦克、远程大炮、毒气弹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使用了最新的研制的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等……老师:那么针对那些地区性的冲突和矛盾,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你怎样看待“萨拉热窝事件”?学生:我觉得可以通过对话、和平谈判来解决。
不要使用恐怖行动,如刺杀、袭击。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次突发事件,也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将人类带入战争的深渊。
《第一次世界大战》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1:根据教材内容和文字材料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原因;目标2:根据教材内容、小组梳理大战爆发的矛盾焦点和导火索,分析归纳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原因;目标3:合作梳理一战的主要战役、结果,合作讨论一战的影响;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或电子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自主思考: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它们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加剧。
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三)合作探究1.根据教材内容和所给材料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原因。
归纳总结一战的性质是?2.根据教材内容、导学案、小组梳理大战爆发的矛盾焦点和导火索。
(1)萨拉热窝事件中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
”你怎样评价这件事?(2)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合作梳理一战的主要战役、结果。
合作讨论一战的影响。
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一战期间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科技?4.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
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
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重点关注战争本身,而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这次战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源。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强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理解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增强对战争的警惕性,培养热爱和平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
2.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4.史料教学法:运用历史文献、图片等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
2.呈现(10分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包括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课程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课文和史料,自主讨论与分析,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用课件展示几张关于战争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最容易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将图片内容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去走近一战,关注一战。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共有38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那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课件展示: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问:你知道欧洲是怎样变成一只“火药桶”的?这将它点燃的“一粒火星”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得出结论: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学生说到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后,请学生介绍萨拉热窝事件,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介绍萨拉热窝事件的有关内容,充分理解它的导火线作用。
课件展示: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2、教师小结: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十分迅猛,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有美、德、英、法、日、俄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课程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程时间:2小时
课程目标:
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战争结果
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步骤:
Step 1:开场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学习资料介绍(10分钟)
分发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查看课本和其他相关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Step 3: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0分钟)
以时间轴的形式,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主要战役,让学
生了解战争的规模和影响。
Step 4:讨论战争的结果(2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进行探讨,包括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以及对战争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Step 5:展示成果(20分钟)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让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和讨论。
Step 6:总结课程(10分钟)
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总结学习内容,包括战争的起因、进程和结果。
Step 7:作业布置(10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章,包括起因、进程和结果,以及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策略:
本教案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展示成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展示成果来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
学生的表现将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成果和作业来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进程、结果、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问题设计: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第二站:凡尔登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更好地使学生辩证对待科学的作用..在上一课中;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没有过多的介绍科技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使学生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总之;科技可以给人类世界带来光明;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只有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世界有个真正美好的明天..第三站:华盛顿活动四探究美国的参战教师投影并板书教师投影材料和图片:教师设计问题如下:(1)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前期宣布中立2为什么美国选择在1917年参战教师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于使学生通过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更进一步认识一战的非正义性;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活动五探究一战的性质及影响教师投影并板书教师投影如下材料:设计问题:从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战的性质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教师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总结出战争性质和影响..教师出示投影材料;引导学生得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活动六探究一战的启示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战争;假如你是相关国家的领导人;你会从一战中吸取哪些教训教师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进行争夺的直接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民族..我们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做出过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但并不代表中华民族惧怕战争;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时;只能通过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回首20世纪初的那场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列强经济上的竞争和对殖民地的争夺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源;科学技术应用于战场使战争空前惨烈和异常残酷..面对着废墟中的欧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在。
九下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为了纪念普林西普,在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站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的墙壁上嵌入了一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
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面积不成比例。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问: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激化。
2.帝国主义矛盾的实质。
德国:要求按照国家实力重新分割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9世纪中后期,奥匈帝国与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冲突不断。
德国为了防止法、俄联手反德,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进来。
三国同盟的形成,促使法、俄接近。
法、俄签订针对德、奥的军事协定。
