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 整理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生态危机的现状:
1.首先是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画面什么的。
2.再出现标题“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
以上举的例子都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一些生态危机。我想说生态危机并不一定是起源于资本主义,但是资本主义在这方面是做了很大的贡献的。
二.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1.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自然不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是人们征服的对象,是攫取经济利益的对象"
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说是资本主义经济与生俱来的基本宗旨和原则, 构成资本主义社会流行最广泛的一种意识形态因素。与其紧密相伴的还有自由竞争原则, 因为奉行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结果, 必然要允许和鼓励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激烈、无情的市场竞争。单纯以获取最大利润和竞争制胜为目标,使得资本主义的商家们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采取了一种工具理性的态度, 凡事围绕利益需要来决定取舍, 对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同样如此。在这种工具理性看来, 对自然赋予的免费资源不加以最大限度的掠夺和利用才是愚蠢。如此极端功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必然要导致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对抗程度的加剧。事实上, 正是在利益最大化和自由竞争的原则引导下, 传统经济模式在20世纪最终演变为一种“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的发展模式, 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利益最大化原则还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决策, 导致将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狭隘发展观, 以及把GDP增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惟一测试标准的GDP政绩观, 盛行于世, 并影响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
资本主义的经济原则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原因,那么具体是怎么表现的呢?
2.科学技术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近代科技革命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上的辉煌成就, 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使人们普遍把科学技术看成是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也使得科技创新观念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科学主义和技术统治主义就是其具体表现。然而, 这种重视科技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却明显缺乏环保思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往讲述生产力的教科书来了解,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科技是生产力中第一要素等众多论述, 但绝难找到环保、节约资源的思想。它实际上是将大自然看作是要用科技力量予以征服和改造的敌人, 是借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手段, 而不是予以保护、关怀的对象, 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观在科技创新上的狭隘功利主义, 根本不顾及科技成果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事实上, 在这种狭隘的创新功利主义影响下, 企业研发往往不考量环保、资源、卫生等因素, 缺乏关于新产品、新技术对生态、资源、人类健康以及文明进步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的前期研究,结果导致科技成果被非生态化滥用的事件不断发生。如20世纪美国杜邦公司发现和使用氟利昂而导致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 就是一例
然而,虽然滥用科技会导致生态危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资本主义领导下的资本家们却不在乎这些。
3.狭隘功利主义导致科技成果的非生态化滥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同真正有益的循环再造是对立的。它追求的是利润的量的单线扩张,而没有兴趣于循环再造。Commoner写道:「产品总是单线发展为废物;谷物变成排泄物,铀化作幅射废料,石油与氟变为二恶英,化石能源变作二氧化碳……结果总是废物,而这损害了一直支持生物圈的循环过程。
而在这些过程中,科技的发展则成了帮凶。我们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商业植林
林业资本家把最高限量的养份、水份、太阳能灌注于一轮植林中。他把那些年龄、大小太过参差的杉树铲除,因为这类杉树的砍伐效益较低。他铲除一切生长缓慢的树,卖不出的树,铲除一切下层林丛及任何可能损及收成的动物。他所种植的快大的道格拉斯杉树排列得非常整齐,基因划一,不像从前那些自然生成林那样不整齐。他除掉多余的苗,施加化肥以便于树快高长大;……结果是毁灭了生物与基因多样性,……流经这些树林的河溪很少有鱼,动植物、昆虫及菌类极少。老树林的土地是一块具有丰富的植被的地方。但商业性植林的土地却是不育的。
如果土地因过度开垦而地力下降,他很少想到休耕,而是千方百计去补充地力。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美,资本主义农场需求肥料之亟,竟然驱使农场主拚命从秘鲁大量进口鸟粪;美国政府在19世纪下半期抢占了几十个海岛,为的只是掠夺鸟粪。拿破仑在滑铁卢大败之后,农场主即跑到战场收拾尸骨肥田。但有机肥的供应毕竟有限,所以其代用品必须尽快找到,而且最后找到了。1842年首次发明人工合成的磷肥;人工氮肥要到1913年才发明。化肥在战后的普遍应用与滥用同时亦宣布环境灾难的开始。无限量供应的化肥打破了有机肥固有的自然界限,让资本家可以从土地不断变出高产量的农作物,但这亦同时大大损害泥土固有的有机物,妨碍植物吸收无机氮。为克服这个困难,只好再增加化肥量,于是更多泥土有机物被毁。恶性循环使化肥使用量日增,大大超过了土地及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过量的化肥渗入水源杀死鱼类,同时毒害人类及其它生物。农药也大体如此。最强劲的农药,最后都敌不过昆虫的抵抗力。但是商业农场的对策不是寻找较天然的办法,而是发展更强劲的农药并更加以滥用。农业越是资本主义化,就越只求短期利润而不顾及生态平衡。今天,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消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全球每年失去的耕地大如英国。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二次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农业与土地的、正常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之断裂有了新的发展。畜牧业日益与饲料业分离,使二者的上述交换没法进行。过去很多农场既种植谷物又饲养牲畜。饲料来自农田的豆类,而牲畜排泄物又反过来用于肥田。但是当廉价氮肥大量推出之后,农场主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须依赖种植豆类植物(豆类植物可吸收空气中的氮)来作为氮肥来源。不再种植豆类植物,自然也就少养牛羊,因为这些植物的茎可作为牛羊的饲料。从此农场可以或者专门生产谷物,或者专门畜牧。这样就为饲料业完全分离出去奠定基础。再者,随着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巨型的养牛养羊养猪工厂(他们经营牛场羊场就像经营工厂,成千甚至上万的牛、羊、猪、鸡挤在狭窄的工场内动也不动地只管吃睡排泄,所以叫做农场工厂)出现了。他们所需的饲料,不像过去那样由自己农场生产,而是由老远的饲料公司供应;这也意味着,牛羊等的粪便再也无法回到土地,就像人类排泄物无法回到土地一样。
农业不同工业的地方是前者的生产不能单靠投入人类的劳动与技术的物质力量;农业首先是有机物的生长;它首先遵从的是生命的规律而不是机器的规律。树木要几十年才能长成;