20 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俄缔约,形成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英国为核心4.影响: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背景: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第⼀次世界⼤战优秀教案第⼀次世界⼤战【教学⽬标】1.知识⽬标(1)通过学习。
了解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2)掌握第⼀次世界⼤战的爆发原因、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
2.能⼒⽬标(1)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柱状图、地图和漫画,体会和认识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并培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
(2)通过学习第⼀次世界⼤战的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的残酷性,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懂得第⼀次世界⼤战是全球性的浩劫,培养热爱和平的热情,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在历史进⼊20世纪的时候,⼈类陷⼊了⼀场灾难,1914年,⼀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战爆发,将⼈类拖进了长达四年的战⽕之中。
这场世界⼤战的根源是什么?⼜给⼈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知讲解⼀、两⼤军事集团的对峙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实⼒对⽐发⽣很⼤变化。
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重新分割世界。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下⾯我们来看看1899年德国外长⽪洛夫是如何表⽰的。
教师出⽰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边,⽽让别⼈分割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陆和海洋,⽽我们德国满⾜于蓝⾊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给⾃⼰⼀块光明之地、⼀块阳光下的地盘。
”教师提问:我们从德国外长⽪洛夫的这番话中可以解读出⼏个信息?学⽣发表看法后教师总结并讲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盾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教案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背景和原因。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和重大事件。
3.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914-1916年,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重大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7-1918年,美国参战使胜利的天平倾向协约国集团,中国、巴西、利比亚等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
•战争的结果是同盟国失败,宣告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结束。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性质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战役进行深入剖析,理解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
本质。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
主题。
2.讲授新课: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战争
的原因和影响。
3.巩固练习: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看法,并选取
典型战役进行深入剖析。
4.归纳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画卷。
本课内容与学生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紧密相连,为后续学习现代史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战争的基本事实,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战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将领和武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出发,认识和平的珍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营造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战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教材和课件,确保内容完整、信息准确。
2.图片、音频、视频:收集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
3.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面,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2.呈现(10分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第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谐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
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具】
课件、多媒体、展示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播放:两伊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国家的视频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局部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灾难,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局部战争相比,又会带来多大灾难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一世界大战!
【落实课标】【解读课标】
(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应用、落实课标】
1、探究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探究目标:(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变化。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情景与问题:观看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相关片段。
(1)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
(2)各国殖民地占有量对比
请思考:(1)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什么变化?(2)经济实力的变化,促使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有什么新要求?
(3)一战前,这些国家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共同追求?在斗争与勾结中这些国家开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资料,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背景过程,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老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激发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学习成果,然后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得出的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合作,完善答案,形成以下结论:
(1)美德两国实力强,后来居上;英法两国实力变弱;经济实力发生不平衡。
(2)强烈要求对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3)共同追求;重新分割世界,抢夺更多的殖民地。
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探究二:大战的爆发
探究目标:导火线、爆发时间、标志、参战国。
情景与问题:播放“斐迪南大公被刺”的资料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地图。
请思考:(1)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4)想一想:在哪些参战国家?望风使舵的国家是谁?
过程与方法:
(1)老师通过展示“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图片,结合学生阅读的教材知识,提取有效地历史信息,使学生置身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最前沿,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2)小组交流讨论:上台指出“导火线”、“火药桶”大战爆发的标志、参战国。
(3)根据小组讨论交流情况得出结论。
结论与评定:
(1)巴尔干半岛
(2)萨拉热窝事件
(3)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德国、法国、俄国、英国、意大利。
3、探究三:空前的灾难
探究目标:主要战役、战争规模、战场扩大、结束时间及标志、大战带来的灾难。
情景与问题:播放“一战中各种武器”和“遭到炮轰的凡尔登”资料片。
呈现探究题:
(1)一战战场主要集中在哪里?
(2)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有何“美誉”?
(3)一战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
(4)一战的战场是如何扩大的?
(5)一战何时结束?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6)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
过程与方法:
(1)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
(2)1916年的凡欠登战役被称为“凡欠登绞肉机”
(3)飞机、坦克等
(4)A、从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B、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C、1917年,美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D、中国也加入了协约国。
(5)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6)灾难:参战各国共残余三千多万,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成。
二、创新整合、指导记忆
理念说明: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构建、展示知识结构,让学生把知识架构的具体知识点写出来。
(通过构建网络便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更容易记忆和把握。
构建网络后,可以让学生自查记忆、同桌互查、小组合作等形式落实学习效果。
)
三、感悟历史,学史寻鉴
1、各抒已见。
老师通过“萨拉热窝事件引领学生联系当今世界的暴力事件,如:“天安号事件”等突发事件及其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这些事件。
通过学生的探讨交流,各抒己见,老师进一步明确:这些事件明显的带有民族复仇情绪、极端报复行为,不利于社会稳定,都是不可取的。
2、学史寻鉴。
把本课中核心思想升华为情感体验,老师提供战争带来的危害、灾难等材料,让学生体会和感情如何避免战争,如何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由此对学生进行情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教育。
四、情感升华:课件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学完了,但是大战留给我们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让我们的心中都架起一座和平友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